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巨变时期的全景式描绘

程惠敏
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西方文化的涌进,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造成几千 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也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但多年来近代 文化史的研究,主要关注上层精英思想、意识形态和制度,而处于社会下层的民众是怎样生 息、活动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感受,文化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上层和下层又是 怎样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这些方面则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录》(1840-1921年)(刘志琴主编,三卷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就是在这些以往研 究十分薄弱的领域,进行的基础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是第一部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 民众文化的大部头综合性、通史性著作。
该书著者都是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专家,他们利用大量近代报刊、笔记、文 集中以往很少被利用的新资料,广搜博采,条分缕析,以按年系事、专题评述的新体例,对 1840-1921年八十年间,在社会剧烈变动和与西方文化交汇过程中,民众生活方式、风俗习 尚、文化观念、社会思潮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演变现象,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并作了重点评 述,勾勒出了在这一时期,伴随着社会近代化变革,民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及思想观 念的变动过程,展示了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变迁的特征。例如,百年来西洋杂货、公交用品 涌进中国市场,洋布、火柴、洋皂、玻璃、电灯、电话、照相、邮票、马车、自行车、留声 机、自来水、煤气灯、缝纫机、火车、轮船等等衣食住行用品,几乎无所不包。中国民众对 这些琳琅满目的新器物,赞美的、诅咒的,态度纷呈。物美价廉,无违伦理的,受到欢迎; 有违伦理的,即使方便生活,也遭反对。火柴、煤气灯备受称赞,集邮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 时尚。但曾纪泽乘小火轮回老家,乡民闹了风潮,说是坏了风水。吴淞铁路筑了拆、拆了筑 ,从1876年到1898年历经二十多年才在上海立足。可见,中国人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并 不 完全取决于国家的态度和统治者的意志,那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挥之不去的伦理意识,一 旦被撞击,就会自发地形成排拒的屏障,非有极大的勇气很难突破。
再如,从19世纪以来,妇女解放的程度就被认为是社会解放的一种天然标准。鸦片战争后, 礼教衰微,不少思想家对中国妇女的命运作过反省。在知识界这个层面,女性解放形成社会 思潮是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然而早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沿海一些大城市就有一 批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以自己的行动勇敢地突破礼教的禁区,争得自己的社交自由和自主 择偶权利。随着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进城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江南城镇女性率先走出 家门,走向社会,成为工厂、商家或家庭的雇工。大量单身女性流入城市,以及城市妇女的 就业,扩大了女性的生存和社会交往空间。生活方式的变化突破了礼教的约束,追求自由恋 爱的,出入公共娱乐场所娱乐和消遣的也日渐增多。不少进城妇女不再承认原来在乡间的婚 约,而在城里自己找生活伴侣。这些都说明真正导致婚姻家庭关系松动的,并不在于思想启 蒙的呼唤,而首先是新的生活方式。
如上可见,该书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许多久已被历史所湮没、而今令人颇感新鲜的史实,而且 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新的启示。同时,由于该书内容贴近生活,生动形象,语言也简明流畅 ,又图文并茂,令人读来兴趣盎然。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