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学法指导
周华荣
摘要: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感受物理知识的本质规律,从而达到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笔者将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就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谈一点浅显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方法 有效策略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叶老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由此可见,教师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形成主动、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达到“不教”的境界.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指导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显得更加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基石.
一、质疑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建立在学生进行阅读,质疑和发现过程中的,只有学生不断地经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物理知识本质,掌握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研究教材,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大胆地提出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探究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熟悉新知识,自主掌握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形成预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例如,在进行有关“功”的知识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下列问题进行预习:(1)“做功”在物理教材中的含义是什么?(2)物体在哪些情况下不“做功”,物体“做功”需要具备的必要因素有哪些?(3)影响“做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计算物体所“做功”的多少?(4)功率的概念和单位分别是什么?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會在阅读中不断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识,从而达到高效预习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逐步增强,获取知识、获得经验的能力越来越高,从而达到“不教”的目标.
质疑精神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质疑,敢于发现,才能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发现和获得知识的速度,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善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背后规律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物理实验仪器的形状、操作过程和产生的实验现象及物理图像、表格等内容,能够发现其中的细节,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实验视频、实物仪器、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观察,辨别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条件.
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明白是要观察什么,怎么去观察,这样才容易让学生细致有效地观察到物理现象的细节.例如,进行水沸腾过程的观察,教师要让学生从水的形态、气泡、温度计等方面观察,并记录下水沸腾的过程,温度如何变化,形态如何变化等,当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后,温度又如何变化等.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布置任务,有利于促进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第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对于一些复杂多变的物理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步观察,这样不仅能将物理现象的整个过程仔细地观察下来,并且也不容易忽略其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三,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经过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时运动的距离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下其中的原理,小车运动的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这样,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想到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小车运动的越远,即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远.这样获得的知识要比给学生直接进行概念的解释有效率得多.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对物理实验的观察、思考、质疑、发现、操作和验证等过程.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从物理本质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的物理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