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
白培虎
摘 ?要:大学宿舍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在课堂之外进行学生工作的主阵地。据统计高校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达到15小时,因此,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过程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人际关系对学生顺利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文明高校和和谐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和谐;影响
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同学们学习、交流、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越来越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对于高职类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更需要一个和谐的宿舍文化环境氛围,为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基础,对于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巨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建设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宿舍文化势在必行。
一、目前高职院校宿舍文化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重“硬文化”、轻“软文化”。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建设和谐宿舍文化过程中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不少高校加大宿舍建设规模,提高宿舍建设标准,大幅度增加宿舍硬件设施投入,空调、单人房、电视、全套家具等应有尽有,却无暇顾及宿舍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软文化”的宣传与渗透。软文化建设是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根基,过度重视物质文化而忽视软文化的宿舍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二)宿舍卫生较差。大学生宿舍内务卫生差几乎是所有高校现在面临的问题,据了解,各高校情况基本差不多,以男生寝室为例,卫生整体较差,主要表现为:被子不叠,鞋袜到处乱放,脏衣服不及时清洗,气味难闻,地面不扫,走廊垃圾遍地,这与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形象格格不入,也严重影响了学院和学校的形象,最重要是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成为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一大败笔。构建和谐宿舍文化,首先要保证干净、整洁、有序的宿舍居住环境。
(三)宿舍制度规范缺乏。因个体的差异性,尤其是目前90后大学生的个性非常鲜明和突出,忍耐和包容性缺乏,各高校常会发生宿舍成员因个人喜好而破坏其他室友舒适环境的行为。然而,很多高校都缺乏可落实的宿舍制度文化,其他室友为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的纠正行动往往会因无据可依而沦为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导致室友关系遭受破坏,甚至引发过激行为,上演不文明宿舍闹剧。
(四)学习和文化交流氛围不浓,精神文化缺乏。学生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呈多元化趋势,部分大学生人生观模糊、自我主义严重、欠缺包容心态、缺乏合作精神,导致宿舍氛围也受到消极影响;有的学生崇尚享乐主义,在大学里花着父母的钱,大肆吃喝玩乐,在宿舍打麻将打牌斗地主,学习成为副业,学术交流更是成为天方夜谭,宿舍风气堕落。
(五)宿舍的网络行为成为一大隐患。如今是网络时代,网络行为已在大学生宿舍行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目前,网络在高职院校的宿舍中经常没有得到正确的应用,反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很多同学买了电脑后都是在煲剧、打网络游戏,甚至有个别同学逃课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宿舍俨然成为影视厅、网吧、游戏机室、吸烟区。这种网络行为淡化室友间的人际交往,割裂室友间的互相依赖,败坏室友中的良好风气,搅乱室友间的作息习惯,影响学业的完成,阻碍社会交往的发生,是宿舍文化的不和谐之音。
(六)宿舍文化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当前参加高校宿舍文化活动的学生很多好,而且主要集中在低年级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宿舍文化活动并不感兴趣,有的只是迫于制度规定才参加这些活动,这说明当前高校宿舍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活动内容的选择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没有抓住“90 后”学生的心理,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与此同时,宿舍文化建设还存在内容狭窄,形式单一等弊端,不能调动学生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一)主体认识不到位。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涉及面很广,具体来说应该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等。但当前高校在建设和谐宿舍文化过程中,往往将主体局限于学生群体和宿管人员,对宿舍文化狭隘地定义为学生的“住”和宿管的“管”两方面,这就导致宿舍文化定位不当,无法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平日忙于授课、课题和行政事务,对和谐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有心无力,参与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高职类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思想独立,但是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条规的羁绊和约束的现象。目前高职类大学生都是90后,在家中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思想比较活跃,不喜条规的磕绊和约束,对于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也是心有抵触。宿舍文化构建没有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可和重视。
(三)宿舍文化建设缺乏长效建设机制。宿舍文化建设由于其文化属性难以短期奏效,往往停留于搞活动一阵风,缺乏长效建设机制。由于对宿舍文化建设缺少有效工作载体,学生宿舍文化活动通常采取“一阵风”、“走过场”的做法,热衷于开展各种宿舍检查、优秀宿舍评比等活动,并把这些当作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全部内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结束得匆匆忙忙,再然后就烟消云散,没有建立一种长期而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四)宿舍管理队伍配置结构不合理。宿舍管理队伍配置比较齐全,但是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更好发挥育人功能。一般高校宿舍管理职能的部门有保卫处、学生处、后勤处等等,多头负责,但也导致管理千头万绪,无处着手,工作当中也难免相互推诿,而日常宿舍管理任务主要由宿管人员承担,但是宿管人员大多没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没经过专门的育人工作培训,管理方式简单粗糙,不能很好发挥其育人阵地功能。
三、措施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谐的理念融合文化管理,强化高校宿舍和谐文化管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发展,具体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健全宿舍管理,加强宿舍文化制度保障。为保证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需健全其保障机制。首先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特色,建立健全的规范及制度,诸如《学生宿舍守则》、《学生宿舍卫生考核制度》、《学生宿舍网络管理制度》等。明确每一个大学生对宿舍的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在宿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建立高规格、高标准的监督队伍,需包含学工相关领导(学生处、团委、院级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等),并明确责任、清晰分工,切实有效地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二)抓好宿舍管理队伍建设,统筹协调、加强沟通、协同作战。领导应对宿舍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并时常关心和支持。鼓励辅导员和班主任多到自己所在年级和班级的宿舍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以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及时掌握班级中各个同学的思想动态。抓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宿舍长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并与最终综合素质考评挂钩。加强宿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并与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保持交流沟通。
(三)建立师生激励机制,奖优罚劣,促使宿舍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应对学生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把他们在宿舍里的日常表现,包括宿舍卫生、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安全规范等指标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并严格管理,认真实施,用制度来规范学生在宿舍的行为。老师也应有针对性地参与宿舍工作精心投入,而且对所在班级和管理区域有明显进步的,应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全体师生,才能让宿舍文化正能量得到彰显,并良性发展。
(四)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宿舍活动组织,举办征集宿舍名评比活动、宿舍风采板报大赛、最美宿舍评比、党员示范宿舍评比、星级宿舍评比、宿舍摄影大赛等宿舍风貌评比活动,让学生在为自己创造优美环境和良好氛围的过程中增强互动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建立更加融洽的室友关系,增进成员间对各自生活习惯、理想信念、职业规划、学习方法等方面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并化解矛盾。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活动中的一些文化的精神、理念以及大家应该共同遵循的规则等保留,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长期进行宣传、督促、保持并发扬,避免活动“走过场”,“一阵风”。
(五)规范网络使用,引导宿舍网络行为。在网络时代宿舍行为文化的建设中,首先,搭建网络平台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加强宿舍之间、室友之间的交流。其次,对网络背景下宿舍人际交往进行正确引导,对受网络影响的宿舍内沟通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加以纠正,对网聊、网游沉迷的同学及时疏导。再次,适应时代发展,推动教育方式转型,由具体管理转向宏观引导,例如在网络社区提供优质健康且学生感兴趣的服务与资源;对宿舍的先进典型案例进行宣传等。最后,利用网络搭建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解答学生在网络中的疑难,关注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舆论导向并及时干预。
总之,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是需要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员工紧密配合、协同合作,经过长期的文明养成教育、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理想信念的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等,并慢慢积淀形成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先进的、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思想长期占领学生宿舍,营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宿舍文化,让文明之花在宿舍阵地上绚丽绽放。
参考文献:
[1] 乔娟.关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具体途径的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 (4):114-116.
[2] 常瑜.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创建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 (6):144-145.
摘 ?要:大学宿舍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在课堂之外进行学生工作的主阵地。据统计高校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达到15小时,因此,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过程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人际关系对学生顺利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文明高校和和谐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和谐;影响
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同学们学习、交流、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越来越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对于高职类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更需要一个和谐的宿舍文化环境氛围,为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基础,对于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巨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建设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宿舍文化势在必行。
一、目前高职院校宿舍文化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重“硬文化”、轻“软文化”。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建设和谐宿舍文化过程中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不少高校加大宿舍建设规模,提高宿舍建设标准,大幅度增加宿舍硬件设施投入,空调、单人房、电视、全套家具等应有尽有,却无暇顾及宿舍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软文化”的宣传与渗透。软文化建设是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根基,过度重视物质文化而忽视软文化的宿舍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二)宿舍卫生较差。大学生宿舍内务卫生差几乎是所有高校现在面临的问题,据了解,各高校情况基本差不多,以男生寝室为例,卫生整体较差,主要表现为:被子不叠,鞋袜到处乱放,脏衣服不及时清洗,气味难闻,地面不扫,走廊垃圾遍地,这与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形象格格不入,也严重影响了学院和学校的形象,最重要是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成为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一大败笔。构建和谐宿舍文化,首先要保证干净、整洁、有序的宿舍居住环境。
(三)宿舍制度规范缺乏。因个体的差异性,尤其是目前90后大学生的个性非常鲜明和突出,忍耐和包容性缺乏,各高校常会发生宿舍成员因个人喜好而破坏其他室友舒适环境的行为。然而,很多高校都缺乏可落实的宿舍制度文化,其他室友为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的纠正行动往往会因无据可依而沦为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导致室友关系遭受破坏,甚至引发过激行为,上演不文明宿舍闹剧。
(四)学习和文化交流氛围不浓,精神文化缺乏。学生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呈多元化趋势,部分大学生人生观模糊、自我主义严重、欠缺包容心态、缺乏合作精神,导致宿舍氛围也受到消极影响;有的学生崇尚享乐主义,在大学里花着父母的钱,大肆吃喝玩乐,在宿舍打麻将打牌斗地主,学习成为副业,学术交流更是成为天方夜谭,宿舍风气堕落。
(五)宿舍的网络行为成为一大隐患。如今是网络时代,网络行为已在大学生宿舍行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目前,网络在高职院校的宿舍中经常没有得到正确的应用,反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很多同学买了电脑后都是在煲剧、打网络游戏,甚至有个别同学逃课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宿舍俨然成为影视厅、网吧、游戏机室、吸烟区。这种网络行为淡化室友间的人际交往,割裂室友间的互相依赖,败坏室友中的良好风气,搅乱室友间的作息习惯,影响学业的完成,阻碍社会交往的发生,是宿舍文化的不和谐之音。
(六)宿舍文化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当前参加高校宿舍文化活动的学生很多好,而且主要集中在低年级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宿舍文化活动并不感兴趣,有的只是迫于制度规定才参加这些活动,这说明当前高校宿舍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活动内容的选择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没有抓住“90 后”学生的心理,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与此同时,宿舍文化建设还存在内容狭窄,形式单一等弊端,不能调动学生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一)主体认识不到位。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涉及面很广,具体来说应该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等。但当前高校在建设和谐宿舍文化过程中,往往将主体局限于学生群体和宿管人员,对宿舍文化狭隘地定义为学生的“住”和宿管的“管”两方面,这就导致宿舍文化定位不当,无法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平日忙于授课、课题和行政事务,对和谐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有心无力,参与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高职类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思想独立,但是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条规的羁绊和约束的现象。目前高职类大学生都是90后,在家中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思想比较活跃,不喜条规的磕绊和约束,对于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也是心有抵触。宿舍文化构建没有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可和重视。
(三)宿舍文化建设缺乏长效建设机制。宿舍文化建设由于其文化属性难以短期奏效,往往停留于搞活动一阵风,缺乏长效建设机制。由于对宿舍文化建设缺少有效工作载体,学生宿舍文化活动通常采取“一阵风”、“走过场”的做法,热衷于开展各种宿舍检查、优秀宿舍评比等活动,并把这些当作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全部内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结束得匆匆忙忙,再然后就烟消云散,没有建立一种长期而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四)宿舍管理队伍配置结构不合理。宿舍管理队伍配置比较齐全,但是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更好发挥育人功能。一般高校宿舍管理职能的部门有保卫处、学生处、后勤处等等,多头负责,但也导致管理千头万绪,无处着手,工作当中也难免相互推诿,而日常宿舍管理任务主要由宿管人员承担,但是宿管人员大多没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没经过专门的育人工作培训,管理方式简单粗糙,不能很好发挥其育人阵地功能。
三、措施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谐的理念融合文化管理,强化高校宿舍和谐文化管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发展,具体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健全宿舍管理,加强宿舍文化制度保障。为保证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需健全其保障机制。首先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特色,建立健全的规范及制度,诸如《学生宿舍守则》、《学生宿舍卫生考核制度》、《学生宿舍网络管理制度》等。明确每一个大学生对宿舍的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在宿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建立高规格、高标准的监督队伍,需包含学工相关领导(学生处、团委、院级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等),并明确责任、清晰分工,切实有效地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二)抓好宿舍管理队伍建设,统筹协调、加强沟通、协同作战。领导应对宿舍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并时常关心和支持。鼓励辅导员和班主任多到自己所在年级和班级的宿舍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以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及时掌握班级中各个同学的思想动态。抓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宿舍长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并与最终综合素质考评挂钩。加强宿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并与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保持交流沟通。
(三)建立师生激励机制,奖优罚劣,促使宿舍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应对学生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把他们在宿舍里的日常表现,包括宿舍卫生、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安全规范等指标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并严格管理,认真实施,用制度来规范学生在宿舍的行为。老师也应有针对性地参与宿舍工作精心投入,而且对所在班级和管理区域有明显进步的,应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全体师生,才能让宿舍文化正能量得到彰显,并良性发展。
(四)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宿舍活动组织,举办征集宿舍名评比活动、宿舍风采板报大赛、最美宿舍评比、党员示范宿舍评比、星级宿舍评比、宿舍摄影大赛等宿舍风貌评比活动,让学生在为自己创造优美环境和良好氛围的过程中增强互动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建立更加融洽的室友关系,增进成员间对各自生活习惯、理想信念、职业规划、学习方法等方面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并化解矛盾。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活动中的一些文化的精神、理念以及大家应该共同遵循的规则等保留,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长期进行宣传、督促、保持并发扬,避免活动“走过场”,“一阵风”。
(五)规范网络使用,引导宿舍网络行为。在网络时代宿舍行为文化的建设中,首先,搭建网络平台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加强宿舍之间、室友之间的交流。其次,对网络背景下宿舍人际交往进行正确引导,对受网络影响的宿舍内沟通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加以纠正,对网聊、网游沉迷的同学及时疏导。再次,适应时代发展,推动教育方式转型,由具体管理转向宏观引导,例如在网络社区提供优质健康且学生感兴趣的服务与资源;对宿舍的先进典型案例进行宣传等。最后,利用网络搭建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解答学生在网络中的疑难,关注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舆论导向并及时干预。
总之,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是需要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员工紧密配合、协同合作,经过长期的文明养成教育、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理想信念的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等,并慢慢积淀形成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先进的、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思想长期占领学生宿舍,营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宿舍文化,让文明之花在宿舍阵地上绚丽绽放。
参考文献:
[1] 乔娟.关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具体途径的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 (4):114-116.
[2] 常瑜.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创建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 (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