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熙实业教育活动述论
○李楠夫
周学熙(1866—1947年),安徽建德(今东至)人,字辑之,号定吾,又号止庵,历任通水道、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民国初年,两任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他先后创办二十多家民营和官民合办近代企业。其中,有的企业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如,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京师自来水公司、耀华玻璃公司、华新纺织公司(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纱厂)、中国实业银行、华新银行及久安信托公司等,形成了一个资本总额高达四千多万元的周学熙实业集团。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周学熙能创办如此庞大且辉煌的实业体系,是与他平生竭力把“兴学”作为创办和发展实业的基础分不开的。
一、抱定“兴学”为“振兴工商业之基”的理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达到了空前程度。民族灾难深重,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陷入痛苦的深渊,严酷的社会现实不得不唤起了中国最广大阶层的人们痛思救国之策,学西方、废科举、兴学堂、振实业成为当时一股热潮。近邻日本的崛起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普遍关注,几乎一致认为应效法日本,维新救国。为探寻救国之路,1903年4月,周学熙亲率工师、匠目赴日本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参观考察,耳闻目睹了日本发达的经济。他在访日归来撰写的《东游日记》“跋”文中,对当时日本发达的交通、通讯等作过较为直观的描述:“日本蕞尔岛国,幅员不过一百三十五万方里,其内港、外海商轮大小一千三十余艘,铁路纵横一万二千数百里,电报、得律风则无村、无市无之,其民生而习乎交通洞达之场,智慧日增而不自觉。”周学熙作为实业家看到像日本这样的“蕞尔岛国”,其通讯、交通如此发达,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留给他的感慨是“周历各处,备得工商富强之状”①。周学熙不愧为中国实业界前列人物,他对日本“富强”现状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慨上,而是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思考,沿果溯因,深刻领悟出它的真谛:“日本维新最注意者,练兵、兴学、制造三事。”②在他看来,日本从军事、教育、实业“三事”入手,成功地实现了维新,使国家由贫变富,这“三事”既是维新之核心,又是治国兴邦之纲。他对这“三事”又有具体见解。首先,在军事、教育、实业三者中,实业的发达源于教育。应该指出,作为当时所任官职的周学熙对“练兵”一事,持“其练兵事专恃国家之力,固无论已”③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却把全部的精力倾注于日本实业发达的借鉴上。他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其学校和工厂“顿增十倍不止,其进步之速,为古今中外所罕见”④。由于日本采取兴学办厂、以学促产的举措,使其生产日用工业品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已开始销往欧美诸国。日本实业之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日本“现全国男女几无人不学,其日用所需洋货几无一非本国所仿造,近且贩运欧美,以争利权”⑤。并断言:“方今商战之天下,各国以商战实皆以学战,每办一事必设一学。”⑥其次,实现国家“富强”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他以日本等西方诸国“富强”经验为例,说:“科学与实业如影随形,为国而思握实业界之霸权,必有通于各科学之人才,然后旧者可图改良,新者可期发达,此泰西富强各国之公例也。”⑦此时的周学熙已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富强”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更离不开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主张中国如欲“富强”,也必须效法日本,走兴学办厂、以学促产之路。因是之故,他抱定“兴学”为“振兴工商业之基”⑧的理念。
二、创立实业教育机构和全新的育才之道
周学熙从日本考察归来,决心“以考察所得于日本者,欲以施诸我国”⑨,实现其“兴学”为“振兴工商业之基”的理念。从1903年他踏上“兴学办厂”的道路到1924年“辞卸各公司事务”⑩这二十余年间,他创立的实业教育机构达十余个,如:直隶初等、高等工业学堂,北京第一、二小学堂工场,女医学堂,医学传习所,棉业传习所,蚕桑讲习所,商业讲习所,秋浦商业讲习所等。
由于这些机构大都“所授为实用技术”,“培养实用人才”,为周氏实业集团的发展和后来华北工业的起飞奠定了人才基础。尤为突出的当推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该学堂因办学很有特色,“一时人才辈出”,被当时誉为“培植工业人才之模范学府”B11。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原名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创办于1903年。是年,也是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实业学堂正规化作出行政规定始年,周学熙可堪称为我国创办高等实业教育的一名先驱。他在学堂创办伊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其办学的目的:“以教育培植工艺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以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发明工业为目的。”B12为达此目的,周学熙敢于冲越书院教育的藩篱,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育才之道。
其一,按社会之需设置课程。周学熙深知实业教育要做到学以致用,首先就要看其所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合社会需要。他把当时的中国与西方作了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物产地质胜于泰西,而制造远出各国下,实由不知化学工艺之法”。根据这一社会需求,学堂课程设置“以理化为基础,以实用技术为主重”,分设化学科、机器科、化学制造科(以上为正科,学制3年)及化学专科、机器专科和图绘科(以上为速成科,学制2年)6个专门学科。“其各科课程——化学科:计化学、汉文、代数、几何、物理、英文、万国历史、体操,共八门;机器科:计机器学、机器画、化学大要、工业经济、三角术、弧三角、实习(制造三匹马力全副汽机),共七门;化学制造科:计应用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化学试验、制造实习、体操,共七门;化学专科:计汉文、化学、化学试验、代数、几何、机器画、地理、历史、日文、体操,共十门;机器专科:计汉文、日文、机器学、代数、物理、几何、机器画、铅笔画、毛笔画、水彩画、体操,共十一门”B13。可见,当时数、理、化、机器学已成主干课。
其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法。由于学堂开设的许多高新知识和技术课程,中国教师一时难以胜任,周学熙用请进来的办法,大胆并用高价聘雇洋教习来华任课。例如,以月银400两(相当于当时中国教师平均月银的20倍)的代价聘募日本工学士藤井恒久任教务长等。“周学熙在聘募和延用这些外国专家的时候,不问其思想、派别、年龄、资格与出身贵贱,只问其有无真才实学及精通所办之事的能力;凡知识渊博、技术高深,代价再高,也要录用”B14。周学熙是一位有远见的实业家,他为了培养我国高精工艺技术专家,不惜花费重金择优派遣留学生,分赴日、英、美等国去学习。他把这种走出去的办法,视之为当时“最急之务”B15,并对出洋学子寄予厚望:“今培此等专家出洋肄习,实我工艺将来发达之本源。”B16
其三,倡行“教、学、做合一”的施教新风。周学熙反对“侈谈学理”,“闭门造车”,他“为改变旧学堂‘理论多,而实验少,‘因习其理,而不习其器,可造就人才甚微的状况”B17,大力倡行“教、学、做合一”的施教新风,并为此付诸行动。一是,为学堂建立两个实习基地。一个是实习工场,创建于1904年,当时投资白银约六千两,建造场房三百余间,共设实习科目十一个。建“实习工场之目的,不仅为产品之制销,实以技术之传授为主”B18。另一个是北洋劝业铁工厂,创建于1906年,投资白银20万两,“铁工厂内附有图算学校,训练中级干部实用人才”,其“主要效用与实习工场性质相同,不重在本身之发达,而重在间接之提倡”B19。周学熙在总结这种“厂校挂钩”的施教方法益处时说:“工场之设与工业学堂联为一气,兼以工场为工业学生试验、制造之所,而学堂各科教习,即可为工场工徒讲课之师,相辅而行,收效较速。”B20二是,提倡师生“躬亲试验”。周学熙始终认为工科学堂的教学不同于其它教学,必须坚持“即习其理,又习其器”B21。也就是说,它的知识掌握不光靠用脑,还要训练双手。为达此教学目的,他要求教师督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地练习,躬亲试验”。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高实习水平,改变“从前练习时,仅作零星琐碎物件者”。他还要求师生每次实习都要和工匠一起设计、制造出三匹马力卧机一副,并把它列入实习课考试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这样做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充其识力造他式之机器”B22的作用。
其四,建起高、中、初三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周学熙创办的“一堂两场(厂)”既是施教的基地,又是培养高、中、初级技术人才的“摇篮”。学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教习和工师;铁工厂培养中级技术人才——匠目;实习工场培养初级技术人才——工匠和工徒。学堂的培养体系不仅适应了直隶本地的需要,也吸引了全国近十个省人员来此接受委托培训。
三、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0世纪初年天津经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掳掠之后,社会经济凋敝,百业萧条,加上庚子赔款,致使民穷财尽,天津乃至华北城乡经济全面崩溃,处身于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周学熙能“以振兴实业为志”,矢志于自己的理念,并为此孜孜奋斗,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在直隶工艺总局任职仅四年时间,就先后创办了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实习工场和北洋劝业铁工厂(内设图算学堂),形成了我国早期较为完整的“教、学、做合一”的实业教育模式,周学熙实业教育活动以此为发端,对当时天津和华北等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一,为20世纪初兴起的天津、华北乃至其它地区近代工业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1903年至1907年学堂及所属场(厂)共培养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000余人,其中:学堂培养化学、化学制造、机器、图绘专业153人;实习工场培养机械、劝工、彩印、染色、木工、窑业、刺绣、提花、图画、烛皂、制燧(火柴)专业700余人;铁工厂培养机器、木样、翻沙、铸铁、电镀、铆锅专业219人。他们毕业后除留直隶本省和择优派遣到国外留学外,其余因是“保送来学的”,分赴原籍奉天(今辽宁省)、蒙古、察哈尔、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等省。“后来,他们大多已成为工程师与教育家;甚至有的成为工商业界的领袖,如天津总商会曾任会长的张品题,就是该堂的毕业生”B23。
第二,推动了天津和华北地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周学熙是个开明的封建士大夫,他十分注意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认为“东西各国工业勃兴,皆胎息于机器之进步”B24。机器工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此主张体现他在办学上:一方面在“当时风气未开”的情况下,首开机器专业,大胆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在西学萌芽时期,能有此种工业课程,培养实用人才,固不易也”B25。另一方面又不惜重金聘雇英国头等机器师德恩任学堂机器科教习,定期督率学生到实习基地试造机器,并将此列入必修课。由于坚持了“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培养方法,为天津和华北地区培养了一批能适应机器工业生产、制造的技术人才。北洋劝业铁工厂从1906年至1907年创建一年左右时间,已能生产锅炉、汽机、汽锤等几十种机器产品,销往津门四方,不仅最先推动了天津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发挥了“工业母体”的功能,推动了华北民族工业的兴起。根据天津劝工陈列所1912年9月的报告:在天津市从1902年至1911年,开办民立工场共45家,其中使用机器生产的24家,占了一半以上……当时开办的天津织染缝纫公司、天津造胰公司、丹凤火柴公司和三条石天祥、郭天顺机械厂的机器、车床,河北高阳的织布机,宝抵、香河的织毛巾机等等,大都是劝业铁工厂提供的B26。
由于周学熙注重引进西方新式机器学科的教学与生产,加上购置新式机器设备,使其遍布在天津和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机械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影响“有如旭日之东升,为全国所瞻式”B27,在某种程度上,跳越了资本主义发展一般要经历的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大机器工业三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建立起了以近代大机器工业为主体的周学熙实业集团,由此推动了天津和华北地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⑨⑩B12周学熙:《周止庵先生自叙年谱》。转引自《周学熙传记汇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2、52、24页。
②③④⑤周学熙:《东游日记》。《周学熙传记汇编》,第111页。
⑥《高等工业学堂要略表》。《直隶工艺志初编》志表类卷上,工艺总局刊行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⑦B16《高等工业学堂总表》。《直隶工艺志初编》志表类卷上。
⑧B17B26郝庆元:《周学熙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60、67页。
B11B13B18B19B25B27周淑贞:《周止庵先生别传》。《周学熙传记汇编》,第128、131、129、131、131~132,125页。
B14B21郝庆元:《直隶工艺总局发展概略》。《近代史资料》第56期,第124~125、134页。
B15《北洋公牍类纂》卷十六,商务二。北平益封公司光绪三十三年铅印。
B20《实习工场试办章程》。《北洋公牍类纂》卷十八,第2页。
B22《直隶工艺总局详工业学堂试造三匹马力卧机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十六,第14页。
B23郝庆元:《工非学不兴,学非工不显——记周学熙工学并举》。天津教育史研究会编:《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传略》,第245页。
B24胡卫清:《周学熙实业思想述论》。《学术月刊》1992年第10期,第67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蔡世华
周学熙(1866—1947年),安徽建德(今东至)人,字辑之,号定吾,又号止庵,历任通水道、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民国初年,两任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他先后创办二十多家民营和官民合办近代企业。其中,有的企业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如,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京师自来水公司、耀华玻璃公司、华新纺织公司(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纱厂)、中国实业银行、华新银行及久安信托公司等,形成了一个资本总额高达四千多万元的周学熙实业集团。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周学熙能创办如此庞大且辉煌的实业体系,是与他平生竭力把“兴学”作为创办和发展实业的基础分不开的。
一、抱定“兴学”为“振兴工商业之基”的理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达到了空前程度。民族灾难深重,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陷入痛苦的深渊,严酷的社会现实不得不唤起了中国最广大阶层的人们痛思救国之策,学西方、废科举、兴学堂、振实业成为当时一股热潮。近邻日本的崛起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普遍关注,几乎一致认为应效法日本,维新救国。为探寻救国之路,1903年4月,周学熙亲率工师、匠目赴日本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参观考察,耳闻目睹了日本发达的经济。他在访日归来撰写的《东游日记》“跋”文中,对当时日本发达的交通、通讯等作过较为直观的描述:“日本蕞尔岛国,幅员不过一百三十五万方里,其内港、外海商轮大小一千三十余艘,铁路纵横一万二千数百里,电报、得律风则无村、无市无之,其民生而习乎交通洞达之场,智慧日增而不自觉。”周学熙作为实业家看到像日本这样的“蕞尔岛国”,其通讯、交通如此发达,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留给他的感慨是“周历各处,备得工商富强之状”①。周学熙不愧为中国实业界前列人物,他对日本“富强”现状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慨上,而是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思考,沿果溯因,深刻领悟出它的真谛:“日本维新最注意者,练兵、兴学、制造三事。”②在他看来,日本从军事、教育、实业“三事”入手,成功地实现了维新,使国家由贫变富,这“三事”既是维新之核心,又是治国兴邦之纲。他对这“三事”又有具体见解。首先,在军事、教育、实业三者中,实业的发达源于教育。应该指出,作为当时所任官职的周学熙对“练兵”一事,持“其练兵事专恃国家之力,固无论已”③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却把全部的精力倾注于日本实业发达的借鉴上。他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其学校和工厂“顿增十倍不止,其进步之速,为古今中外所罕见”④。由于日本采取兴学办厂、以学促产的举措,使其生产日用工业品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已开始销往欧美诸国。日本实业之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日本“现全国男女几无人不学,其日用所需洋货几无一非本国所仿造,近且贩运欧美,以争利权”⑤。并断言:“方今商战之天下,各国以商战实皆以学战,每办一事必设一学。”⑥其次,实现国家“富强”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他以日本等西方诸国“富强”经验为例,说:“科学与实业如影随形,为国而思握实业界之霸权,必有通于各科学之人才,然后旧者可图改良,新者可期发达,此泰西富强各国之公例也。”⑦此时的周学熙已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富强”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更离不开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主张中国如欲“富强”,也必须效法日本,走兴学办厂、以学促产之路。因是之故,他抱定“兴学”为“振兴工商业之基”⑧的理念。
二、创立实业教育机构和全新的育才之道
周学熙从日本考察归来,决心“以考察所得于日本者,欲以施诸我国”⑨,实现其“兴学”为“振兴工商业之基”的理念。从1903年他踏上“兴学办厂”的道路到1924年“辞卸各公司事务”⑩这二十余年间,他创立的实业教育机构达十余个,如:直隶初等、高等工业学堂,北京第一、二小学堂工场,女医学堂,医学传习所,棉业传习所,蚕桑讲习所,商业讲习所,秋浦商业讲习所等。
由于这些机构大都“所授为实用技术”,“培养实用人才”,为周氏实业集团的发展和后来华北工业的起飞奠定了人才基础。尤为突出的当推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该学堂因办学很有特色,“一时人才辈出”,被当时誉为“培植工业人才之模范学府”B11。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原名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创办于1903年。是年,也是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实业学堂正规化作出行政规定始年,周学熙可堪称为我国创办高等实业教育的一名先驱。他在学堂创办伊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其办学的目的:“以教育培植工艺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以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发明工业为目的。”B12为达此目的,周学熙敢于冲越书院教育的藩篱,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育才之道。
其一,按社会之需设置课程。周学熙深知实业教育要做到学以致用,首先就要看其所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合社会需要。他把当时的中国与西方作了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物产地质胜于泰西,而制造远出各国下,实由不知化学工艺之法”。根据这一社会需求,学堂课程设置“以理化为基础,以实用技术为主重”,分设化学科、机器科、化学制造科(以上为正科,学制3年)及化学专科、机器专科和图绘科(以上为速成科,学制2年)6个专门学科。“其各科课程——化学科:计化学、汉文、代数、几何、物理、英文、万国历史、体操,共八门;机器科:计机器学、机器画、化学大要、工业经济、三角术、弧三角、实习(制造三匹马力全副汽机),共七门;化学制造科:计应用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化学试验、制造实习、体操,共七门;化学专科:计汉文、化学、化学试验、代数、几何、机器画、地理、历史、日文、体操,共十门;机器专科:计汉文、日文、机器学、代数、物理、几何、机器画、铅笔画、毛笔画、水彩画、体操,共十一门”B13。可见,当时数、理、化、机器学已成主干课。
其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法。由于学堂开设的许多高新知识和技术课程,中国教师一时难以胜任,周学熙用请进来的办法,大胆并用高价聘雇洋教习来华任课。例如,以月银400两(相当于当时中国教师平均月银的20倍)的代价聘募日本工学士藤井恒久任教务长等。“周学熙在聘募和延用这些外国专家的时候,不问其思想、派别、年龄、资格与出身贵贱,只问其有无真才实学及精通所办之事的能力;凡知识渊博、技术高深,代价再高,也要录用”B14。周学熙是一位有远见的实业家,他为了培养我国高精工艺技术专家,不惜花费重金择优派遣留学生,分赴日、英、美等国去学习。他把这种走出去的办法,视之为当时“最急之务”B15,并对出洋学子寄予厚望:“今培此等专家出洋肄习,实我工艺将来发达之本源。”B16
其三,倡行“教、学、做合一”的施教新风。周学熙反对“侈谈学理”,“闭门造车”,他“为改变旧学堂‘理论多,而实验少,‘因习其理,而不习其器,可造就人才甚微的状况”B17,大力倡行“教、学、做合一”的施教新风,并为此付诸行动。一是,为学堂建立两个实习基地。一个是实习工场,创建于1904年,当时投资白银约六千两,建造场房三百余间,共设实习科目十一个。建“实习工场之目的,不仅为产品之制销,实以技术之传授为主”B18。另一个是北洋劝业铁工厂,创建于1906年,投资白银20万两,“铁工厂内附有图算学校,训练中级干部实用人才”,其“主要效用与实习工场性质相同,不重在本身之发达,而重在间接之提倡”B19。周学熙在总结这种“厂校挂钩”的施教方法益处时说:“工场之设与工业学堂联为一气,兼以工场为工业学生试验、制造之所,而学堂各科教习,即可为工场工徒讲课之师,相辅而行,收效较速。”B20二是,提倡师生“躬亲试验”。周学熙始终认为工科学堂的教学不同于其它教学,必须坚持“即习其理,又习其器”B21。也就是说,它的知识掌握不光靠用脑,还要训练双手。为达此教学目的,他要求教师督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地练习,躬亲试验”。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高实习水平,改变“从前练习时,仅作零星琐碎物件者”。他还要求师生每次实习都要和工匠一起设计、制造出三匹马力卧机一副,并把它列入实习课考试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这样做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充其识力造他式之机器”B22的作用。
其四,建起高、中、初三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周学熙创办的“一堂两场(厂)”既是施教的基地,又是培养高、中、初级技术人才的“摇篮”。学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教习和工师;铁工厂培养中级技术人才——匠目;实习工场培养初级技术人才——工匠和工徒。学堂的培养体系不仅适应了直隶本地的需要,也吸引了全国近十个省人员来此接受委托培训。
三、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0世纪初年天津经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掳掠之后,社会经济凋敝,百业萧条,加上庚子赔款,致使民穷财尽,天津乃至华北城乡经济全面崩溃,处身于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周学熙能“以振兴实业为志”,矢志于自己的理念,并为此孜孜奋斗,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在直隶工艺总局任职仅四年时间,就先后创办了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实习工场和北洋劝业铁工厂(内设图算学堂),形成了我国早期较为完整的“教、学、做合一”的实业教育模式,周学熙实业教育活动以此为发端,对当时天津和华北等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一,为20世纪初兴起的天津、华北乃至其它地区近代工业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1903年至1907年学堂及所属场(厂)共培养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000余人,其中:学堂培养化学、化学制造、机器、图绘专业153人;实习工场培养机械、劝工、彩印、染色、木工、窑业、刺绣、提花、图画、烛皂、制燧(火柴)专业700余人;铁工厂培养机器、木样、翻沙、铸铁、电镀、铆锅专业219人。他们毕业后除留直隶本省和择优派遣到国外留学外,其余因是“保送来学的”,分赴原籍奉天(今辽宁省)、蒙古、察哈尔、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等省。“后来,他们大多已成为工程师与教育家;甚至有的成为工商业界的领袖,如天津总商会曾任会长的张品题,就是该堂的毕业生”B23。
第二,推动了天津和华北地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周学熙是个开明的封建士大夫,他十分注意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认为“东西各国工业勃兴,皆胎息于机器之进步”B24。机器工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此主张体现他在办学上:一方面在“当时风气未开”的情况下,首开机器专业,大胆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在西学萌芽时期,能有此种工业课程,培养实用人才,固不易也”B25。另一方面又不惜重金聘雇英国头等机器师德恩任学堂机器科教习,定期督率学生到实习基地试造机器,并将此列入必修课。由于坚持了“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培养方法,为天津和华北地区培养了一批能适应机器工业生产、制造的技术人才。北洋劝业铁工厂从1906年至1907年创建一年左右时间,已能生产锅炉、汽机、汽锤等几十种机器产品,销往津门四方,不仅最先推动了天津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发挥了“工业母体”的功能,推动了华北民族工业的兴起。根据天津劝工陈列所1912年9月的报告:在天津市从1902年至1911年,开办民立工场共45家,其中使用机器生产的24家,占了一半以上……当时开办的天津织染缝纫公司、天津造胰公司、丹凤火柴公司和三条石天祥、郭天顺机械厂的机器、车床,河北高阳的织布机,宝抵、香河的织毛巾机等等,大都是劝业铁工厂提供的B26。
由于周学熙注重引进西方新式机器学科的教学与生产,加上购置新式机器设备,使其遍布在天津和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机械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影响“有如旭日之东升,为全国所瞻式”B27,在某种程度上,跳越了资本主义发展一般要经历的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大机器工业三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建立起了以近代大机器工业为主体的周学熙实业集团,由此推动了天津和华北地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⑨⑩B12周学熙:《周止庵先生自叙年谱》。转引自《周学熙传记汇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2、52、24页。
②③④⑤周学熙:《东游日记》。《周学熙传记汇编》,第111页。
⑥《高等工业学堂要略表》。《直隶工艺志初编》志表类卷上,工艺总局刊行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⑦B16《高等工业学堂总表》。《直隶工艺志初编》志表类卷上。
⑧B17B26郝庆元:《周学熙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60、67页。
B11B13B18B19B25B27周淑贞:《周止庵先生别传》。《周学熙传记汇编》,第128、131、129、131、131~132,125页。
B14B21郝庆元:《直隶工艺总局发展概略》。《近代史资料》第56期,第124~125、134页。
B15《北洋公牍类纂》卷十六,商务二。北平益封公司光绪三十三年铅印。
B20《实习工场试办章程》。《北洋公牍类纂》卷十八,第2页。
B22《直隶工艺总局详工业学堂试造三匹马力卧机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十六,第14页。
B23郝庆元:《工非学不兴,学非工不显——记周学熙工学并举》。天津教育史研究会编:《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传略》,第245页。
B24胡卫清:《周学熙实业思想述论》。《学术月刊》1992年第10期,第67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蔡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