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生产准备业绩指标设置优化与应用
罗蓉 林旭 黄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81-02
摘 要 根据福清核电1- 4号机组生产准备工作经验反馈,对5、6号机组- -华龙一号生产准备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过程控制进行探索,在同行电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建立一套适合华龙一号的生产准备业绩指标管理体系,以衡量生产准备的业绩情况,从而提升业绩指标管理效率,为生产准备工作顺利开展、也为后续机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 华龙一号 生产准备 业绩指标
一、前言
福清核电1-4号机组生产准备期间,跟踪反馈机制偏向进度计划节点,缺乏其他领域的过程控制,导致一些长工作周期的任务因未合理控制,后续工作时间较紧,工作完成质量不高或者无法按期完成。为实现对生产准备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过程控制,衡量生产准备的业绩情况,经过探索和研究,建立一套生产准备业绩指标体系。该体系以绩效为导向,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编制,通过分析影响生产准备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考虑生产准备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按照安全、质量、进度或人员准备、物资准备、文件准备等不同领域及维度分别设立生产准备业绩指标及过程控制指标。生产准备业绩指标是生产准备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产准备工作进行自我评估的一项基本工具,并为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指标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一)指标制定的原则
生产准备指标是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指标管理体系。目标管理指标坚持以业绩为导向的原则;过程控制指标是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控制原则,通过指标报警来实施控制,防止状态恶化、失控;指标管理遵循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asonable, Timely)原则;指标管理层次化:每级指标是对上级指标的分解与支持,使指标与目标落实到部门与员工的日常工作中。
(二)指标制定的依据
1.国际核电行业通用指标(例如WANO);2.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3.生产准备大纲和总体计划确定的总目标和业绩指标;4.根据生产准备过程、专业特性要求而制定的专业技术指标。
三、生产准备业绩指标体系架构
生产准备业绩指标体系架构包括生产准备总体目标、关键业绩指标、过程控制指标三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生产准备总目标是对生产准备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资源,高质量、按计划完成生产准备各项工作,以实现总体目标的要求。
生产准备关键业绩指标是对生产准备总目标的分解,用来衡量、监控生产准备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满足总目标的要求。
生产准备过程控制指标是对各领域关键业绩指标的支撑、进一步细化,做好过程控制而设置的指标。
下面将对这三者进行分别阐述:
(一)生产准备总目标
根据《福清核电5、6号机组生产准备大纲》阐述,生产准备总体目标如下:
在工程建设总工期目标内,通过1-4号机组经验的积累,自主、高标准完成华龙一号首堆的生产准备工作,学习、消化、掌握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新技术,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生产组织体系,为公司打造技术、人才、管理、文化高地的目标奠定基础。按计划、分阶段调整生产组织机构,通过内部调整、招聘、培训、授权,合理配置生产人员,建立适用于群堆管理的生产运行体系。始终将核安全文化建设贯穿于整个生产准备过程,使安全文化和质量文化成为员工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打造一支过硬技术能力的生产队伍,保证调试及试运行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并为机组长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打下基础。
(二)生产准备关键业绩指标
国内同行电站将生产准备的关键业绩指标控制分为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技术,移交接产六大领域。经过分析,这些指标适用于组织机构还没有全部建立的新建电站的生产准备。
福清5、6号机组—华龙一号属于扩建项目,除了运行、维修和调试外的其他相关专业处室已成立,生产准备处室负责各领域的总体协调。结合福清核电1-4号机组生产准备情况,将5、6号机组生产准备的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相关人员、文件、物资等管理要素上,其他诸如安全、成本等领域按照原有的管理流程进行管控。将生产准备的关键业绩指标控制划分为进度计划管理、人员准备、文件准备、数据准备、工程参与、物资准备、移交接产7大领域,来满足实际需要。
1.进度计划管理:通过里程碑时间节点的目标控制和计划变更管理的过程控制来实现。
2.人员准备:通过人员按计划到岗及培训来实现,包括操纵人员的考试通过率。
3.文件准备:包括管理文件、件、培训教材的编制及上游文件接收。
4.数据准备:包括设备数据和PM(预防性维修)数据。
5.工程参与:主要跟踪设备监造见证参与。
6.物资准备:包括随总包合同采购的SO(运行备件)备件和补充备件。
7.移交接产:包括對遗留项清除率以及移交计划完成率。
上述各领域下还会产生各过程控制指标,其每项指标包括以下内容:指标的定义、指标的统计方法、指标的目标值、责任部门。
(三)生产准备过程控制指标
针对生产准备工作阶段性的特点,生产准备指标的定义、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统计范围、归口管理在参考电站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福清核电生产准备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的通用标准制定,并经生产系统各专业讨论确定。以下是华龙一号机组生产准备的具体过程指标,括号中百分比和年月代表目标值和统计周期:
每一个统计周期、目标值,都是各专业部门根据1-4号机组实际经验总结,得出的数值。以“操纵人员取照考试通过率(RO)”为例,该目标值是以1-4号机组历年来的考试通过率为参考值,以5、6号机组目标RO数量和培训、考试的时间安排倒推出每次考试的合理可行同时符合5、6号机组生产准备目标的通过率指标,这样的指标才具备可行性、指导性并能实现对生产准备各要素的管控作用。
四、应用
针对上述建立的生产准备业绩指标,生产准备部门组织各专业处室编制了《生产准备业绩指标管理》,并遵照执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各专业的反馈,以及对各月指标的总结,进行改进升版。
生产准备业绩指标的实施,对于部分工作周期跨度较长的项目,起到了中间过程跟踪监督的作用。例如教材按计划编制完成率,教材编制计划是所有需要编制教材最终成稿日期,即每本教材仅有一个控制点,而一本教材编制时间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不进行中间过程控制,很可能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完成质量不佳;针对这种情况,业绩指标要求编制单个教材详细编制计划,且每月上报教材编制计划和完成情况,对编制进度进行监控,通过雷达图的形式可以直观地看出数十份教材汇中每一份的完成情况和相对偏差情况。
对于不能够达到指标要求的项目,分析原因,是指标制定不合理还是实际工作不满足要求,以便及时改进。例如上游文件按计划接收率,在之前的指标中是有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上游文件接收仅可统计完成情况,而无法预估,经评估,删除了此指标,所以我们在前面的指标中是没有看到这一项的。
通过分析长期数据趋势,可以对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弱项提前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纠偏,达到管理提升的目的。
通过建立规范的生产准备指标管理体系,发挥指标的控制功能,完善电厂自我评估,推动核电生产准备工作顺利开展。
五、结语
目前福清核电的生产准备业绩指标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管控和实施过程还在不断摸索改进中,通过5/6号机组的实践,逐步使各个业绩指标更趋于合理和全面,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准备工作,另外充分利用便利的信息化系统,完整记录生产准备过程中各类繁复数据,不仅提升业绩指标管理效率,还可以做到数据积累和增值,有利于后续生产准备标准化和推广工作,同时做到凡是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为生产准备工作顺利开展、也为后续机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云.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指南[N].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