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管窥

摘 要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面临农业用地不足不沃、税高赋重的困境。为减轻经济压力,农民着力发展畜牧业、手工业等副业。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紧密,农闲时本地及外地务工人员的流动加速了农民的社会分层。畜牧业与农业直接相关,同时呈现出商品化特性。农奴制改革后,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缓慢而迟滞,但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农业资本主义,在俄国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俄国,农奴制,农民,畜牧业,手工业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4-0055-07
19世纪中后期,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是其起点和标志。但是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举步维艰,农民经济中资本主义发展更为有限,长期处于农奴制残余的影响之下。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改革后农民土地保障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土地面积缩减和土壤肥力下降的双重减损。即便采取租地、买地甚至开垦新地等措施亦不能改善现状。农民面临土地不足不沃困境的同时,还要承担各种赋税和义务,这使农民本已紧迫的经济生活捉襟见肘。面对上述窘况,农民试图通过发展副业改善生活条件、缓解经济压力,其中经营畜牧业和手工业最为常见。
俄国学者研究大改革相关问题和工业发展时对农民畜牧业和手工业多有涉及,①近年也有学者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主要是欧俄地区)畜牧业发展进行专题性论述。②国内学者对改革后农民畜牧业发展的关注有限,对农民农闲时从事的手工业活动关注较多,尤其是农民务工问题;或从俄国城市化角度对改革前后农民务工的原因、去向和社会影响等进行阐述,③或对俄国女性农民打工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等。④本文试图梳理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概况,探索副业即农业发挥的补充作用,以及副业对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加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根据我国《农业大词典》的界定,副业指农业生产者所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以外的辅助性生产事业,是广义农业⑤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和野禽、农副产品加工、建筑业、农村手工业、运输、屠宰、理发、修理等。畜牧业与副业同为广义农业的并列成分,但在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常将畜牧业归为副业,本文亦如此。手工业是副业题中应有之意,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手工业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除了纯粹的手工业活动以外,农民在农闲时从事的其他创收活动也作为手工业活动来看待,如农闲时农民打工从事的各类活动,其最终目标都是为农业提供补充。所以,本文农民手工业不是单纯经济层面的概念,同时包含社会文化层面的含义。从这个层面而言,可将农民手工业活动分为本地务工和外出打工,这也是俄国学界比较公认的分类。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业发展面临诸种困境,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来获得更多实物及货币收入,通过本地及外地打工等手工业活动赚取货币资金,副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和有益补充的作用。
改革后农民的土地减少,牧场和草场面积也随之收缩,导致农民尤其贫农经营的畜牧业发展缓慢。尽管各地牧场面积有所增加,1877年芬兰、波罗的海其他省、波兰及非黑土区开垦了8130公顷牧地,1889年牧地增加到14557公顷,但仍不能改变畜牧业发展大局。①各类牲畜分布因地而异,芬兰、波罗的海地区和波兰及欧俄其他贫困省牛比较集中。黑土区、伏尔加中游和乌拉尔南部地区的黑土省马匹数量较多,羊则主要在草原地区饲养。19世纪末农业歉收使畜牧业发展陷入危机,到20世纪初仍无法满足国家对畜产品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国家经济形势动荡,畜牧业发展更加艰难,很多地区受地域限制无法发展畜牧业,中农和贫农的畜牧业发展水平持续衰落,特别是中部黑土区和伏尔加河流域。1896~1914年间,欧俄平均每百人拥有马匹数量从20.2匹减少到17.6匹,减少了约13%,每百人生猪拥有量减少了18%,大型角畜减少了22%,羊减少了34%。②人均牲畜数量减少,畜牧业发展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也对畜产品的出口形成制约。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畜牧业发展整体态势基本如此,农民畜牧业发展更加受限。
畜牧业缓解经济压力收效甚微,从事手工业活动成为农民创收的理想选择。俄国传统手工业技艺高超,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斯时代。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分为木材加工业、皮革制造业、纤维加工业以及混合手工业等主要类型。木材加工业以树木为原料制作各类木制品,包括木制建筑、家居用品、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等。俄国森林覆盖率高,从而为木材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甚至可以将树皮制作成精美的饰品和鞋子。木材加工既可满足家庭生产生活需求,又可根据收购商人订货进行生产销售。皮革制造业是指与动物毛皮加工相关的各类产业,包括皮革加工、皮袄制作和蜡油生产等。③皮革制造业在农民经济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作用不如木材加工业突出,因为皮革价格高昂,超出绝大多数贫困农民的经济支付能力,皮革制品多用于满足富人需求和出口国外。另外,皮衣和皮靴等皮革制品还是重要的军需物资。皮革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工业区。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纤维加工业在俄国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生产纺织品、擀毡及装饰性花边等织品和饰品。俄国冬季漫长而寒冷,对保暖的毡靴、毡帽和毡毯的需求量较高,同时用于出口。混合型手工业主要制作圣像画、乐器和纸制品等。圣像画的制作与基督教的传播紧密相关,最初由神职人员制作,后来市民和农民均可从事此业,圣像画制作者身份的变化也说明基督教在俄国的普及和深入。
1861年改革后,手工业制品种类不断增多,加工技艺有所提高。到20世纪初,手工业活动几乎遍布欧俄各个村庄。手工业分类没有统一标准,根据地理位置可分为北部地区(阿斯特拉罕、沃洛格达、奥洛涅茨三省和烏拉尔北部的维亚特卡、彼尔姆两省)、中部地区(圣彼得堡、诺夫哥罗德、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11省)和南部地区(沃洛涅日、库尔斯克、奥廖尔、喀山、萨马拉等12省)。北部地区共有26.3万农民从事手工业活动,占人口总数的18.4%。从手工业类型来看,38%从事木材加工业,11%从事皮革制造业,25%从事纤维加工业,9%从事混合手工业。中部地区共有60.1万农民从事手工业,占人口总数的2%。其中,28%从事木材加工业,12%从事皮革制造业,41%从事纤维加工业,6%从事混合手工业。南部地区共有51.2万农民从事手工业,占农民人口总数的2%。其中,32%从事木材加工,12%从事皮革制造,39%从事纤维加工,7%从事混合手工业。①通过上述数据可见,各个地区从事木材加工业的农民数量均占农民总数的1/3左右,说明木材加工业是农民的传统和优势手工业,森林资源充足塑造了俄罗斯民族这一特殊技艺,赋予他们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内容。
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不从事农业而专门从事手工业的职业化的农民数量非常少,绝大多数农民在经营个人份地之余的农闲时间从事补充性的手工业工作。这些工作可能与农业有关,也可能与手工业和工业有关,均可作为农民手工业活动来看待,重在突出其社会文化层面的含义。农民通过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这两种份地经营以外的活动来增加收入,缓解农业发展乏力的局面。
改革后农民的份地减少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之税高赋重,农民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努力寻找增收机会。地主经济和部分富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支持。沃洛涅日省行政机关提出,鉴于农民份地面积未变但人口增多,私人领主可以雇佣本村或者邻村农民,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创收机会。②能否雇工受耕地多少、畜牧业发展水平高低和劳动工具保障程度等因素制约,大部分雇主的土地都在500俄亩以上,并且有较为充足的役畜和劳动工具。农民受雇于地主及富裕的同村人,既能在农忙时从事田间劳作,又能在农闲时赚取额外收入来交纳赋税和维持日常生活开支。
农民务工的第一个流向是本地务工。本地务工指希望增加非农收入又不愿离家太远的农民到当地或邻村地主和富农处打工赚取货币收入。农民本地务工通过计件和计时两种方式结算工资。计件工资指根据完成任务的数量结算工资,计时则根据雇佣时间长短分为年工、季节性定期工和日工。年工是最理想的雇佣形式,通常从每年的11月开始,持续一整年。雇佣长工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比较多见,雇主以拥有10~20俄亩以上土地的农户为主。一般而言,季节性雇工中冬季雇工人数少于夏季。年工和定期工通常住在雇主处,雇主除了支付工资,还提供住宿和伙食。日工的伙食有时由雇主提供,有时自己解决,他们通常来自少地或家庭劳动力较多的家庭,从而在农忙时有余力打工。③日工可以在劳动开始时现用现雇,主要从事打谷脱粒、收割庄稼、运送粮食和割草除草等工作,工资较高,也是比较常见的雇工形式。雇主也可以预付工资提前雇工,但是条件非常苛刻,通常至少将工资压低20%~30%。农民领取了预付工资则必须根据雇主安排的时间工作,经常错过耕作自己份地的宝贵时间。④日工的雇主不完全是地主,农忙时农民自身也偶尔雇佣日工。
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取决于其经济状况和家庭构成。有些农民只是偶尔在地主和其他私人领地务工,有些农民家庭个别成员长期外出打工,有些农民家庭全部劳动力都当雇工。全家参与雇佣劳动的农民开始与农业分离,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分化。⑤从雇工性别来看,雇佣女性日工的时间多集中在6月和7月,此时正值除草和庄稼收割期,而雇佣男性日工的时间多集中在8月和9月,这是收割、打谷及完成野外作业的时间。中部黑土区农民在本地打工时多选择计件工资,前提是农民个人拥有役畜和劳动工具,这给农民带来很大困扰。19世纪末,坦波夫省农民役畜和劳动工具均不足,其中坦波夫县50俄亩以上的领地中,26%的播种面积没有相应数量的役畜来耕种。⑥
农民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雇工身份赚取资金,不断加入到商品货币关系当中,但同时也受到雇主的刁难。各级国家管理机构以立法形式不遗余力地保护地主和富农的利益。1863年4月1日《关于雇佣农村工人的临时规定》授予地主处罚工人的权力,雇主可以任意指责雇工失职、懒惰、玩忽职守等,可以任意解雇不合心意的雇工。1886年6月12日通过《关于农村雇佣劳动的法令》,规定农民雇工必须完全服从于地主和富农雇主,不经雇主同意无权离开,无权从事其他工作。如果雇工逃跑,雇主可通过警察将其遣返,拒绝返回者要负刑事责任,最终被长期拘捕。雇主可以行为粗鲁、公开顶撞雇主、故意损坏机器等为由克扣工资,并可随意指责工人懒惰和怠工甚至开除。①
农民务工的第二个流向是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是指农民离开本地到外地打工赚钱,从而出现大量劳动移民。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俄国自然条件的制约,俄国农业生产季节短暂,不利于精耕细作,粗放的耕作方式很少施肥以恢复地力,土地贫瘠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不足;二是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土地减少,政府的尝试和农民的努力都没能转变这种局势,农民需要寻求农业以外的收入;三是工業的发展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②
农民外出务工通常根据离乡距离远近进行分类,一是到外村打工,二是到外县打工,三是到外省打工,其中第二种最为常见。③各地区外出农民从事的工作主要分工业型、农业型、手工业型和短工等几种。从工资水平来看,工业型工资额高于农业务工。农业外出务工工薪收入很不稳定,基本在10~25卢布间波动,最高也能达到40卢布。但受到收成高低和天气好坏的影响,大部分工人整个夏季的工资不超过10~15卢布,有时低至5卢布。④
除贫困农民以外,部分中农和极少富农出于不同的需求和目的也加入外出务工队伍。萨马拉省诺沃乌津斯克县58.6%务工者是没有役畜或役畜极少的农户,他们主要在地主和富农处从事收割、放牧等农业型劳动,打工目的是维持生计;30.6%的务工者为中农,他们既务农,又从事制毡、毛皮加工、裁缝、木工等工业型工作,外出务工目的是维持自身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另外还有10%的富农外出寻找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机会,他们主要深入原料充足、手工业制品丰富和同行尚未涉足的地区,在扩大自身经济影响力的同时,也为新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⑤
从来源和流向来看,外出打工农民的分布很不均衡。改革后几乎32%的欧俄50省农民都谋求份地外的职业,且多为男性。⑥其中,非黑土区75%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属于资本主义范围的手工业生产活动,黑土区这类农民的比例也高于50%。⑦19世纪90年代大量外出打工者不断涌向东南地区。到20世纪初,非黑土区外出务工者仍占总数的56.5%,并以中部工业区打工者居多,总数超过100万人。北部黑土区外出务工农民总数近80万,其中22.5万人来自图拉省。伏尔加河中游和伏尔加河中下游左岸地区共有约60万农民外出打工,其中维亚特卡省仅低于图拉省,达到22.3万。⑧
各类证件发放数量及比例也可以反映出农民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农奴制改革前,农民离开居住地需要领取居住证、短期证(时限为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和身份证(时限为半年、一年、两年、三年)等证件。这些证件的颁发,需依法依规进行,1857年身份证章程对各类证件的发证机关和农民外出时限及距离作出规定。改革后,《关于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的总法令》规定,经上级部门批准后农民可以离开原居住地。1861年9月21日《关于向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发放身份证的规定》是对总法令的落实,并且从1866年普及到国家农民。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持有短期证和身份证的绝对人数增长了4.5倍,总数达到7140万人。从所占比例来看,短期证在70年代和80年代比例升高,60年代和90年代所占比例较低。半年期身份证发放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一年期身份证比例缓降,到90年代比例骤然升高。两年以上长期身份证在各个时段的发放比例都较低,但绝对数仍呈上涨趋势。⑩中部黑土区农民外出打工形势比较活跃,从改革后的60年代至90年代,身份证发放数量以十年为单位持续增长,尤其90年代农业歉收致使大量农民从中部黑土区迁移到南部地区。随着农民分化加快,身份证制度对农民流动的限制由紧变松,短期证陆续废止。农民在居住地50俄里以内打工且时间不超过六个月已无需购买身份证,遭遇歉收、火灾等灾害及迁居到国家土地可得到免费证。身份证制度放宽促进农民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
改革后农民畜牧业发展缓慢,但不意味着停滞不前。畜牧业在广义农业中的作用仅次于种植业,通过分析主要农业区即黑土区畜牧业发展概况,可收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用。
黑土区畜牧业发展特点。黑土区是俄国主要农业区,不同种类的牲畜对农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亦不相同。为农业生产提供畜力的是牛马饲养业,绵羊、山羊和猪等小型牲畜的养殖主要用于满足农民生活需求也能出售畜产品获利,家禽和蜜蜂饲养用于满足家庭生活所需和本地贸易。中部黑土区各省的家禽养殖业和养蜂业比较发达。饲养家禽的饲料比较充足,用粮食残渣就可以养殖鸡、鸭、鹅。除满足家庭生活需求外,有时也在本地进行贸易。俄国草木繁盛,为养蜂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蜂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有一定难度,所以养殖技术和经验仍比较传统和原始。
牲畜数量尤其是役畜数量是衡量农民经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黑土区农民的主要畜力是马和牛,奔萨省只用马作畜力,这也是伏尔加河流域的特点。19世纪50年代奔萨省马匹数量不断增多,到60年代仍呈上涨态势,马匹数量达到50万头。①但是到了70年代,减少到35.9万头。80~90年代继续减少,到1898年有28.1万头。每百人拥有马匹数量也从1879年的32.2头减少到1898年的20.6头。②役畜数量减少对农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造成牲畜数量减少的首要原因是人口不断增长。改革后黑土区各省牲畜数量并非绝对和持续减少,个别地区牲畜数量增加,但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人均占有牲畜数量则相对减少。喂养牲畜的饲料供给不足是造成数量减少的第二个原因。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很难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尤其歉收年头。当饲料不足时,只能以松树皮、枞树皮、锯末、刨屑、树叶、荨麻、苔草和树木嫩枝等喂养牲畜,个别地区甚至这些替代品都无法足额提供,结果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影响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第三,农村兽医和兽医机构的缺乏造成患病牲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医治。19世纪后半期,兽医刚刚兴起,但是数量非常有限,医疗水平也不高。兽医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牲畜的体质和品质,比如建立兽医站、良种繁育场等,但农民担心牲畜患病死亡造成损失,所以很少购买价格较贵的牲畜。最后,保护措施不到位也会造成牲畜意外损失。弗拉基米尔地方自治机关统计结果显示,1873年,欧俄45省共有17.9万头牛和56.29万头羊丧命狼口。③
畜牧业在黑土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畜力。役畜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动力来源,畜养牛、马等大型牲畜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第二,为蓄养地力提供肥料。厩肥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最传统、最有效的肥料,牲畜排出的粪便作为畜牧业的废弃物在农业中得到有效利用。第三,為农民日常生活提供给养。畜产品奶、肉、蛋等丰富了农民的饮食结构,既是农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改善生活增强体质的营养品。
整体上,俄国主要农业经济区黑土区的畜牧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各省的畜牧业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农民基本的生产性和消费性需求,商品化程度较低。④畜牧业产生的肉、奶、毛皮等产品是农民生活必需品,除满足生产生活所需外,农民很少从事畜牧业。农民用一俄亩土地经营农业能收入11卢布70戈比,如果用这一俄亩土地从事畜牧业只能收入2卢布30戈比。⑤19世纪中后期,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畜牧业缓慢发展,个别地区牲畜总量亦有增加,但人均牲畜数量几乎停留在原来水平,畜牧业的进步意义更多体现在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方面。
畜产品商品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俄国农民通过出卖牲畜和畜产品等方式,使畜牧业加入到商品货币关系中。改革后牲畜的价格有所提高。1886~1890年间,奥廖尔省平均每匹马值33.5卢布,每头牛20.8卢布,每只羊2.51卢布,每头猪8.61卢布。1891~1895年间,相应为35.7卢布、25卢布、2.63卢布和12.25卢布。其中,种畜的价格最高,沃洛涅日省下涅杰维茨县一头公绵羊的价格达到50~75卢布。①喂养乳畜出卖亦可获利。这项工作通常由老年女性和儿童来完成,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创收,但能否真正获利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喂养条件。农民至少拥有两头以上的成年牲畜才能保证充足的奶源。出生三周以下的牛犊喂奶频率较高,每天两次,春天每天三次,四天就用去一桶牛奶。长到三周至十周大时,牛奶中可兑入1/3的水,这样就只需要2/3桶牛奶,但要喂食次等小麦加工而成的饲料饼等。这样,三头牛可以喂活八头牛犊。如果农民没有更多牛奶,则在牛犊长到六周至八周大时以15~16卢布的价格提前卖给采购商人。②实际上,喂养乳畜耗费很多牛奶却并未带来可观收入。
除了直接出卖牲畜,还可以出售肉类、脂肪、毛皮、奶制品等创收。改革后奶制品加工厂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据统计,1881~1904年歐俄50省奶制品工厂数量增加了两倍,产值提高了近8倍,工人数量增加了3.5倍。③黑土区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1896年秋季,库尔斯克省每普特牛肉卖2.2卢布,每普特羊肉卖1.9卢布,每普特猪肉卖2.3卢布,每普特动物脂肪卖4.4卢布,熔炼过的黄油每普特价格为8.9卢布,简单处理过的羊毛每普特为8.1卢布。夏季上述产品的价格略有波动。奥廖尔省每普特牛肉价格为3.4卢布,每普特黄油价格为9.6卢布,每普特动物脂肪价格为6.2卢布,每普特皮毛价格为9.6卢布。④相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而言,这些产品的价格较高,一般都高于中农和贫农的购买能力。另外,奶制品加工企业多为半手工式经营,生产设备不够先进,技术指导不够完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加之卫生监督标准不够严格,奶油及其他奶制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优质牛奶加工出劣质奶油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由于冷藏车不足,奶油在运输中常常变质。20世纪初,只有20%左右的奶油能用冷藏车顺利运出。⑤
奶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说明畜牧业商品化程度加强,同时对劳动者的剥削也在加强。企业主在收购牛奶时尽量压低价格,以各种理由争取利益最大化。奶制品加工业能够为富农和中农带来收益,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获利很低。贫民除了留下少量牛奶给孩子补充营养外,其余的全部卖出以换取货币交纳各种赋税。家禽养殖业也获得发展,鸡、鸭、鹅等品种俱全,国内市场禽肉、蛋、绒、羽毛等产品增加,但受养殖范围和规模所限,不会对农民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
19世纪中后期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废除农奴制改革是解决俄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改革后的农业发展未能顺利实现资本主义转向,农民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人身自由,但地少地薄、税高赋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而滞重。改革后农民试图通过副业创收来缓解困境,虽然收效甚微,并对农民经济产生或利或弊的多重影响,但较之农业,副业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不能单纯从经济层面的创收多寡进行简单评价,更应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层面对其利弊进行全面认识。
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畜牧业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所需之动力和肥料,为农民提供生活必需品。本地及外地务工等手工业活动既能添补家用,节余部分资金又可缴纳赋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经济压力;其次,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一方面,畜产品商品化,进入流通市场;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形成大量自由雇佣劳动力,部分农民成为无产者的同时,部分富农成长为企业家,农村社会分化加剧;最后,农民大量外流造成当地劳动力短缺,破坏了当地劳动力结构,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接触村外世界和从事非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觉悟。所以,尽管副业对农业只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但副业缺失的农业处境将更加艰难。副业在形式上对农业进行的补充有限,性质上资本主义要素的成长却显于农业。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副业生产中自由雇佣劳动力增加和商品市场的活跃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奠基和蓄力,在俄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唐艳凤,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俄国经济史和社会史研究。
【责任编辑:杨莲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