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仁之民国婚俗
马静
走进安仁,民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百年的公馆和老宅,依稀残留着当年的痕迹,雨后的青石黛瓦斑驳陆离,静静诉说着百年的沧桑。尘封的梳妆台前,可是谁的新娘?镜子里曾是怎样的容颜?花烛满室的那晚,蜡泪里含的是喜是悲?民国,旗袍翩翩的风花与雪月,妻离子散的战火和硝烟。那个时代的安仁小镇里演绎着怎样的男婚女嫁?这里传统的婚俗有着怎样的今天和明天?
民国时期男女的婚嫁多由父母包办,即“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讲究门当户对,所以镇上的老伯伯说,刘文彩的大儿媳的家父是崇庆县的大乡绅张星初,二女儿的公公是原29军军长田颂尧。当地叫做“升对升、碗对碗,叫花子对光杆杆”,不管男女双方是否愿意,概由父母作主。想起鸣凤站在湖边,秋风萧瑟,耳边不断回响“丫头怎么能与少爷在一起!”。当年的五姨太王玉清大概也不曾想过自己在一朝一夕之间,告别了陌上花开,蜂鸣蝶舞的美丽年华,一脚踏进了在这深宅大院,而一位年过半百的陌生人,就是相伴余生的丈夫。在那个年代也许会司空见惯,但个中滋味,唯有自知。火红的盖头下,谁啼谁笑,别人又如何看到。
中国自古“无媒不成婚”,避免因“嫁不出去”或“娶不到”所造成的尴尬,联姻的双方家长都不便直接向对方提出,特别是女方,所以传统的男女婚配是靠媒人撮合,说媒便是传统婚俗礼仪的第一程序。媒人是旧时婚姻的牵线人和桥梁,其作用不可低估。“说合”也就成为媒人的职责,说媒也就成为一种职业。在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常常把媒婆描写成贪婪与滑稽的形象,头戴黑色小圆帽,腮边飞着两朵红云,耳朵上挂着双环玉坠,上身穿着大襟布衫,下面打着绑腿,手持烟袋或口叼烟卷,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并且,她们还往往把好事办成事与愿违的坏事,让人啼笑皆非。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媒人的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的,因此也有雅称“冰人”之说。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其实,“门当户对”“媒妁之言”都无可厚非,只是尊重当事人的意见才是更重要的。旧时的门当户对,常常是权与钱的联姻,注重家族联合,与薪火相传。如今,人们更多地把当事人的感情放在首位。相比而言,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更幸运的,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的自由,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包容,然而却在茫茫人海,物欲横流的时代时而迷失了自我,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许听一段前人的故事,走一段前人走过的路,我们会明白很多。
如今,红娘再一次走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网络红娘等也是司空见惯。从总体上来说,现实中的媒婆大部分都还是与人为善,在联姻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促成了许多美满的姻缘。像安仁这样的小镇里,当媒婆的多是这样一些人:首先是能说会道,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其次是有闲工夫,没有那么多家务和琐事缠身;再者是天生热心肠,做事不怕麻烦;最后是人缘不错,关系面也相对较广。然而“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由于媒人说的亲是一世人的大事,假如说成亲事以后不能幸福美满一生,给男女双方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做媒人也不是一件轻松活。如历史走过了“无媒不成婚”“崇尚自由恋爱”,到如今,“自由恋爱”是人们美好的期待,而“媒妁之言”也是相识相知的重要方式,电视、网络各大媒体都为人们提供了了开放的平台。不论男女,都可以抛开许多根深蒂固的顾忌,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虽说其中争议不少,但历史终究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在经媒人“说合”后,女方的家人要“访人户”,也即“相亲”。主要由女方母亲带着婶婶、孃孃、嫂嫂等一大帮人前去男家察看,了解男方的相貌、人品、能力及家境等情况。
女方经再三查访同意认可后,再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辰)写好装入大红纸封内,交由媒人择吉日送至男方家中。这即“发八字”。女方一经交出八字,就不得反悔,婚姻的取舍就得由男方决定。男方一般要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压在自家堂屋神龛的铜罄下面三天、五天或七天不等。若家中一切平安无事,没有发生任何不吉利之事。如家人病痛、鸡鸭死亡、打烂东西、生口舌等。以检验女方八字是主吉还是主凶。如女方主凶则退回。有的还将男、女的生辰八字各用一小瓷盘装上,放在盛有水的大盆中,次日凌晨看两个瓷盘是相合还是相离,以检验命中注定是否相合。如主吉,男家请算命先生或私塾先生,按男女八字推算,看是否般配,有无犯冲、煞忌讳,谓之“合八字”。
八字合过后,如命里相合,无相冲、相克情况,人又般配,男方家人才会同意结亲。然后就叫媒人回话,准备“还庚礼”。“还庚礼”,是男方家人将写有男方年庚生月(八字)的庚书交媒人送到女家,表明男家对女方满意,同意结亲。庚贴一般是一个大红信封,上有龙凤图案或“鸾凤和谐”的字样。同时男方还要准备一份彩礼,有衣服、首饰各一套、肘子一个、银元若干,一并交媒人送交女家。女家接到庚帖、彩礼后,也要还礼。给男方赠送鞋、帽、裹袋(钱袋)等物,仍是交媒人带回。
还庚后,男女两家将成为亲戚,双方父母亲以亲家相称,称父亲叫“亲家公”,母亲叫“亲家母”。女方父亲要择期备一些简单的礼品,由媒人陪同前往拜会亲家。未婚女婿称女方父亲为干爹,女方父亲称未来的女婿为干儿子。
这就是传统婚俗里的“访人户”、“合八字”、“还庚礼”。如今“访人户”依然是一件必不可少的程序。此时,特别是女方的家长,其中包含着怎样复杂的心绪?而双方的家长之间又有着怎样不可言说的微妙?身居其外的我们又如何理解?经过多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斗争,“合八字”恐怕是不复存在的老黄历了,虽然有些家长仍然潜意识地关注当事人的属相,但越来越多的人都情愿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为证,将更多的心思用在真诚的相处与美好的祝愿上。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择吉日良辰以为婚期的传统。安仁的传统婚俗对此也毫不例外。“定年月”,即“定婚期”。一般是男方将男女双方八字交算命先生,推算确定结婚的吉日良辰。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辰。男方把推算好的婚期用红纸按一定的格式写好,同时准备聘礼交媒人一并送到女家,女家还要设宴招待媒人和运送礼品的脚夫。在确定婚期以后,正式迎娶之前,如逢端午节、中秋、春节或女方父母寿辰,男方要另备礼物到女家拜会。
如今人们渐渐从算命先生手中拿回了这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日子登记结婚,选择合适的日子举行婚礼。择日的方式变了,然而其背后蕴含的美好的愿望却不曾变化。2013年的1月4日成为万人同婚的重大而喜庆的日子,只为了取“爱你一生一世”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