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铁蛋白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张旭帆 蒋琴 李盛 陈倩 郝玲 陈艳华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铁蛋白(SF),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为DPN的诊断及后期的治疗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DPN组,5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且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T2DM组,选取50例通过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后,各指标正常者作为健康组。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三个研究组血清中的NSE/SF水平,比较分析检测结果在DPN,T2DM及健康人群中的水平变化意义及相关性。结果:DPN组患者血清NSE、SF水平均明显高于T2DM组及健康组,且发现T2DM组血清SF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NSE、SF水平与DPN患者密切相关,可对DPN诊断和后期病情疗效评价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铁蛋白;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2;R7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073-02

    2型糖尿病(T2DM)中,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这种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后期预后较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鉴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筛查及诊断的方法正在被许多学者关注,并提出。本研究主要通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铁蛋白(sF)在DPN患者中的表达,为临床针对早期DPN诊断以及DNP后期的治疗及随访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8例作为DPN组,56例2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T2DM组,选取50例通过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后,各指标正常者作为健康组。DPN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2 73岁,平均年龄:51.16±5.92岁。T2DM男:31例,女:25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2.83±6.12岁。健康组人员比例为: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30~71岁之间,平均年龄:51.13±5.29岁。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三个实验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收集受试者时,排除伴有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肿瘤患者、反复输血患者;霍金奇病患者,酒精依耐性者,急性感染患者及罹患血液病患者。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Roche601e免疫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分别对三个实验组的血清NSE及SF进行检测。所涉及的检验数据,均在规范的操作及准确的质控条件下得到。

    1.3样本处理及数据收集

    三个组别受试者,于上午8:00-10:00,空腹采取静脉血3ml,在室温下(25至30摄氏度)静置15分钟后,对所有样本离心分离出血清,测定血清各组别NSE、SF水平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纪录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所需要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对收集的数据分析处理。2数据处理结果

    在对三个组别血清NSE、SF的水平分析后,可得:DPN组患者血清NSE、SF水平均明显高于T2DM组及健康组,且发现T2DM组血清SF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T2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DPN患者的数量也在增加。由于在糖尿病的患者中,针对DPN的早期的血液学检查项目,现开展的并不理想。而DPN发病相对缓慢且不易在临床诊断中第一时间发现,在症状加重后,不易逆转且预后相对较差。这样就会给糖尿病伴DPN的患者带来许多痛苦。鉴于上述原因,对于DP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的方法一直在不断的提出、改进。研究者们都希望能够找到科学,易操作的方法来对付DPN。本研究通过对血清NSE及SF在DPN患者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总结得出对此病的早期诊断行之有效、科学、简便的方法。

    相关资料显示:NSE主要高浓度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以及这些细胞所引发的肿瘤细胞中(红细胞中亦有NSE存在),所以神经细胞在受到疾病影响,遭到破坏或者损伤或者癌变后,细胞中大量的NSE就会进入血及脑脊液,此时NSE水平会升高;此外,NSE除具有烯醇化酶作用外,还能营养神经的相关结构并且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现有研究提示DPN患者中NSE亦升高,并与DPN的严重程度相关。在高血糖的影响下,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会逐渐增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毛细血管的玻璃样变和血管微循环的改变,在此种情形下神经细胞及纤维会缺乏血流灌注而出现缺氧,导致神经结构受损,以至于,血清中的NES升高,亦有学者的研究得出,DPN病变严重度可能与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成负相关所致,即DPN病变越严重,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就越差,患者血清NSE水平就越高。

    SF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和细胞中,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用于血红蛋白合成;也可以防止细胞内游离铁过多而对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研究还表明SF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王晶等研究证实,T2DM患者普遍存在SF水平升高,且发生慢性并发症的患者SF升高现象更为明显,提示SF水平不仅对于DPN的发生具有指示作用,而且对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一定指示作用,T2DM患者普遍存在SF水平升高,这个观点与此次研究得到的结论比较符合。所以,有学者提出,如果在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血清SF的水平相对较高,那么此类人群可视为在糖类代谢出现异常的高危人群。结合各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SF水平在针对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发展具有一定预示性的意义,在DPN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后期病情的随访、追踪中,可视为一种有意义的、较为便捷的血清学体外诊断指标。

    综合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在DPN患者血清中NSE及SF的水平,均高于T2DM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还发现T2DM组中,血清SF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是否可以将血清SF水平作为糖尿病的一个检测预示标志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本研究可以得出,血清NSE、SF的表达与DPN病情密切相关,预示着,它们不仅可以用于DPN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DPN的病情的随访。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在DPN的早期诊断中,能逐步发现新的检验指标或者相关的检测方法,为今后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做出努力。就此次研究而言,关于血清NSE及SF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大样本、大数据的支持,这样才能得到更加科学的数据及其研究成果。但做为此次研究的目的已经达到,希望通过血清NSE、SF的体外诊断这一途径、方法,可以成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一个补充。综上所述,DPN患者血清中NSE及SF的研究,对DPN患者血清诊断和病情评价可以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