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韩国临时政府”旧址
傅贵九
中韩建交以来,上海卢湾区马当路306弄4号原“大韩民国临地政府”旧址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自1993年旧址纪念馆开馆之日起,这里已先后接待了三位韩国总统、众多历届政要。民间团体和个人来访者更是络绎不绝,加上其他国际友人,总数已超过20万人。曾几何时,这座往昔鲜为人知的普通民居,如今已被奉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之圣殿”(金泳三题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关历史上韩国在中国境内建立流亡政府一事,在我国中学乃至大学历史教材中并无片纸只字,就连号称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也不设条目,不置一词,以此之故国人知之甚少。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两国政府和民间交往源远流长。近代以降,两国先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反抗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并肩战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上海“韩国临时政府”旧址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回顾这段历史,不遗忘这段历史,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中韩友好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910年(清宣统二年),日本帝国主义一手炮制了《韩日合并条约》,悍然吞并整个朝鲜,朝鲜人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压迫就有反抗,朝鲜人民反对日本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1919年3月1日,汉城、平壤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群众示威活动(史称“三一运动”),示威群众发表独立宣言,要求废除日本殖民统治,实现朝鲜独立。日本统治者进行了血腥镇压,整个朝鲜半岛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爱国志士(“盖约数千”)亡命到中国,继续坚持民族独立斗争。1919年4月10日,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22号集会,组成议政院。为了统一行动,扩大影响,宣告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政府机关设在露飞路(今淮海中路)321号,正式对外公开。不久迫于日本的压力遭租界当局关闭,迁到马浪路(今马当路)普庆里4号,转入秘密活动。此后,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于1938年撤离上海,辗转迁往内地,于1940年9月到达重庆,直至抗战胜利。韩国临时政府从1919年成立,到1945年结束,历时27年,为了复国独立大业,无数人流血牺牲。全面阐明这段历史,正确评价临时政府的历史地位,这是中韩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无需我来置喙,这里我只摭拾有关的几个历史片断与读者共飨。
当时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的朝鲜党派团体很多,但政府组织只有一个,这就是韩国临时政府,参加临时政府的党派有民族革命党、朝鲜革命党、韩国独立党等等,他们虽然政见不一,但在复国独立的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结成广泛的反日复国统一战线。临时政府自始至终得到当时的中国政府、国共两党以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援助。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1月15日临政府成员金九等一行29人离开重庆,取道上海回国。行前,金九发表《致中华民国朝野人士告别书》,回顾了数十年中国朝野上下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援,称:“似此义薄云天是九等与吾韩三千万民众当永感不忘者也。”“依依惜别之情绪,实非楮笔所能罄。”11月6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送韩留谕革命领袖回国》,指出:“八年来我们曾共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携手奋斗,这一段光荣的史实,当永为两国所珍护。”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同志和董必武同志曾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名义设宴欢送临时政府成员,金九等出席。金九(1876—1949年)是一位坚强的爱国志士,有自叙传记《白凡逸志》一书传世(白凡是他的号),他一生中多次入狱,累经磨难,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众所周知,是他策划了1932年3月29日上海虹口事件,义士尹奉吉英勇献身,此举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给抗日人民极大鼓舞。日寇对金九恨之入骨,悬赏60万元买他的人头,后在中国人的掩护下脱险。金九之子金信(他的中国名字叫金申江),1922年出生于上海,及长,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大附中和昆明西南联大,后加入中国空军。1945年回国,在中国生活18年,自称是半个中国人,现任汉城韩国独立纪念馆顾问。1993年4月携子女来沪参加“韩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揭幕仪式。他表示“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在我们民族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韩中两国人民的友好是有基础的。我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关心中国,我对中国的感情是不可磨灭的。”展望未来,我们深信,两国人民一定会在过去友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传统友谊,使这株友谊之树开出新的更美的花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责任编辑:蔡世华
中韩建交以来,上海卢湾区马当路306弄4号原“大韩民国临地政府”旧址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自1993年旧址纪念馆开馆之日起,这里已先后接待了三位韩国总统、众多历届政要。民间团体和个人来访者更是络绎不绝,加上其他国际友人,总数已超过20万人。曾几何时,这座往昔鲜为人知的普通民居,如今已被奉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之圣殿”(金泳三题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关历史上韩国在中国境内建立流亡政府一事,在我国中学乃至大学历史教材中并无片纸只字,就连号称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也不设条目,不置一词,以此之故国人知之甚少。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两国政府和民间交往源远流长。近代以降,两国先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反抗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并肩战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上海“韩国临时政府”旧址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回顾这段历史,不遗忘这段历史,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中韩友好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910年(清宣统二年),日本帝国主义一手炮制了《韩日合并条约》,悍然吞并整个朝鲜,朝鲜人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压迫就有反抗,朝鲜人民反对日本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1919年3月1日,汉城、平壤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群众示威活动(史称“三一运动”),示威群众发表独立宣言,要求废除日本殖民统治,实现朝鲜独立。日本统治者进行了血腥镇压,整个朝鲜半岛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爱国志士(“盖约数千”)亡命到中国,继续坚持民族独立斗争。1919年4月10日,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22号集会,组成议政院。为了统一行动,扩大影响,宣告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政府机关设在露飞路(今淮海中路)321号,正式对外公开。不久迫于日本的压力遭租界当局关闭,迁到马浪路(今马当路)普庆里4号,转入秘密活动。此后,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于1938年撤离上海,辗转迁往内地,于1940年9月到达重庆,直至抗战胜利。韩国临时政府从1919年成立,到1945年结束,历时27年,为了复国独立大业,无数人流血牺牲。全面阐明这段历史,正确评价临时政府的历史地位,这是中韩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无需我来置喙,这里我只摭拾有关的几个历史片断与读者共飨。
当时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的朝鲜党派团体很多,但政府组织只有一个,这就是韩国临时政府,参加临时政府的党派有民族革命党、朝鲜革命党、韩国独立党等等,他们虽然政见不一,但在复国独立的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结成广泛的反日复国统一战线。临时政府自始至终得到当时的中国政府、国共两党以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援助。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1月15日临政府成员金九等一行29人离开重庆,取道上海回国。行前,金九发表《致中华民国朝野人士告别书》,回顾了数十年中国朝野上下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援,称:“似此义薄云天是九等与吾韩三千万民众当永感不忘者也。”“依依惜别之情绪,实非楮笔所能罄。”11月6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送韩留谕革命领袖回国》,指出:“八年来我们曾共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携手奋斗,这一段光荣的史实,当永为两国所珍护。”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同志和董必武同志曾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名义设宴欢送临时政府成员,金九等出席。金九(1876—1949年)是一位坚强的爱国志士,有自叙传记《白凡逸志》一书传世(白凡是他的号),他一生中多次入狱,累经磨难,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众所周知,是他策划了1932年3月29日上海虹口事件,义士尹奉吉英勇献身,此举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给抗日人民极大鼓舞。日寇对金九恨之入骨,悬赏60万元买他的人头,后在中国人的掩护下脱险。金九之子金信(他的中国名字叫金申江),1922年出生于上海,及长,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大附中和昆明西南联大,后加入中国空军。1945年回国,在中国生活18年,自称是半个中国人,现任汉城韩国独立纪念馆顾问。1993年4月携子女来沪参加“韩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揭幕仪式。他表示“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在我们民族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韩中两国人民的友好是有基础的。我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关心中国,我对中国的感情是不可磨灭的。”展望未来,我们深信,两国人民一定会在过去友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传统友谊,使这株友谊之树开出新的更美的花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责任编辑:蔡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