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独立学院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的策略探究

余西亚 许枝 陈真一
摘要:资助工作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高校如何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建立精准资助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独立学院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精准化资助管理工作模式,以期提升资助管理工作水平和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困难学生 精准资助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基本上已形成以“奖、贷、助、减、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体系,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但如何精准识别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困扰高校的一个重要难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精准扶贫”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部署,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1]。在2016 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就学生资助工作答记者问时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2]。
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大力支持,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国家财政拨款方面来看,部属、省属高等院校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较大,但独立学院受到财政资助相对有限。 独立学院运转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维持运行,所以相对公办院校来讲,民办高校的收费相对比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上学有点力不从心,而能获得来自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显得特别重要。为积极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各民办高校也陆续提出了“精准资助”的理念,希望通过精准、有效、正规的程序,实现精准定位到需要资助对象,确保应该获得奖、助、贷的同学“一个都不能少”,弄虚作假的同学“一个都不能有”。实现精准资助,只有实现资助对象精准化,实现资助对象差别化,实现资助目的与资助对象之间精准需求的契合化,才能够精准地发挥资助的效能,使得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
1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
1.1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
以通达学院为例,目前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总覆盖面才10%左右,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真正的贫困生,同时独立学院的收费很高,加上住宿费等学杂费最起码达16900以上,而国家奖学金最高的也只有8000元,名额极少,各方面需要满足的要求相当高,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能申请到3000元左右的助学金,相比较远远少于学生的缴费,较高的缴费一直困扰很多学生,更谈不上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等方面的需求。
1.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审核认定还需要完善
当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审核认定基本流程为: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所盖公章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最后高校进行评选和审核,这种形式下发现有些学生虽然家境困难,却因为好面子,害怕被同学瞧不起等因素,实际上并未向学院提出资助申请;相反有个别学生却因为利益的诱惑,虽然家庭并不困难但却向学校提出申请,加之学生当地民政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格,并没有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认真核实,还是处在只要学生交表格就给盖章的状态,这些情况造成了一定的虚假申请,学生心中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1.3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存在断层现象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还处在重资助但轻管理育人,国家的资助政策不仅是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家的资助心存感恩之情。然而,受到资助的学生有的不用心学习,存在多门挂科现象;有的同学则将资助的钱用于个人的非正常消费,甚至有的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不良心态,直接造成了资助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没有实现国家真正资助育人的目的。另外很多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还停留在将“名单拿出来、钱发下去”的思想。但家庭经济困難学生除了经济问题,还有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自卑、焦虑、孤僻、交际困难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资助工作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也同样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1.4独立学院的资助机构不完善
国家对高校资助机构人员编制、经费预算、义务权利等都有着基本规定,条件的满足程度也决定着资助工作的质量。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资助管理机构,而是挂靠在学生工作处下面,导致资助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加之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有的学院一个资助中心就一名工作人员,平日还要忙于其他事务,对学院的资助工作只是完成定量工作,没有对其进一步合理优化,从发展来看不利于资助工作的良性开展。
2 做好独立学院精准资助的实施策略
在独立学院开展精准资助活动具有现实的紧迫性,相对于高校一些粗放式的资助管理模式,精准资助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资助方式,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高校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精准资助工作迫在眉睫,尤其是独立学院,各项收费相对比较高,怎样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最适合本院情况的精准资助模式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从江苏省独立学院的情况看,学生整体家境情况良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因独立学院的收费等整体偏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需要国家方面更多的资助。
2.1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精确的识别,那么接下来的所有资助工作都将失去现实意义甚至给学院带来负面的影响。与公办高校一样,独立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以及资助金额保持一致,但因为独立学院收费比较高,所以建议学院可适当地通过其他形式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但其前提仍然是精准识别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简单依靠学生交上来的盖了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而是要结合申请学生日常在校园里面的消费情况、各门功课的情况以及在校的其他表现等,形成对申请学生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体系,确定申请学生的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进而根据不同的认定结果,确定不同等级类型的资助标准。
2.2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确管理
精准资助的核心内容是精确管理,精确管理所蕴含的内容丰富,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院要制定落实好相应资助工作纲要,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帮扶,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困难等级的学生所获得的资助情况也要不同;另一方面,学院的各项资助工作要与高校的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要做好资助学生后期的管理工作,多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交际能力以及生活本领,鼓励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使得这些学生不仅做到经济上脱贫更要做到精神上脱贫,如此才会在走上社会后心怀感恩,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2.3做好资助专业师资队伍的精准培养
精准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专业的资助工作队伍,而这支资助队伍不仅仅有资助中心的管理人員,也应该包括学院领导、学院一线工作的辅导员老师等,只有工作相互合作,从领导到基层的执行者都熟悉国家、学院的各项资助文件、政策及措施,能够精确掌握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树立精准化资助的新概念,才能做好精准资助工作。同时,学院要稳定发展资助专项工作队伍,不断完善资助队伍发展机制,让每一位负责资助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工作的创新性,不断研究解决资助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贯彻落实好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院配套的工作方案,把资助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加完善,从而实现精准资助。
精准资助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当前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补充和完善,独立学院实施精准资助这项政策时,须把握好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创新资助模式,使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不断推进精准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国家资助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5- 12-08:(001).
[2] 李家普,邢希娜,方利香.“十三五”期间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问题与出路[J].教育现代化,2016(37):136- 137.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