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迟缓期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恢复的疗效观察

    崔国良 刘希良 唐新辉 张进

    【摘要】目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脑卒中患者迟缓期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导致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肌电组)和综合治疗组,三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周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患侧前臂旋后肌以及肱二头肌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MBI)进行对比。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前臂旋后肌群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患侧上肢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侧前臂旋后肌群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患侧上肢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针刺组和肌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迟缓期前臂旋后功能障碍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针刺;肌电生物反馈;迟缓期;前臂旋后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108-02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以脑组织出血性损伤或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等特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其病死率不断降低,但在存活的患者中仍有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而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及功能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脑卒中患者上肢整体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好坏与其前臂旋转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前臂旋前肌群的痉挛将严重影响患者前臂的旋转及手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合专业特色,旨在通过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脑卒中患者迟缓期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恢复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导致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患者66例,其中女性23例,男性43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

    1.2入选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有相关影像学资料进一步辅助确诊为脑卒中的病患;②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且处于迟缓期的脑卒中患者,能够配合检查及完成实验中的指令性操作;③配合签署《康复治療知情同意书》并有积极主动参与治疗意愿。

    1_3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及精神障碍且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②存在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③存在电刺激治疗禁忌症,如既往有心脏及脑内支架等电刺激设备的患者;④存在针刺治疗禁忌症,如感觉障碍、感觉敏感等患者。

    将就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肌电组)和综合治疗组,经统计分析可得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进一步比较三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见表1-1。

    

2.方法

    2.1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患侧上肢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包括: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良肢位摆放、上肢运动疗法、作业治疗,上述治疗30min/次,1次/日,6次/周。

    针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疗法,选穴采取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近部取穴:臂膈、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远部取穴: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神庭、伏兔、阳陵泉、悬钟、太溪、昆仑。留针20min/次,1次/日,6次/周。

    肌电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AM1000A型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对患者前臂旋后动作进行刺激与诱发。前臂旋后的肌肉包括旋后肌和肱二头肌,用仪器对此二肌进行两天一周期的交替刺激(以刺激肱二头肌为例介绍其治疗方法)。治疗师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应首先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向患者说明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目的,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治疗时患者取端坐位,上肢屈曲置于治疗桌上,同时前壁处于中立位。用95%酒精棉球擦拭患侧上肢皮肤,然后将正刺激电极置于肱二头肌正中肌腹上,负刺激电极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参考电极置于两刺激电极之间(旋后肌的所有电极贴敷方法同肱二头肌,其起始体位为肘关节屈曲,前臂完全旋前)。参数选择:波形为方波,频率为50Hz,波宽为200μs,刺激时间为8s,间歇时间为10s,刺激强度随患者感受逐渐增加。仪器工作过程中,治疗师应及时提醒患者完成相应指令动作:当提示“刺激”指令时,肱二头肌会受到外加的强电刺激使前臂完全旋后;当提示“努力”指令时,嘱患者尽力维持旋后动作;当提示“休息”指令时,嘱患者放松并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治疗时间20min/次,1次/日,6次/周。

    综合治疗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时间和频次同针刺组和肌电组。三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周的康复治疗。

    2.2评定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以及患侧前臂旋后肌以及肱二头肌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来评定偏瘫侧上肢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得到数据后再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患侧前臂旋后肌群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患侧上肢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前臂旋后肌群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患侧上肢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侧前臂旋后肌群最大收缩时肌电波幅、患侧上肢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针刺组和肌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1、表3-2、表3-3、表3-4。

    

    

    

    

    4.討论

    当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由大脑的可塑性理论可知,轴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塑的并且可使大脑功能重组,若在脑卒中患者的迟缓期能够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去刺激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获得正确的输出动作,则可达到神经功能重建的目的,患者的肢体功能便可得以恢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刺激支配障碍动作的肌肉的方式来刺激外周终末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使兴奋传入中枢神经来使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功能重组。

    本次临床研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来治疗卒中患者迟缓期前臂旋后功能障碍,醒脑开窍针刺法不仅能够调节机体阴阳,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以及病灶吸收;还能通过刺激患侧功能障碍肌肉群的运动点,进而刺激其痛触觉感受器,使得神经冲动途径大脑皮层后再经运动传导传出,进而引起患侧骨骼肌兴奋,达到改善患肢功能的目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则通过放大人体肌肉运动点活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视觉与听觉信号,患者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去主动控制患侧肌肉活动,从而使患者患侧上肢的功能活动得到改善。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针刺对于旋后肌的刺激要优于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刺激,由解剖基础可知:旋后肌被肱桡肌及前臂伸肌腱所覆盖,表面肌电的刺激可能较针刺的刺激强度弱,所以由数据可知:肌电生物反馈组的患者旋后肌恢复程度较针刺组差。

    针刺和肌电生物反馈虽然理论基础不同,但二者均是通过对肢体外周终末神经进行刺激,最终实现大脑功能的重组,将此二种方法运用到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对于临床医生解决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