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
杨洪林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千百万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应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功能和学生认知水平,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出以下认识。
一、关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创新的时代意义,形成科学的创新观念,并逐步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创新的意识。历史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应使学生形成以下认识。
1.人类历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充分运用经济史和科技史的史实阐明这一历史结论。人类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创造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从创造的视角看历史,可以说,没有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论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已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每一次跃迁,都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结果。特别是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以来,伟大的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世界深刻的变化。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历史发展动力的精辟、深刻的总结。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也成为时代的"骄子"。
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历史教学应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阐明这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历史上看,人类历史步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也拉大了世界各国发展的差距,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历史发展的轨迹清晰地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普遍的历史结论。一部中国近代史已为这一结论作了生动的诠释。当英国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凭借船坚炮利打向中国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仍处在视科技为淫巧、以泱泱大国自居的封闭混沌状态之中。这种差异导致中国从一个曾是文明古国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现实看,这种带有历史惯性的国际强权主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也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几个以先进的科技为支撑的经济强国仍欲主宰世界。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经济中知识和科技含量的高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也越来越被世界经济联系的国际市场所制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中写了这样一段振聋发馈的话:目前正在开展的通讯和信息革命、新技术正在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扩大着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分化。在这里,他深刻地指出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今世界,能否进行科技创新,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严峻挑战。
3.历史教学应阐明创新与历史机遇的关系。纵览历史,个人的创造活动要转化为社会价值,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历史机遇。从创造的实践和成果的产生看,一般是创造者的个体行为;但从创造活动的背景看,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驱动的结果。历史教学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并对照世界历史的发展,使学生认识: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已痛失了几次历史机遇;"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坚持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抓住了历史机遇;当前,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再次抓住历史机遇。历史教学要充分提供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创新与历史机遇的关系,为今后能够自觉地肩负起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历史教学应阐明创新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创造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创新一般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科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他说:"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人类历史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造活动的基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创造经验,作为创造活动的源泉。同时,创新更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只有不断超越前人,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历史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回顾、认识人类的创造历史,挖掘出对今天创造活动有价值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审视现实和前瞻未来,投入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造活动中去。例如,当代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学科综合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给我国,以至整个世界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只有具备多学科的广博知识,洞悉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5.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品格。人的创造活动和成果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心智和情意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创造活动和成果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从众多杰出的创造者的个性品格中,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作为创新教育的内容。例如,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灵活性和变通性、敏捷性和直觉性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挑战和冒险、好奇和想象是创造个性的典型表现。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在描述创造型人才的个性特征时写到,伟大的创造者总是关心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考虑将要得到什么。历史教学要注意总结归纳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并以此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良好的创造性品格的养成和发展。
二、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创新思维的显著标志是自主性和独特性。创新的本质是领先发现和运用科学真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重大的社会价值。创新思维的科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依照创造性教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历史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考虑以下途径。
1.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立和强化"论从史出"的科学思维方式。
任何科学和真理的发现,都是建立在事实和材料基础之上的。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论从史出"的思维定向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思维品质,可以为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提供较为充分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结论,是培养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途径。
2.让学生重新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结论。
历史教科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抽象和概括,总体上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稳定性等特征。以此为载体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总体上也就具有辐合性和求同性思维的特征,不可能做过多的发散和求异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大量思维活动,是以教科书为依托,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重新发现、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观点和结论。
3.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和谬误,探求正知正见,锻炼和提高求异思维能力。
历史是已成为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但作为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教科书,渗透了研究者、编写者的主体意识。尽管他们力图科学、真实、准确地阐述历史的客观过程,但由于受到自己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学术修养、研究手段、学术氛围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科书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阐释上、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评价上,仍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或错误。因此,历史教科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由主客观矛盾造成的学习材料的某些不确定性,为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教师对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对学生提出的未必正确的不同见解更要给予积极鼓励与合理的疏导。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学派的观点或含有谬误或容易引起疑义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论证、析疑解难,得出独立见解。
4.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假设和想象,锻炼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偶然性又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客观规律决定,而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生存环境以及领袖的个性品质等因素,又影响着这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模式和速度。历史教学应阐明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并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进行历史的假设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应该注意到,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过程。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为发散思维提供了空间,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则是思维由发散到集中,从而使创新思维符合科学性的依据。
5.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宏观和整体上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联系中观察、分析历史现象,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特点为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性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空间。在教学中,历史老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加工,对知识进行重组与综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这种学习过程的意义,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而不在于学生所得出的见解正确与否。这种重组与综合,既要注意学科内的课程知识,也要注意开发学科课程资源,将书本知识和学科的新知识、新理念加以整合,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对既有知识和经验的重组与综合,常常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在高科技信息时代更是如此。目前,我国以学科综合为主要内容的高考改革也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良好契机。
6.依据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和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创新主体独立自主的探索实践活动,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前沿性等特点,是创新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创新教育应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和情境,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应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是营造有利于进行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氛围;其二是确定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策略。历史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建立激励、竞争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思维。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教学基本策略设计教学环节和结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自学、探究应成为创新教学的基本策略,创设问题情景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己应首先发扬创新精神,以创新的姿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良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研室)责任编辑:林 屹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千百万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应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功能和学生认知水平,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出以下认识。
一、关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创新的时代意义,形成科学的创新观念,并逐步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创新的意识。历史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应使学生形成以下认识。
1.人类历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充分运用经济史和科技史的史实阐明这一历史结论。人类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创造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从创造的视角看历史,可以说,没有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论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已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每一次跃迁,都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结果。特别是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以来,伟大的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世界深刻的变化。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历史发展动力的精辟、深刻的总结。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也成为时代的"骄子"。
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历史教学应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阐明这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历史上看,人类历史步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也拉大了世界各国发展的差距,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历史发展的轨迹清晰地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普遍的历史结论。一部中国近代史已为这一结论作了生动的诠释。当英国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凭借船坚炮利打向中国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仍处在视科技为淫巧、以泱泱大国自居的封闭混沌状态之中。这种差异导致中国从一个曾是文明古国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现实看,这种带有历史惯性的国际强权主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也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几个以先进的科技为支撑的经济强国仍欲主宰世界。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经济中知识和科技含量的高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也越来越被世界经济联系的国际市场所制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中写了这样一段振聋发馈的话:目前正在开展的通讯和信息革命、新技术正在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扩大着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分化。在这里,他深刻地指出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今世界,能否进行科技创新,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严峻挑战。
3.历史教学应阐明创新与历史机遇的关系。纵览历史,个人的创造活动要转化为社会价值,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历史机遇。从创造的实践和成果的产生看,一般是创造者的个体行为;但从创造活动的背景看,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驱动的结果。历史教学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并对照世界历史的发展,使学生认识: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已痛失了几次历史机遇;"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坚持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抓住了历史机遇;当前,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再次抓住历史机遇。历史教学要充分提供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创新与历史机遇的关系,为今后能够自觉地肩负起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历史教学应阐明创新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创造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创新一般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科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他说:"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人类历史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造活动的基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创造经验,作为创造活动的源泉。同时,创新更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只有不断超越前人,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历史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回顾、认识人类的创造历史,挖掘出对今天创造活动有价值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审视现实和前瞻未来,投入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造活动中去。例如,当代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学科综合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给我国,以至整个世界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只有具备多学科的广博知识,洞悉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5.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品格。人的创造活动和成果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心智和情意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创造活动和成果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从众多杰出的创造者的个性品格中,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作为创新教育的内容。例如,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灵活性和变通性、敏捷性和直觉性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挑战和冒险、好奇和想象是创造个性的典型表现。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在描述创造型人才的个性特征时写到,伟大的创造者总是关心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考虑将要得到什么。历史教学要注意总结归纳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并以此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良好的创造性品格的养成和发展。
二、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创新思维的显著标志是自主性和独特性。创新的本质是领先发现和运用科学真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重大的社会价值。创新思维的科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依照创造性教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历史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考虑以下途径。
1.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立和强化"论从史出"的科学思维方式。
任何科学和真理的发现,都是建立在事实和材料基础之上的。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论从史出"的思维定向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思维品质,可以为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提供较为充分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结论,是培养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途径。
2.让学生重新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结论。
历史教科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抽象和概括,总体上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稳定性等特征。以此为载体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总体上也就具有辐合性和求同性思维的特征,不可能做过多的发散和求异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大量思维活动,是以教科书为依托,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重新发现、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观点和结论。
3.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和谬误,探求正知正见,锻炼和提高求异思维能力。
历史是已成为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但作为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教科书,渗透了研究者、编写者的主体意识。尽管他们力图科学、真实、准确地阐述历史的客观过程,但由于受到自己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学术修养、研究手段、学术氛围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科书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阐释上、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评价上,仍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或错误。因此,历史教科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由主客观矛盾造成的学习材料的某些不确定性,为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教师对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对学生提出的未必正确的不同见解更要给予积极鼓励与合理的疏导。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学派的观点或含有谬误或容易引起疑义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论证、析疑解难,得出独立见解。
4.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假设和想象,锻炼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偶然性又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客观规律决定,而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生存环境以及领袖的个性品质等因素,又影响着这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模式和速度。历史教学应阐明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并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进行历史的假设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应该注意到,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过程。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为发散思维提供了空间,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则是思维由发散到集中,从而使创新思维符合科学性的依据。
5.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宏观和整体上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联系中观察、分析历史现象,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特点为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性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空间。在教学中,历史老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加工,对知识进行重组与综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这种学习过程的意义,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而不在于学生所得出的见解正确与否。这种重组与综合,既要注意学科内的课程知识,也要注意开发学科课程资源,将书本知识和学科的新知识、新理念加以整合,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对既有知识和经验的重组与综合,常常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在高科技信息时代更是如此。目前,我国以学科综合为主要内容的高考改革也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良好契机。
6.依据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和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创新主体独立自主的探索实践活动,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前沿性等特点,是创新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创新教育应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和情境,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应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是营造有利于进行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氛围;其二是确定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策略。历史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建立激励、竞争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思维。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教学基本策略设计教学环节和结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自学、探究应成为创新教学的基本策略,创设问题情景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己应首先发扬创新精神,以创新的姿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良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研室)责任编辑:林 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