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的曲家汪健君
韦庆媛
汪健君于1925年到清华工作,随到1999年去世,一生服务于清华。他不仅因踏踏实实的工作而度过了充实的一生,更因擅长昆曲、传承昆曲而度过了精彩的一生。
清华园里
昆曲活动的兴起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世界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表现形式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是四个获得全票通过的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艺术品类。
昆曲起源于元末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节奏舒缓、意境曼妙,是七大夫舒缓、闲适生活的反映。然而到了清末,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音乐风格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昆曲逐渐走向衰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昆曲几乎成为绝响。然而,在清华园,却因红豆馆主的到来,而使昆曲在校园盛极一时。
爱新觉罗·溥侗(1877—1950),是京、昆艺术大家,字厚斋,号西园,别署红豆馆主,满清贵族,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兄弟辈皇族成员。他自幼酷爱剧艺,遍投名师,从梅雨田、陈寿峰学昆曲,从姚增禄学京剧。生、旦、净、末、丑样样皆通,笛、二胡、弦子、琵琶、鼓板俱能,在戏剧界有“昆乱不挡、六场通透”之誉。喜读书,擅琴棋书画,好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交往多梨园名伶和业余昆京名家,被称为京城第一票友。
1930年2月,由叶公超介绍,清华大学不拘一格,将既没学历也没著作的红豆馆主溥侗聘为特别导师,每周4小时教授昆曲,2小时教授中国绘画。1932年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溥侗没有随同前往,而应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之聘任委员之职。
溥侗离开清华园后,园内昆曲活动并没有停止,俞平伯、浦江清等昆曲爱好者承袭了清华园的昆曲传统。为了更好的交流、演唱昆曲,1935年,“谷音社”在俞平伯清华园寓所召开成立大会,取“空谷传声其音不绝”之意,俞平伯任社长,成员有俞平伯、浦江清、唐佩金、汪健君、陈盛可、杨文辉、华粹深、许宝、许宝驯、陈竹隐等,聘请吴梅为导师,每月举行一次同期集会,不定期举行公开曲集。良好的氛围使原本热爱昆曲的汪健君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成为谷音社的重要成员。
汪健君的昆曲活动
汪健君(1903—1999),名振武,字健君,原籍广西桂林,北平财政商业学校毕业。父汪鸾翔,弟汪振儒、汪复强均为清华人。在书香门第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汪健君雅好昆曲,工官生、小生,兼习阔口,并擅吹曲笛和箫,唱曲念白讲求吐字发声,造诣颇深。汪健君学习的是清曲。昆曲向有清、戏之分。清工代表传统唱法,突出歌声唱腔,戏工则兼及唱演结合。与舞台上伶工搬演的剧曲相比,桌台清曲更加讲求四声阴阳,出字归韵,吐字考究,唱口细腻,以字传声,以声传情,是昆曲声腔最规范的传承方式。汪健君一生坚守并传承清工曲家的唱法,身体力行守护着这支文化血脉,至今他的传人杨志仍以唱曲闲雅整肃闻名曲界。
1930年红豆馆主溥侗到清华授课,指导学生课余游艺选修昆曲和国画,在校任职的汪健君亦从溥侗学习昆曲,“幸得师事溥先牛而略知曲学之门径焉”,曲日日精,后经多年习练,能唱《西楼记·拆书》、《赏荷》、《赏秋》、《拾画叫画》、《琴挑》、《闻铃》、《哭像》、《定情》、《惊变》、《惨睹》、《扫花三醉》、《折柳阳关》、《训子》、《刀会》、《扫秦》、《山门》等曲,,
红豆馆主离开清华后,汪健君仍然坚持学曲、唱曲,并与同好昆曲的浦江清过从甚密。据他回忆,“工字厅东偏小院,旧植丁香四株,春口敷荣,芳香散溢,度越墙外。浦江清先生下榻于此,戏题为‘四丁香院。”“余居室与浦君对门,文谈余暇,辄互相撅笛,高歌昆腔一曲,以资消遣。”在浦江清的介绍下,汪健君结识了俞平伯。
共同的志趣将汪健君与俞平伯、浦江清等连结在一起,他们经常举行昆曲活动。1934年2月,教昆曲的师傅陈延甫来北平,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俞平伯、浦江清、唐佩金、汪健君、陈盛可、杨文辉等均从陈延甫拍曲。
汪健君学曲,不仅唱曲,而且研究曲,因而能够从深层次理解曲。他了解昆曲的盛衰史,深知昆曲“至清代洪杨之后,皮黄肇兴,始告衰落,浸几于绝响。”他对濒临绝响的昆曲情有独钟,经常与俞平伯、浦江清等讨论昆曲演唱的技巧,抗战期间曾与俞平伯讨论昆曲的读音正字,俞平伯后来发表了《与汪健君书论正声变调》、《再与汪健君书》等文章。
据汪老传人、著名曲家杨忞回忆,“老师一生对昆曲艺术的追求和研究是那样执着。曾对我笑谈他年轻时对着墙壁着魔似地反复大声诵念大段念白,仔细斟酌每个字的念法,调整语调,揣摩情感,以至于他的母亲诧异地问他:‘你疯啦!”“清乾隆间的王先生编写了一部韵书《音韵辑要》,对习曲极有帮助。老师非常喜爱这部书,由于印量很少,四处求访未能买到,就自己动手,一笔一划地抄,整整抄了三大本,从那工整、有力、隽秀的墨笔字可以看出老师的认真执着,对昆曲的热爱之深。”
抗战爆发后,汪健君作为清华大学“平校保管委员会”委员留在北平,俞平伯亦留在北平,他们时有研讨学习昆曲之举。日寇占领清华园后,汪健君撤至天津,仍然参加昆曲活动,曾向前辈曲家王麟卿及笛师高步云、徐惠如等学曲,并在北京、天津请益曲家滑茗白、许雨香、俞振飞等,精研曲律宫调和昆曲音韵。1941年与津门曲家李蓬河等共组辛巳曲会。1945年春自组知乐曲社。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复员,汪健君仍回校工作,1946年参加蕅香曲社活动。在清华大学复组后谷音社,杨文辉、陈祖东、浦江清、吴征镒等参加清唱雅集。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园的昆曲活动一度停止。1956年8月19日由俞平伯发起成立了北京昆曲研习社,汪健君是最早的社员,他开辟了西郊小组,有林焘、陈竹隐等参加活动。1964年当文革风暴即将来临之时,北京昆曲研习社解散。十年动乱期间,汪健君像众多曲友一样,压抑着对昆曲的热爱。197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恢复活动,汪健君与北京大学教授林焘等共同恢复西郊小组,八十年代在清华和北大组织曲集十余次,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办大型曲会。1999年7月6日汪健君在洛阳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沧桑几易剩华颠
汪健君雅好昆曲,一生更是勤勤懇恳、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
1925年5月汪健君来到清华,先后在注册部、教务处长办公室工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奉命南迁,1938年4月在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在北平的留守人员组成清华“平校保管委员会”,主席为原庶务主任毕正宣,汪健君等4人为委员,由学校每月发给薪资126元。汪健君将百十箱重要
文件档案运至天津英租界,负责保管工作。
事变爆发时,梅贻琦校长正在南京开会,校务委员叶企孙主持在天津英租界戈登道13号路(今和平区湖北路13号)天津清华同学会内建立了清华天津临时办事处,由汪健君助之,后来这里成为南下师生的中转站,安排了大批師生安全到达昆明。汪健君辅助叶企孙往返于平津之间,护送师生,并将保管员薪资送往北平。
北平的清华校园,事变后不断有日军骚扰,1938年8月,日军侵占了整个清华园,“保委会”被赶出学校。1938年10月,叶企孙亦离津赴昆明任教,汪健君独自留守天津英租界,保护校产。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侵略军进驻天津英租界,切断了他与昆明的联系,失去经济来源,生活上极为困苦,后来求助亲戚谋得中南银行文书职位,得以养家糊口。1945年抗战胜利,他立即辞去银行职务,仍回清华工作,并将保管于天津的文件档案全部押送回校,为保存学校珍贵财产作出了贡献。1948年清华园解放前夕,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护校工作。
1957年冬,汪健君从教务处长办公室调到图书馆,负责外文书刊交换工作,他熟悉多种外语,努力增加外文资料来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中文书法工整,英文打字技术娴熟,作风严谨,认真仔细,为青年人树立了榜样。
1989年汪健君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千余册图书捐赠给图书馆。这些书多为清代线装书,内容丰富,有《孝经章句》《山海经笺疏》、《战国策》、《史筌》、《荀子集解》、《管子校义》、《曾文正公文集》《纪文达公遗集》、《桐城昊先生全书》等藏家多备的名著,又有涉及文字、音韵、算学、诗词、谣谚、碑帖、拓片、乐谱、画册等书,其中不乏具有版本价值者,并有少量抄、稿本。他将因此获得的千元奖金捐赠给清华校友会,爱馆爱校之心昭然若揭。
汪健君多才多艺,有很好的文化修养,能作诗写词。1981年4月在清华大学七十周年校庆时,汪健君作诗一首,回顾沧桑人生,寄托美好愿景:
小住名园五五年,沧桑几易剩华颠。
方欣旧彦多栋梁,又见新髦尽俊贤。
弦诵七旬瞻永久,熏陶四化重当前。
躬逢祝嘏申私颂,水木清华景更妍。
汪健君亦擅作竹枝词,1982年曾作《清华怀旧竹枝词》八首,包括钟亭、古月堂、怡春院及藤影荷声之馆、工厅东院、一二一图书馆、溥西园来校主业余游艺课、古音社、京剧社等,诗外加有长长的注释,其中记述了很多学校的史实,是校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汪健君在清华园里走完了充实而精彩的一生。回首一生,他始终在不懈地演唱昆曲、传授昆曲。他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弟子拍曲,曲目是用工尺谱记录的,一般学员看不懂,需要老师一句一句教唱,如此口传心授,以期将原汁原味的曲目保留下来。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也成为专业剧团演出之外的重要补充,使民族瑰宝在民间得以流传。
今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舒缓的昆曲也许使匆忙的人们无暇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但作为中国“百戏之祖”的活化石,昆曲是中华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如何使这朵奇葩始终不败?汪健君对传承的执着给后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