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张华威
摘要:当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这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内控却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管理的必备条件,商业银行若想长久发展首先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了适应商业银行的制度要求并及时与国际经济潮流接轨,商业银行应合理转变经营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内控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内控的现状,建立内控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现状及含义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商业银行内控的作用是商业银行为了保护储户资产安全,防范财务风险,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准确性,同时提高综合效益,确保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并对各部门的员工所从事的各项业务流程,来进行风险控制,商业银行通过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才能更好地让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央行、银监等发布的监管制度在商业银行内部得到彻底实施,才可以更加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等风险。而这种内控的系统类似于人体中的神经经络,要遍布银行的各个部门,才能保证整个银行的正常运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外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考量,与它对应的内部管理系统建设就凸显很重要和急切。
1 深刻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内部控制含义是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能力,保障其资产安全并且毫发无损,也为更好保证各项制度合理规范实行,各部门经济单位和组织进行经济方面实行中,需设立可互相制约业务的形成形式和职能分工的一个实施方法和方案。它的出现是为了能让经济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增强经济方面的管理。内控体系核心是为增强经营管理上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银行遵守法律法规。而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会计和其他工作相关的业务程序;相似职能权利的制约。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审贷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等。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国际经济动荡不安,金融危机等席卷而来,商业机构出现不良事件等,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增强在内控建设方面的重视。旧时代,深圳特区的商业银行去学习发达国家的内控制度,并开始对自身进行摸索。接着,国有银行等在内的一些大型银行也开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20世纪90年代来,建行实行了“审贷分离”的信贷管理制度,工商银行系统也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十大禁”措施。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借鉴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制定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些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历程。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在内控这一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商业银行急需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
3 建立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要条件
负责人应该养成积极的管理观念和经营方法。领导者在掌握全局这一领域有很核心的地位,其管理理念和管理作风是指导内控管理规范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的基调,同时也是进一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基础。若领导层不愿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或内控制度很难得到有效实施,那么内控将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经营作风的观念是:制定符合我国经济法的方针和法律法规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灵活性等经营理念,并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决策组织部门主要包含董事会、监事会、各项专门委员会及经营管理部门。在建立这些机构时也需要制定合理的议事规则,建设能全面发表意见和对策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科学的决策。而负责决策的部门还应该更为充分了解内控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及时跟进问题整改发展情况,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建立与内控执行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
4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实现股东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各个商业银行也加速发展的步伐,不仅使自身范围不断扩大,甚至有的商业银行已坐拥很多家分行。而商业银行规模的增大和商业银行内部发展不平衡,使得近些年负责人违背法律法规的事件时时发生,这些情况不但使商业银行陷入了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也不利于金融市场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阻隔。主要在2006年时,我国依照入世时要求,对外资银行实施全面开放政策后,导致面临世界各国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也同时受到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在参与国际竞争这一活动中,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若商业银行想进一步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更好地形象,就需要盡快对传统方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法进行全面改革。首先健全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银行实现业务快速和稳健的发展,并获得大部分认可提供重要条件。商业银行其内控制度的建设,应该更加全面的考虑银行自身业务存在的特殊性,并且针对银行较为宽泛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一套完善健全的业务流程和规则制度,完成内控管理系统下的合法化和系统化。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改革可以使得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流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内控这一机制的完善,也可相应使得银行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降低,以一个更好的形象来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商业银行日后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证。而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控体制,不但可以为银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内控制度。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变化,不仅是更好适应商业银行内部的发展要求,也还需要国家的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监管的规范。
5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5.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内控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商业银行运行方式和整体设备是否使用合理的核心要素。我国商业银行日前采取统一的法人授权管理方式,即总行作为一级法人对各个分级的机构给予一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进行分级经营和管理。由于没有很清楚地来分配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责任和关系越发的模糊,其表现在国有资产核对这一方面尤其匮乏,也缺乏增值的机制体制。同时,由于产权层次多样化,也导致利益边界的职责不明确,增强了统一法人体制与相对分散的经营权的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机制并不是很完善,在法人治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未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理制约机制,使得管理层的人员不能被有效约束,而内控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也难免会产生决策失误、滥用权利、制度漏洞等问题。
5.2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内控意识差
商业银行的很多因素都会对内控在执行过程中产生影响,有些因素甚至会严重影响其实施的效果,如:管理者是否对内控有效实施,管理者是否根据内控要求进行内部机构和职责权限设置,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等。即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但是管理者如果对于内控理解不够,片面认为其就是制度或者规章而已,甚至管理者凌驾在内控控制体系之上,都会使得内控形同虚设,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5.3内部审计形式化,缺少专门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
目前,商业银行实行的内控制度,大部分是由各个各职能部门来制定和执行,而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内控制度,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资金计划部门需要管理资金周转和调动,但却忽略配置资金方面的效益;信贷部门则负责管理信贷收回,但不问资金水平的高低;财务部门在管理账目还有核算上,对全行的基础价和效益的控制不周等问题。根据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说,对该部门的业务水平可能限制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从整体层面来说,由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使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没有合理的协调以及信息沟通,很多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冲突,很难能发挥其控制作用,使内部控制制度变得形式化,出现错误难纠的情况。此外,商业银行中存在内部评价和内部审计过于形式化这一问题,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很好的确保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或工作的独立性,使其不能保证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重大内控缺陷。
5.4缺乏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和先进的风险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以风险和效益为目标,缺乏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和先进的风险管理办法,造成了内控制度仅停留于事后的常规性检查上。银行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意识方面缺乏,对各种风险缺乏全面、客观及科学的评估,其表现在对新项目、新业务和新机构的设立缺乏严谨的风险考察和评估,对商业银行信贷款业务的风险分析也仅限于对客户过去的经营和财务资料的审查,对商业银行未来的现金流量和风险的预测不够。在风险的评估技术方面也很落后,主观判断比较多,科学方法少,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是在国家行政干预下开展各项业务的,使得银行也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和风险承担机制,同时,随着网银和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普及,网络安全涉案增多,电子化的风险显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全面、细化,很多制度的规定还比较粗略、模糊。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为了商业银行更好发展,应赶快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6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6.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商业银行现代金融制度的建立
对事的控制是通过对人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来达成的,要想有好的内控制度,必先解决人事问题。目前,工商银行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各项改革正在不断深入的进行,在全行上下引起了思想波澜。全新的形势对内控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应把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相结合起来,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倡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特别是要加强内控制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内控风险意识,激励员工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来,并积极的对内控制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此来激发广大员工对本行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自觉地来维护制度,履行職责,这样才是做好内控工作的根本。
6.2增加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应该将内控融合到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中,将内控的实施效果与员工的业绩考核相对应,与此同时强化管理层人员的对于内控的意识,包括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等。让员工主动参与对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鼓励员工及管理层主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对内控的具体工作彻底完全落实。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员工对内控的了解程度,分期分等级进行培训和内控知识的继续教育,首先改变对内控的原先认识,其次重新具体了解内控。为防止内控再次被片面认为普通的制度或者将其归拢到财务制度,应强调内控部门的所处地位,并且在相关的制度或者规章上明确规定其存在的地位和所负责的职能。商业银行须按照合法、合规、稳健的要求来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各部门及分支机构都应围绕整体的经营方针来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整体的经营利益。一般而言,商业银行须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坚持资金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6.3健全内部控制约束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首先需要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体系重构。在遵守现有金融法规的前提下,对当下的各方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的汇总并且补充,来构成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以保持相互间的有机连接,这样才能方便获得确切的信息。其次,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制约的角度来进行巩固,造成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互制约机制的欠缺,同时也是当下的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相对薄弱的地方。例如经营管理中普遍出现的报表失真、违规经营、高息揽储等一系列,这些都是有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的,但是因为缺少对权力和责任的制约,这才导致少数人敢于欺上瞒下,胡作非为,而一些人则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在商业银行内部实施授权审批,审贷分离等内控制度,能够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第三,对内部控制制度相对欠缺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许多内控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计算机的大量应用,财会体制,外汇管理,统计报表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和变化,都需要及时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来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平稳、有效进行。
6.4规范内控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内外部監督工作
商业银行若想全面实施内控制度,应全面科学规划内控的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时,应该根据不同商业银行的自身情况来分别制定。绩效考评机制须分工明确,设立具体奖惩制度等。其次,银行首要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监督工作,加强银行内控审计工作是重中之重,需要对每一笔业务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发现存在纰漏或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上报相关责任部门,并对业务进行相应调整。同时也要加强银行内部的监察工作,以防止工作人员的腐败,这样容易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可成立专门负责审计和监察工作的小组,可以由银行内部领导层人员进行领导,这样对银行负责,也对客户负责,加强税收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对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监管权威的、重要的监管力量就是外部监管部门,外部的监管起到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作用。同时国家银监会须真正落实职责,监察前置。规定国家银监会监察派驻制度,赋予监管,调查,信息的反馈,前置阶段处理等权利。协同力量,加大力度,使内外监管机制形成防火墙。一旦发现问题,须及时上报上级监管机构,迅速介入调查并处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中,商业银行要想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在内部控制这一点上下足功夫,不仅要发现其存在问题,并且对症下药,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为了保证其长久发展,也为了我国能在经济领域跻身于世界前列,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内部控制这一重点,增强风险预测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技术化、经济化,使商业银行综合水平全面提升,为商业银行注入新活力,为社会带来新福音。
参考文献:
[1] 徐聪聪.关于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2):114-115.
[2] 潘秀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5(2):230.
[3] 苏玉生.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3(14):62- 64.
[4] 邱海娟.浅议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J].新经济,2015(2):34- 35.
[5] 邱王金山.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稽核探讨[J].财会学习,2016(6):145- 146.
摘要:当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这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内控却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管理的必备条件,商业银行若想长久发展首先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了适应商业银行的制度要求并及时与国际经济潮流接轨,商业银行应合理转变经营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内控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内控的现状,建立内控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现状及含义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商业银行内控的作用是商业银行为了保护储户资产安全,防范财务风险,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准确性,同时提高综合效益,确保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并对各部门的员工所从事的各项业务流程,来进行风险控制,商业银行通过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才能更好地让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央行、银监等发布的监管制度在商业银行内部得到彻底实施,才可以更加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等风险。而这种内控的系统类似于人体中的神经经络,要遍布银行的各个部门,才能保证整个银行的正常运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外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考量,与它对应的内部管理系统建设就凸显很重要和急切。
1 深刻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内部控制含义是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能力,保障其资产安全并且毫发无损,也为更好保证各项制度合理规范实行,各部门经济单位和组织进行经济方面实行中,需设立可互相制约业务的形成形式和职能分工的一个实施方法和方案。它的出现是为了能让经济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增强经济方面的管理。内控体系核心是为增强经营管理上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银行遵守法律法规。而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会计和其他工作相关的业务程序;相似职能权利的制约。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审贷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等。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国际经济动荡不安,金融危机等席卷而来,商业机构出现不良事件等,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增强在内控建设方面的重视。旧时代,深圳特区的商业银行去学习发达国家的内控制度,并开始对自身进行摸索。接着,国有银行等在内的一些大型银行也开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20世纪90年代来,建行实行了“审贷分离”的信贷管理制度,工商银行系统也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十大禁”措施。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借鉴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制定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些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历程。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在内控这一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商业银行急需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
3 建立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要条件
负责人应该养成积极的管理观念和经营方法。领导者在掌握全局这一领域有很核心的地位,其管理理念和管理作风是指导内控管理规范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的基调,同时也是进一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基础。若领导层不愿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或内控制度很难得到有效实施,那么内控将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经营作风的观念是:制定符合我国经济法的方针和法律法规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灵活性等经营理念,并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决策组织部门主要包含董事会、监事会、各项专门委员会及经营管理部门。在建立这些机构时也需要制定合理的议事规则,建设能全面发表意见和对策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科学的决策。而负责决策的部门还应该更为充分了解内控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及时跟进问题整改发展情况,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建立与内控执行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
4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实现股东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各个商业银行也加速发展的步伐,不仅使自身范围不断扩大,甚至有的商业银行已坐拥很多家分行。而商业银行规模的增大和商业银行内部发展不平衡,使得近些年负责人违背法律法规的事件时时发生,这些情况不但使商业银行陷入了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也不利于金融市场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阻隔。主要在2006年时,我国依照入世时要求,对外资银行实施全面开放政策后,导致面临世界各国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也同时受到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在参与国际竞争这一活动中,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若商业银行想进一步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更好地形象,就需要盡快对传统方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法进行全面改革。首先健全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银行实现业务快速和稳健的发展,并获得大部分认可提供重要条件。商业银行其内控制度的建设,应该更加全面的考虑银行自身业务存在的特殊性,并且针对银行较为宽泛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一套完善健全的业务流程和规则制度,完成内控管理系统下的合法化和系统化。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改革可以使得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流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内控这一机制的完善,也可相应使得银行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降低,以一个更好的形象来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商业银行日后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证。而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控体制,不但可以为银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内控制度。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变化,不仅是更好适应商业银行内部的发展要求,也还需要国家的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监管的规范。
5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5.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内控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商业银行运行方式和整体设备是否使用合理的核心要素。我国商业银行日前采取统一的法人授权管理方式,即总行作为一级法人对各个分级的机构给予一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进行分级经营和管理。由于没有很清楚地来分配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责任和关系越发的模糊,其表现在国有资产核对这一方面尤其匮乏,也缺乏增值的机制体制。同时,由于产权层次多样化,也导致利益边界的职责不明确,增强了统一法人体制与相对分散的经营权的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机制并不是很完善,在法人治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未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理制约机制,使得管理层的人员不能被有效约束,而内控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也难免会产生决策失误、滥用权利、制度漏洞等问题。
5.2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内控意识差
商业银行的很多因素都会对内控在执行过程中产生影响,有些因素甚至会严重影响其实施的效果,如:管理者是否对内控有效实施,管理者是否根据内控要求进行内部机构和职责权限设置,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等。即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但是管理者如果对于内控理解不够,片面认为其就是制度或者规章而已,甚至管理者凌驾在内控控制体系之上,都会使得内控形同虚设,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5.3内部审计形式化,缺少专门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
目前,商业银行实行的内控制度,大部分是由各个各职能部门来制定和执行,而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内控制度,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资金计划部门需要管理资金周转和调动,但却忽略配置资金方面的效益;信贷部门则负责管理信贷收回,但不问资金水平的高低;财务部门在管理账目还有核算上,对全行的基础价和效益的控制不周等问题。根据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说,对该部门的业务水平可能限制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从整体层面来说,由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使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没有合理的协调以及信息沟通,很多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冲突,很难能发挥其控制作用,使内部控制制度变得形式化,出现错误难纠的情况。此外,商业银行中存在内部评价和内部审计过于形式化这一问题,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很好的确保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或工作的独立性,使其不能保证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重大内控缺陷。
5.4缺乏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和先进的风险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以风险和效益为目标,缺乏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和先进的风险管理办法,造成了内控制度仅停留于事后的常规性检查上。银行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意识方面缺乏,对各种风险缺乏全面、客观及科学的评估,其表现在对新项目、新业务和新机构的设立缺乏严谨的风险考察和评估,对商业银行信贷款业务的风险分析也仅限于对客户过去的经营和财务资料的审查,对商业银行未来的现金流量和风险的预测不够。在风险的评估技术方面也很落后,主观判断比较多,科学方法少,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是在国家行政干预下开展各项业务的,使得银行也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和风险承担机制,同时,随着网银和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普及,网络安全涉案增多,电子化的风险显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全面、细化,很多制度的规定还比较粗略、模糊。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为了商业银行更好发展,应赶快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6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6.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商业银行现代金融制度的建立
对事的控制是通过对人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来达成的,要想有好的内控制度,必先解决人事问题。目前,工商银行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各项改革正在不断深入的进行,在全行上下引起了思想波澜。全新的形势对内控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应把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相结合起来,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倡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特别是要加强内控制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内控风险意识,激励员工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来,并积极的对内控制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此来激发广大员工对本行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自觉地来维护制度,履行職责,这样才是做好内控工作的根本。
6.2增加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应该将内控融合到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中,将内控的实施效果与员工的业绩考核相对应,与此同时强化管理层人员的对于内控的意识,包括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等。让员工主动参与对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鼓励员工及管理层主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对内控的具体工作彻底完全落实。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员工对内控的了解程度,分期分等级进行培训和内控知识的继续教育,首先改变对内控的原先认识,其次重新具体了解内控。为防止内控再次被片面认为普通的制度或者将其归拢到财务制度,应强调内控部门的所处地位,并且在相关的制度或者规章上明确规定其存在的地位和所负责的职能。商业银行须按照合法、合规、稳健的要求来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各部门及分支机构都应围绕整体的经营方针来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整体的经营利益。一般而言,商业银行须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坚持资金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6.3健全内部控制约束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首先需要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体系重构。在遵守现有金融法规的前提下,对当下的各方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的汇总并且补充,来构成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以保持相互间的有机连接,这样才能方便获得确切的信息。其次,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制约的角度来进行巩固,造成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互制约机制的欠缺,同时也是当下的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相对薄弱的地方。例如经营管理中普遍出现的报表失真、违规经营、高息揽储等一系列,这些都是有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的,但是因为缺少对权力和责任的制约,这才导致少数人敢于欺上瞒下,胡作非为,而一些人则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在商业银行内部实施授权审批,审贷分离等内控制度,能够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第三,对内部控制制度相对欠缺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许多内控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计算机的大量应用,财会体制,外汇管理,统计报表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和变化,都需要及时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来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平稳、有效进行。
6.4规范内控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内外部監督工作
商业银行若想全面实施内控制度,应全面科学规划内控的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时,应该根据不同商业银行的自身情况来分别制定。绩效考评机制须分工明确,设立具体奖惩制度等。其次,银行首要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监督工作,加强银行内控审计工作是重中之重,需要对每一笔业务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发现存在纰漏或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上报相关责任部门,并对业务进行相应调整。同时也要加强银行内部的监察工作,以防止工作人员的腐败,这样容易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可成立专门负责审计和监察工作的小组,可以由银行内部领导层人员进行领导,这样对银行负责,也对客户负责,加强税收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对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监管权威的、重要的监管力量就是外部监管部门,外部的监管起到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作用。同时国家银监会须真正落实职责,监察前置。规定国家银监会监察派驻制度,赋予监管,调查,信息的反馈,前置阶段处理等权利。协同力量,加大力度,使内外监管机制形成防火墙。一旦发现问题,须及时上报上级监管机构,迅速介入调查并处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中,商业银行要想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在内部控制这一点上下足功夫,不仅要发现其存在问题,并且对症下药,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为了保证其长久发展,也为了我国能在经济领域跻身于世界前列,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内部控制这一重点,增强风险预测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技术化、经济化,使商业银行综合水平全面提升,为商业银行注入新活力,为社会带来新福音。
参考文献:
[1] 徐聪聪.关于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2):114-115.
[2] 潘秀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5(2):230.
[3] 苏玉生.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3(14):62- 64.
[4] 邱海娟.浅议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J].新经济,2015(2):34- 35.
[5] 邱王金山.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稽核探讨[J].财会学习,2016(6):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