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简易程序庭前准备研究

    张广超

    摘 要:简易程序是实现刑事诉讼科学化和高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新刑诉法对简易程序的修改符合法治建设进程对刑事诉讼的要求。目前应结合简易程序运行状况和司法工作实际情况,在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探索简易程序庭前准备机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对策,进一步发挥简易程序的功能。

    关键词: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公诉机关

    一、新刑诉法修改简易程序的必要性

    新刑诉法颁布以前,简易程序由于在实践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而为人所诟病。主要体现在:第一,适用范围的规定模糊。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是适用简易程序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公诉案件所称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明确是根据法定刑还是宣告刑来确定刑罚,规定较模糊;第二,被告人没有适用简易程序的选择权。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司法机关拥有决定简易程序的绝对职权,忽视了刑事诉讼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公诉人不出庭,不利于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建立。刑事诉讼法设置了控、辩、审相分离的诉讼模式,三方职能各异,控辩平等对抗、控审分离、裁判中立,符合刑事诉讼程序发展的方向。但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检察机关不派员出席法庭,使得控辩对抗的格局无法形成,辩护职能的履行受到严重影响,颠覆了对抗式诉讼的基本原理,混淆了诉讼职能的明确区分。

    为更好的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新刑诉法对简易程序进行了修订。第一,明确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将范围确定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二,赋予被告人是否决定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程序选择权,保证了被告人的利益;第三,规定简易程序公诉人必须出庭,规范了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诉讼结构,正如有学者说“简化诉讼程序并非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及肯定简化程序中的应有的司法理念问题,其意义在于为创建我国司法审判主流模式取得突破性发展积累经验”。

    二、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面临的问题

    (一)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面临多种“突袭”困境

    一是面临被告人的“突袭”。新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而且特别规定审判人员应当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意见,确认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新刑诉法对该规定的修订的初衷是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保障人权的立法宗旨。但这一规定会存在被告人滥用的的问题。人民检察院征求被告人的同意是适用简易程序的必要条件。那么就会存在以下问题,被告人开庭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但在开庭时突然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且没有任何理由。这就使得检察机关面临“尴尬”局面。因为之前公诉机关在被告人同意的基础上,制作了《适用简易程序建议书》,连同全案卷宗、证据材料、起诉书移送法院,并制作了适合简易程序的出庭预案。如果被告人突然无理由的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就会使得法院要重新适用普通程序对该案开庭审理,法院要将全案卷宗、证据材料、起诉书退还检察院,公诉人要重新制作起诉书、出庭预案。这样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因此在实践中应该对这种被告人的“突袭”有所限制。

    二是面临辩护人和法官的“突袭”。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辩护人和法官。虽然新刑诉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不需要经过辩护人的同意,但是辩护人作为被告人利益的“维护者”,如果其认为庭审简化不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利益,那么辩护人就可能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有可能受其辩护人的影响进而也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其次是法官的“突袭”。新刑诉法规定第二百一十五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或者第二节的规定重新审理。其实新刑诉法将适用简易程序的最终决定权赋予了法院,何谓“不宜适用简易程序”,除了新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的四种情形外,此外就是出现上述被告人和辩护人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那么此时法官的决定权就直接影响到该案的诉讼进程和效果。

    三是面临证据的“突袭”。由于适用简易程序并没有要求进行庭前准备会议以及庭前交换和质证,所以就庭审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被告人或辩护人针对其定罪量刑举示新的证据,此时如果将庭审程序简化,将难以查清相关事实。其次新刑诉法规定了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由于很多被告人对非法证据的概念模糊,使得其有可能庭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但是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和辩护人有可能会对证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将使得公诉机关面临同样的“尴尬”局面。

    (二)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面临公正和效率的“失衡”考量

    新刑诉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关于送达期限、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等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笔者认为本条规定过于笼统,何谓不受规定限制没有做出细化表述。根据目前笔者了解的简易程序庭审实践,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面临失去诉讼公正和效率的“失衡”的考量。

    首先是关于证据的举证质证问题。新刑诉法颁布以前,在公诉人不出庭适用简易程序的,由法官对证据的名称予以宣读,不举示证据的内容,在有公诉人出席的简易程序也一般仅宣读证据的名称,不会举示证据的具体内容。新刑诉法规定不论是否适用简易程序公诉人一律出庭支持公诉,那么在简易程序中公诉人仅仅宣读证据名称将很难达到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效果,就会出现以下问题:由于公诉机关指控犯罪的职责,将有可能对非法证据未予以排除而作为证据使用。在这种情形下,这种潜在的非法证据由于举示的简化使得被告人和辩护人失去真正质证的机会。

    其次是证人出庭问题。新刑诉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对询问证人可以不受新刑诉法第二章第一节的限制。该条规定应该理解为适用简易程序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申请证人特别是关键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如果申请证人或者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就会出现庭审延期审理的局面,很难实现简易程序的诉讼的效率,反之如果关键证人不出庭就很难查清量刑事实,不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实体公正。

    (三)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面临人少案多保障不到位的“三难”局面

    一是公诉部门人力资源短缺。新刑诉法实施以前,很少有基层院做到了所有的简易程序案件全部出席法庭。这一方面是由于刑诉法规定的较为模糊,一般将“可以不派员”理解为不派员出席;另一方面公诉人员少,新老交替失衡,为了考核需要使得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案件中。

    二是公诉部门办理案件数量大。新刑诉法实施以前,由于适用简易程序的占全部案件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尽管公诉案件数量多,但是由于去掉一部分简易程序案件,公诉部门的办案压力还不算太大。新刑诉法规定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全部派员出席法庭,这将大幅度增加基层公诉部门的工作量。

    三是缺少简易程序出庭的有效保障。新刑诉法实施后,面对公诉机关案多人少的局面,现阶段还没有对如何有效保障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的制度和机制进行探索。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尚没有探索出合理的办理简易程序案件的机制;二是缺少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不利于调动办案人员的积极性。

    三、新刑诉视野下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应对策略

    (一)限制使用“选择权”,避免简易程序不简易,影响诉讼效率

    新刑诉法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保障人权的立法宗旨规定被告人有适用简易程序的选择权。通过上文分析这一规定存在被被告人滥用的的问题。因此对被告人的简易程序的选择权必须做出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对其提出选择权时间和方式的限制。

    人民检察院在提出简易程序建议书之前要询问被告人以及辩护人,询问其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意见,并告知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征得被告人及辩护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后,告知其如果在庭审前对其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反悔的,要及时通知检察机关,不及时告知的,应当在庭审时说明反悔的理由,没有新的理由或理由不成立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检察机关在制作简易程序建议书时应特别载明检察机关建议适用简易程序时征得被告人及辩护人同意,并且要写明被告人及辩护人无正当理由或新的理由不准反悔的承诺。当然如果被告人有新的理由和正当理由在庭审时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就应该依法转化为第一审普通程序。

    (二)进一步细化简易程序庭审规则,避免司法效率和公正的失衡

    鉴于新刑诉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第二章第一节相关程序规定的限制过于笼统,因此针对简易程序庭审,需要梳理程序简化的具体内容。

    第一,要细化简易程序举证程序。新刑诉法和两高三部委《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都对非法证据排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因此为避免在简易程序庭审中非法证据的存在,一方面要求公诉机关在审查证据时审慎,及时发现非法证据;另一方面为防止非法证据在简易程序庭审过程中成为定案的“合法证据”,就要分情况对证据进行举示,若存在辩护人参与诉讼时,检察机关和法官要事前听取辩护人对证据的意见,然后根据辩护人的意见来决定是否对证据进行质证。

    第二,要完善简易程序证人出庭细则。在简易程序案件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要求证人出庭作证与新刑诉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要求“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无矛盾,新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或者辩护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但前提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要求证人出庭必须针对量刑而提出。

    (三)建立和完善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机制,实现人、物双重保障

    第一,加大公诉人员力量的投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为此基层人民检察院要根据新增工作量合理配置公诉人员,要适当增加编制或从内部调剂人员予以充实,选拨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公诉力量。同时还要保证办案车辆、多媒体展示、远程询问、案卷传输等需求,加强信息化应用,为公诉人出庭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建立和完善简易程序出庭工作机制。通过和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联系,采取相对集中提讯,相对集中移送审查起诉,相对集中提取公诉,相对集中开庭审理等方式,同时通过庭前充分听取被告人和辩护人对证据和量刑的意见、简化庭审程序等方法,探索建立简易程序快速办理机制。同时要加强与侦监部门的信息共享、合理简化审查报告等工作文书,建立专门的简易程序办案小组,完善简易程序办案和督查机制。最后要落实出庭补贴,对公诉任务重的公诉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公诉人员及时解决法律和职级待遇,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罗智勇.论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完善[EB/OL].[2015-08-07].

    http://kbs.cnki.net/forums/17568/ShowTh-read.aspx.

    [2]王俊民.刑事诉讼普通程序简化审定位[J].法学,2003(3):47.

    [3]孙谦.检察机关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学习纲要[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4]魏化鹏,刘昌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检察机关贯彻执行新刑诉法研讨会述要[J].人民检察,2012(9):56.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