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央企数字化供应链建立

    李志鹏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39-02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能够决胜千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字化供应链的建立速度与完善程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大型央企数字化供应链的特点、建立要素和风险防范进行阐述,意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让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关键词 大型央企 数字化供应链 建立因素 风险防控

    相关数据的统计显示,全球五百强企业超过70%都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经营的重点。在我国,大型央企处于商业阶层的上流,对数字化的建设起到了先锋标杆和指引示范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化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在数字化进程中,成本和收益是直接和供应链挂钩的,因此,利用有效策略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

    一、数字化供应链的特点

    数字化供应链将企业供应链的运营从传统的“串联”改变成“并联”,多个步骤同时运行,增强了企业内部的互联互通,也为构建了企业外部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注重体验,主动感知

    在数字化供应链中,企业和客户的联系是通过移动端或电商式平台,这种方式更加直接与方便,确保企业能够收集到关于用户体验的第一手数据,做出改进。截至2017年,国资委管理的97家中央企业中,有73家中央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31家中央企业成立了独立的电子商务企业,这些企业在B2C平台上完成的总成交金额为29245.4亿元,同比增长114.8%;总营业收入4055.6亿元,同比增长241.6%。数字提升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和客户的接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确保所有的合作伙伴可以在一个共同的计划体系下运营,主动的根据智能技术感知到的需求调整计划,实现了从“描述需求”向“预测需求”的转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有效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能。

    (二)完全透明,实时可视

    大数据和云储存两项技术帮助企业勾勒出清晰的内部层级框架,展现出内部组织中对于供应商的需求程度,从而识别出关键的供应路径,对供应商的产能、质量、库存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供应的连续性,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的央企都构建了实时可视、智能分析、决策执行的三层智能塔台,促进供应链可集中、可分散的转型,实现供应链协同合作、一致发展的运营目标。

    (三)灵敏可靠,精细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必备的技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的分类更加细致,在成本、服务、风险、持续性等方面,都需要找到最优的平衡点,打造出反应敏捷、响应迅速、改进持续的供应链。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依靠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弹性管理生产和物流的过程、深度的挖掘出现问题的内容、预测设备维护需要的成本等等,结合精益生产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而且,对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利用,还可以让央企和大型的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运输、物流、金融、保险等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对长尾市场形成服务能力,改变现在市场碎片化严重的现象。

    二、数字化供应链的要素

    2018年7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委员会组织编制和落实了两项行业标准---《大宗货物电子运单》和《大宗货物电子仓单》两项行业标准,在我国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数字交易

    所谓交易,必须具备几个要素:合同、支付方式、发票、仓单和运单。这些要素在数字化链条中呈现出电子的形式。首先,在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明确的规定了数据电文可以作为商务合同的表现形式。在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进一步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其次,电子支付的效率应该高于传统支付。新近崛起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在B2C市场“所向披靡”,不仅增快了交易的结算速度,还让商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第三个要素是电子发票,从我国目前的环境来看,尚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电子发票的条件,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在技术上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2015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和政府单位的先行试点,正在为央企电子发票的运行进行实验。第四和第五个要素是仓单和运单,它们是物资供应的凭证,保证电子交易的双方的权益。

    (二)数字仓库

    数字化供应链必然对应的是数字仓库。在数字仓库中,仓库号、仓单号、货位号、货物号、设备号、人员号、时间戳等都是一应具备的。未来的数字仓库还会和金融保险业务、线上物流业务等合作,利用APP的方式保证相互之间信息传送的效率和质量。无论是大型的央企,还是一般的中小企业,都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之下,存放数据,形成一个数字供应链数据库,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数字配套服务。

    (三)应用推广

    2018年7月,中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委员会和中国联通集团签署了关于推广“数字供应链中国行”的合作协议,这份协议将未来3-5年的时间定义为全国仓库数字应用年,在几年间完成现代供应链仓储体系的建设,保障全国的物资流通进入到全数字时代。这意味着大型央企在数字化供应链的建立上和任何一个企业一起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其不再独具技术优势,甚至需要自谋资金。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央企可以有更大的合作发展空间,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更多的独立自主性。例如在2015年,中国中车与11家大型央企集团、6家地方国企、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邮储银行2家金融机构及4家民营企业达成了协议,建立的中企云链公司就是首批实现全数字供应链的大型企业。

    三、数字化供应链的风险控制

    数字化供应链的建立让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增高到了60%以上,大型央企的数字化供应链建立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和一些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发生合作关系,这就使得风险防控防不胜防,因此成为重中之重的研究课题。

    (一)全面评估,达成协议

    与供应商的合作是建立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的。首先,供应商要使用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将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合作企业。这种评估方式虽然主观性比较强,但是当外部环境威胁到企业的供应链数据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补充,参与到数据分析工作中。其次,对于风险级别比较高的供应商,企业要在现场对供应商进行深入的评估,数据从采集、存储、传输到最后的销毁,都要确保内部是安全的,流程是可控的。为此,企业应该单独设立一个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调查评估,这个部门不受外部合作单位的影响,有独立的规章制度,完全服务于调查工作,这样可以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再有,各项评估完成后,企业应该把评估结果同样的反馈给供应商,根据此结果与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明确各自对数据的所有权,以及应该担负的安全职责。央企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在合作的供应商背后,还会存在若干个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供应商,也应该实施类似的控制,让合作协议的权限达到最大化。

    (二)完整流程,分类风险

    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对于管理第三方信息安全的步骤与方法分析》中显示,网络攻击每年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了4000亿美元,其中有70%的共計是由企业的合作伙伴造成的。大型央企本身的规模大,向外扩展相关业务的需求旺盛,隐含的数据外泄风险自然就比较高,因此,通过验证、修复和监控,来完整风险管控系统,就变得非常必要。首先要识别供应商能够提供的物资和服务属于什么类别,其重要性有几何,以此来确定风险级别,是采用技术调查,还是远程验证,抑或是现场验证,最终实现对供应商的分类精细管理,从而将企业和外部合作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收集证据,划定范围

    我们在上文说到了供应商的自评自控是由填写调查问卷完成的,它是评估第三方的有效证据,这个方式只能用于风险比较低的供应商,但是在风险级别较高的供应商面前,通过使用软件,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开发新技术、处理敏感数据等,才是最为有效的方式。由此可见,划定一个范围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文件分析和技术验证,也就是说,我们所使用的这些管控供应商的方式是否是安全的。所以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效果进行监察,收集上来的数据要进行自动检测和人工检测至少两道手续。例如由中国华电统筹设计、建设的办公自动化、数字档案馆、商业秘密保护“三合一”信息系统,就是将他查自查融于一体的管控工具,虽然目前尚处于试运行阶段,但是积累的经验,对于之后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补救提醒,修复报告

    目前,金融类、教育类、资源类的央企都面临着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和诸多第三方企业合作,风险的概率陡然上升。一旦发现风险,就要对其进行实时的跟踪。一是跟踪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必要的处理,二是跟踪其处理之后的结果,是不是实现了既定的安全目标。我们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数据访问的权限过大,这在大型央企中更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一个项目常常要牵涉到若干个部门和外部合作单位,为了工作效率,任何相关的人员都可以访问数据库,这种隐患可以说是不能从根本上控免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将这些情况集结成报告,列举出可供补救的措施,向董事会和决策层递交,在保证他们的知情权的情况下,加快对安全漏洞、安全状况的评估和分类。从一个外部视角客观理性的观察与央企合作的供应商的资产规模、安全事件处理方式等信息。具体来说,域名、主机、IP网络、云服务网络、代码、端口等等都要涵盖其中,企业对这些内容的观察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处于整个合作链条的哪一个位置,从而制定出详细的建立数字化供应商的方案。

    四、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让以大型央企为首的企业群面临着诸多的改革与调整。其中数字化供应链因为直接联系着成本、收益的全部环节,又有可预见、可感知、可灵敏操作等一系列特点,成为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利器”,必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保证建立的顺畅,让链条既能从数字技术中“汲取营养”,又能成为助力大型央企腾飞的双翼。

    参考文献:

    [1] 吕忠.供应链数字化需要合力推动[J].中国储运,2018(11).

    [2] 赵毅.数字化环境下的供应链网络威胁[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7(12).

    [3] 邵伟.渐行渐近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J].中国银行业,2017(11).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