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庞 朴
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悠久的编写历史研究历史的历史。
可惜几千年来,占满历史著作主要页面的,不是王朝更替的记录,便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使人难以看清历史老人的真容。唯物史观兴起后,经济生活得到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成了历史著述的主旋律,阶级斗争替换了争权夺位的宫闱之争;随之而起的,则是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占据了历史讲堂,抽象的规律挤走了活泼的生灵,人类的历史被描绘成为逻辑的方程。
于是,作为又一步的矫正,社会史和思想史的提倡受到说史者的青睐;而且这个社会史,不再是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的发展史,而是重在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风情画;这个思想史,也不再停止在精英人物的经典著作上,而是刻意去挖掘人民大众的非文本的思想。
从史学历史的视野看过来,这一环节的出现是正当的,合理的。应该鼓励足够的力量去分别进入和加强思想史和社会史的研究队伍,以使得“术业有专攻”,心物无偏废,编写出真正的中国思想史和中国社会史巨著来。当然,这里所谓的“思想”,是“社会”的思想;所谓的“社会”,是有“思想”的社会;因而,我们提倡的思想史,应该是有其社会根据的思想史,而社会史,也应该是有其思想指导的社会史。这两种史,合则双美,离则两伤,那是不待赘言的。
但是,思想和社会之间,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关系不甚为人注意,那就是这次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所揭橥的“思想与社会互动”的问题。所谓互动,照我的理解,就是不仅不能将思想与社会视同两橛,不仅要将二者相互关联,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将思想当作观念化了的社会、将社会当作物质化了的思想来看待,来研究,来说明。这样的研究,将既不属于社会史,也不属于思想史;既可视为思想史,也可视为社会史。准确地说,它是思想与社会互动的历史。具体点说,它将注意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化和思想的社会(物质)化的形态、过程、现象、问题等等的研究。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未曾垦植的园地,有着无数深邃的等待解决的课题!
马克思当年在谈矛盾的同一性时,曾经指出同一性有三个方面,它们是:
1敝苯拥耐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2泵恳环奖硐治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
3薄…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做对方创造出来。(《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43页)
这里说到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而被马克思列在首位的对立双方的“直接同一性”,倒被我们误会为黑格尔式的呓语,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它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同一性之所以为同一性的灵魂所在。以它为指导来研究思想和社会,认定思想是(观念化了的)社会,社会是(物质化了的)思想,无疑必将取得巨大创获。(2001年4月8日在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年会上的发言)(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责任编辑:倪金荣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