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特征”教学之我见

○杨子坤
“历史特征”(特点、特性、特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一项普通的内容,可以说是教师的一个口头禅。但在新的形势下,教学中要让“历史特征”规范化、结构化和体系化,要充分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功能,尚待大家探究。
一、历史特征——历史事物的个性形态
在学科体系中永远居于第一位的是历史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人们在表述、讲授和借鉴历史时(包括编写教材),势必要对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具体性、因果性、曲折性和规律性,史论结合地进行理性思考,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阐释,于是就有了林林总总的个性化的“历史特征”。例如:尼德兰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以运用新的技术发明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西亚国家经济发展最大的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欧洲(17—18世纪)古典文学潮流的特点是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些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1)历史特征(特点、特性、特色)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它既源于又高于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和多样性,是经人们理性化了的个别的或群体历史事物的个性形态,是它们之间从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主要之点。(2)常规性的教学用语有“具体特征”、“主要特征”、“本质特征”、“阶段特征”、“时代特征”、“基本(根本)特征”、“总体特征”等。它们可以用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物活动、典章制度和国际关系等内容中,因史而宜。但凡“特征”都是惟一的,一事一貌,一时一貌,决不能“张冠李戴”。(3)历史特征各有其知识结构,个性盎然地“活”在学科体系中。大多数历史特征是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阶段特征——活化知识体系的重点
历史的发展过程还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于是就有了历史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是相应阶段的个性形态,是人的理性认识。教材是怎样表述特征的呢?教师又怎样引导学生追寻和获知阶段特征以活化知识体系呢?
1.理解“定规定论”类的阶段特征。
这一类的阶段特征,是指根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由教材内容体现和发展而成的规定、论定。定时空、定因果、定性质、定结构、定评价等,大多从宏观上揭示历史变化规律。
(1)分期划段方面。作为综合性通史体例的教材,必然分期划段,明定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特征。例如: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昌盛和中国世界地位空前提高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东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时期;俄国二月革命后到十月革命前夕(仅几个月)是两个政权并存时期等。
(2)章节目题方面。它们都来自教学大纲,系统全面,完整准确,是全套教材最基本的、首要的框架结构。部分章节目题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阶段特征。例如:世界史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慕尼黑阴谋》、《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中国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等。
(3)“引言”中的有关方面。例如:明朝建立以后,“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
(4)带总结性的段落、文句方面。教材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写了一目,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写了一个自然段;又如:沙俄是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战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等。
(5)包含性质、意义、历史结论等方面。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这是论定大战的性质,但实际上又明示了大战的基本特征。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来侵略;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些是讲此运动历史意义的,但又包含了运动的时代特征。课文在阐释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时,都包含有各自基本的“阶段特征”。
2.收撒“时点时面”类的阶段特征。
这一类型的特征,或纵或横地同时存在于同一历史阶段(时期)中。各点可以分别独立展开,但各点又不孤立,而是互相交织和影响,构建阶段性整体。例如:19世纪最后40年,是德国发生巨变的历史阶段,特点有:(1)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又保留了某些封建残余。(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先进设备的采用,使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后来居上。(3)出现了集中程度很高的垄断组织。(4)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急欲夺取更多的殖民地,成为最富于侵略性国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5)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又如:近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同于古代,更区别于现代。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探索性、曲折性、方式多样性、人民战争起决定作用等。这些特色分别表现出来,又组合成“反帝反封、救国救民”这个历史整体,即体系性的结构。一百多年的抗争终于有了个总的、伟大的成果:缔造了人民新中国。
在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风云中,1936年只是其中的一个点。然而要搞清楚是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不能不网织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侵略、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把一个年头作为历史的横切面,也可以构成“时点时面”型的阶段特征。
3.领悟“集纳集成”类的阶段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本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但极个别国家却特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基本国情=阶段特征,三相一致。作为历史的阶段特征又怎样分析理解呢?这一段特征(1840—1901年)散见于教材的十多个章节,可以集纳成下图:

本图各部分有史有论,有纵有横,各自成为规范化的知识结构。它们又以纵向的先后递进关系为主,纵横结合,使中国社会从“开始沦为”直至“完全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集成了“基本特征”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整体性。
20世纪初,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仅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这一基本特征。它是以横向向并列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为主要集成的。如下:

历史上带基本(根本)性的阶段特征,往往因由深刻,事有固然。但教材对它往往没有也无法作集中表达,只能展现或隐含在诸多方面的内容中。这类特征可辐可车奏,制约和影响着“段内”的全局,对历史进程起支配作用。上面“完全形成”和“最终确立”两例启示我们,“集纳”就是对同类的综合和归纳,归纳概括的总结果就是“集成”了。
4.窥究“若无若有”类的阶段特征。
某些“阶段特征”似无却有,做到以下方面则“有”。
善抓典型则有。例如:全中国、全民族都进行了抗日战争,但持久抗战和人民战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哪里呢?是华北地区。典型性和代表性成了华北地区抗战的“阶段特征”。再深究就要分析事实:(1)这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早、最多,是八路军的抗日前线;(2)这里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和最大规模的进攻战百团大战;(3)这里开创了著名的地道战和地雷战;(4)这里有少数民族组成的蒙古游击队和回民支队;(5)这里是反“扫荡”的重点地区,并首先发动局部反攻。
善做比较则有。例如:日、德两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又各有特点。德国有纳粹党,希特勒自下而上地登台,他先有政权,形成战争策源地,再扩军备战,然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没有法西斯党,其主力在军部,先有军队,先发动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夺取政权(1936年),成为战争策源地。教材零散地提供了这些实质性内容。北宋东京和明朝中后期的苏州,是两个不相干的地方,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都很大,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相比,这两个城市各自的特色是鲜明的,而且可以代表各自所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善选切点则有。战国时期的历史基本特征是确立封建制度,为中国首次大统一准备了必然条件。教材中前者突出,后者之“必然条件”将认识升华:(1)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高峰期,要求统一;(2)多国变法图强,“七雄”割据,争夺统一中国的大权,秦国渐优,利于统一;(3)华夏族和各族的联系空前深广,人民渴望统一;(4)有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促进统一。由此可见,战国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两句话:封建制度确立,为走向大统一准备了必然条件。
三、具体特征——万千变化的理性认识
许多历史事物在历史过程中没有本身的阶段性,自然就没有“阶段特征”,却有其个性形态的具体特征。从知识内容的角度看,个性特征万千变化,这里我们则从理性认识的角度来把握“具体特征”。
1.把握历史概念的具体特征。
历史概念是反映相关事物本质属性的,是历史思维活动和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外延和内涵,在学科体系中是一个个具体存在的结构“单位”。君主专制政体、共和制政体,是两种不同的政体,是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政体的“君主”有国王、皇帝、沙皇、天皇、素丹、汗等,该政体的特点(本质属性)是君主独裁专制、个人终身制、权位家族世袭制(家天下)。共和制政体的本质属性(特点)是:(1)掌权者依宪法选出或罢免,任期届定(破终身制);(2)由政党或政治派别执政(破家族世袭制);(3)依法实行带阶级内容的民主(破独裁专制)。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利于进一步组织概念群体;概念群体之立体网状序列化,就是学科知识体系。
2.注意著作引语的具体特征。
课本中的著作内容或引用的言论,如孟子“民贵君轻”的名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魏源“师夷制夷”的见识,邹容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陆皓东)”的评价,李大钊“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的号召,邓小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等,都是对相关历史内容的理性概括,从政治上、思想上,或理论观点上赋予了相关内容的具体特征。
3.重视关键词语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语也是知识结构内容。它在课本中随行文而出,或是评价,或做结论,大多处在知识网络的链接处,有点睛之妙。“玄奘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杜佑的《通典》“开创了新的史书体例”,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这里的“贡献”、“开创”、“第一次”、“转折点”,都是关键词语。还有“开端”、“首创”、“中心”、“主力”、“主流”、“决定性”、“新阶段”、“新趋势”、“新纪元”、“显著特征”、“根本保证”、“前所未有”等。这些关键词语在人教版课本中都多次出现。“世界第一”(或世界最早)用在《中国古代史》中约20处,“标志着”一词仅《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可找到19处之多。总之,上列关键词语可以反复运用,但每次所反映的知识内容却不相同,所反映的是具体事物的个态特征。
四、素质教育——历史特征的特殊功能
就学生的学科能力素质而言,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五者中,基本点是辩证思维能力,至高点是创造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个性化,是引发创见、创新的源泉之一,历史事物的个性形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历史教师容易人云亦云,课上容易千篇一律,但历史特征教学往往要突破模式化,要求特殊化。就教学途径而言,“五会”就是这样。“五会”就是引导学生会辨析各样特征,会综合概括特征,会精炼准确地表达特征,会运用基本特征以阐释历史,会发现“隐藏性”的特征。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他们的“独立见解”有递进性的两个档次。首先,要善于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用”是关键,是对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相关能力的贯通与综合运用。贵在灵活恰当。表现在学生中往往是你一两点,他一两点,此时一两点,彼时一两点,人人都有可为。再进一步,就要史论结合形成个人的独立见解,并达到理性认识,这就是高档次了。为了追寻历史特征而善于发现新问题,选取新角度,得出新结论等等,也属于创造性活动。
(作者系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彭莘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