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
陆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护理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起病紧急且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较强威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当重视护理干预的作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应当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介入手术治疗的顺利,稳定患者生命健康。为了详细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相关情况,本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86例进行介入治疗的86例本病患者,分组观察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分组观察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86例以介入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每组43例。观察组男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3和20例,年龄范围在50-75岁之间,均龄(60.53±3.57)岁;对照组当中男女分别为24和19例,年龄范围在51~78岁之间,均龄(61.02±2.82)岁。组间常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加强监护,谨防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发生意外,为介入治疗提供对应的准备,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病情恶化的预防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患者在手术之前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应当多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基本信息,特別是患者的疾病史与合并症状等,做好患者术前病情监护,谨防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医护人员在尽心手术之前,应当做好必要的宣教工作,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治疗的优势和风险,安抚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情绪,让患者能够以更加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手术前应当做好介入治疗的相关准备,给予患者优质的健康以及饮食指导,带领患者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查,并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意义,让患者配合治疗以及护理,格外注意患者正式治疗前的情绪变化,对患者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②术中配合。手术治疗时应当配合医生完成介入手术操作,准备好手术包、溶栓药物以及造影剂等相应的准备,调整患者的手术体位,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让患者以舒适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注意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在术中适时的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和安抚,降低患者手术紧张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谨遵医生要求为患者完成输液、递送手术工具等操作,将手术中异常的指征及时汇报,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③术后护理。(1)术后应当密切监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其中着重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四肢肌力等指征,避免高灌注综合症的发生。(2)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3)注意观察穿刺处敷料是否干燥,穿刺处有无血肿、渗血、渗液。穿刺周围皮肤、温度、颜色、远端末梢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4)谨遵医嘱用药,其中术后常用尼莫同、欣维宁、翰安较为常见。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5)穿刺处按压1h,术后患肢6~12h内伸直制动。(6)全麻未醒,头偏向一边。全麻醒后6h,逐渐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误吸,多吃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增加腹压。(7)术后24小时开始协助患者床上翻身,床边坐起逐渐过渡到室内活动,以不引起头痛、头晕为宜。
1.3观察指标对比组间满意度状况,将患者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级,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7.0行统计学分析,“x±s”来表示计量资料,t为结果检验,(%)表述计数资料并以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的人数人别为26、15、2例,满意度为95.3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09±3.24)d;对照组相应数据分别为20、15、8例,满意度81.40%,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47±3.18)d。在本组数据上,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理想(P<0.05)。3讨论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中型优质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状态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在介入治疗中应当注重患者治疗前期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治疗后的的护理,保障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降低治疗风险指数,保证患者健康。通过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做到在介入治疗前提供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身心的准备,术中配合医生完成介入治疗操作保证手术的可靠性,术后给予患者细致的病情监护,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等。本文比较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相关情况后,无论在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理想(P<0.05)。所以本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给予患者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比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