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曹树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之一,与此相 似而又有密切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还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等。对于这些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教材和教参语焉不详。本文试作一分析探讨,以求正 于方家。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内涵
首先是它的资本主义性质。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因此,"资 本 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必然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这里的"发展"显然不是指萌芽 或 初步发展,而应是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初期阶段,还 不具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那时候,封建主义仍然占据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 。比如,14、15世纪时的欧洲,也包括16世纪至18世纪时的欧洲,情形都是如此。只有到了 19世纪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等各种力量在欧美空前增强,资本主义已经成为 历史发展的主流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根本条件才基本成熟。
其次是它的世界性和整体性。在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人类社会里,整个世界是封闭的、隔绝 的、割裂的。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十分明晰地决定了这一点。资本主义形 成、 发展起来后,这一局面很快被打破。资本主义对市场、原料、资本、劳动力等的根本需要, 决定了其开放、扩张的本性。资本主义把整个世界作为其活动的舞台,并日益广
泛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将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形成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具有鲜明的残酷性和不平等性。就残酷性而言,在"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竭尽全力,使用各种卑鄙、残忍的手段壮大自己,扩张势力, 进行殖民侵略。圈地运动、西进运动、种族灭绝、疯狂的殖民掠夺、罪恶的黑奴贸易、血腥 的争霸战争……无不带有残酷的一面。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以后,资本主义者在国 内残酷镇压以工人运动为代表的人民斗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则推行野蛮的殖民 统治。同时,资本主义力量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地区性或全球 性霸权,为了争夺殖民地,为了争夺原料和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的场所展开了同样残酷的 拼死搏斗。英国与西班牙、荷兰、法国的长期较量,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其 残酷性显露无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具有的残酷性充分验证了马克思的著名论断:"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就不平等性而言,一方面,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发展建立在资本主义世界征服的基础上,广大的亚非拉美落 后地区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属物(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等),无论在经济、政治 ,还是文化等方面都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蹂躏,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从而形成东、西 方两个世 界严重的不平等关系,而且这种不平等还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迅猛发展与东方国家 的进一步积贫积弱所形成的巨大落差上;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也出现了相当的失 衡,由此导致了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争夺世界矛盾的激化,更何况它们的殖民利 益和霸权地位本来就有着明显的差异。显然,这种不平等性或叫做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规律性特征。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它具有诸多的内在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世界 的征服,造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简称之为东西方矛 盾;资本主义国家从各自"永恒的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争夺霸权或殖民地的矛盾,我们可以简称之为列强间矛盾。在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 ,这些矛盾随时随地可能激化,演变为大规模事件。比如,东西方矛盾的激化往往表现为民 族主义运动(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觉醒等),列强间矛盾的激化往往表现为激烈的争霸战争 。这些民族主义运动和争霸战争不断地、或多或少地冲击原有的秩序,形成新的格局,推动 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整合与变化。以上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外延
经济上。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取代封建自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落后地区的经济则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 控制,沦为附属的地位,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除了 东、西方特有的不平等经济关系外,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加强, 贸易往来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以上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由此构成了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
政治上。资本主义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决定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统治在意大利、俄国、德意志、奥匈帝国、日本等重要国家通过改革、 王朝战争等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运动的途径确立,此前则已有荷兰、英国、美国、法国通过 资产阶级革命的途径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述国家和地区则相继跨 入帝国主义时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政治奴役不断加 剧,至19世纪末以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而告一段落。资本主义对世界的政治统治秩序即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由此形成。
外交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必然要突破一国的藩篱,通过殖民扩张的途径,寻 找并建立世界性市场。其最终结果是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由此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 系。
此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包含了思想文化的世界化在内。
需要说明的是,同其他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一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经济、政治等多方面 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 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等,它们之间既有区别,更有联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从国家组成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几乎涵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几乎覆盖了世 界 的每一个角落。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与 落后的亚非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的空前强大(尤 其是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相互牵制,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 确立并形成了短暂的相对稳定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形成的 有机统治秩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等在内涵上与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完全一致,在外延上又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和联系,不能截然分开。顺便指出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1995年12月第2版)第119页注释②的"资本主 义 世界殖民体系,指的是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我 认为,在外延上是欠完整的。
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演变
弄清了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较好地理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历史演变的进程了。
十四五世纪到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工业 停留在工场手工业的较低级阶段,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也寥若晨星,资本主义的世界市 场更尚未形成,"日不落帝国"也刚刚形成,不足以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控制 ,所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是很不成熟的。
当然,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铺设了道路。18世纪中 期,随着"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一场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到19世纪中期,英 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德、意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革命也如火如荼,工业革命也波 及到了俄、日等国。工业革命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力量的空前增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成熟了。
正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深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各国资产阶 级特别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依托强大的经济力量,对封建主义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强有力的 冲击,其结果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国家,如意大利、俄国、德意志、奥匈帝国、 日本通过不同的途径使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美、法则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既使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要求更趋强 烈,又为其侵略扩张提供了实力基础。它们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商品输出,大肆展 开了对亚非拉地区深层次的殖民主义侵略(俄国具有特殊性)。英国控制下的"日不落帝国" 更加庞大而且巩固,俄、法、美等国家也通过侵略控制了亚非拉广大的地区。工业资本主义 由此取得了 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为丰富的廉价原料,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同时,资本主义 也冲击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的落后的社会经济体系,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东方初步从属于西方。
以上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为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19世 纪70年代开始,规模更大、成就更突出、影响更深远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个资本主义 国家和地区展开,并且迅速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电气时代很快取代了蒸汽时代,资本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又一次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提高,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上随之出现了较大 的调整,即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或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在经济、 政治上都进入了更为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提出了资 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呈现出与此相应的对外侵略的新的时代特征。在对外侵略上 ,虽然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总趋势是,帝国主义几乎 完全控制了亚非拉等广大落后的地区,使之完全沦为列强商品输出、资本输入的场所和政治 奴役的对象,即完全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先进的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继续深入地影响着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19世 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以上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经过了初步形成和最终确立两个阶段,这是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兴盛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有它的衰落时期。如前所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孕育了 诸多的内在矛盾,正是这些内在矛盾的演变、发展和激化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动摇和 衰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之时,作为核心的内在矛盾之一的列强之 间矛盾也愈演愈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相继形成并展开了极为激烈 的军备竞赛,到1914年终于演变为一场旷世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形成但已经过时",主要指的就是列强矛盾的空前激化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巨大动摇作用。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走向瓦解的并不是列强间矛盾,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资产 阶级与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是十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 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从此以后,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各种内在矛盾不断显露,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民族独立的解放 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列强间矛盾不断加剧,经过两次 世界大战,帝国主义阵营遭到严重削弱。到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组成部 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
当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再次空前增长, 资本主义力量仍十分强大,因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尚未从根本上发生动摇。ぁ
四、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评价
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评价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规律性地渐进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言,前面已经提到,它的形成 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的,其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具体而 言,在经济上,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 文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比起封建的剥削关系而言易于提高劳动者 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率;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取代了封建的专制,相对文明的资 本主义法治取代了残暴无比的封建人治,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相对有所提高;在思想文化上 ,它完全突破了封建社会对思想文化的垄断与禁锢,出现了人类社会思想的大解放和文化、 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 革命等,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外关系上,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正是按照资 本主义的面貌改造世界的过程。马克思在论及英国征服印度并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时候曾 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 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 程中,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有利 地冲击着落后地区旧的(封建的、奴隶制的、甚至是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客观上 促进了当地发生进步性的变化。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 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的、进步为主流的阶段。
当然,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了殖民主义和争霸战争的途径,这给世界人民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惨祸和灾难。非洲上亿精壮人口的丧失、印第安人濒临种族灭绝,广大亚非 拉落后地区大量资源、财富惨遭掠夺,大规模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物质、人口损失,落后地 区落后、贫穷的进一步加剧……这些灾难确实是罄竹难书的。
另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它的衰落阶段,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成为其主要的方面。ァ
附录: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广东卷)第43题:
18世纪末世界上只有荷、英、美、法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半个世纪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 初步形成。试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和两条途径。(13分)
答案要点:
1痹因:19世纪前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扩展到法、美、德等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 为增强。(5分)
2蓖揪叮孩僮时局饕辶α吭銮看俳德、意、日、俄等一系列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4 分) ②资本主义各国加强殖民扩张,在掠夺的同时也冲击了当地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传播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4分)お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江安中学)ぁ≡鹑伪嗉:林屹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