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杨晓惠+王月贞
摘 要: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应用于景观营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循环性等,成为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的新准则,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对乡土植物的概念及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1 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又叫本土植物,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物种的演变与更替之后,适应了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植物。乡土植物有以下五个优点:
1、高度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乡土植物是长期生长于本地的物种,经过长期的自我发展,已经高度适应了本地的生存环境。与外来物种相比,乡土植物的成活率要高出很多,有易栽培,易成活的优势。
2、价格相对低廉。种植乡土植物,不需要刻意学习栽培技术,种植过程操作简单。而且,本土植物对本地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更强,栽种和维护起来更加省力。与一些外来物种相比,乡土植物的观赏性也不逊色,所以,先对来说,乡土植物更加“物美价廉”。只要通过合理的栽培和配置,乡土植物就能够制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色,所以乡土植物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3、乡土植物更加符合本地文化特色。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再漫长的历史中,各地人民都形成了各自关于植物的文化,多年来,各地对植物的运用都是本地文化的一种体现。千年的传统赋予了乡土植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对乡土植物的运用也就有了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意义。将乡土植物用于园林建设,在改善自然生态的同时还提升了园林的文化品质。
4、乡土植物方便管理。乡土植物的出产于本地,在管理方面,有着地域上的优势。
5、乡土植物的应用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系统,一旦有新物种的进入便会破原有的平衡,从而影响生态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如果靠引进新的物种来建设园林,则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乡土植物长期生存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我进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绿化,就能够避免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危机。因此,在园林绿化中科学地运用乡土植物,能够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1、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棕榈景观。它们大部分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以海滨及滨海热带雨林为主。因此,一提到热带地区、海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棕榈科植物,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布雷?马科斯是巴西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他运用现代艺术语言于巴西当地热带植物,展现了浓郁的巴西热带风情。在创作过程中,他常运用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进行植物高低错落搭配,并且他强调植物叶形、质感、花色、量的大面积对比,从而突出植物的观赏特性。
2、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园林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隶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家将历史文化引入园林。漫步园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外,还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们深层次精神空间的需求。在我国的城市里,设计者们使用同样浮华的造景材料,同样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没有个性的园林景观,也同样带来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园林的文化性,给城市人一片精神领域。
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此外,植物配置形式也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如某学校的“学苑路”绿地中灌木色块的修剪形式以方、圆为主,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海滨城市特点。
4、乡土植物景观和设施景观相结合表现文化性
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荷为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泽清丽,花叶均有清香。当荷叶枯萎的时候,叶下的藕还生机勃勃,所以荷象征着坚贞的精神。苏州拙政园留听阁借残荷象征坚贞,并从建筑上予以呼应,阁内有银杏木雕,松竹梅槅扇挂落和飞罩,图案中松、竹、梅生机勃勃,鸟雀欢悦,这些都是傲世、坚贞和生命不息、精神不败的写照。竹为禾本科植物,枝干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竹叶四季常青,它象征着坚忍不屈,高风亮节的操行。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紫竹、方竹、凤尾竹等。这些竹子或以花窗为漏景,或以粉墙为背景,如入画境,令人不禁想起古人咏竹的诗句。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饱含着文化意味。亭台楼阁因植物的点缀而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性,植物文化则在亭台楼阁的烘托下缓缓散发出来。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5、乡土植物与自然景物的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常借自然景物来凸显植物景观意境。自然界的风声、鸟语、流水、斜阳、日光、晚霞,在古典园林中都是表现诗情画意的背景元素。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因此,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将松、竹与风声相结合,借松、竹等物来听风,或在风的情景下赏景,不仅极好地诠释了植物的“性格”,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大妙境,还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听风文化。梅,落叶乔木,生性耐寒,花蕾于隆冬绽放,率万木之先。梅花神清骨爽、娴静优雅、与遗世独立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在两宋时期,人们已经赋予梅花崇高的文化象征,仅《全宋诗》中咏梅诗就达4700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对梅花景观最美的描写之一。水边植梅,清浅的溪水与高洁、疏瘦的梅花形成一致的审美意向,水面上疏朗、雅致的梅影,加上水中晴朗、悠远的月影,不仅极好地体现了梅花的美感,而且梅花的品格在水、月的烘托中得到升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对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积极地影响,而且,除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园林绿化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在追求美观的视觉形象的同时,往往可能忽植被生长的地域特征。很多的园林建设者,单纯追求园林的美观而无视自然规律,盲目引入外来植被物种,从而造成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损失。利用乡土植物造景,不仅能够节省园林建造费用,而且有利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景蕻,张丽华.野生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2,(06):54-56.
[2]成兴林,李玉飞.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98.
摘 要: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应用于景观营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循环性等,成为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的新准则,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对乡土植物的概念及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1 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又叫本土植物,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物种的演变与更替之后,适应了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植物。乡土植物有以下五个优点:
1、高度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乡土植物是长期生长于本地的物种,经过长期的自我发展,已经高度适应了本地的生存环境。与外来物种相比,乡土植物的成活率要高出很多,有易栽培,易成活的优势。
2、价格相对低廉。种植乡土植物,不需要刻意学习栽培技术,种植过程操作简单。而且,本土植物对本地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更强,栽种和维护起来更加省力。与一些外来物种相比,乡土植物的观赏性也不逊色,所以,先对来说,乡土植物更加“物美价廉”。只要通过合理的栽培和配置,乡土植物就能够制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色,所以乡土植物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3、乡土植物更加符合本地文化特色。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再漫长的历史中,各地人民都形成了各自关于植物的文化,多年来,各地对植物的运用都是本地文化的一种体现。千年的传统赋予了乡土植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对乡土植物的运用也就有了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意义。将乡土植物用于园林建设,在改善自然生态的同时还提升了园林的文化品质。
4、乡土植物方便管理。乡土植物的出产于本地,在管理方面,有着地域上的优势。
5、乡土植物的应用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系统,一旦有新物种的进入便会破原有的平衡,从而影响生态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如果靠引进新的物种来建设园林,则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乡土植物长期生存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我进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绿化,就能够避免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危机。因此,在园林绿化中科学地运用乡土植物,能够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1、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棕榈景观。它们大部分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以海滨及滨海热带雨林为主。因此,一提到热带地区、海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棕榈科植物,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布雷?马科斯是巴西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他运用现代艺术语言于巴西当地热带植物,展现了浓郁的巴西热带风情。在创作过程中,他常运用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进行植物高低错落搭配,并且他强调植物叶形、质感、花色、量的大面积对比,从而突出植物的观赏特性。
2、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园林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隶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家将历史文化引入园林。漫步园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外,还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们深层次精神空间的需求。在我国的城市里,设计者们使用同样浮华的造景材料,同样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没有个性的园林景观,也同样带来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园林的文化性,给城市人一片精神领域。
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此外,植物配置形式也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如某学校的“学苑路”绿地中灌木色块的修剪形式以方、圆为主,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海滨城市特点。
4、乡土植物景观和设施景观相结合表现文化性
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荷为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泽清丽,花叶均有清香。当荷叶枯萎的时候,叶下的藕还生机勃勃,所以荷象征着坚贞的精神。苏州拙政园留听阁借残荷象征坚贞,并从建筑上予以呼应,阁内有银杏木雕,松竹梅槅扇挂落和飞罩,图案中松、竹、梅生机勃勃,鸟雀欢悦,这些都是傲世、坚贞和生命不息、精神不败的写照。竹为禾本科植物,枝干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竹叶四季常青,它象征着坚忍不屈,高风亮节的操行。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紫竹、方竹、凤尾竹等。这些竹子或以花窗为漏景,或以粉墙为背景,如入画境,令人不禁想起古人咏竹的诗句。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饱含着文化意味。亭台楼阁因植物的点缀而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性,植物文化则在亭台楼阁的烘托下缓缓散发出来。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5、乡土植物与自然景物的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常借自然景物来凸显植物景观意境。自然界的风声、鸟语、流水、斜阳、日光、晚霞,在古典园林中都是表现诗情画意的背景元素。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因此,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将松、竹与风声相结合,借松、竹等物来听风,或在风的情景下赏景,不仅极好地诠释了植物的“性格”,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大妙境,还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听风文化。梅,落叶乔木,生性耐寒,花蕾于隆冬绽放,率万木之先。梅花神清骨爽、娴静优雅、与遗世独立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在两宋时期,人们已经赋予梅花崇高的文化象征,仅《全宋诗》中咏梅诗就达4700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对梅花景观最美的描写之一。水边植梅,清浅的溪水与高洁、疏瘦的梅花形成一致的审美意向,水面上疏朗、雅致的梅影,加上水中晴朗、悠远的月影,不仅极好地体现了梅花的美感,而且梅花的品格在水、月的烘托中得到升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对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积极地影响,而且,除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园林绿化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在追求美观的视觉形象的同时,往往可能忽植被生长的地域特征。很多的园林建设者,单纯追求园林的美观而无视自然规律,盲目引入外来植被物种,从而造成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损失。利用乡土植物造景,不仅能够节省园林建造费用,而且有利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景蕻,张丽华.野生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2,(06):54-56.
[2]成兴林,李玉飞.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