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联动”模式下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

杨英洵 蔡泽萍 蚁佳才
摘要:高校学生社区是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以来出现的新事物,是伴随着高校扩招、学分制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高校学生住宿模式。各个高校逐渐把学生宿舍区定义为学生社区,并组成了学生社区管理中心等组织进行管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不断扩展和丰富。其中,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新领域之一。社会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教育管理对象还是教育管理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也要求学生管理理论和实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更加适应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本文想通过对相关概念理论的梳理概况以及“双工联动”模式下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思路,希望能为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学生社区 双工联动 学生社区管理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也给经济增长形式和产业转型路径带来改革。2015年中央深改组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给高校学生工作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方法、内容与措施等大多都还停留在传统依赖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阶段,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存在着众多的缺点和问题。如何立足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创新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和管理,以更科学、更专业的方式,应对大学生成长议题,解决现代大学治理难题,对于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意义。而将社会工作特殊的专业理念、价值观、独特的技能和知识体系,灵活高效地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区服务之中,发挥社区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创造“双工联动”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正成为其中一个可能的借鉴与合作选项。
1 “双工联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
1.1“双工联动”内涵
“学工+社工”双工联动模式是指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采用“学工引领社工开展工作,社工协助学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整合了社工、学工的人力资源,实现了二者“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构建学生工作队伍与专业社工团队的常态化工作联动体系。双工联动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工为主导,以社工为支持者、以学生社区为平台,合作者和部分授权执行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工的工作管理、尊重社工的专业性,促进“双工”互动与结合。
1.2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学习、娱乐、交往、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然而,这里的学生社区管理,除了对学生的管理、服务,还包括财务、物资、信息的管理。
1.3“双工联动”模式下学生社区管理特征
1.3.1区分学生社区与学生公寓
学生社区是从以往学生公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住宿区,其除了具备学生公寓的一般功能外,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区的地域范围更为独立化、扩大化,其组织结构也更为复杂,设施建设更多样化。居住在学生社区里的学生更具有较强的社区归属感。
1.3.2“双工联动”模式下学生社区管理优势
校园文化建设与推动是增强高校服务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径。利用这一路径,把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社区服务,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内容方法去打造新型社区,逐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双工联动”模式下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学工和社工的主要工作建立在学生社区和宿舍,对学生的了解和培养教育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学生工作内容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学生群体当中,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能体现自我服务的主体能动性。因为学生宿舍的社区化和社工的专业化,所以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生管理职能有所减弱,使院系的工作重心充分转移在教学和科研,为师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最大保证;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策划学生社区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的文化、功能配备、社区紀律等方面的服务,增强学生对学生社区的归属感。
2 “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个案
2.1“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发展情况
高校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服务,解决多重发展困境,不断寻求创新之道。东莞理工学院正在实施的高校社会工作项目,由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及“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切入,探索从管理走向服务、走向管理理念与制度的创新之路。专业的社工团队的引入,成为促进学生生活、人际、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的重要力量,成为学生们愿意寻求帮助、沟通谈心的重要主体。围绕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让专业的社工队伍进校园,推进“学工+社工”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与建立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融合发展机制,拓展服务管理平台,提高学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随着专业化、模块化服务的设计展开,学工队伍与专业社工队伍之间的联动逐步推进,同时对校内管理相关主体的有效参与及环境的积极改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2.2“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存在问题
2.2.1管理形式创新,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跟不上
东莞理工学院现有学生社区7个,分为松山湖校区的莞华社区、莞馨社区、莞博社区、莞逸社区和莞雅社区等五个社区以及莞城的校内校外两个社区。目前以莞雅社区配套最为齐全,以16~19栋的女生宿舍楼为中心,配套草坪、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公共设施、书吧等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和良好的服务。但目前其他社区尚未完全配套齐全这些娱乐休闲场所。
2.2.2社区管理中社工知名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
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管理主要是以学校和物业两方承担管理和建设,学生很少参与管理。学校以学工为主,社工为辅承担学生事务管理,由于社工团队引进校园时间不长,宣传力度较小,在学生中的知名度不高,导致很多学生都是略有耳闻甚至闻所未闻,这不便与社工团队展开对学生的了解和培养教育,发展专业服务。同时,学生很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导致有些学生利益没能及时反馈到上层,从而伤害了学生的利益。
2.2.3学生社区中校园文化淡薄
高校的校園文化,是一所高校大学文化精神的体现。高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融化于师生群体的精神风貌,而且体现在治学魅力和学术追求。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通过这种无形的氛围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为思维模式,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整合,形成具有东莞理工学院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 “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的问题
当前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管理已经形成初步的“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但由于该管理模式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其理论和实践仍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也存在问题。由于发展时间短暂,人们也没有从一定高度来认识“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尚不成熟。因此对“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重要的高度来认识并操作。具体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管理形式创新,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跟不上
“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完善、服务不全面的矛盾。由于学生社区发展的历史较短,许多社区管理措施上处于探索阶段,在服务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及时、不完善、不全面等缺点,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社区管理认同感不高,影响了其有效开展工作。
3.2社区管理中社工知名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
由于该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发展历史较短,对专业的社工队伍宣传较少,出现学生主体对社工不了解的现象,这不利于专业社工团队在工作谋划、活动开展、个案处理、过程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共同搭建服务管理平台。
3.3学生社区中校园文化淡薄
“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初期发展阶段出现较为薄弱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要求不符的矛盾。由于东莞理工学院发展时间较短,缺乏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文化氛围仍有待加强,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高度要求,营造良好的学生社区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4 完善“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
4.1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帮助学生从社区中获取归属感
人是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尤其是不远千里离开家乡,来到大学求学的学子们。而大学生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于客观的外界环境,更来自于内心对他人、社会最基本的信任。而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刚进入高校学习生活首要面对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心理困惑等问题,很难找到归属感。完善学生社区配套设施,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是使学生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社会工作引入学生社区服务,“双工联动”通过新生适应教育活动,包括兴趣小组和人际关系训练营、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和情景剧等,有效改善人际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从而提高自我对社区的认同,自觉地融入于所生活的社区,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4.2传递社会工作的理念,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社会工作引进学生社区服务,主动走进学生社区,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观点介入学生宿舍这微型的社会,可以弥补传统学生工作的不足。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提供了示范,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同学关系。学生也突破了宿舍界限、社团界限、班级界限,扩大了学生的交往空间,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和他人认同感。同时也提高社工的知名度,深入学生群体中,更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团队的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发展。
4.3“双工联动”学生社区坚持真诚与接纳,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强大服务育人功能的有效方式。“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本着以生为本的出发点,提供更良好的社区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深度和质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双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联动,构筑双向转介机制。对于主动需求帮助的心理咨询中心从心理层面帮助来访者。对于现实层面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学生许可后,由社工介入提供帮助。
4.4完善组织架构,推进“双工”联动
加强学生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学生工作队伍与专业社工团队的常态化工作联动体系,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推进学生社区治理创新,推进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平面辐射、正向影响的校园社区文化。
高校学生工作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队伍,开展专业化服务,推动学生工作体系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拓展学校社会工作重要的实践路径,当代大学生由于在特殊的成长环境背景下,也有其当前时代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对引导其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双工联动”学生社区服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强化服务育人功能,使学生社区服务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成为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子龙.中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硕士论文)[D].南昌大学,2014.
[2] 方婷.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硕士论文)[D].浙江师范大学,2006.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 金竹心.社区建设的能力、作用和策略[J].社会,2000(9):27- 30.
[5] 杨英洵,徐钦桂.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分制学生教育管理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13-14.
[6] 成洪波.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机制探析——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5):33- 38.
[7] 劳丹.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建设的实践探索(硕士论文)[D].华中师范大学,2013.
[8] 张燕婷,成伟.高校学生社区服务的社工介入:理念、原则与路径选择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5):152- 156.
[9] 朱海龙,杨韶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分析[J].高教探索,2014(3):154- 158.
[10]杨英洵.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发展路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2):88- 89+92.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