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综合能力与历史学科教学
○童绥宝 刘汝明
90年代以来,历史教学经历了学科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两个认识阶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学生能力探讨的不断深入。世纪之交的今天,在人们继续思考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既精又博的高素质人才的途径的时候,又意识到了发展学科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这反映了认识过程的重大飞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把比较分析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把发展学科综合能力视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这种探讨,不啻为高考命题开阔了思路,也为中学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给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借鉴。
一
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统一卷),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在命题思路、试卷模式与去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又在试题难度、试卷题型和思维考查水平上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呈现出不少新的气象。
一是命题思想上,在追求较好区分度的同时,努力处理好降低难度与加大能力考查的关系。
试卷中,考再认再现的选择题有11题22分,问答题中也有近20分的基础分。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着眼于准确再现。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最为突出的是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思考、评价历史问题。选择题第9、16、21、26、28、29、32、34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较强的理论性;材料解析题强调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并充分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材料解析性”强;问答题创设新情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高度,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全卷中,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比例大体为1∶2,符合选拔考试的要求。但是,〖JP4〗答案设计过死,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发挥。
二是能力考查重点上,着重比较分析,提出综合能力考查的新要求。
试卷中,比较选择题3道6分,比较问答题3道43分,占全卷分值的32.7%。第41题从15—16世纪中外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入手,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性质和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第42题从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属性入手,比较维新派和义和团对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认识;第43题则从理性思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径入手,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政治制度与俄、日政治体制的不同。比较是分析历史的重要方法。成功的比较题,不仅有利于引导在教学中确立比较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对于探索综合考试的途径和方法并昭示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试题强调比较分析,却忽视和削弱了历史思维中其他一些很重要的思维形式,如辨析、阐释等等。三是题型考查功能上,淡化了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之间的界线,显现材料论证的新趋势。
近几年,历史学科的题型呈现出简约的趋势,“它反映了对题型功能的深入认识”①。随着命题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题在内容专题化、答题整体化的探讨中与问答题的差距越来越小,题型功能趋于一致。第39、40题分别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历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第41、42题同样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中西远洋航海的差异以及维新派、义和团对中国民族危机的认识。通过材料创设新情景,利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是今年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共同之处。这表明,命题者力图将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合二为一,正在探讨材料分析、论证的新路子。
四是命题形式上,取消固定多年的材料选择题、材料小作文和去年推出的历史地图问答题,展示命题的可塑性和发展性。
“合理有效的考试形式,要求有可塑性很强的试卷形式”②。今年的试卷,选择题在考能力的前提下尽量简约、平实,取消材料选择题,提高综合性;非选择题取消材料小作文和历史地图问答题,减少设问,提高设问质量。这些变化,目的之一在于追求命题形式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并不说明材料选择题、材料小作文和历史地图问答题不符合命题要求,从此会消亡,也不说明教学、复习可不进行相关形式的题目训练。但是,取消思路新颖、能力要求高的命题形式,似乎应该慎重一些。
总之,今年的历史命题在探讨过程中,尽管存在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显现出的较强的综合性要求,会对历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突出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这套试卷给我们留下的共同认识。
二
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中,第41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意图。题目如下: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该题宏微兼顾,综合性强。其一,材料与问答结合,教材知识与试题信息结合。材料提供答题的素材,问题规定答题的方向,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材料中没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耀兵异域”等信息,单凭教材知识,很难按要求全面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性质和影响,也不可能正确说明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落后的原因。这一方面拓展了问答题的考查功能,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二,中外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15—16世纪,西方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出现了领先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圈;而此时的中国,专制主义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欧。试题以这一时期中西巨大的历史差异为背景,让考生在比较中得出历史认识,在思索中得到历史教益。试题在引导科学分析方法的同时,也留给了我们“竞争”与“开拓”的重要思想启迪。其三,阅读与理解结合,比较与分析结合。阅读并理解《明史》中关于明朝对外政策和郑和下西洋目的与影响的叙述,对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进而分析我国远洋航海事业落后的原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道试题中,合理并有效地提出多种较高层次能力考查要求,是难能可贵的,这体现了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应该说,这道试题,对于克服复习备考中微观教学的弊端大有裨益;对于弥补教材章节次序叙述历史的不足,也有积极意义。
这道试题,在命题形式、考查内容以及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探讨是成功的。但命题水平上的欠缺,也着实令人惋惜。其一,题目将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一一罗列,容易误导学生将他们的远航与郑和下西洋逐一比较。其二,对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落后西方原因的分析,深度不多。不从中西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上分析,是缺乏说服力的。
三
时代要求当代大学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结构合理、知识视野开阔、思考方式可靠性强、思维品质创新含量高。实现这类人才的选拔,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综合性要强。只有相对综合,才能构成多角度、多层次、结构复杂的事物,才能考查人们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都具有综合性基本特征。今年,历史试题更以不断加强综合性,作为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这种综合性,从题目设计来看,突破了单一的题型结构,往往是设计一个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几个方面,或是同一类型的几个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并凭借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景;时空跨度上,横则跨越欧、亚、美,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纵则跨越几个朝代。从答题要求来看,强调考生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并综合分析,教科书并无现成答案。在能力考查方面,较多地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比较能力。今年的三道问答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水平。通过不同地区类似历史事件的比较,同一国家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同类现象引起不同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加理性化和深刻化。
高考试题不断加强综合性,要求教学为提高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作出更多的探索。目前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诸如“问题讨论法”、“材料研习教学”、“主体历史比较教学”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裨益。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种途径中,要注重多维思维的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多维思维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能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考察。在教学过程中,它要求师生有意识地改变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学科间的整体思考。因此,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把突出主干知识、实现整体教学、适当联系社会生活作为基础和前提;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材料以及比较分析的水平作为重点;把发展多维思维作为能力培养方向;把提高理论水平视为指导与灵魂。努力追求复习备考的整体性、实践性、渗透性、前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统一,这应该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给教学最重要的启示。
当然,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试在其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做到了知识范围的科学组合,才能为试题的合理综合提供可能,才能通过考试有效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主张考试的知识范围应尽量做到主体知识系统完整,有针对性,达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分量适中。
在社会各要素之间互动加强,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和人类行为手段与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以分科课程为单一或主要模式的学校课程结构已经滞后于人类社会的演进速率。社会与教育急需一种能够弥合分科课程先天不足的课程模式,这就是综合课程。高考试题加大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对于改进教科书的编写和推动课程的改革,毫无疑问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相信,如果教学、考试与教材编写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够培养和选拔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来。
①②刘NFDC1:《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中国考试》2000年第2期。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学研究室武汉市新洲三中)
责任编辑:林屹
90年代以来,历史教学经历了学科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两个认识阶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学生能力探讨的不断深入。世纪之交的今天,在人们继续思考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既精又博的高素质人才的途径的时候,又意识到了发展学科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这反映了认识过程的重大飞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把比较分析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把发展学科综合能力视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这种探讨,不啻为高考命题开阔了思路,也为中学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给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借鉴。
一
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统一卷),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在命题思路、试卷模式与去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又在试题难度、试卷题型和思维考查水平上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呈现出不少新的气象。
一是命题思想上,在追求较好区分度的同时,努力处理好降低难度与加大能力考查的关系。
试卷中,考再认再现的选择题有11题22分,问答题中也有近20分的基础分。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着眼于准确再现。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最为突出的是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思考、评价历史问题。选择题第9、16、21、26、28、29、32、34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较强的理论性;材料解析题强调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并充分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材料解析性”强;问答题创设新情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高度,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全卷中,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比例大体为1∶2,符合选拔考试的要求。但是,〖JP4〗答案设计过死,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发挥。
二是能力考查重点上,着重比较分析,提出综合能力考查的新要求。
试卷中,比较选择题3道6分,比较问答题3道43分,占全卷分值的32.7%。第41题从15—16世纪中外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入手,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性质和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第42题从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属性入手,比较维新派和义和团对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认识;第43题则从理性思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径入手,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政治制度与俄、日政治体制的不同。比较是分析历史的重要方法。成功的比较题,不仅有利于引导在教学中确立比较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对于探索综合考试的途径和方法并昭示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试题强调比较分析,却忽视和削弱了历史思维中其他一些很重要的思维形式,如辨析、阐释等等。三是题型考查功能上,淡化了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之间的界线,显现材料论证的新趋势。
近几年,历史学科的题型呈现出简约的趋势,“它反映了对题型功能的深入认识”①。随着命题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题在内容专题化、答题整体化的探讨中与问答题的差距越来越小,题型功能趋于一致。第39、40题分别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历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第41、42题同样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中西远洋航海的差异以及维新派、义和团对中国民族危机的认识。通过材料创设新情景,利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是今年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共同之处。这表明,命题者力图将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合二为一,正在探讨材料分析、论证的新路子。
四是命题形式上,取消固定多年的材料选择题、材料小作文和去年推出的历史地图问答题,展示命题的可塑性和发展性。
“合理有效的考试形式,要求有可塑性很强的试卷形式”②。今年的试卷,选择题在考能力的前提下尽量简约、平实,取消材料选择题,提高综合性;非选择题取消材料小作文和历史地图问答题,减少设问,提高设问质量。这些变化,目的之一在于追求命题形式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并不说明材料选择题、材料小作文和历史地图问答题不符合命题要求,从此会消亡,也不说明教学、复习可不进行相关形式的题目训练。但是,取消思路新颖、能力要求高的命题形式,似乎应该慎重一些。
总之,今年的历史命题在探讨过程中,尽管存在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显现出的较强的综合性要求,会对历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突出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这套试卷给我们留下的共同认识。
二
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中,第41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意图。题目如下: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该题宏微兼顾,综合性强。其一,材料与问答结合,教材知识与试题信息结合。材料提供答题的素材,问题规定答题的方向,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材料中没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耀兵异域”等信息,单凭教材知识,很难按要求全面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性质和影响,也不可能正确说明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落后的原因。这一方面拓展了问答题的考查功能,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二,中外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15—16世纪,西方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出现了领先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圈;而此时的中国,专制主义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欧。试题以这一时期中西巨大的历史差异为背景,让考生在比较中得出历史认识,在思索中得到历史教益。试题在引导科学分析方法的同时,也留给了我们“竞争”与“开拓”的重要思想启迪。其三,阅读与理解结合,比较与分析结合。阅读并理解《明史》中关于明朝对外政策和郑和下西洋目的与影响的叙述,对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进而分析我国远洋航海事业落后的原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道试题中,合理并有效地提出多种较高层次能力考查要求,是难能可贵的,这体现了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应该说,这道试题,对于克服复习备考中微观教学的弊端大有裨益;对于弥补教材章节次序叙述历史的不足,也有积极意义。
这道试题,在命题形式、考查内容以及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探讨是成功的。但命题水平上的欠缺,也着实令人惋惜。其一,题目将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一一罗列,容易误导学生将他们的远航与郑和下西洋逐一比较。其二,对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落后西方原因的分析,深度不多。不从中西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上分析,是缺乏说服力的。
三
时代要求当代大学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结构合理、知识视野开阔、思考方式可靠性强、思维品质创新含量高。实现这类人才的选拔,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综合性要强。只有相对综合,才能构成多角度、多层次、结构复杂的事物,才能考查人们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都具有综合性基本特征。今年,历史试题更以不断加强综合性,作为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这种综合性,从题目设计来看,突破了单一的题型结构,往往是设计一个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几个方面,或是同一类型的几个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并凭借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景;时空跨度上,横则跨越欧、亚、美,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纵则跨越几个朝代。从答题要求来看,强调考生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并综合分析,教科书并无现成答案。在能力考查方面,较多地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比较能力。今年的三道问答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水平。通过不同地区类似历史事件的比较,同一国家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同类现象引起不同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加理性化和深刻化。
高考试题不断加强综合性,要求教学为提高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作出更多的探索。目前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诸如“问题讨论法”、“材料研习教学”、“主体历史比较教学”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裨益。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种途径中,要注重多维思维的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多维思维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能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考察。在教学过程中,它要求师生有意识地改变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学科间的整体思考。因此,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把突出主干知识、实现整体教学、适当联系社会生活作为基础和前提;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材料以及比较分析的水平作为重点;把发展多维思维作为能力培养方向;把提高理论水平视为指导与灵魂。努力追求复习备考的整体性、实践性、渗透性、前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统一,这应该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给教学最重要的启示。
当然,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试在其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做到了知识范围的科学组合,才能为试题的合理综合提供可能,才能通过考试有效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主张考试的知识范围应尽量做到主体知识系统完整,有针对性,达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分量适中。
在社会各要素之间互动加强,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和人类行为手段与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以分科课程为单一或主要模式的学校课程结构已经滞后于人类社会的演进速率。社会与教育急需一种能够弥合分科课程先天不足的课程模式,这就是综合课程。高考试题加大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对于改进教科书的编写和推动课程的改革,毫无疑问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相信,如果教学、考试与教材编写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够培养和选拔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来。
①②刘NFDC1:《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中国考试》2000年第2期。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学研究室武汉市新洲三中)
责任编辑:林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