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自组织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姚远 饶盛
摘要:近年来,高校青年自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多,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发挥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载体作用,在遵循外部要素调节为主、衍生影响为标尺、分门别类因势利导三个原则基础上,创建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多元共向的生态格局,搭建团学活动与自组织活动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打造学生干部与自组织领导交互学习的共享模式,构建专门机构促自组织制度丰富完善的常态机制。
关键词:青年自组织 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层面,进一步凸显了其重要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青年的成长成才,高校的职责履行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近年来,高校青年自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多,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1]。充分发挥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载体作用,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载体的现实需求
1.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需求
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必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人们在生活中认知、实践、感悟,才能令一种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也需要注重落细、落小、落实,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不断创新载体、应用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化虚为实,真正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作为新兴的青年组织,高校青年自组织应该成为“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和新路径。
1.2高校青年自组织被引导被支持的实际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发展,社交方式全面更新,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衍生影响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加大,而其发展变化的可控性却呈反向变化,高校正式组织对于青年自组织的管理面临更多挑战和可变因素。同时,高校青年自组织存在资金不稳定、发展演化多样多变不可控等问题,需要得到正式组织的引导与支持。
2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载体的基本原则
高校青年自组织属于自组织理论规范的范畴,以其为载体,必须要依据自组织理论拟定相关的工作原则,将其与共青团、社团等青年组织区别开来,实现高校青年自组织正常发展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提升的双重目标。
2.1外部要素调节为主
高校青年自组织产生分岔、发生突变的根本动力是内部控制参量,外部控制参量则是其必要条件。尽管如此,在管理引导上却不能以内部控制参量为主要着力点,因为从正式组织角度来看,是要以其为载体,利用其积极作用,而不是要改变它,所以不能对其内部要素进行直接干预,而要以外部要素调节为主,使得自组织满足其最基本的含义“没有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
2.2以衍生影响为标尺
要确定具体管理哪些青年自组织、管理从大还是从小,就需要确立一个管理与引导的标准。就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衍生作用和正式组织的工作职能来讲,应该以高校青年自组织在演化中产生的社会影响为标准,确定调整对象与力度。以社会影响为标尺,就是要在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与引导过程中,准确识别各类型青年自组织对外影响的性质和程度[2],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本着趋利避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原则,分别开展工作。
2.3分门别类因势利导
针对不同类型高校青年自组织要采取对应的管理与引导方式,构建正式组织的工作方案,确定出重点扶持对象、主要关注对象、一般联系对象等,对不同类型、不同时限的自组织提供不同的平台和资源,令其借助平台资源更好地履行职责,让自组织成员在这个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载体的作用路径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作用路径,就是通过高校青年自组织的外部控制要素作用于其内部控制要素的方式和机制。
3.1创建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多元共向的生态格局
3.1.1接纳多元:让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和谐相生
要接纳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的“自由”,在其不违背社会公德的情况下一般不作干预。要接纳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的“平等”,其平等的文化可能在一些方面更有活力,需要得到相应的关注和认可。要接纳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的“多样 ”,高校青年自组织在组织成员身份、组织目标、组织活动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从而才有了自组织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对外影响的广泛性,高校需对此予以接纳。
3.1.2注重共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统领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自由驱动文化建设的活力,要比以前更加注意尊重高校青年自组织成员的权利,还需要探索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在民主自由层面相互学习、督促,相互协作、推进的机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法治构建文化建设的规范,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自组织文化,都需要在公正法治的范围内孕育发展,得到相应保障或受到相应约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友善引领文化建设的方向,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进一步突出诚信和友善教育,营造崇尚诚信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此涵养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3]。
3.2搭建团学活动与自组织活动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
3.2.1公益平台:以自组织公益活动践行价值观
高校要为自组织构建公益平台,为其开展公益活动、扩大组织规模、实践创新创业提供场地借用、资金支持、人员支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帮扶,让自组织公益活动无阻碍、有平台、有资源,产生更好的公益效应和社会影响,激发青年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促使青年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参与平台:促自组织活动融入团学活动中
文艺类青年自组织开展的活动完全可以融入团学活动,而且由于这些自组织长期坚持练习特定的技能,其能力水平往往胜于团学组织。其实,自组织活动在正式活动中,不单单是表演技能,更是由于融入了团学活动的主题元素,成了高校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3.2.3传播平台:助自组织活动扩大正向影响力
只要是利于青年学生成长,有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组织活动,高校就应予以关注,构建传播平台扩大其正向影响力。一方面,自组织活动通过团学组织活动等平台可以建立传播渠道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加入,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为其在突变环节实现进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传播平台搭建能够极大鼓励自组织成员向正式组织靠拢,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看齐。
3.3打造学生干部与自组织领导交互学习的共享模式
3.3.1共享资源:让自组织领导搭上学习快车
高校青年自组织领导一般都是大学生骨干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将自组织领导纳入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十分必要。一旦其搭上学生干部的“学习快车”,增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就能够通过新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新的运营渠道和空间,迅速影响到自组织的目标和文化、成员和结构,促进自组织成员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自组织活动。同时,由于正式组织的培训主题突出,方向明确,自组织领导潜移默化之中会受到影响,能够更好地把握自组织发展方向,促进自组织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3.2交互挂职:助自组织领导把准发展方向
让优秀的自组织领导到正式组织挂职,挂职期间享受正式组织学生干部的评奖评优待遇,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正式组织做好自组织工作的意愿和思路,借鉴吸取正式组织的优秀管理经验,接受正式组织主流价值观的熏陶,成为视野更广、能力更强、价值观更正的学生骨干,进而更好地带动全体自组织成员开展活动、建设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尝试让优秀的学生干部到自组织去挂职锻炼,去了解自组织的文化和主旨,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和信任,为做好自组织工作积累经验和基础。
3.4构建专门机构促自组织制度丰富完善的常态机制
3.4.1机构归属:理清专门机构设置的多种选择
专门机构的归属和设置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团委学生会或者社团联合会的一个部门,如社团联合会自组织工作部。可以是团委所属专业中介组织,负责担任共青团和高校青年自组织联系的桥梁,汇聚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服务于更多青年学生。可以是团属的孵化器机构,通过服务和资助帮助有意愿的自组织开展活动,孵化成熟后可以进一步帮助其登记注册。
3.4.2机制构建:探究专门机构服务的多样路径
专门机构一要主动联系高校青年自组织,与其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二要为高校青年自组织提供咨询、备案、帮扶等专项服务,帮助自组织完善组织目标、管理办法、成长计划、应变方案等。三要创建高校青年自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各个青年自组织相互了解、学习,完善自身组织制度和管理办法,促进自组织更好地发挥正向影响力。四要推进自组织与正式组织的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合作、服务购买等方式,促进自组织与正式组织一起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任祥华.高校青年自组织研究发展综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46- 48.
[2] 张睿.高校青年自组织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48- 51.
[3] 張广芝.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22- 24.
摘要:近年来,高校青年自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多,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发挥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载体作用,在遵循外部要素调节为主、衍生影响为标尺、分门别类因势利导三个原则基础上,创建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多元共向的生态格局,搭建团学活动与自组织活动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打造学生干部与自组织领导交互学习的共享模式,构建专门机构促自组织制度丰富完善的常态机制。
关键词:青年自组织 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层面,进一步凸显了其重要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青年的成长成才,高校的职责履行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近年来,高校青年自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多,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1]。充分发挥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载体作用,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载体的现实需求
1.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需求
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必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人们在生活中认知、实践、感悟,才能令一种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也需要注重落细、落小、落实,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不断创新载体、应用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化虚为实,真正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作为新兴的青年组织,高校青年自组织应该成为“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和新路径。
1.2高校青年自组织被引导被支持的实际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发展,社交方式全面更新,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衍生影响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加大,而其发展变化的可控性却呈反向变化,高校正式组织对于青年自组织的管理面临更多挑战和可变因素。同时,高校青年自组织存在资金不稳定、发展演化多样多变不可控等问题,需要得到正式组织的引导与支持。
2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载体的基本原则
高校青年自组织属于自组织理论规范的范畴,以其为载体,必须要依据自组织理论拟定相关的工作原则,将其与共青团、社团等青年组织区别开来,实现高校青年自组织正常发展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提升的双重目标。
2.1外部要素调节为主
高校青年自组织产生分岔、发生突变的根本动力是内部控制参量,外部控制参量则是其必要条件。尽管如此,在管理引导上却不能以内部控制参量为主要着力点,因为从正式组织角度来看,是要以其为载体,利用其积极作用,而不是要改变它,所以不能对其内部要素进行直接干预,而要以外部要素调节为主,使得自组织满足其最基本的含义“没有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
2.2以衍生影响为标尺
要确定具体管理哪些青年自组织、管理从大还是从小,就需要确立一个管理与引导的标准。就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衍生作用和正式组织的工作职能来讲,应该以高校青年自组织在演化中产生的社会影响为标准,确定调整对象与力度。以社会影响为标尺,就是要在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与引导过程中,准确识别各类型青年自组织对外影响的性质和程度[2],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本着趋利避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原则,分别开展工作。
2.3分门别类因势利导
针对不同类型高校青年自组织要采取对应的管理与引导方式,构建正式组织的工作方案,确定出重点扶持对象、主要关注对象、一般联系对象等,对不同类型、不同时限的自组织提供不同的平台和资源,令其借助平台资源更好地履行职责,让自组织成员在这个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载体的作用路径
高校青年自组织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作用路径,就是通过高校青年自组织的外部控制要素作用于其内部控制要素的方式和机制。
3.1创建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多元共向的生态格局
3.1.1接纳多元:让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和谐相生
要接纳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的“自由”,在其不违背社会公德的情况下一般不作干预。要接纳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的“平等”,其平等的文化可能在一些方面更有活力,需要得到相应的关注和认可。要接纳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的“多样 ”,高校青年自组织在组织成员身份、组织目标、组织活动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从而才有了自组织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对外影响的广泛性,高校需对此予以接纳。
3.1.2注重共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统领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自由驱动文化建设的活力,要比以前更加注意尊重高校青年自组织成员的权利,还需要探索校园文化与自组织文化在民主自由层面相互学习、督促,相互协作、推进的机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法治构建文化建设的规范,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自组织文化,都需要在公正法治的范围内孕育发展,得到相应保障或受到相应约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友善引领文化建设的方向,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进一步突出诚信和友善教育,营造崇尚诚信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此涵养高校青年自组织文化[3]。
3.2搭建团学活动与自组织活动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
3.2.1公益平台:以自组织公益活动践行价值观
高校要为自组织构建公益平台,为其开展公益活动、扩大组织规模、实践创新创业提供场地借用、资金支持、人员支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帮扶,让自组织公益活动无阻碍、有平台、有资源,产生更好的公益效应和社会影响,激发青年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促使青年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参与平台:促自组织活动融入团学活动中
文艺类青年自组织开展的活动完全可以融入团学活动,而且由于这些自组织长期坚持练习特定的技能,其能力水平往往胜于团学组织。其实,自组织活动在正式活动中,不单单是表演技能,更是由于融入了团学活动的主题元素,成了高校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3.2.3传播平台:助自组织活动扩大正向影响力
只要是利于青年学生成长,有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组织活动,高校就应予以关注,构建传播平台扩大其正向影响力。一方面,自组织活动通过团学组织活动等平台可以建立传播渠道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加入,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为其在突变环节实现进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传播平台搭建能够极大鼓励自组织成员向正式组织靠拢,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看齐。
3.3打造学生干部与自组织领导交互学习的共享模式
3.3.1共享资源:让自组织领导搭上学习快车
高校青年自组织领导一般都是大学生骨干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将自组织领导纳入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十分必要。一旦其搭上学生干部的“学习快车”,增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就能够通过新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新的运营渠道和空间,迅速影响到自组织的目标和文化、成员和结构,促进自组织成员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自组织活动。同时,由于正式组织的培训主题突出,方向明确,自组织领导潜移默化之中会受到影响,能够更好地把握自组织发展方向,促进自组织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3.2交互挂职:助自组织领导把准发展方向
让优秀的自组织领导到正式组织挂职,挂职期间享受正式组织学生干部的评奖评优待遇,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正式组织做好自组织工作的意愿和思路,借鉴吸取正式组织的优秀管理经验,接受正式组织主流价值观的熏陶,成为视野更广、能力更强、价值观更正的学生骨干,进而更好地带动全体自组织成员开展活动、建设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尝试让优秀的学生干部到自组织去挂职锻炼,去了解自组织的文化和主旨,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和信任,为做好自组织工作积累经验和基础。
3.4构建专门机构促自组织制度丰富完善的常态机制
3.4.1机构归属:理清专门机构设置的多种选择
专门机构的归属和设置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团委学生会或者社团联合会的一个部门,如社团联合会自组织工作部。可以是团委所属专业中介组织,负责担任共青团和高校青年自组织联系的桥梁,汇聚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服务于更多青年学生。可以是团属的孵化器机构,通过服务和资助帮助有意愿的自组织开展活动,孵化成熟后可以进一步帮助其登记注册。
3.4.2机制构建:探究专门机构服务的多样路径
专门机构一要主动联系高校青年自组织,与其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二要为高校青年自组织提供咨询、备案、帮扶等专项服务,帮助自组织完善组织目标、管理办法、成长计划、应变方案等。三要创建高校青年自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各个青年自组织相互了解、学习,完善自身组织制度和管理办法,促进自组织更好地发挥正向影响力。四要推进自组织与正式组织的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合作、服务购买等方式,促进自组织与正式组织一起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任祥华.高校青年自组织研究发展综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46- 48.
[2] 张睿.高校青年自组织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48- 51.
[3] 張广芝.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2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