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的比较

张 栋 付卫星 王淑友 马惠敏 王援朝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摘要为筛选最佳的刺激诱发循经高温线方法,使用针刺、电针、温灸、火针和穴位埋线等方法,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家兔在刺激下循经高温线(带)出现的规律。结果:(1)温灸后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为50.0%左右,以下依次为电针38.9%、穴位埋线27.8%、火针25.0%和针刺18.5%。(2)循经高温线长度:温灸平均6~10 cm,电针5~8 cm,火针、针刺和穴位埋线均较短。(3)循经高温线升温值以温灸最高(0.7~1.0 ℃),电针次之(0.5~0.8 ℃),持续5~30 min不等。结论:循经高温线的诱发方式以温灸和电针较佳。
主题词温针疗法电针埋线火针循经高温线场『焱馊认裢吉
针灸穴位后,机体可以出现一系列的温度反应,如针灸穴位局部的高低温点片,穴位远端乃至全身的升降温变化,循针灸经分布的高温线(带)现象[1]。最值得重视的是后者这种呈特异性分布,用目前体表温度调控理论还不好解释的循经升温现象。在经络现象与实质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中,循经温度现象被认为是一种客观的、能被重复的经络现象。应用针刺、艾灸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均可刺激和诱发出该类变化,我们早在10年前就已报道了此方面的研究结果[2]。然而各种刺激方法尚未相互比较,孰优孰劣无从可知,刺激诱发的规律也还不清楚,这造成了研究经络温度现象机制的困难。为了解不同针灸方法刺激下循经高温线的出现规律,并为深入探讨该现象产生机理的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对针刺、电针、温灸、穴位埋线、火针等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所出现的循经高温线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报道于下。
1对象及方法
1.1实验动物
家兔,雌雄不拘,体重在2.5~3.5 kg之间,用电动理发器将其四肢及背部等观察部位的皮毛剪掉,暴露出皮肤,待实验观察时使用。动物在针刺、电针、温灸等方法中最多使用1次,每次观察使用1种方法,第2次间隔2天以上。火针和穴位埋线的动物只使用1种方法。
1.2针灸方法
(1)针刺:32号毫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捻转行针后留针15 min。
(2)电针:用WQ睮OC型电针仪通以1次/s的脉冲波,强度以被刺激肢体稍有抖动为宜,电针时间为15 min。用同心针刺入穴位,其两端与电针仪相连。多电针法针刺时,即在同一条经线上刺入多根毫针,与电针仪的多路输出相连。
(3)艾灸:用2 mm线香在距穴位0.5 cm左右处温灸穴位15 min。
(4)火针:用专用针灸钢针烧红,快速点刺穴位后迅即取出,针刺深度为0.5~1 cm左右。
(5)穴位埋线:将10号手术线经酒精浸泡消毒后,用手术针沿经线纵轴将手术线植入皮下,长度约1.5 cm,伤口作常规消毒处理。
1.3针灸经穴
针灸的穴位分别选择"内关"、"外关"、"后三里"、"复溜"、"命门"、"阳关"和"肾俞"。其中电针组部分观察用单个穴位刺激,另有部分观察则分别在心包经、三焦经、胃经、肾经、督脉、膀胱经(背部)上布置2或4个刺激点,以与单个穴位刺激比较。温灸组的部分观察在灸单个穴位后出现循经高温线的顶端再接续温灸,以
※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No.95-预-19-313)了解此种"接力艾灸"产生的循经高温线延长之现象。
1.4热像图的观察方法和步骤
(1)仪器:瑞典产AGA782型红外热像仪系统,温度分辨力为0.1 ℃,用该仪器及与其连机的TC800型计算机和DISCO 3.1热像图处理程序进行热像图的记录、储存、分析和处理。实验室温度在25.6~29.8 ℃之间,每次实验前后的室温波动在±0.5℃之内。
(2)观察方法和步骤:将观察动物置于红外摄象机正前方约1.2 m处,首先记录刺激前被观察部位的热像图,此后分别进行针刺、电针、温灸、火针,除火针作点刺之后即时热像图记录之外,针刺、电针、温灸均作刺激过程中的5 min、10 min、15 min和停止刺激10 min的记录,火针观察则做点刺后的即刻、5 min、10 min、15 min和20 min 5次记录。穴位埋线观察则分别在埋线的24 h、48 h、72 h、和96 h做4次热像图观察。
(3)观察和分析内容:对所观察部位在各种治疗刺激后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了解肢体和背部大范围内的温度反应情况,并与刺激前比较,着重分析刺激后沿刺激经分布的升温线、带和点片。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反应的强弱和长短。
2结果
2.1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循经高温线出现率的比较
在用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动物体表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温反应,升温反应可以持续一定的时间,一般在停针后5~30 min即回降到针前水平。升温反应的形式表现为高温点、片,循经的高温线、带等。对分别采用针刺、电针、温灸、火针和穴位埋线等方法刺激穴位后所出现循经高温线(带)的比率进行统计可以见到,温灸后的出现率最高,为50.0%;电针后的出现率次之,为38.9%;以下依次为穴位埋线27.8%、火针25.0%、针刺18.5%(见表1)。
2.2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所出现循经高温线的长度比较
对分别采用针刺、电针、温灸、火针和穴位埋线等方法刺激穴位后所出现循经高温线(带)的长度进行统计可以见到,温灸后该线的长度最大,一般为6~10 cm,后肢最长可达到13~14 cm左右,前肢可达8~10 cm左右;温灸中采用的出现循经高温线顶点上续灸的"接力温灸"法后,该线可继续延伸和加长。电针后所出现的该线长度次之,一般5~8 cm,最长可达约10 cm;同经多针电针方法所出现的该线长度与所用针的多少有关,通常用4电针刺激较用2电针和单电针刺激为长。针刺的该线一般较短,为3~7 cm,极少数可达13 cm左右。火针、穴位埋线方法该线的长度一般较短,在3~7 cm左右。5种针灸方法的循经高温线显示见图1~图6。

2.3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所出现循经高温线升温值和持续时间的比较
对针刺、电针、温灸、火针和穴位埋线等方法刺激后产生循经高温线的升温值进行比较可见,温灸后出现循经高温线的升温值最高,平均0.7~1.0 ℃;最高可达2.8 ℃;持续时间在5~10 min左右。电针后该线的升温值次之,平均可达0.5~0.8 ℃,最高可达2.2 ℃;持续时间在5~20 min左右。穴位埋线后的该线升温值平均为0.4~0.7 ℃,最高达1.2 ℃;该线可持续几周。火针的针点升温较高,但针后出现的循经高温线温度为0.3~1.0 ℃;升温持续15~30 min。针刺后的该线升温值较低,平均在0.3~0.6 ℃之间,最高达0.8 ℃左右;持续时间在5~10 min左右。
3讨论
3.1经络理论是针灸学的基础。几千年的针灸临床实践证明,不同脏腑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经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疗效,而在经络理论中人体体表有十四条经脉循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脏腑。因此,证实经穴的特异性功能作用,验证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对于弘扬祖国医药理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近代的经络研究中,经过几十万例的人体临床研究证实,循经感传是有一定出现率的现象,而用声光热电磁核等生物物理手段对经穴的研究也了解到一些体表循经上的特殊性质;用红外热像技术作手段,温度作指标的经脉温度特性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进展,经脉的温度特性、特别是针灸后产生的循经温度变化的现象得到了肯定[3]。针或艾灸以后体表出现了循经的高温线、带,这种反应与经脉的走行和针灸后气血的加速运行有关,同时该反应对于验证经络理论和肯定经络现象的存在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现象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在国家95攀登计划经络预选项目中它被列为主攻方向之一,这也说明了研究该现象出现规律的重要性。
3.2以往经脉温度特性的研究工作大多在人体上进行,得到的结果虽然成为肯定经络现象的重要依据,但是人体上研究的局限性(如不宜进行有创、侵害、药物、毒性等实验)导致了深入研究高温线形成机制的困难。对此本实验室曾经应用实验动物进行针灸效应和经穴温度现象的观察[4],得到初步应用结果。本研究则得到了肯定性的结果,为探讨针灸后循经高温线的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所使用的刺激手段大多为针刺或艾灸,并已有对两者进行比较的研究[5],但刺激的方法还是欠少。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针灸临床中经常使用的针刺、电针、温灸、火针、穴位埋线等5种方法,目的在于筛选最佳的刺激方法,比较5种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的异同。通过本研究,初步得到了一些规律,为在机理研究中设置适宜的刺激方法明确了方向。
3.3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最早使用的传统治疗方法,该方法最早以按压发展为砭石,继之出现各类针具,温灸则是在此期间出现的与针具相并行的刺激方式,对虚寒性疾病的疗效甚佳;火针疗法结合了针刺与温灸之长,既有机械刺激,又有温热的治疗作用;穴位埋线疗法是植入体内一定的物质,长期作用于穴位的疗法,该方法的刺激时间长,作用持久;电针疗法则是一种近代出现的方法,它兼具针刺和电刺激两种方式,刺激的强度较大。上述几种方法各具特点,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具有各自的专长疗效。本研究中观察到,在针刺、电针、温灸、火针和穴位埋线5种刺激方法中,以温灸后所出现的循经高温线最佳,电针次之。由于循经温度变化是以刺激后产生温热效应为主要特点的生物反应,因此本研究中观察到的温灸后该现象强烈并不足为怪。而火针的刺激虽强,且有温热因素,但由于刺激时间较短(仅零点几秒钟),刺激后该现象的出现较温灸效果差也在情理之中;而电针兼具针与电双重刺激,出现较为理想的循经升温现象也有其必然性。针刺和穴位埋线的循经高温线出现率较低不应被认为二者刺激和治疗作用不够,而应考虑到他们对机体的刺激作用可能表现在其他生物反应中,而在温度反应中它们确实不及前者。通过对5种刺激方式的比较我们了解到各种刺激产生循经高温线的初步规律,这为下一步探讨该现象产生的机制创造了条件,在研究循经温度现象诱发方式方面也具有实际意义。
3.4温度反应是机体为适应内外环境而在进化中形成的十分复杂的生物反应,体温的调节是包括高级中枢、递质、植物神经及代谢机制等复杂反应。体表温度的调节及形成机理虽然较体温调节简单些,但是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是较多的,如局部血液循环的大小,外周植物神经的功能状态,局部组织的代谢状态等等,都可改变局部体表温度的高低。对全身及局部温度的研究已经较多,人类已掌握了部分有关调节机制的知识,然而循经温度的变化这种受到刺激后特异性地沿着针灸经所出现的温度变化现象用目前的知识还不好解释,即为什么针灸穴位后,只有循针灸经部位出现升温现象,而经外或其它经上不产生类似变化?这种现象虽然可能被解释为是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其形成机制仍需人们更深入的研究。至于针灸以后为什么会出现局部温度降低的现象,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针灸刺激了植物神经系统,应激性反应过强,引起局部血管持续性地收缩所致。我们在掌握了多种刺激方法诱发该现象一定规律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入研究该现象的形成机制,用以了解经络现象的实质。
4参考文献
1Zhang Dong,Meng Jingbi,Gao Huihe,et al.Effects of the Heat瞭onificationMethod on the Surfact Temperature of the Body Observed by Infra瞨ed Thermography.J Tradit Chin Med,1990;10(1):36
2张栋,孟竞璧,高惠合,等.经络温度特性的客观显示--针灸后循经温度变化的红外热像图表现.自然杂志,1989;12(9):716
3张栋,付卫星,王淑友,等.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针刺研究,1996;21(3):63
4张栋,付卫星,王淑友,等.动物实验中红外热成像方法的使用.红外技术,1997;19(1):45
5孙国杰,王华,张英,等.针刺艾灸针加灸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的比较.针刺研究,1998;23(1):57
(收稿日期:19991010,成平发稿)
技术文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