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旗分身份考辨

[关键词]唐英,旗分,身份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2-0003-05
唐英隶籍的旗分和身份,是满洲正白旗包衣,还是汉军正白旗人?当下所见论著,多持后者之说。史籍之记载,亦颇有差异。这是一个需要考辨的学术问题。一
唐英(1682—1756年),字俊公,又作隽公,自称蜗寄老人,先祖为明末和后金时期辽东沈阳(今辽宁省沈阳市)人。唐英隶籍的旗分和身份,是满洲正白旗包衣,还是汉军正白旗人?史有两说:
其一说,唐英隶籍汉军旗人。持此论者,影响最大的是《清史稿·唐英传》的记载:
唐英,字俊公,汉军旗人。①
《清史稿》初刻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虽其流布广、影响大,却非时间早、史实确。此前,说唐英是汉军旗人,也有书在。清人铁保编修、嘉庆九年(1804年)成书的《熙朝雅颂集》,采录唐英诗二十三首,其诗前作者小传云:
英,字俊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汉军人,官粤海关监督,有《陶人心语》。②
上述记载,似应可信。这或是因为:
第一,作者官高。《熙朝雅颂集》编者铁保(1752—1824年),③隶满洲正黄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年二十一,历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漕运总督、都统、广东巡抚、山东巡抚、两江总督、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并任“八旗通志馆”总裁,可谓位高权重,官宦显赫。
第二,时间较早。《熙朝雅颂集》成书于嘉庆九年,翌年雕梓。其编纂者铁保自称:“臣充‘八旗通志馆总裁官,编辑艺文,得满洲、蒙古、汉军诗钞百数十家,篇帙浩繁,未能悉登简册。当于通志内列其名目,其所为诗,拟别辑一书,以垂久远。”④由是,铁保奉旨编纂《熙朝雅颂集》。此集,成书早,影响大。
第三,皇帝钦阅。《熙朝雅颂集》由清嘉庆帝颙琰御制序,云:“前此铁保在京供职,曾有采辑八旗诗章之请,经朕允行。兹据奏进诗一百三十四卷,请赐书名。朕几余披览,嘉其搜罗富有,选择得宜,格律咸趋于正,而忠义勇敢之气,往往藉以发抒。存其诗实重其人,益仰见列圣培养恩深,蒸髦蔚起,正未有艾。爰统命名《熙朝雅颂集》,并制序冠于简端,以垂教奕禩,非徒赏其淹雅博丽之词也。著将原书发交铁保,付之剞劂,用昭同风盛轨焉。”⑤
第四,影响深远。《熙朝雅颂集》问世后,影响深远。如:
(1)清道光刻本、彭蕴璨编著《历代画史汇传》卷30载:“唐英,字俊公,一字叔子,号蜗寄老人,汉军人,粤海关监督。”①
(2)《八旗画录》载唐英“隶汉军正白旗”。
(3)民国《奉天通志》载:“唐英,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②
(4)民国年间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载:“唐英,字俊公,一字叔子,号蜗寄,汉军旗人,历官内务府员外郎、九江关监督。”③
(5)今人《景德镇讲义·唐英》载记:唐英“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
(6)今人石奎济、石玮编著的《景德镇陶瓷词典·唐英条》载述:唐英“隶汉军正白旗”。④
(7)今人张发颖编之《唐英全集》,其《序》云:唐英“隶汉军正白旗”。⑤
以上所揭,九条资料,均载明唐英所隶籍之旗分,为汉军正白旗。上引资料之外,还有其他载述,因书异意同,而不必赘述。
然而,史事的判定,历史的真实,应当遵循下述“四不原则”,即:不以作者的身份高低而定,不以史料的时间早晚而定,不以君王的天宪谕旨而定,不以史证的数量多寡而定,应以缜密考证的史实而定。
唐英旗分身份史料,還有其他文献档案,记载迥异,亦应考论。二
唐英的身世和旗分,早期史料,极为奇缺。经查,唐英及其先祖的资料,《老满文原档》⑥《满文老档》均未查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清太宗文皇帝实录》《清世祖章皇帝实录》《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和《清世宗宪皇帝实录》等亦未载录。其后在《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中,唐英史事,凡有七见,如记载唐英为“内务府员外郎”。
其二说,唐英隶籍满洲正白旗包衣,笔者秉持此说。兹据史料,分别缕述,略加分析,以做考证。
第一,雍正《江西通志·陶务叙略碑记》载述:
英,关东之沈阳人也。世受国恩,从龙日下,隶籍内务府。幼即供役于养心殿,二十余载。我皇上御极之元年,仰蒙高厚殊恩,拔置郎署。方恐报称无由,乃复于雍正六年秋八月,怡贤亲王口宣天语,命英督监江西窑务。⑦
上述的雍正《江西通志》,为清雍正七年(1729年),江西巡抚谢旻奉诏纂修并任监修,开局编辑。⑧雍正十年刻本,162卷、首3卷。⑨书中的《陶务叙略碑记》为唐英撰写,其时间应在雍正七年到九年之间。这是所见唐英身世的最早文字资料,且确实可信。
上文的唐英“隶籍内务府”,明确表明:唐英并不隶籍于汉军正白旗,因为汉军正白旗不隶籍于内务府;唐英隶籍于内务府与隶籍于八旗汉军正白旗是根本不同的。这是因为:清朝的八旗制度,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而又各含镶黄、正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个旗,共二十四个旗。在八旗满洲中,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直属清帝,隶内务府,又称内务府三旗,或称上三旗。清制的领侍卫内大臣六员,由内务府上三旗中每旗出两员组成。所以,满洲正白旗是隶籍内务府的,汉军正白旗则是不隶籍于内务府的。⑩
第二,乾隆朝纂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乾隆九年成书,首见唐英身份为满洲正白旗下包衣。后任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复为八旗满洲正黄旗包衣旗鼓佐领。于此,《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
唐应祖,正白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曾孙唐英,现任员外郎兼佐领。元孙德格,现任八品官;庚保、寅保,俱现系举人;寅年,现系生员。四世孙唐景,亦现系生员。①
第三,《厂署珠山文昌阁碑记》亦曰:“予家从龙入关,历世五叶,隶旗百载”云云。
第四,《八旗通志·旗分志》记载:“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余五旗统以宗室王公,居重驭轻,大宗维翰,盖皆创前古所未有,而建诸天地。”②
上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献、典籍、谱牒、档案、碑刻之记载,均清楚地说明:
其一,唐英的先祖籍辽东沈阳,汉人。
其二,唐英的曾祖唐应祖,在后金时期归顺后金汗努尔哈赤,后隶属于满洲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下之人。
其三,唐英隶籍于内务府,后官内务府员外郎,兼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
其四,唐英之子文保、寅保,时为生员。寅保考中乾隆六年辛酉科举人,后在时年十九中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后授庶吉士、任编修。唐英第三子万保,年龄幼小,略而不述。③
在这里,要说明同唐英旗分、身份攸关的“正白旗”“正黄旗”“包衣”“旗鼓人”四个历史概念。
“正白旗”“正黄旗”前文已述。清朝的“包衣”,全称是“包衣阿哈”,其包衣的满文为bao i,汉语意思是“家内的”或“家里的”;“阿哈”的满文为“aha”,汉语意思是“奴仆”,合译为“家内奴”。
清初的“旗鼓”,满文写作cigu(旗鼓),为汉语“旗鼓”的音译。古代中原军队有旗鼓、仪仗人,而归顺满洲的汉人,被编为佐领,隶籍旗鼓佐领者,就称为旗鼓人。
清制正白旗有三:一是满洲正白旗,二是蒙古正白旗,三是汉军正白旗。④唐英隶籍的不是汉军正白旗,也不是蒙古正白旗,而是满洲正白旗。唐英及其先祖是汉人,不是满洲人,怎么会隶籍于满洲正白旗呢?因为他是满洲正白旗的包衣。
所以,唐英先是隶属于清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下的人。据《钦定八旗通志》载:唐英隶籍于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第四参领第二旗鼓佐领”。⑤该佐领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编立,初以马虎为佐領,而后佐领或故、或转、或革、或调,其第五任旗鼓佐领,命员外郎唐英管理。而唐英怎么又与满洲正黄旗有关系呢?这是因为唐英被免去正白旗之佐领,而被任命为满洲正黄旗包衣旗鼓佐领。《钦定八旗通志》又载:八旗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五参领下第四旗鼓佐领,康熙三十四年分立,而后佐领或故、或调,以唐英管理。唐英为该旗包衣第五参领下第四旗鼓佐领的第八任旗鼓佐领。⑥后其子寅保,任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五参领下第一旗鼓佐领的第十六任旗鼓佐领。⑦
唐英的旗分与身份,史籍载明:其旗分属于满洲正白旗,其身份为包衣。唐英的旗分属于八旗满洲正白旗,其与八旗汉军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三
唐英家族首见“汉军”学籍,始自寅保参加科举考试。唐英之子寅保,中乾隆六年辛酉科举人。此科中举者有汉军12人,其中汉军镶黄旗1名、汉军正黄旗1名、汉军正白旗5名、汉军正红旗2名、汉军镶红旗1名、汉军镶蓝旗2名;在正白旗5名中举者之中,有“包衣庆恩佐领”的寅保和包衣四保柱管领的姚文。⑧《钦定八旗通志》中特别标明:寅保和姚文都隶籍正白旗的“包衣”。显然,其旗籍隶属于满洲正白旗、其身份则为“包衣”。⑨
而后,寅保中乾隆十三年戊辰科第三甲第二名进士。⑩此科,八旗满洲籍8人,八旗蒙古籍1人,八旗汉军籍1人。《钦定八旗通志》记载:“汉军,寅保(正白旗一名)。”①在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上,镌刻着:“寅保 正白旗汉军人。”②
以上,文献记载与文物碑刻都表明:寅保中举时学籍身份是“包衣”,中进士时学籍是“汉军”。其时,旗人参加科考,只有三种学籍——满洲、蒙古、汉军,内务府三旗包衣佐领、包衣旗鼓佐领下之人,凡原为汉人者,均被列入“汉军”学籍。学籍与旗籍,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虽寅保的学籍为“汉军”,但其旗分仍隶籍满洲正白旗包衣佐领。铁保《熙朝雅颂集》记载:
寅保,字东宾,一字芝圃,汉军人。乾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改内务府郎中官,杭州织造。有《秀钟堂诗钞》。③
上文中寅保的“汉军”,为科考时的“学籍”;他的“旗籍”仍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寅保之父唐英,终生并未参加科考,依然是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缘此,《清史稿·唐英传》记载:“唐英,字俊公,汉军旗人。”其根据何在?这或由其子寅保之学籍而衍申其父,或据《熙朝雅颂集》的载述,无论前者或后者,都是值得讨论的。
寅保中进士时的“汉军”,是指广义的汉军,也就是科考时的学籍,并不是唐英及其子寅保被隶籍于八旗汉军的正白旗,因在《钦定八旗通志》的“旗分志”中,汉军正白旗里查不到唐英及其子寅保旗分的文字记载。
近世以来,在实际上,汉军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其狭义,是指八旗汉军;其广义,是指后金和清初归附的汉人,被编入汉军和内务府三旗包衣佐领、包衣旗鼓佐领人。后者如唐英,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被列入内务府满洲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人,而不被列入汉军。特别是在官修《钦定八旗通志》的“旗分志”汉军正白旗里,根本查找不到记载“唐英”的文字;但在该书“旗分志”的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佐领或旗鼓佐领下,却记载着“唐英”。
由上可知,唐英身份先是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下的人,后升为该旗的旗鼓佐领;后又任八旗满洲正黄旗包衣旗鼓佐领。这样的身份,使唐英一直受到宫廷的信任,为宫廷内务府侍奉;同时,尽管职务升迁,官至内务府员外郎,但唐英终身没有洗掉“包衣”的身份。
唐英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隶籍之旗分,并未查见改变。
在康熙朝——内廷供役,旗分未变。唐英出生在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唐英7岁入学读书。康熙三十四年,唐英14岁时被编入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第四参领第二旗鼓佐领下人。康熙三十六年,唐英16岁时入养心殿造办处供奉,后任职宫廷画样。④唐英忠耿做事,勤奋学习,在内廷见识名器、名书、名画、名家。如他同“四王”之一、《万寿盛典图》总裁王原祁,系舟峰下,月映篷窗,二人对谈,受其指点:
有志斯道者,当于笔外求笔、墨外用墨,丘壑探之冰雪襟怀,结构炼之炉冶造化。趣味在有意无意之间,彩泽含若隐若显之际。虚实宾主,位置阴阳,务须从性分意见中流出。宁古毋今,宁拙无巧,惜墨等兼金,运笔疑鬼斧。兴至,则吮毫舒楮;兴尽,则趺坐闲吟。作画时如万物皆备,置笔后一物不著,乃为身在壶中跳出圈外,此则品高道胜者也。⑤
唐英虽得到康熙帝的信任,积淀丰厚文化的底蕴;但唐英包衣的身份,使他没有机会潜心读书、精熟经典、参加科考、取得功名,而留下内心的终生伤痛。唐英的旗分和身份,终康熙朝没有得到改变。
在雍正朝——协理陶务,旗分未变。雍正元年,雍正帝即位后,唐英遇到新的转机,被提拔为内务府员外郎。雍正三年,圆明园来帖称:唐英“奉旨画的款式甚好”。他做事勤勉,艺术修养高,受到雍正帝的肯定。雍正帝对唐英的表扬,成为他将要受到重用的信号。先是,明景德镇御器厂,“以中官督造,后改巡道,督府佐司其事,清初因之”。⑥康熙时,景德鎮御窑先有臧应选督陶,出现“臧窑”御瓷;而后郎廷极督陶,出现“郎窑”御瓷。雍正时年希尧督陶,出现“年窑”御瓷。雍正六年八月,时唐英心灵聪慧,书画皆优,为人诚正,做事勤勉,命唐英赴景德镇,驻厂督陶,协助总理陶政的年希尧工作。唐英承旨,出都赴任,于十月间,抵达景德镇御窑厂。这一年,他47岁,是其人生事业的转折点。他到任后,整顿陶务,将烧造瓷器的名目、胎釉、纹饰、尺寸、铭款、工匠、出纳、赏勤、劝惰等,造册奏报,按月核算,归年希尧总管。唐英任事,兢兢业业,一干七年,薪水颇丰厚,年银五百两。①然而,唐英的旗分和身份,终雍正朝没有得到改变。
在乾隆朝——创造辉煌,旗分未变。唐英先后管理淮安关、九江关,遥领陶务;又任职粤海关;再回九江关。直到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才获准辞职,同年七月二十九日在署中病故。②唐英在乾隆朝,于景德镇御窑的窑务及相关工作,长达近二十年。在有清一代景德镇御窑督陶官中,唐英任事最久,工作最勤,业务最精,贡献最大,烧造出举世闻名的“唐窑”瓷器。然而,唐英的旗分和身份,在乾隆朝至其临终前,旗分为八旗满洲正白旗,身份为满洲正白旗包衣,齿轮随着岁月变化,身份没有得到改变。
唐英16岁就进入内务府,并在内务府造办处做画样设计,这对唐英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养成了他忠于职敏于行的素质;二是形成他既谨慎又敬业的性格;三是培养他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为唐英日后在御窑厂督陶期间,揣摩上意,推陈出新,而烧造出精美的“唐窑”瓷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身为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的身份——既受到信任,应当勤奋工作;又受到卑视,应当敬慎工作。③
总之,辨明唐英的旗分与身份,于了解其奉上、敬上、唯上,为人、做人、待人,任事、勤事、慎事,苦学、实学、真学的重大枢机,也是探索唐英成为中国千年一瓷人的重大关键。
Study on Tang Yings Banner Class and Status
Abstract: As a famous porcelain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millennium,Tang Yings banner class and status was recorded as Chinese Bannerman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like Draft History of Qing.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it has been passed down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rough combing the documents inscriptions such as Qinding Baqi TongZhi, Baqi Manchu Shizu Tongpu, The Records of Qing Dynasty and so on, we can conclude that Tang Ying belongs to the Manchu Plain White Banner, and his status is Baoyi.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y he was able to fire “tang kiln” porcelain and known as millennial porcelain person during the period when he was in charge of the royal kiln.
Key Words: Tang Ying, Banner Class, Status
① 《清史稿》卷505《唐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926页。
② (清)铁保辑:《熙朝雅颂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38页。
③ 《清史稿》卷354《铁保传》,第11280~11282页。
④ 赵志辉:《熙朝雅颂集·前言》,(清)铁保辑:《熙朝雅颂集》,第2页。
⑤ 《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29“嘉庆九年五月丁未十九日”条,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① (清)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卷30,清道光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② 翟文选修,王树枬纂:(民国)《奉天通志》(四)卷260,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③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卷62,民国退耕堂刻本。
④ 石奎济、石玮编著:《景德镇陶瓷词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20页。
⑤ 张发颖主编:《唐英全集·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⑥ 《老满文原档》又称《旧满洲档》《无圈点档》《满文原档》《满文老档》等,同指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的,清初最原始的以无圈点老满文为主撰写的清朝开国编年史料之档案。
⑦ (清)唐英:《陶务叙略碑记》,(清)谢旻等纂修:(雍正)《江西通志》卷135,清雍正十年刻本。
⑧ 《四库全书总目·江西通志》卷6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06页。
⑨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9页。
⑩ 《钦定八旗通志》卷24《旗分志二十四》,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423~437页。清朝在旗的称旗人,不在旗的称民人。旗人,不能称作旗民,因为“旗”和“民”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混淆。
①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8,沈阳:辽沈书社,1989年。
② 《八旗通志·旗分志》(第1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③ 唐英之第三子万保,生于乾隆五年八月十八日。《陶人心语》卷3载:“庚申中秋后三日,三子生于江州使署。”唐英欣喜作诗云:“天上一年光满月,人间六十客添丁。”
④ 清八旗汉军,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皇太极将满洲八旗中的汉人拨出,另编一旗,后称汉军。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分设汉军为二旗。崇德四年六月,又增设汉军二旗。崇德七年六月,汉军四旗扩充为八旗,旗色改为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相同。从此,清朝八旗实际上有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共二十四旗,但仍统称其为八旗。
⑤ 《欽定八旗通志·旗分志七》,《文津阁四库全书》,国家图书馆藏。
⑥⑦ 《钦定八旗通志》卷5《旗分志五》,第94、93页。
⑧ 《钦定八旗通志》,第1747页,在人名重排时顺序错简。
⑨ 《钦定八旗通志》卷106《选举志五》,《文津阁四库全书·清史资料汇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9页。
⑩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① 《钦定八旗通志》卷104《选举志三》,第1572页。
② 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第183号,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
③ (清)铁保辑:《熙朝雅颂集》卷76,第1283页。
④ 《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 (清)唐英:《陶人心语·题罗梅仙画山水跋》卷6,《唐英全集》,第9页。
⑥ 《清史稿校注》卷512《唐英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572页。
① (清)唐英:《唐英督陶文档·陶务叙略》,第3页。
② 《唐英去世江西巡抚代其子寅保折》,《唐英督陶文档》,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第111页。
③ 阎崇年:《御窑千年·唐英督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