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借鉴公共历史学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致用”人才,从“趣在求是”走向“学以致用”,是史学摆脱危机,焕发生命活力的必由之路。培养史学“致用”人才,需要实现高校职能的整合与优化,探索多样化路径。本文认为,教学建设能够夯实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根基,科学研究能够提升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质量,文化实践能够拓宽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场域,社会服务能够彰显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史学,学以致用,人才,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6-0007-05
21世纪以来,市场导向的强化对传统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史学危机”直接冲击着高校史学人才的培养。这种危机,源自于史学“求真”的本色与服务当下社会“致用”责任之间的巨大张力。摆脱“史学危机”,必须把“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从“趣在求是”走向“学以致用”,①努力培养“学以致用”的史学人才,在史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的互动中,彰显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价值。党的十八大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②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之一,从而为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史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史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摆在首位。重视“质量”就是推进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体化培养,重视“效益”就是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建设。围绕造就高校“学以致用”的史学人才培养目标,把夯实学生“求是”之能和发挥人才“致用”之功贯穿始终,实现高校史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互动互补互融,推动高校史学教学和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一、教学建设夯实史学“致用”
人才培养的根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流的人才。高校教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教书育人使命的担当者和实施者。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是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为此,“要真正把学校所有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③整合所有办学资源服务和服从于教学建设,着力克服教学建设与其他工作的“两条线”“两张皮”问题,把教学的软任务转化为建设的硬指标。
史学教学建设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提出培养史学“致用”人才的目标,主要是借鉴了公共历史学或应用历史学的办学理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应用历史学的创立挽救了美国高校历史专业的危机,开拓了史学发展的广阔前景。应用历史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满足客户需要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公共历史学作为其必备的素质,构建“‘立体型课程体系和‘内外互动型教学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主动挖掘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①史学专业教育融入公共历史学办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去重“学术研究型”轻“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局面。
高校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目标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学建设的方向。教学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归根结底在于教学建设要始终围绕和朝向人才培养目标。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从“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师团队”三个方面入手。②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学生成长和社会需求作为教学建设的发力点,积极推进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制度建设和实践教学建设。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是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同时,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硬实力。在教学制度建设方面,重点是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教学、科研和实践的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优化教学管理结构,强化教学管理职能,提升人才培养的软实力”,③这是打造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重点是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努力实现实践教学的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在开辟实习基地的同时,与相关单位谋求项目合作。如2014年,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在省文物研究所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且就泥河湾考古发掘达成项目合作协议,每年由学院拿出15万元经费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考古发掘,并且围绕“泥河湾考古史”“泥河湾考古口述史”等项目开展了调查与研究。2015年,在内蒙古化德县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且就“‘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驿站文化”开展了项目合作。2016年,在承德隆化文化局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2017年初,在唐山遵化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且就共同开展“燕文化”研究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科学研究提升史学“致用”
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中心任务。教学活动是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研究是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一项建构性工作。科学研究支撑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教学水平的高低和科研水平的好坏,是评判高校综合实力的基本标准。”④实际上,早在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就已经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真正有意义的史学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地把自己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纳入教学活动。19世纪晚期的美国大学则提倡“研究是开展有效的大学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准备”,⑤更有甚者,宣称“没有研究的教学不是大学的教学”。⑥20世纪中期之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遭到质疑。最普遍的抱怨是教授们把时间和精力投注于科研和校外咨询,而忽视了教学活动。史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人们探讨的并不多。当然,這里并不是简单地探讨史学教学和史学科研的关系问题,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史学科研借助于史学教学对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作用。
科学研究提升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实现的。从直接方式看,就是科学研究直接服务于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帮带式,如同过去的师父带徒弟。史学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帮助查阅资料、调研访谈、统计数据,甚至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和著作的部分章节。这是教师的史学科研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对于培育史学精英有着重要作用。二是指导式,以师生互动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调研河北”项目。比如,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开展的“毓秀史学”大学生学术论文大赛、“百部史书,百名学子”读史明志活动等,都需要史学专业教师广泛深入地参与指导。三是报告式,以聘请国内外史学知名专家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和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载体,把学术科研资源直接转化为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能量。如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的“毓秀史学大讲堂”已成功开办80多讲,国内知名学者如朱英、陈志强、武力等曾来校讲学。近年来,举办“华北城乡与近代区域社会”“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等国际学术研讨会多场。从间接方式看,就是科学研究借助于教学活动助推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史学教学的优势在于“博”,史学科研的优势在于“专”,讲授《中国通史》的大学教师,他的科研领域可能只是一个朝代、一个领域。高校史学专业教师以历史教学为平台,把自己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和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历史视野、夯实理论功底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徐悦在《浅探高校历史教学与史学科研的互动关系》一文中,在系统阐述高校历史教学对史学科研诸多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史学科研对于历史教学的支撑作用,包括“有助于深化历史教学”“高水平的专著、教材或编著的著作可直接应用于教学”“为教学提供素材”“对学生特别是所带的研究生产生有益影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①通常,学术功底扎实的教师要比照本宣科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的学术思维和理论方法能够深刻影响学生,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能够深刻感染学生。
三、文化实践拓宽史学“致用”
人才培养的场域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胡锦涛明确阐述了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源泉,高校要发挥好文化育人的作用。对于史学教育而言,“文化传承和创新”必须落脚于“致用”人才的培养。文化是史学的魂,史学是文化的根。史学教育旨在实现大学生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双向建构。古人讲“以文化成”,今人讲“以文化人”。高校史学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承既包括横向传播,又包括纵向传递,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遗传与发展。史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同步的,或者说,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史学教学中的“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便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的生动体现。刘献君教授认为,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育人的路径有“凝练大学核心教育理念”“开展民族精神基本经典教育”“改革课堂结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课堂、重视实践性课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②
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必须妥善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力求做到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在“知”的方面,重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法是读经典,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③在“行”的方面,重在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比如,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借助文化实践培养史学“致用”人才,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文化实践培养模式:一是古礼文化展示——古风沐染文墨香·礼仪传承气韵长。历史学院古礼文化展示活动始创于2009年,已经成功举办七届,主题涵盖古代婚俗、古代食宿、修身立人、孝悌文化、明礼诚信等。古礼文化教育活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本”,传递其“神”,凝聚其“魂”。重在培育大学生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观念。二是国学经典诵读——经典品读忆风尚·馥郁国学传四方。历史学院通过开设国学课程、组建莲池国学社团和举办经典诵读,坚持培育学生国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先后开设《国学基础》《古代礼文化》《燕赵文化》等课程,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同时,整理、编排和表演的国学经典诵读作品《秦风汉韵流千古》荣获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展演一等奖。三是历史文化教育——风云变幻话历史·钟灵毓秀聚讲坛。历史学院坚持育人理念的创新,提出“以史养德,以史明志,以史谋事和以史立业”,强调历史是生命的根基、智慧的源泉、事业的支点,积极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如“毓秀史学讲坛”“毓秀史学夏令营”等。四是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印于心·社会实践践于行。历史学院注重红色文化的学习研究和保护传承,系统开展了以“发扬红色精神,挖掘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调研、寻访和志愿活动。组织开展了寻访红色人物、挖掘红色资源、记载红色历史等实践活动。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分会”,组织学生到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2016年7~8月开展了“红色文化口述史”系列调研。2017年3~4月开展了“地域红色文化遗址解说词调研”主题实习实践活动。文化实践拓宽了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场域,丰富了史学教育教学的内容。
四、社会服务彰显史学“致用”
人才培养的价值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史学专业教育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看,“先有培养人才,再有发展科学,再有直接为社会服务”。①“致用”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史学职能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前提,是高校史学“致用于人类,致用于社会,致用于现实”②的核心职能和根本任务。因此,必须把社会服务理解为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拓展,必须依托史学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落实它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时,在服务社会中检验史学科学研究的绩效,彰显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高校史学的社会服务具有重要的“反哺”效应,一方面,在为社会服务中可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获取更多“致用”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另一方面,依据社会需求调整史学“致用”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增强史学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不仅重视“解释世界”,而且更加注重“改变世界”。史学之“改变世界”的旨趣主要是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的。因此,解决好史学面向现实、服务社会的问题,是增强史学专业办学活力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历史学界就围绕“史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大规模的讨论逐漸沉寂。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基于史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史学面向现实、服务社会问题”。多数学者认为,面向现实、服务社会是史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史学表现自身存在价值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史学教育责无旁贷。
史学的社会服务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反思、见证和展望。④反思是历史的鉴今功能,“历史是现实社会的镜子”,⑤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通过“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等等的历史教学,可以揭示王朝兴衰与民心得失的必然联系。反思旨在“察古而知今”,正如司马迁著《史记》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见证是历史的证明功能,就是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提出可靠的历史证据。比如,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见证了“三大选择”: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也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展望是历史的预测功能,史学能够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们展望和把握未来。史学“致用”人才的培养重在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让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祖国美好的未来。
“致用”人才培养是史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史学“致用”人才能够成为生产力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史学教学通过“致用”人才精神性因素的干预和优化,将更加有利于把生产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高校史学的社会服务绝不是简单、被动的适应,而应当是积极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的优势体现在“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和信息优势”⑥等方面,其中,人才优势重点在于为社会培养大批学以致用的创新人才。对于高校史学教育而言,社会服务的落脚点是大众精神追求的引领、思想境界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形塑,为此,要把史学“致用”人才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传播的使者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骨干。同时,要结合区域社会发展,把高校的历史学科打造成为区域史学人才培训中心、区域历史文化创新中心和区域历史信息咨询中心等。
总之,史学的“求是”与“致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求是”与“致用”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是高度一致的。高校史学人才的培养理应坚持“求是”与“致用”的统一,也就是说,我们提出培养史学“致用”人才,并非是舍弃或忽视“求是”,而是强调“致用”的至上性、目的性和指向性。培养史学“致用”人才必须坚持高校职能的整合和优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国际学界公认的高校三大基本职能。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赋予了高校新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高校的第四大职能即“文化传承创新”。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又提出了高校的第五大职能即“国际交流合作”。本文的关注点在于高校职能的整合和优化,以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中,国际交流合作对于史学“致用”人才培养的作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挥国际交流合作职能旨在扎根中国,立足本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是发挥国际交流合作的先遣军和主力军。“走出去”和“请进来”是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两种基本方式。“走出去”重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请进来”重在让世界了解中国。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对于学习借鉴国外高校的史学办学经验,以及挖掘史学“致用”人才培养尤其是世界史专业人才培养的资源等,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李维意,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历史教育。
【责任编辑:杨莲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