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与管理分析
王凤林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各项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如何确保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前电力工程关注的重点。变电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工农业的生产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电力企业要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预防。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安全技术管理
引言: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技术是确保电力需求得到满足和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所在,变电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当前,随着电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合理的解决变电运行技术常见难题成为重点。本文主要从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方式上探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促进电力系统用电管理水平,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特点
电力工程中的变电运行主要是对电力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时,控制着变电站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停送电作业。变电运行主要是作为一个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以及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每个环节的运行人员都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并实时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备用状态进行监测。运行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维护的设备非常多,一旦发生变电事故,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危及到人身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消极怠工。变电运行是一项操作复杂、系统、专业要求高、且涵盖的变电设备较多的工作,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繁琐、乏味。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精神不集中,在执行具体操作时容易失误,导致错误操作的发生,引发变电事故。
(2)管理人员不重视,工作队伍素质差。对变电运行的管理意识单薄,重视程度不够,对潜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性和制度性不强,责任意识落后,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意识较差,缺少相关的技术知识培训。从整体上讲就是缺乏规范性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导致各种安全管理隐患的发生,无法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变电运行设备未及时更新改造。很多变电运行设备在生产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经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变电线路的老化,加之缺乏相应的科学检测维修措施、未及时更新,使得变电线路的性能受到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电力设备无法满足变电运行的需要。设备故障易使变电运行出现安全隐患,重则引发事故。
3.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的管理措施
(1)强化技术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利用声波检测、光谱分析等监督手段,及时发现并排除电气设备的绝缘故障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变电运行工作效率。变电运行工作如有异常,请专业技术人员及时采取跟踪测温,利用图谱库进行分析对比,尽快提交检测修改的建议,以此来加强设备的有效运行。日常工作中,变电运行人员要加强技术能力提升,及时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自我约束。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变电工作的重要性,对规范性操作进行实际演练,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管理部门最好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并设置奖惩措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检测并向领导汇报,排查险情,积极探讨对策,顺利解决问题。
(2)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在采购变电设备的环节进行管理,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变电设备的质量检测,确保使用合格的变电设备。验收时保证设备的性能与质量,进行合理化安装,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依据制定科学的检修和维护制度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按规定时间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的保养,及时更换存在问题的变电设备,通过加强管理,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运行和用电安全提供保障。
(3)建立动态故障检测机制。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这样能够对设备运行的异常状况做出准确判断,然后对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辨别和处理,并对易遗漏的地方着重排查和检测。在作业之前,要做好检查准备工作,将动态检测预防机制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化。对作业中所涉及到的规章制度,需要在作业程序中注明,以避免由于作业人员对规定不够熟悉而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对危险情况的性质位置点、程度、可能造成的事故及承受范围做出评价,以便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使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获得安全保障。
结语:在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担负着电力设备管理和维护的重要职责,但容易出现故障的一个环节。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技术性,需要从制度建设、管理人员意识强化、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和素质提升、变电设备技术提升等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努力。不仅要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进行提升,还要从人员层面进行意识和专业素质培养,从而多方强化变电运行的安全性,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