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应用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徐娟芬

    

    摘要:在以工科為背景的工业设计系新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学习中,平面构成课程因其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存在局限性。本课堂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和产品设计,由表及里分析其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并进行课外实地考察,综合训练平面构成的思维与表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平面构成应用型课堂教学改革

    引言

    平面构成课程自从德国包豪斯基础发展至今延续了传统的体系与教学模式,然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难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更快速且顺利地进入工业设计专业学习,让他们喜欢上这个专业;另—方面要改进、改善、改造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课堂的主人。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以应用型实例讲授理论知识,再将知识通过平面构成造型训练运用到实践中,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工业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设计专业的新生状况

    在全国大部分高校中,工业设计专业的大一新生来自高考的理科生,嘉兴学院也是如此。新生大都缺乏美术绘画基础,对于大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尚未适应,对专业缺乏了解和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设计的热情,培养学习设计的兴趣,指导学生顺利地入门,平面构成课堂即是他们打开专业知识学习大门的敲门砖。

    (二)平面构成课程的现状

    平面构成源自20世纪20年代的包豪斯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是中国高校的设计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平面构成课程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与创新。

    教学的传统方法是先由教师讲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知识点用黑白两色做相应的图形练习。学生通过一套近乎机械化的学习,缺乏思考过程,难以掌握美的形式规律,无法在设计作品时灵活运用美的形式法则。包豪斯创立之初,确立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主张。我国以教室中的课堂为主要教学模式具有局限性,学生只在教室里闭门造车,眼界和知识面开阔不了,解决问题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无法获得。

    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与实际设计实践的关联。

    平面构成将点、线、面等视觉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进行编排和组合,将理性和感性巧妙结合。而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多沿袭以往的美术基础技法训练,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甚至简化了对形态规律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得学生只学得表面理论,对设计的原理与法则理解浅薄,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时缺乏深厚扎实的灵活变通能力,平面构成学习只停留在课程学习阶段而无法进入以后的各项运用中去。

    3.教学课程缺乏延展性、连贯性及适用性。

    平面构成课程为设计专业中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基础,训练了学生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目前,该课程没有得到深入细化、延展,松散、独立的教学内容使其失去了精髓,这导致了与后续专业课程脱节的现象。平面构成教学需要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与市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平面构成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完善课堂教学流程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预习到位,展示充分,反馈及时。教师要充分将课本内容与实际应用相互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记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与平面构成知识相关的细节,关注现实世界中的视觉感觉,通过充分的思考与联想,利用平面构成学习所得的理性化的、系统化的知识,对视觉形态进行重构,得到个性化反馈,构建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入门阶段,了解构成的概念、构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构成与设计的关系,使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以及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与思维方法有初步认识。二是基础阶段,逐—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和特征,它们的造型功能和意义。通过大量课堂内外的实训,促进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平面构成的问题。三是进阶阶段,了解形态关系的丰富性,熟悉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规律。组织安排外出实地考察,感知平面构成的元素及其丰富的形式,遵循构成规律再现画面。四是提升阶段,综合前面阶段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融会贯通知识点,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与平面构成能力(图1)。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组织方式采用小班授课,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实而又系统化地获得知识。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增加信息交流。教学的主角由教师“独唱”转换为“师生互唱”。

    1.讲授教学法。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恰当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将知识点用产品设计案例予以分析,提高知识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指导自学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课堂教学的高效型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以实训为主,以思维训练过程为核心,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经历预习、解答、探究、练习、评价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内容与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勤思考、勤动手、勤讨论,在实训中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平面构成能力。

    3.讨论教学法。教师作为“导演”设计问题,提供学习资料,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让学生们对所见所得产生联想,激发讨论热情,师生之间讨论,学生之间讨论,讨论图形形态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美学规律等。

    4.互动评价法。针对学生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生间的自评与互评,提出作业运用了哪些知识点,指出优缺点和能改进的地方。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活动,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解释能力和审美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三、平面构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点的应用型课堂教学

    “点”在产品设计中比几何学和平面设计中的“点”更具意义,是产品设计要素之一。小产品以手机、遥控器的操作按钮、指示灯为例,大产品以汽车的照明、中控区域功能键划分视为“点”的构成设计。通过与日常生活中的产品相联系,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点”元素的存在与构成方式,反过来也有益于学生将点的形态构成与组合关系代入到产品设计中去。

    (二)线的应用型课堂教学

    依据其性格与视觉特征,“线”被运用到不同产品的设计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直线给人以强烈的理性意味,高效、刚强、朴实,富有力量。垂直方向上呈直线的有参天大树、纪念碑、摩天大楼等,海面、草原则是水平方向上的直线。曲线呈现出感性意味,迂回、含蓄、温柔,富有弹性,这在中国绘画和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学生在观察后发现办公家具造型设计中常用直线,家居与家具造型设计中常用曲线,亲身感受到了不同形态线条的抒情特性。

    (三)面的应用型课堂教学

    “实面”具有形状、肌理、色彩等实实在在的可视性特征的现实形态。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以及植物的花瓣、叶片、果实等生物形态为例说明有机形态。以屋顶漏雨所的形成的斑纹、土地干燥所形成的龟裂、在扎染中出现的自然状态的图形为例说明偶然形态(图2)。

    经过入门、基础、进阶、综合四个阶段的平面构成学习后,同学们从最初对设计专业知识近乎零认知,变成了有所了解;从对平面构成知识的陌生与退怯,变成了主动观察生活而后运用的好习惯;从想不出、画不好的状态,变成了能构思出多种方案而要取舍的状态。学生作业的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对平面图形构成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并产生了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热情。

    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要完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注重师生角色的转换与互动,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平面构成课堂改革从两方面入手设计点、线、面的应用型课堂教学。一是完善课堂教学流程,构建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教学法、指导自学法、讨论教学法和互动评价法,并以实地考察参观的方式综合训练学生的平面构成知识运用能力。应用型课堂教学的改革仍需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