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之五]

    阿 昆

    开场白:“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这口号提得好。档案事业要科学发展,档案事业更要服务科学发展,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意味着我们的辩论从低层次的纵比、横比,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中。欢迎读者就此踊跃赐稿。

    刘先生:说起横比,最近我对某区县几个文化设施的建筑面积和定员作了一些调查:科技馆(在建工程)6998平方米,19人;图书馆(在建工程)7500平方米,29人;文化馆5480平方米,33人;档案馆5440平方米,33人。从上述数字中,一是显见无论哪一类文化设施,新馆皆比老馆有大的进步。二是很难得出档案馆落后于其他文化设施的结论。所以我们还是少些盯住别人,把劲头使在自家的新馆建设上。

    王学华:刘先生说得真好,听说,本市正在筹划新馆,一些区县也有建新馆的打算。我对把劲头使在新馆建设上的意见是:眼光要放远,要从适应“两个体系”的建设考虑,至少10年、20年后仍不落伍;要汲取浅尝辄止,刚建成就落后形势的教训;与其财力不足,因陋就简,勉强凑合,不如等待条件成熟,力争新馆一步到位。

    任 真:我不赞成一味的横比,这种横比就是攀比。实话实说,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在公众利用需求、利用层次上,并无多少可比性。我常到首图借书,偶尔也到首博参观,所见所闻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些绝非门可罗雀的档案馆可比。故图书馆、博物馆大一些,亦在情理之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若硬要比较,未免让人觉得有些矫情。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协调,不能光站在档案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

    王女士:我向大家推荐:今年7月市档案局(馆)刚刚编辑出版的《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一书。该书共三编,第一编是市档案局(馆)撰写的“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的长文;第二编是18个区县档案局(馆)从不同侧面见证区县档案事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第三编是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在“北京市档案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作为序言,陈乐人局(馆)长的“巩固改革开放成果,抓住科学发展机遇,推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文,则是对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概括总结。相信大家读后会对“何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有更多更新的启示。

    叶 子:你推荐的这本书我读过,序言中就有“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的提法。它是档案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如今又书写在市档案局迎门的墙上。我以为这也是衡量档案事业是否科学发展的一个客观标准。否则,档案馆的设施再好,人员再多,若派不上用场,只能说明资源闲置,投资盲目。所以,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就蕴含在服务全社会的科学发展之中。

    李贺英:我觉得把握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更充分地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对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就拿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来说,受地区经济的制约,一是发展还不平衡,二是工作水平存在差异,三是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有待提高。怎样才能让落后的区县赶上去,让水平差的局馆追上来,让各行各业感到档案执法的力度,是摆在全市档案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梁 兵:我认为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有待进—步丰富,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我们离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建设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设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光这两个体系的建设就够我们档案人忙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这正直接关系我们的“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

    李金玲:说到档案利用上的差距,以涉外婚姻而论,目前要查遍馆藏所有同名同姓人的婚姻档案,证明不是此查档人,才能出具此人没有结婚的证明,这给档案馆和查档者都带来不便。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应整合档案资源,强化信息组合,不论是到档案部门,还是到民政部门,都应做到只要查一下身份证号,就能马上知道查档人婚否。只有做到方便快捷的查找,才能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冯 富:在档案利用上不能把问题当成绩,因为这无助于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我读过档案馆编辑的一些档案利用实例,都是在说,档案人如何踏破铁鞋无觅处,如何最终凭点滴线索,找出尘封档案,让利用者如愿以偿。这当然是在表扬档案人的服务精神,可也说明档案利用上问题很多:或没有实现档案全文的数字化,或档案人对馆藏底数不清。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