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国的白酒文化及其旅游利用
于华友?段美娴?余婷
摘 要:本文在介绍中国白酒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白酒文化旅游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着重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国白酒文化旅游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白酒文化;旅游利用;调研报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以这样豪迈的情怀表达着对酒的喜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用这样浪漫的情感来看待酒。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文人骚客们抒发情怀的工具,同时在普通的老百姓当中,酒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之一。
酒,即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刺激性饮料。酒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催化剂。酒文化则是以酒为载体所表现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1]酒文化反映了酒作为客观物质的存在,它包括与酒有关的物质的(含生产技术)、精神的以及习俗等行为现象的总和;酒的起源、生产、流通、消费 ,尤其是饮酒的目的和酒在社会上所代表的精神都属于酒文化的内容。
一、中国白酒文化
(一)中国白酒的起源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酒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殊饮料,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发酵酿酒的技术。商王朝时,商王和他的大臣就曾有关于酿酒的相关对话“若作酒醴,尔维曲蘖(酒曲)”,说明在距今3000多年的时候,我们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关于利用酒曲制酒的技术。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酿酒技术由散曲发展到茂密生衣曲,最终到今天的曲饼和曲丸。[1]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酒业的发展与其国家性质息息相关。酒是用粮食酿造而成的,在古代,酒业与农业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根据一年的粮食收成情况来颁布禁酒令或是开酒令,通过调节酒的生产量从而确保人民有足够的粮食可实用。同时,酒业的发展情况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了当年的天灾人祸情况。在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一种国家对酒的垄断政策,使得酒业税收成为朝廷收入的一大部分。而在当今社会上,就更是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无酒不成席”这是中国人宴请宾客的传统观点,现在的很多生意的成功,也是在酒桌上。可以说,从以前到现在,酒的地位在中国一直没有改变过,或者说是更加的重要了。那么酒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酿造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最主流的有4种:仪狄酿酒说、杜康酿酒说、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酒与天地同在说。这几种说法那一种比较可靠已经无法去考证了,酒的具体起源时间也是不可考证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酿酒起源于夏商时期,根据有关的考古,1987年8月23日在山东莒县发现了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说明了我国的酿酒至少开始于五千多年前。
在我国的众多种酒中,最为普及,最受欢迎的就是白酒了。白酒又叫“烧酒”,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中国白酒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时期:唐朝时期,文献中已经出现了烧酒、蒸酒的名字;元代,印度白酒传入中国,中国白酒吸取了印度酒的特点;明代时,中国的白酒已经自成一体;清代时期,白酒真正的发扬光大 。
(二)中国白酒的酿造及香型
1.中国白酒的酿造过程
白酒又叫烧酒,是从各种含淀粉或糖分的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经过糖化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一般在40—65度之间的高浓度酒。[3]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3]
白酒的酿造主要包括七个步骤: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很多种酶的参与,会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水果、糖蜜等原材料,因为其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成分,因此通过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之后就可以直接转变为酒精。
(2)淀粉糖化
制酒的糖质原料本身就含有糖化酶,所以可以通过相应的酵母直接发酵成为酒精,但若是使用淀粉质的粮食等酿酒时,由于其本身不含糖化酶,因此要先将其转化成可发酵性的糖化剂,才能进行发酵。麦芽和曲是酿酒时常用的糖化剂。
(3)制曲
酒曲是一种糖化的发酵剂,是中国白酒发酵的原动力。制曲本质上就是扩大培养酿酒微生物的过程,也是用破碎的谷物为原料富集微生物制成酒曲的过程。我国常用大曲和小曲酿制白酒。大曲以小麦、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经破碎、加水搅拌、压成碎块状的曲坯,在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下培养而成;小曲也称酒药,是用米粉或米糠为原料,加入曲母,经人工控制温度培养而成。[4]
(4)原料的处理
酒的酿造主要是以糖质的水果类或是淀粉质的谷物粮食类为原料。水果类原料的处理主要包括品种的选择,采摘分类,腐烂和杂质的剔除、破碎水果、榨汁去核、抗氧杀菌等。淀粉类原料的处理采用复式发酵法,先糖化、后发酵或糖化发酵同时进行。根据原料品种及发酵方式的不同,原料处理的工艺和过程也不同。
(5)蒸馏取酒
蒸馏取酒就是利用水蒸气和酒精的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的方式,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浓度的酒。在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是78℃左右,就温度加热到78-100℃之间,就可以将酒精分离出来,得到高浓度的酒。
(6)酒的老熟和陈酿
每一种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酒也不例外。刚酿出来的酒比较寡淡,不够丰满,就像是人年轻的时候,不够沉淀。所以一般新酿出来的酒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储藏一段时间,这样酒的醇香和浓郁才能得到完美的呈现,而这个过程就称之为酒的老熟和陈酿。
(7)勾兑调味
酒的勾兑调味就是将不同产地、年份、品种或者是不同档次的酒业半成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混合、调整,使得各种酒之间进行协调,从而得到质量稳定、口味独特的酒。
2.白酒的香型
根据生产工艺、原材料、发酵方法、设备条件的不同,白酒有着不同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有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混香型等5种不同的香型。
(1)酱香型
酱香型又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它是采用高温制曲、晾堂、堆积、清蒸等酿造技术,在石窖或泥窖中发酵而成。其特点是: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经久不散。
(2)浓香型
浓香型又称窖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它是采用混蒸续渣技术,在陈年老窖或人工酒窖内发酵而成。其特点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香味协调、味净余长。
(3)清香型
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它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在地缸内发酵而成。其特点是:清香纯正、口味协调、微甜绵长、余味爽净。
(4)米香型
米香型又称蜜香型,是根据酱香型和浓香型的某些独特的工艺酿造而成,以广西桂林的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软,回味悠长。
(5)混香型
混香型工艺独特,发酵时间长,不属于以上四种的酒都是混香型,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澈透明、醇香浓郁、余味悠长,兼具四种酒的特点。
(三)中国白酒的酒器
“葡萄美酒夜光杯”,作为对酒有着特殊喜好的中华民族,对酒器的选用也是很有讲究的,从古到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酒器。中国古代的酒器,从材料方面来说有陶、瓷、铜、金、象牙、木头、玻璃等材质不同的种类;从造型方面来说有圆的、方的、牛角的、三足的等造型各异的酒器。下面主要从时间顺序来分析不同种类的酒器:
1.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期开始发明和使用磨制的石器,同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陶器,因此这一时期的酒器大多是以陶器为主。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了带嘴的酒壶,主要是黑陶壶和彩陶壶。
2.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生产力较之前有了比较大的一个质的飞跃,而且商周时期比较注重礼节,在饮酒方面也是如此,“酒以礼成”,无酒不成礼。在那个时代,对酒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以青铜器为主,酒器的种类有陶觚、铜觚、漆觚、爵、尊、罍、盉、等。
3.东周和秦汉时期
东周时期的酒器中,漆器与青铜器并重发展。青铜酒器有尊、壶、缶、鉴、扁壶、钟等,漆酒器主要有耳杯、樽、卮、扁壶。秦汉时期,大体上延续了东周时期的特点,漆器和青铜器一起发展,其中最出名的是流光溢彩的漆器,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漆器,颜色艳丽,花纹飘逸,极具神秘性,可谓是酒器中的佼佼者。同时在这个时代,也渐渐地出现了瓷器的身影。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不安的一段时期,连年的征战使得国家的财富积累比较少,这一段时间人们并不讲究酒器的精美度,只要有酒喝就是不错的,所以这一段时期的酒器造型一般是比较趋近于生活化,讲究实用性,这一段时期的酒器主要是以瓷器为主,还有少量的玉器。
5.隋唐时期
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隋朝时实现了中原的大统一,在那一时期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隋朝时,酒器主要是由瓷器为主,金器为辅。在这段时期,出现了浮白釉和茶末釉,由此花纹生产出来的白瓷酒器和褐色瓷酒器是这一时期酒器中的精品。隋朝出现了带盖的盘门壶、龙柄鸡宫壶、收腹瓶、双腹联体壶等。
唐朝时期的酒器主要是以三彩、瓷和金银酒器为主。其中唐三彩酒器是唐朝酒器中的代表。唐三彩是由黄、白、绿三种颜色烧制而成的。同时由于唐代文化开明,思想活跃,这一时期的酒器也是造型独特新颖,有联体壶、执盏、注子、杯等。
6.宋元明清时代
这一整个大的历史时代中,酒器主要是以瓷器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但所不同的是,在宋代注重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所生产出来的酒器也和当时的诗书画一样,注重细腻、韵味以及新巧。元代,虽然经历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生产的酒器也极具特色。在这一时期,景德镇窑的贡献空前绝后,创烧了很多种不同釉色的新品种,如高温颜色釉瓷、成熟青花瓷等,并且还发明了描金技术,在中国的瓷器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同时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多用诗文装饰酒器的现象,极大地丰富了酒文化的内容。
明清时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明初的瓷器主要以永乐和宣德年间最为繁荣,所烧制的白釉和青花瓷最为出名。在明代景泰年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工艺,即景泰蓝制品,成为古代酒器史上的又一种瑰宝。
清王朝年间,由于康熙、雍正、乾隆对于瓷器的特殊喜爱,使得瓷器业进一步的繁荣。在这一时期,新创了很多新的瓷器品种如“粉彩”、“软彩”、“硬彩”、“珐琅彩”等,同时酒器的种类在这段时间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四)饮酒目的
从古至今,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失的角色。中国人喝酒一般不在乎酒的好坏,而是在乎饮酒的心情,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可能我们的饮酒的目的不同,但是归根结底不外乎两种:抒发心情和社交需要。
在古代,酒一般是用来抒发自己的心情的,或高兴,或忧愁。尤其是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就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助兴的东西。李白斗酒诗百篇,是流传千古的佳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是最能够在送别时表达亲人朋友之间的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征战时,酒是英雄之间兮兮相惜,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的最佳物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能够最准确的表达出诗人豪放的情怀。失意时,酒又是治愈的良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自此之后,举杯消愁就成了人们失意时的最佳选择,尽管不一定有什么好的效果,但是往往心情不好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喝酒。
而在现在,酒除了抒发心情的作用之外,还被赋予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使命,即社交需要。现在的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谈事情,无论是私事儿还是公事儿,只要是在饭桌上一般都会事半功倍。而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就是酒。无酒不成席,是现在饭局的潜规则了。用现在最通俗的话来说,只要是把酒喝好了,什么事情都好商量。且不用去评论这样的习惯到底是好或是不好,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酒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际功能是其他的饮料不可替代的。
二、中国白酒文化的旅游利用现状
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地被满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寻精神上的满足,而旅游成为很多人闲暇时候的选择。将酒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提高“食”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是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很多著名白酒产地在发展旅游业时应该好好探寻的。
目前我国的白酒文化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建立白酒文化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的热浪,白酒博物馆也迎来了它的旅游高潮。中国白酒博物馆最早始建于1984年,从那时开始人们就有意识的发展酒文化。而现在随着旅游的热潮,很多地方都将酒文化博物馆与旅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中国有大大小小的白酒博物馆不计其数,其中以十大白酒博物馆比较出名,分别是贵州酒文化博物馆、古井酒文化博物、老龙口酒博物馆、西域酒文化博物馆、桂林三花酒文化博物馆、富裕老窖白酒博物馆、齐鲁酒文化博物馆、红星二锅头博物馆、华蓥山酒文化博物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虽然在不同的地域分布着不一样的酒文化博物馆,但是目前的中国白酒博物馆在旅游方面是以同样的形式存在——“博物馆+车间旅游”。其主要不足是:
1.博物馆的模式单一。我国现在建立的酒文化博物馆在模式上缺乏相应的创新。以贵州酒文化博物馆为例,来分析目前酒文化博物馆的大体模式。贵州酒文化博物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贵州酿酒史》主要展示自然酿酒到现在的蒸馏酒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贵州酒礼酒俗》,主要展示贵州各个民族的饮酒风俗习惯;第三部分为《贵州名洒》,主要显示贵州酒业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的重要地位。而国内的其余酒文化博物馆无一例外几乎都是以“酒史(酿造工艺)——饮酒风俗——名酒展示”这三点为主线。而酒史这一部分在很多博物馆来说都是大同小异的,不能给游客以新鲜感,没有引起游客的兴趣。
2.缺少互动的模式。传统单调的文字和图片已不能够足够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博物馆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一个单纯的以“导游讲——游客听”为标准模式的展览与参观的方式,没有将游客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调动游客的参与性。而酒文化博物馆里面一般展示的是与该酒相关的名家书画、酒具古董、酿造工艺……无论是采用文字、视频还是图像的方式进行介绍,对游客来说都是单方面的旅游方式,游客只是被动的进行接收。但是普遍的博物馆在与游客的互动方面都还比较缺乏。
3.过于强调酒的历史,而对当地地域文化的特点陈设内容不足。几乎每一个博物馆都对酒的文化发展历史介绍的很详细,并且每一个博物馆关于这类展示的内容都差不多,对游客来讲没有形成特别的吸引力。同时,不同的地方有着自己不同的地域文化,反而在这方面,博物馆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介绍,没有将酒的文化历史与当地的地域、民族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发展著名白酒旅游企业旅游示范点
当前,酒文化旅游被大多数学者归属于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的范围内,而在我国,工业旅游的历史并不悠久,因此白酒文化旅游被研究、被重视、被关注时间也不是很长,是在2003年以后。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共103家),其中衡水老白干酿酒有限公司,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古井集团,泸州老窖集团,贵州醇酒厂等17家酒厂名列其中。在随后2005年到2006年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宜宾五粮液工业园区,贵州省茅台酒厂,河套酒业集团等也纷纷入榜。[5]而这些旅游企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因此,发展著名的白酒旅游企业示范点既可以打造出相应的旅游品牌,又可以树立白酒企业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优秀的白酒旅游企业示范点还能够有效的带动白酒旅游业的发展。以“中国白酒金三角”为例,它就是典型的白酒旅游企业示范点。中国在2007年就首次提出了“白酒金三角”的概念,2010年正式启动了“白酒金三角”的产业带工程。[6]中国白酒金三角位于拥有集气候、水源、土壤为一体的天然生态环境的四川和黔北,优越的地理环境为酿造纯正的优质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毫无疑问,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打造是成功的,现在只要是一提到中国著名的白酒企业,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白酒金三角。同时,白酒金三角的打造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五粮液工业园区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旅游企业示范点。五粮液工业园区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建筑,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享有“花园公司”的美誉。五粮液的建筑本身就是四川省优秀的人文建筑景观,它在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中被授予“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创作艺术成就奖”,是中国唯一获得这一称号的企业。五粮液的旅游主要包括厂区观光旅游、酿造工艺旅游、酒文化博物馆旅游、酒文化节庆旅游四大部分。其中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是酒文化节庆旅游。在宜宾从2007年到2010年一共举办了4届“中国宜宾酒圣节”,每届酒圣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在酒圣节期间要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文艺演出、民俗文化巡演、白酒高峰论坛、酒产品的展示等等,吸引不同地方的游客来参观、品鉴,切身感受、体验五粮液的生态环境、质量和规模。到2011年“中国宜宾酒圣节”,顺利更名为“中国白酒文化节”,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酒文化节庆日。五粮液工业旅游的成功不仅仅树立了五粮液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出属于它自己的品牌,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带动了整个宜宾市的经济发展。然而五粮液旅游才处于一种工业旅游的初级阶段即“观光+购买”为主。旅游开发的模式比较单一,都只是以工厂参观为主的工业旅游,没有形成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完整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对相应的酒文化的发掘不够深,只是停留在与酒有关的字画、诗词、古董方面。此外,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产品不够深入人心。很多游客参观五粮液工厂只是作为参观蜀南竹海和兴文石林的一个顺道参观点,而不是作为一个必须游览的景点,在游客心中没有具备独特的吸引力。
(三)开展白酒文化主题活动
在酒文化旅游日益发展的同时,一系列与酒文化相关的活动也随之展开。白酒文化主题活动一般是采用节庆活动的形式,来形成足够的影响力,从而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达到宣传产品、扩大知名度的效果。
比较有代表的主题活动就是“中国白酒文化节”。“中国白酒文化节”的前身是“中国宜宾酒圣节”。2007年中国宜宾举办首届“中国宜宾酒圣节”,到2011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白酒文化节”。酒文化节创办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企业和文化相互连接的平台,在对宜宾的酒文化产业品牌的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宜宾市的包括酒文化在内的整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7]从2011年到2014年,每一年的“中国白酒文化节”都有着不一样的主题,开展的活动也是更加的精彩纷呈。到了2014年,主题活动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酒文化、古城文化给游客们展现出了宜宾市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使得“酒都”的称号更加的深入人心。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糖酒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展会之一,起源于1955年。糖酒会一年有春秋两季。糖酒会通过各种商品的展示,包括名酒展示、各类酒器的展示,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大型的沟通平台,促进了行业内部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交流,同时糖酒会还提供了一个产销对接平台、营销体系构建平台、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品牌宣传和传播平台、投资贸易与合作平台;不仅是对商品进行展览展示,更是信息交流,推动技术产品革新的一个重要平台。 2015年的糖酒会在成都的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举办,为期三天,吸引了数千家企业来参展。在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白酒行业高峰论坛,来自白酒行业顶尖的专家们对整个白酒行业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未来白酒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糖酒会还促进了很多商家之间的洽谈,例如白酒厂家与酒器生产厂家之间的会谈合作。
但是无论是“糖酒会”还是“中国白酒文化节”,它都只是一个区域的成功,不能够代表整个中国的白酒文化主题活动的成功。而且对于糖酒会来说,白酒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因此目前整个白酒行业来讲缺少一个有代表性的全国白酒主体文化活动。
三、中国白酒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一)首先应对中国白酒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和定位
我国白酒文化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东西都还在慢慢的摸索当中。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白酒文化旅游进行相应的定位。在进行开发利用之前我们要对白酒文化旅游的概念、实质、白酒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等有清晰的认识及其专业的评估。同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相对缺乏,因此我们还要重视这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充分研究了我国的白酒文化旅游现状之后,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德国葡萄酒之路”,来制定符合我们国家实际情况的白酒文化旅游规划。现阶段的白酒文化旅游大多都是白酒企业或是一个行业自主开发的,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和标准,同时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由国家来发起,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有国家作为支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比如由国家的行业主管组织主办的“酒博会”,它是一个专门提供酒类展品、酒器具和酒文化展示的一个博览会。最早的一届“酒博会”是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之后在很多城市都先后举办“酒博会”,而2015年的“酒博会”就在四川泸州举办。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开办“中国白酒博览会”,由国家出面每隔几年定期举办,届时将中国的各类白酒,白酒器具和白酒文化集中在一起进行展览。同时,各地政府通过合作协商也可以轮流组织举办“中国白酒博览会”,每年举办一次,而“中国白酒博览会”举办的地点我们可以选择中国名酒产地。这样就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甚至全国的白酒文化旅游。
(二)各白酒文化旅游地充分融入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突出品牌特色
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白酒,由于其产地的不同,也有属于自己的产品文化特色。只有将酒与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才能对游客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一大堆酒文化博物馆中脱颖而出,避免同质化现象。以贵州酒文化博物馆为例。贵州有着苗族、土家族、羌族、汉族、满族、蒙古族等不同的民族,因此贵州酒文化博物馆可以将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酒紧密的结合起来。传统的方式只是用器物或是文字说明向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不同民族的饮酒习俗。其实可以采取真人穿上不同的少数民族服装,向人们演示不同民族的饮酒风格,更加生动、直观。同时根据其位于的不同地理位置,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等可以对他们进行定位,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研究,重新规划,从而做强,做精。突出其文化及旅游特色,如杏花村汾酒集团将酒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诗酒文化第一村”,成为了诗酒文化圈的传播胜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或是民俗文化特色,只有将这种文化融入到白酒旅游当中,才能够突出自己的特色,避免白酒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树立旅游品牌。
(三)加强白酒文化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增加趣味性
对于现在的旅游市场来讲,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不能对游客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了,而体验式旅游正一步一步的受到人们的热捧。酒文化旅游也是这样。传统的工业观光式旅游已经不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了。要抓住游客的心理,就要增加观光过程中的参与性,让游客从以前的被动接收角色转化为主动的吸取。就拿旧的酿造工艺来讲,有很多游客对于酒的酿造工艺有相当大的兴趣,但是一般对于酿造工艺的展示就是图片、文字或是视频,对游客来讲这是比较枯燥的方式,只能是看了一遍满足了好奇心,但对于酒的酿造知识仍只是一知半解的。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来向游客展示白酒的酿制过程,让游客在专业酿酒师的指导下,一边观看酿酒视频一边自己动手酿酒,比如红星二锅头博物馆,在介绍白酒酿造工艺时,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充分调动游客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趣味性,打破传统枯燥乏味的解说,还可以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酒文化知识,是酒文化知识得到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四)用新颖的方式来展现白酒的历史、陈述事实
要想了解一样东西,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它的发展史。同样的道理,要想了解中国的白酒文化,首要必须要知道的就是白酒的发展史,包括它的酿造史、起源、和它相关的神话传说……这一部分也是每一个白酒文化博物馆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传统的关于白酒历史的介绍,一般都是文字与图片的结合,需要游客自己慢慢的去看,去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很多游客来讲是漫长而又枯燥无趣的。因此,就要采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向游客展示历史。我们可以将与酒有关的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与今天的白酒文化结合在一起,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或动画形式或是真人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更多地白酒文化的相关知识。
(五)发展新型的白酒文化旅游产品----模拟兴建古代酒肆
现在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会选择喝酒来减轻压力,因此,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越来越多的酒吧随之兴起。比如北京的后海,桂林酒吧一条街,都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大的知名度,这两个地方也成为了人们去这两个城市的必游之地。因此,我们可以借由酒吧的热潮,推出有特色的白酒方面的主题酒吧---酒肆。酒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酒馆,是古代的人们对于买酒喝酒的铺子的称呼,在古代是不可或缺的建筑。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像丽江古镇这样古色古香的地方,修建一个古代的酒肆,整个酒肆要确定其对应的朝代,从建筑,内部装修等各个方面都要与确定的朝代相对应,并要求酒肆的服务人员身穿对应时代的服饰,用相对应的饮酒器具,饮酒方式来服务,让客人感受古人是怎样饮酒的。 与此同时,在酒肆里也可以表演一些与中国白酒文化有关的活动,比如以说书或者唱戏的方式来讲述或者演绎中国古代人们饮酒的故事及其方法,其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面就有很多的情节可以借鉴。以这样新颖的方式,勾起现代人的好奇心,从而吸引他们,让他们亲自参与体验。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一些古代酒文化,延续酒文化的传承。
(六)充分发挥白酒文化主题活动的带动作用
节事包括各类旅游节日、庆典、盛事、国际体育比赛活动等等。通过举办各种节事活动,可以扩大影响从而提高当地知名度,彰显特色文化和艺术魅力同时吸引大量的游客给举办城市的旅游业、餐饮业、商业服务业带来无限商机,最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的借鉴国外成功的例子,比如说“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它让德国的啤酒旅游闻名世界。在为期两周期间使德国慕尼黑的各大景区赚得钵满盆满,同时带动了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在西方,闻名天下的红酒生产、出产或制造的地点,年年举行的营销以及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如“德国葡萄酒之路”,而“德国葡萄酒之路”的最大活动,将于一年一度八月份里一个礼拜天举行“葡萄酒之路娱乐节日,会限制通行持续一整天,仅仅让徒步人、单车漫游这段几十千米的葡萄酒之路。那个日子,成千上万的游人会被沿路的村庄和葡萄酒庄园布置的小吃店、不同娱乐活动、音乐队和品酒摊子来接待。在中国我们也可以每年在特定的时间点举办这样的活动。以2015年成都举办的“糖酒会”为例,在“糖酒会”期间,数千家企业参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许多的游客来到成都参观游览,这一活动,带动了成都整个酒店行业,各大酒店在“糖酒会”期间,房价几乎都上涨了40%-50%左右,即使这样,各大酒店的房间都是客满,如果没有预定,是不会有房间的。这只是酒店行业,而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以此类推也是相同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主题活动对其他行业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
(七)整合与白酒文化旅游相关联的资源,形成白酒文化旅游产业链
我国目前的白酒文化旅游主要是工业旅游,以“观光——购买”为主要的模式,比较散乱,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我们在进行白酒文化旅游的时候,可以考虑与相关的产业进行联合,形成一种产业链的模式。例如可以将生产酒的企业与生产酒具的企业联系在一起。我们在让游客体验自己动手酿酒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体验自己制作酒具的乐趣。可以联合陶瓷企业,在工业园区内开设一个类似于陶艺课程之类的东西,让游客用自己制作的酒具盛装自己想要购买的酒,即使不想购买白酒,也可以把它看做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增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打破传统的工业旅游模式,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同时还应该完善白酒旅游区的相关设施。在白酒旅游区内或周边设置白酒品鉴区域、商务洽谈区域、休闲 娱乐区域,让白酒旅游区成为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中国白酒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其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却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和长期学习的过程。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好的方面,并且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像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国家借鉴其成功的案例来完善。当然我们在开发中国白酒文化旅游的时候也应该注重保护我们的白酒文化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能只重视发展而忽略保护,应该妥善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康明官.酒文化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24-76
[2]导游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9
[3]王天佑、袁广杰.酒水经营与管理[D]旅游教育出版社
[4]http ://wenku.baidu.com/view/afd5866627d3240c8447efa1.html
[5]邓宇.整合川黔名酒打造“白酒金三角”[N].华西都市报,2010-01-19.
[6]http://baike.haosou.com/doc/7056932-727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