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的童年抹上诗意的底色

    刘凤

    儿童诗姓什么?姓童,童心的童。儿童诗来到世上,一颗童心,跳在纸上。儿童诗,是一派天真的诗,它像一块脱颖而出的宝玉,天然去雕饰,闪耀着一份灿烂的光华。

    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看到新奇的开关,总想去摸一摸;他们看到发亮的钉子,总想去拔一拔;他们见到不倒翁,总想去推一推。孩子在动的过程中,由于未掌握事物的属性,也许要闯点祸,这也不要紧。闯了一点祸,学了一次乖,孩子也终于获得了真知,这有什么不好呢?好动是孩子解开一个个世界之谜的起点,也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所以,儿童诗不该是“静”的文学,而该是“动”的文学。

    我们中国的诗教,是有深厚的传统的,许多教育学前辈和老一辈作家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能忘记的。如袁鹰的《时光老人的礼物》、金近的《春姑娘和雪爷爷》、郭风的《小郭在林中写生》、田地的《我爱我的祖国》、任溶溶的《给我的巨人朋友》等作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我们的文学经典,灿烂如一条银河,如果没有全面深刻的继承,就不可能有兼容并蓄的光辉发展。这些不是值得孩子们看看的稀世珍宝吗?

    诗的建筑美。诗是文学园地里最美的文学,从里美到外。诗的外在美,有人把它说成是“诗的建筑美”,像建筑艺术一样,讲究布局,讲究对称,讲究一种排列的美。如冰心所写的《繁星》(节选):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像这种一句更比一句长的,柔情似水的梯式诗,长长短短,短短长长,或回环曲折,或升腾起伏,都展现了诗的各具姿势的建筑美。这种建筑美是形式上的一种新奇的尝试,让人眼前一亮。当然在实际中,并不能孤立地只讲求形式,只有正确地理解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使诗的百花园开出新颖的花朵,变得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诗的音乐美。诗也是心灵的五线谱,它有自己内在的旋律。有人会问,这个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音乐,还是先有诗呢?有人认为,诗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一起诞生的。有的孩子从小背诵名篇,即使完全弄不懂诗中的意思,但诗中甜美的韵律感、节奏感,常常会成为孩子长大后,跨进诗的大门的向导。如金波写的《叶笛》(节选):

    像树上小鸟的啁啾,

    那样婉转、亲切;

    像树下小溪的流淌,

    那样柔美、明澈;

    像林中微风的呼哨,

    那样欢跃、轻捷。

    这一小节的双行,都押上了辙韵,整首诗发出了铿锵悦耳的奇妙音响,很像一首匠心独运的变奏曲,读了能给人以清亮亮的回味。诗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音响效果的世界,也是一个滚动着大珠小珠的美的世界。

    诗的意境美。意境是什么?意境指的是一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所能到达的幽美崇高的境界。有意境的诗才能传情,有意境的诗才能传神。诗是净化剂,大凡意境高超的诗,都能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那么,优秀的儿童文学家,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儿童的密码,他们所描述的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事情。孩子们读了这样的诗能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得到精神上的浸润。

    如郭欣的《期望》(节选):

    星星是多么明亮,

    挤满我的小窗。

    閃动晶蓝的眼睛,

    微笑着向我张望。

    一首意境开阔、色调清新的诗,读了以后,真叫人浮想联翩呵!它像云一样飘过来,又像春风一样,轻轻地飘走了,不着痕迹,写来不事雕琢,能够触笔成春,给人一种亲切的不尽的回味。

    因为以上这些,孩子们是喜欢诗的。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诗,穿梭于诗行之间,是何等快乐,何等惬意!那么,在这样的读诗当中,除了快乐和惬意之外,我还能让孩子们收获点什么呢?至少应该可以让他们享受从读到创的这个过程,从而实现真正的精神成长。

    诗是儿童从生活中长出来的

    那个手拿小风车、急匆匆地奔向家里的孩子,大概是有什么喜事,急着告诉他的妈妈;那个背着书包垂头丧气,独自一人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大概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不想告诉妈妈;那个举着手,在课堂上跃跃欲试的孩子,大概是有什么新的想法想告诉老师……这些生活中的情景,我们时常会看见,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留心。

    小妮从一年级入学时就特别喜欢读诗,每次上课那双大大的眼睛总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你。看,儿童诗是多么的好玩。上了二年级,我给孩子们拓展学习了一篇《画风》的文章后,让孩子们回家在生活中去寻找“风”,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风”,用笔去记录生活中的“风”。有人问:“老师,风是看不见的,怎么去找哇?”我说:“风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去用心感受。”过完周末回来,有的孩子找到了“飘动的旗子”,有的孩子找到了“撑不开的伞”,还有的孩子找到了“掀起的衣角”……孩子们的思维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些跃动的思维图谱正是孩子们联想的见证,捕捉住这些思维的图谱,抓住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这种诗的熏染和气质同步生长,最终才能有所成。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小妮的作业,她用儿童诗的形式试着写了一首《画风》:

    绿草青青

    那是风在点头

    花枝摇晃

    那是风在招手

    树叶“唰唰”

    那是风在唱歌

    杨柳飘飘

    那是风在跳舞

    波光粼粼

    那是风已陶醉

    这样楼梯式的排列,不正是冰心奶奶那样的新奇的具有建筑美的诗的形式吗?这时的小妮有了一种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天然链接本能。虽然只是仿作,但是其间的生活痕迹却是让人一眼便知的,其间的用心也是一眼便知的。可能有人会问,孩子在写这几句诗时,脑海中出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联想呢?其实我们不必这么细究,如果小妮是名家,那么写出来的诗可能会引起读者们的各种解读,可是小妮只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没有过多的复杂的想法,只是简简单单、单单纯纯的,而儿童诗就应该这样,何必非要那么复杂呢?只要是从儿童的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那么,就是和儿童的心灵合拍的。

    诗是儿童从痒痒中挠出来的

    我国中考、高考中的作文要求明确指出:除诗歌以外可以写任何文体。有这个指挥棒在,儿童诗在教学中的出现就变得少之又少,大部分老师最多就是带着学生背背名篇佳作,更谈不上带着学生写诗了。

    无意中,我读到了高子阳老师写的一首很有趣味的儿童诗《教室》,像这样的儿童诗,据高老师说,他写了很多很多,而且在他所教的班级里进行了童诗的欣赏教学,虽然刚开始一学期只抽出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他原创童诗的欣赏,但在此影响下孩子们也写了很多很多的童诗。

    我打算像高老师那样,也去尝试尝试,和孩子们一起写诗。儿童其实就是天生的诗人,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都可能具备诗句的特质,我做此尝试,并不是为了告诉学生你的老師有多厉害,而是旨在唤醒学生内心的诗意,让他们觉得,你的老师是一个“诗人,那么,你也要写诗,而且能写很多诗。

    刹那间,我像是在一条通往同一个目的地的不同的路上找到了同路人般的惊喜,也像是为自己找到了在教学道路上前进的动力。因为我也是一个特别爱写诗的老师,所以我带着孩子们一步步走进儿童诗的王国,不仅我创作,孩子们也创作。

    于是,阅读了《蜜蜂引路》,我和孩子们一起创作了《蜜蜂引路》:

    花丛里

    有一只勤劳的蜜蜂

    正在欢快地采蜜

    园子里

    有一群勤劳的蜜蜂

    正在热闹地搬运

    小房子前

    有一个欣喜的年轻人

    正在小心地敲门

    这正是他要找的养蜂人

    花丛一园子一小房子

    蜜蜂来引路

    不愁没有路

    看吧,就是这么简单与自然。当你的手有一点痒痒的感觉的时候,当你的心开始激烈跳动的时候,你就开始写诗吧!诗是一颗痒痒树,瘙痒了每个孩子的心,于是,儿童诗就是从痒痒中被挠出来了。

    诗是儿童从心田里流出来的

    在学校的时光里,我带着孩子们徜徉在诗意的海洋里,沐浴在诗意的阳光里,我读诗,孩子们跟着读诗;我写诗,孩子们跟着我写诗。我们共同去发现学校学习和课余生活的美好,共同去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我告诉孩子们,大自然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写诗的对象,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呼吸。

    于是,睡懒觉的孩子,这样写《我想睡觉》:

    小鸟枝头叫

    天气那么好

    爸爸说

    “宝贝起床啦”

    妈妈说

    “乖乖起床了”

    呼噜——

    呼噜

    可我还在睡觉

    上眼皮想要睁开

    下眼皮不愿醒来

    不要叫我了

    我还想睡觉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见有的同学把饭粒不小心掉到桌子上,有人这样写了一首《小饭粒》:

    小呀小饭粒呀

    走呀

    走呀

    走呀

    走到两扇“大门”边呀

    遇到两排“白栅栏”呀

    滚呀、爬呀

    走呀、跳呀

    咕噜——咕噜

    滚下肚呀

    终于到达“终点站”啦

    就这样,我们一起行走在儿童诗的道路上,一日日地读、一日日地写,没有任何的功利性——为了考试才这样去做;也没有任何的目的性——为了成为伟大的诗人才这样做。我们仅仅是好玩,仅仅是快乐,仅仅是喜欢。看吧,诗就是从孩子的心田里这样慢慢地流出来的,如小溪般潺潺,如小河般清清,总有一天终会流向浩瀚的大海。

    诗,多么美妙的东西,有形式、有韵律并富有意象的感情色彩。虽然我们的诗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通过这一形式的教学尝试,发现我们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暗自下定决心,儿童诗,我要继续写下去。也要让我的孩子们继续写下去;这样的课我也要继续上下去,也要让我的孩子们继续上下去,仅仅为了给孩子们的童年抹上诗意的底色。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