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典型问题分析及对策
沈文华
摘要: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的最终落脚点是项目的财务决算,如何通过审计顺利完成财务验收,是每个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對以往科研项目财务审计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不仅能够提高项目财务验收通过率,而且促进单位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项目决算审计中,典型问题大多集中在项目经费的预算、核算、监督,以及合同管理方面。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达到提高单位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科研项目 财务决算审计 典型问题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方式方法得到全面性的创新,从原先复核性审计到项目相关性审计,审计人员由单一财务型转变成专业复合性。随着审计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更多的不是财务人员本身做账的问题,而是单位对科研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问题。
1 问题分析
1.1项目实际支出严重偏离预算
科研项目毕竟与企业的生产项目不同,虽与企业的研发项目相类似,但由于本身研究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投入资金量大,因此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各类拨款。而各类拨款都有相对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其总经费的预算编制往往涉及项目整个研制周期。实务中,编制一年以上的预算都比较困难,再加上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预算工作成为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另外,有些经费的预算管理办法是几十年前的,现在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实际支出必然偏离预算。剔除以上客观原因外,单位本身预算编制水平偏低,也是导致实际支出严重偏离预算又一重要因素。
1.2项目支出合理性和相关性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任何一类科研项目审计的关注重点是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和相关性。科研项目支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对于直接成本,审计重点在于是否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由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审计工作中,使得仅以预算书中内容作为认定相关性唯一渠道已经逐渐被打破,审计人员更加关注支出是否与实际研究内容相匹配。以曾经遇到过的审计项目为例,项目书中某试剂的预算是A克,金额为X万元,上报支出并未超出预算金额,一般情况下,这项支出是不会被审减的,但审计人员中有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员,其根据项目研究人员所提供的试验记录以及这种试剂的本身特性,估算实际使用量是B克,其上报支出已经与实际支出严重背离,认定多支出的部分为不合理支出,予以审减。
另外,对于间接成本的审计,总装和科工局审计人员关注重点是间接费用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的合理性;而其他渠道的项目审计则以不超出预算为控制标准,即上报间接费用支出超过预算金额就会被审减。
1.3项目研制过程中预算控制缺失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另一重要因素
由于各个单位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不同,对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力存在主观或客观上的差异,导致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预算控制的缺失。比如,超预算购买设备或擅自改变预算设备的规格、型号或数量,在审计中往往被直接审减。
1.4单位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导火索
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避免不了跟其他单位签订各式各样的合同,有些合同金额甚至上亿元,如何管理好合同,是摆在项目经费管理人员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对合同的管理从合同执行才开始,出现的问题就已经无法挽回。作为合同管理重要参与者之一的财务人员,难辞其责。比如,在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就曾发现,一些项目经费支出的合同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合同的支付方式或付款时间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甚至出现合同的支付时间早于合同签订时间。这不仅会给单位带来巨大损失,也使得在项目经费决算审计中让审计人员高度怀疑该项支出的真实性。
1.5财务核算不规范、确认计量不准确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另一原因
虽然这一因素在整个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占比虽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极其重要的。本人就目睹过有些单位因为没有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单独设账、单独核算,直接导致项目财务验收不予以通过。如果后期的整改措施不到位,科研项目经费就会被直接收回,这样对一个单位的损失会是巨大的。而且,有些经费拨款部门,将这些没有通过财务验收的单位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在今后的几年中继续申请项目。
2 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对项目财务决算审计存在的典型问题归纳和分析,本人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以下应对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科研项目决算审计审减资金,使科研项目顺利通过财务验收,为了切实提高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
2.1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及流程再造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中,就近十年来,大部分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科技部项目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为例,从最开始预算的主要项目之间不得调整,项目结余资金必须上缴;到现在新出的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预算的主要项目之间可以调剂使用,项目结余资金三年内可以为该项目研究继续使用,不必上缴。这样,本单位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应及时修改和完善。
在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发现的很多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往往是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利用制度的漏洞或是流程上的缺失,将不合理的支出计列到项目成本中。因此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同样至关重要。
2.1.2提高单位的信息化水平
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实质上也是一种信息,财务数据处理能力是单位信息化重要组成,也代表着单位信息化水平。过去,我们单位每年科研项目经费总额不超过百万,而近几年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迅速上涨,每年的经费总额达到上亿。如何及时处理好这些财务数据,仅仅依赖人来处理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提高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是大势所趋。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同时也将财务人员的从简单大量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转变为经费管理者的定位。
2.1.3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对任何一个单位而言,人力资源始终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財务人员也是单位人力资源重要组成。优秀的财会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理、客观公正、搞好服务和保守秘密。另一方面,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应局限于财务,更要了解单位业务状况,只有具备“业财融合”的能力,才能发挥财会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财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但仅仅依靠短短的24学分教育,显然还是不够的。财政部日前印发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会计人员参加当年继续教育的学分不得低于90学分[1]。除此之外,对单位自身业务的学习,必须渗透在日常工作中。
2.2微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相对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微观层面上的改进工作更具体,更容易立竿见影,效果明显,但如果想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必须两个层面一起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大额经费支出被审减的情况。微观层面上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做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必须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开始。“有规划,才有未来”,对人生如此,对科研项目亦是如此。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是科研人员或是财务人员单独就能完成的。目前,各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都有各个归口管理的编制指南。就拿国防预研项目经费预算就必须遵循《国防科研项目计价管理办法》[2](计字[1995]1765号)和集团公司发布最新版的预算编制指南。这些办法,对于非财务背景的科研人员理解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编制好项目预算。而对于财务人员,相关的管理办法虽然容易理解,但又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编制好预算也是极为复杂的事。另外,站在单位的角度,一个科研项目的启动,不仅确保顺利完成科研任务,而且希望项目的研究能解决本单位某些实际困难,促进单位的持续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因此,财务人员与科研项目负责人,加上单位管理人员,三方合作共同编制预算。
首先,财务人员通过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的大体介绍,了解项目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并且对于项目研究重点难点更应关注。比如,在本人编制的某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中,项目研究必须建立在巨型设施设备上,而这个设施设备的安装方案既可以选择向上搭建,也可以选择挖地三尺,显然这两种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可是对于项目经费而言,两者相差可能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必须让科研人员预先确定好研究路线,才能做好该项目经费预算工作。另外,关注研究任务的重点难点,是为日后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败,重新开始研究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
其次,财务人员与单位管理人员沟通,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项目的其他费用。任何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离不开单位整体环境的建设。因此,项目经费预算不仅要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而且要让单位得以持久发展。比如,项目预算中零星技改费的预算,不仅使当前研究项目受益,而且为以后新项目的申请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工资费及管理费的预算规划,也是解决类似财政差额拨款科研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不足的实际情况。
财务人员将两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好,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办法编制初步预算方案,报送项目负责人及单位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及单位管理人员收到预算方案,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反复讨论平衡各方利益后,确定最终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方案,上报主管单位。
总之,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开始,同时也为日后确保项目经费支出的相关性、合理性及预算经费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为基础,确保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相关性,对于预算执行较差的项目,及时编报科研项目经费执行情况预警报告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必须在财务备案,办理完备案后,支出方能确认为该项目的支出。对于重大或重要事项经费支出,必须以预算为基础,确保项目支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定期向单位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报送项目经费收支情况套表。以国防预研项目为例,定期报送报表包括《项目拨款、支出情况与预算对比情况表》《项目拨款明细表》《项目支出情况明细表》以及《借款未报销事项明细表》。对直接从账务软件导出的数据必须加工成为科研人员通俗易懂的财务信息,方便财务人员与项目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预算执行较差的科研项目,应及时上报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预警。以本单位为例,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财政拨款类项目。这类项目都是按照前一年项目申请预算下拨零余额用款额度。为保证财政预算资金及时安排支出,对单位此类项目的考核指标都有预算执行率完成百分比的要求。为了避免年底集中花钱,对此类项目必须在申报时就做好下一年的资金预算。
2.2.3合理分摊各项间接费用,避免因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不合理,造成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经费支出被审减
目前,本单位除“总装”和“科工局”渠道外,项目的间接费用的审计则以不超出预算为控制标准,不关心间接费用的分摊金额的合理性。而对于“总装”和“科工局”间接成本的审计,审计人员关注重点是间接费用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的合理性。为了避免因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不合理造成经费支出审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严格按照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要求,在分摊基数中剔除例如“技术开发费”等不应计入项目分摊基数的金额。其次,选择适当的分摊方法,并保持分摊方法的长期稳定性。目前大部分的分摊方法选择工时法。工时法最大的好处是容易统计。只需将项目占用工时和单位的总工时统计出来即可。再次,关注项目间接费用的总额占总经费的比例不宜过高。
2.2.4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合同簽订前的财务会签阶段,履行好财务管理职能,对照预算,确认该合同是否与项目直接相关,与项目无关的合同,坚决不签字同意,并将其意见反馈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中与财务有关的支付条款重点予以关注,对于支付条款中显失公平的条款,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在支付合同款项时,必须坚持合同先签订,后付款的原则。对于未到合同支付节点的,坚决不付款,避免单位不必要的损失。
2.2.5努力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财务人员应当按照相对应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单独设立项目辅助账,并进行规范性的会计核算。同时,在财务信息的管理控制上,财务人员应坚持“零差错”质量意识, 确保项目的每一笔支出的准确性,避免因核算错误进行的账务处理。
2.2.6建立审计前自查工作机制
在审计进驻之前, 财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共同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梳理,对相关凭证及账务资料进行详查,确保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上报表与预算口径相一致。同时,对于预算内购买的专用设备,必须在审计进驻前进行盘点和清查。
2.2.7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将科研项目经费决算审计中暴露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在对科研项目整体的审计过程中,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会全面性的暴露出来。在寻找这些问题发生原因的过程中,就是在反思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属于会计差错方面的问题,以后的科研经费管理要应加强会计稽核工作,把好质量关;如属于经费预算方面的问题, 则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的配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我们的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才能让审计出现问题的频率全面性的降低。
科研项目账务决算审计所暴露的典型问题,并不仅是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而代表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缺陷,涉及的部门也不仅包括财务部门,也包括项目研究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对这些典型问题的分析及寻求应对的策略,实质上不仅能让项目顺利通过财务验收,降低审计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达到提高单位对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EB/OL].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 gongz uotongz hi / 201706/ t20170609_2619092.html.
[2] 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关于颁发《国防科研项目计价管理办法》[1995]计计字第1765号 [EB/ OL].https://wenku.baidu.com/ view/8b83ac781711cc7931b71693.html.
摘要: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的最终落脚点是项目的财务决算,如何通过审计顺利完成财务验收,是每个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對以往科研项目财务审计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不仅能够提高项目财务验收通过率,而且促进单位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项目决算审计中,典型问题大多集中在项目经费的预算、核算、监督,以及合同管理方面。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达到提高单位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科研项目 财务决算审计 典型问题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方式方法得到全面性的创新,从原先复核性审计到项目相关性审计,审计人员由单一财务型转变成专业复合性。随着审计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更多的不是财务人员本身做账的问题,而是单位对科研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问题。
1 问题分析
1.1项目实际支出严重偏离预算
科研项目毕竟与企业的生产项目不同,虽与企业的研发项目相类似,但由于本身研究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投入资金量大,因此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各类拨款。而各类拨款都有相对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其总经费的预算编制往往涉及项目整个研制周期。实务中,编制一年以上的预算都比较困难,再加上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预算工作成为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另外,有些经费的预算管理办法是几十年前的,现在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实际支出必然偏离预算。剔除以上客观原因外,单位本身预算编制水平偏低,也是导致实际支出严重偏离预算又一重要因素。
1.2项目支出合理性和相关性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任何一类科研项目审计的关注重点是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和相关性。科研项目支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对于直接成本,审计重点在于是否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由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审计工作中,使得仅以预算书中内容作为认定相关性唯一渠道已经逐渐被打破,审计人员更加关注支出是否与实际研究内容相匹配。以曾经遇到过的审计项目为例,项目书中某试剂的预算是A克,金额为X万元,上报支出并未超出预算金额,一般情况下,这项支出是不会被审减的,但审计人员中有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员,其根据项目研究人员所提供的试验记录以及这种试剂的本身特性,估算实际使用量是B克,其上报支出已经与实际支出严重背离,认定多支出的部分为不合理支出,予以审减。
另外,对于间接成本的审计,总装和科工局审计人员关注重点是间接费用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的合理性;而其他渠道的项目审计则以不超出预算为控制标准,即上报间接费用支出超过预算金额就会被审减。
1.3项目研制过程中预算控制缺失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另一重要因素
由于各个单位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不同,对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力存在主观或客观上的差异,导致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预算控制的缺失。比如,超预算购买设备或擅自改变预算设备的规格、型号或数量,在审计中往往被直接审减。
1.4单位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导火索
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避免不了跟其他单位签订各式各样的合同,有些合同金额甚至上亿元,如何管理好合同,是摆在项目经费管理人员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对合同的管理从合同执行才开始,出现的问题就已经无法挽回。作为合同管理重要参与者之一的财务人员,难辞其责。比如,在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就曾发现,一些项目经费支出的合同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合同的支付方式或付款时间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甚至出现合同的支付时间早于合同签订时间。这不仅会给单位带来巨大损失,也使得在项目经费决算审计中让审计人员高度怀疑该项支出的真实性。
1.5财务核算不规范、确认计量不准确是导致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被审减的另一原因
虽然这一因素在整个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占比虽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极其重要的。本人就目睹过有些单位因为没有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单独设账、单独核算,直接导致项目财务验收不予以通过。如果后期的整改措施不到位,科研项目经费就会被直接收回,这样对一个单位的损失会是巨大的。而且,有些经费拨款部门,将这些没有通过财务验收的单位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在今后的几年中继续申请项目。
2 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对项目财务决算审计存在的典型问题归纳和分析,本人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以下应对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科研项目决算审计审减资金,使科研项目顺利通过财务验收,为了切实提高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
2.1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及流程再造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中,就近十年来,大部分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科技部项目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为例,从最开始预算的主要项目之间不得调整,项目结余资金必须上缴;到现在新出的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预算的主要项目之间可以调剂使用,项目结余资金三年内可以为该项目研究继续使用,不必上缴。这样,本单位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应及时修改和完善。
在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发现的很多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往往是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利用制度的漏洞或是流程上的缺失,将不合理的支出计列到项目成本中。因此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同样至关重要。
2.1.2提高单位的信息化水平
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实质上也是一种信息,财务数据处理能力是单位信息化重要组成,也代表着单位信息化水平。过去,我们单位每年科研项目经费总额不超过百万,而近几年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迅速上涨,每年的经费总额达到上亿。如何及时处理好这些财务数据,仅仅依赖人来处理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提高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是大势所趋。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同时也将财务人员的从简单大量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转变为经费管理者的定位。
2.1.3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对任何一个单位而言,人力资源始终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財务人员也是单位人力资源重要组成。优秀的财会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理、客观公正、搞好服务和保守秘密。另一方面,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应局限于财务,更要了解单位业务状况,只有具备“业财融合”的能力,才能发挥财会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财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但仅仅依靠短短的24学分教育,显然还是不够的。财政部日前印发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会计人员参加当年继续教育的学分不得低于90学分[1]。除此之外,对单位自身业务的学习,必须渗透在日常工作中。
2.2微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相对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微观层面上的改进工作更具体,更容易立竿见影,效果明显,但如果想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必须两个层面一起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大额经费支出被审减的情况。微观层面上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做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必须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开始。“有规划,才有未来”,对人生如此,对科研项目亦是如此。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是科研人员或是财务人员单独就能完成的。目前,各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都有各个归口管理的编制指南。就拿国防预研项目经费预算就必须遵循《国防科研项目计价管理办法》[2](计字[1995]1765号)和集团公司发布最新版的预算编制指南。这些办法,对于非财务背景的科研人员理解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编制好项目预算。而对于财务人员,相关的管理办法虽然容易理解,但又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编制好预算也是极为复杂的事。另外,站在单位的角度,一个科研项目的启动,不仅确保顺利完成科研任务,而且希望项目的研究能解决本单位某些实际困难,促进单位的持续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因此,财务人员与科研项目负责人,加上单位管理人员,三方合作共同编制预算。
首先,财务人员通过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的大体介绍,了解项目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并且对于项目研究重点难点更应关注。比如,在本人编制的某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中,项目研究必须建立在巨型设施设备上,而这个设施设备的安装方案既可以选择向上搭建,也可以选择挖地三尺,显然这两种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可是对于项目经费而言,两者相差可能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必须让科研人员预先确定好研究路线,才能做好该项目经费预算工作。另外,关注研究任务的重点难点,是为日后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败,重新开始研究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
其次,财务人员与单位管理人员沟通,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项目的其他费用。任何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离不开单位整体环境的建设。因此,项目经费预算不仅要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而且要让单位得以持久发展。比如,项目预算中零星技改费的预算,不仅使当前研究项目受益,而且为以后新项目的申请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工资费及管理费的预算规划,也是解决类似财政差额拨款科研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不足的实际情况。
财务人员将两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好,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办法编制初步预算方案,报送项目负责人及单位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及单位管理人员收到预算方案,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反复讨论平衡各方利益后,确定最终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方案,上报主管单位。
总之,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开始,同时也为日后确保项目经费支出的相关性、合理性及预算经费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为基础,确保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相关性,对于预算执行较差的项目,及时编报科研项目经费执行情况预警报告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必须在财务备案,办理完备案后,支出方能确认为该项目的支出。对于重大或重要事项经费支出,必须以预算为基础,确保项目支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定期向单位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报送项目经费收支情况套表。以国防预研项目为例,定期报送报表包括《项目拨款、支出情况与预算对比情况表》《项目拨款明细表》《项目支出情况明细表》以及《借款未报销事项明细表》。对直接从账务软件导出的数据必须加工成为科研人员通俗易懂的财务信息,方便财务人员与项目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预算执行较差的科研项目,应及时上报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预警。以本单位为例,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财政拨款类项目。这类项目都是按照前一年项目申请预算下拨零余额用款额度。为保证财政预算资金及时安排支出,对单位此类项目的考核指标都有预算执行率完成百分比的要求。为了避免年底集中花钱,对此类项目必须在申报时就做好下一年的资金预算。
2.2.3合理分摊各项间接费用,避免因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不合理,造成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经费支出被审减
目前,本单位除“总装”和“科工局”渠道外,项目的间接费用的审计则以不超出预算为控制标准,不关心间接费用的分摊金额的合理性。而对于“总装”和“科工局”间接成本的审计,审计人员关注重点是间接费用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的合理性。为了避免因分摊基数、分摊方法和分摊依据不合理造成经费支出审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严格按照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要求,在分摊基数中剔除例如“技术开发费”等不应计入项目分摊基数的金额。其次,选择适当的分摊方法,并保持分摊方法的长期稳定性。目前大部分的分摊方法选择工时法。工时法最大的好处是容易统计。只需将项目占用工时和单位的总工时统计出来即可。再次,关注项目间接费用的总额占总经费的比例不宜过高。
2.2.4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合同簽订前的财务会签阶段,履行好财务管理职能,对照预算,确认该合同是否与项目直接相关,与项目无关的合同,坚决不签字同意,并将其意见反馈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中与财务有关的支付条款重点予以关注,对于支付条款中显失公平的条款,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在支付合同款项时,必须坚持合同先签订,后付款的原则。对于未到合同支付节点的,坚决不付款,避免单位不必要的损失。
2.2.5努力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财务人员应当按照相对应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单独设立项目辅助账,并进行规范性的会计核算。同时,在财务信息的管理控制上,财务人员应坚持“零差错”质量意识, 确保项目的每一笔支出的准确性,避免因核算错误进行的账务处理。
2.2.6建立审计前自查工作机制
在审计进驻之前, 财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共同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梳理,对相关凭证及账务资料进行详查,确保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上报表与预算口径相一致。同时,对于预算内购买的专用设备,必须在审计进驻前进行盘点和清查。
2.2.7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将科研项目经费决算审计中暴露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在对科研项目整体的审计过程中,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会全面性的暴露出来。在寻找这些问题发生原因的过程中,就是在反思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属于会计差错方面的问题,以后的科研经费管理要应加强会计稽核工作,把好质量关;如属于经费预算方面的问题, 则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的配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我们的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才能让审计出现问题的频率全面性的降低。
科研项目账务决算审计所暴露的典型问题,并不仅是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而代表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缺陷,涉及的部门也不仅包括财务部门,也包括项目研究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对这些典型问题的分析及寻求应对的策略,实质上不仅能让项目顺利通过财务验收,降低审计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达到提高单位对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EB/OL].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 gongz uotongz hi / 201706/ t20170609_2619092.html.
[2] 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关于颁发《国防科研项目计价管理办法》[1995]计计字第1765号 [EB/ OL].https://wenku.baidu.com/ view/8b83ac781711cc7931b7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