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影剧院
郑 慧
古老的北京,是一块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老字号影剧院里,宫商音律流韵,生旦净丑溢彩,一代代名优与舞台共筑百年辉煌。老字号影剧院,见证了梨园风采,见证了戏如人生,它陪伴千年古都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清代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繁荣时期,在钟爱京剧的慈禧太后的影响下,北京逐渐成为戏曲艺术的发祥鼎盛之地,老字号影剧院大多诞生于斯,经历了三次大变动。
一、“茶园”时期
(清乾隆年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
据考证,北京影剧院的形成至少在清乾隆前期(18世纪中叶),“茶园”成为当时演艺场所的普遍称谓。
当时北京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发达而外城贫寒,当时上层认为戏园子有伤风化,禁止其建在内城,于是居于皇宫中轴线上的内城南门“正阳门”(俗称“前门”)成为戏园子密集之地,与酒肆商号、烟花柳巷比邻。
清代三百年间的早、中、晚期,都有所谓“四大名园”。《藤阴杂记》载:“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史书载“(乾隆二十七年)前门外戏园酒馆,倍多于前”。到同治、光绪年间,北京戏园发展到约40座。
到茶园听戏,有三件事得格外注意:
1.茶房
茶房以推销戏票为业,多劳多得,因此有些人为牟利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金云臻在《回忆旧北京的戏园》中说:“最怕的一关,是应付茶房的软逼硬讨。一次戏价,一次茶钱,还有一次‘手巾把钱,即擦汗的热手巾钱。过不多久就送一条来,不擦也不行,付过钱嫌少,一次两次,如果你不睬,他会立在旁边不走,一直唠叨下去,使你没法看戏,只好添足了事”。
2.座位
茶园观众席不同区域有不同名称,楼下正面叫“池座”;楼下戏台两侧叫“两厢”;两厢后面靠墙处备有高木凳,叫“大墙”;楼上称“楼座”;前面为“包厢”;戏台后两侧叫“后楼”;戏台对面楼下后边中间叫“弹压席”。什么身价的人坐什么座位,都有定例。
3.海报
茶园大门外贴有海报,上写“吉祥新戏,风雨无阻”,只有戏班和演员的姓名,没有具体剧目。每天茶园将戏中代表性道具摆在门外,戏迷一看便知戏码。每日的戏单开始是木刻印在黄纸上,收费很低,后来改为石刻印在粉红纸上,铅印则是20世纪20年代后的事了。
清代茶园演出时间长达10-12个小时,不演夜戏。“茶资”不以戏论价,而按座位论份,到压轴戏开演前后才收取。除茶水外,还供应另付费的小吃。
清有明律,禁止妇女到戏园听戏。到光绪末年,女观众才开始出现,但男女分开就坐。辛亥革命后,才打破了男女界限。妇女不仅成为台下的看客,也成为台上的表演者。
1906年1月以后,电影放映大为增多。报载,前门外“大栅栏大观楼,即有电影园,每晚上座常满”,“但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仅有戏院与外洋风景”。
二、“戏院”时期
(20世纪30年代后期—解放后)
自民国初年起,北京城影剧院名称开始了从“茶园”向“戏院”的变化,其经营内容也从过去的以品茶为主转向以看戏为主,表明旧式经营性演出场所在北京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了。
这一时期较著名的戏院有成立于1919年初的新明戏院,该戏院首设观众餐厅,为影剧院一大进步。它还力排众议,将卖票制度进行到底,为其他戏院所不及。
除此之外,1928年的哈尔飞戏院、1929年初由中和茶园改称的中和戏院、30年代初由庆乐茶园改称的庆乐戏院、1932年由三庆园改称的三庆戏院、1933年由吉祥茶园改称的吉祥大戏院、1934年由华乐园改称的华乐戏院、1935年由广德楼改称的广德戏院、1937年新建的长安大戏院和新新大戏院、1938年由广和楼改称的广和戏院,以集体的力量强有力地标志着北京著名的大型演出场所的名称变革已基本完成。
日本侵占北平时期是戏院萧条时期,到解放前夕北京只有十几座戏院和一些小型茶社、游艺社、曲艺厅。
三、“剧场”时期
(解放后)
解放后,北京旧戏院相继进行了重建和改建,增添了许多新设施,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多数改称“剧场”,少数或被拆,或被改为饭店、绸缎庄而做他用。前者如由天乐园改称的大众剧场,后者如由文明茶园改称的丰泽园饭庄。
在众多旧式戏园改装成新式剧院的同时,北京还兴建了一批新型剧场,创下了开国来数个“第一”:
建于1952年的石景山剧场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剧场;建于1954年的天桥剧场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歌舞剧剧场;建于1955年的首都剧场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话剧剧场;建于1959年的民族文化宫礼堂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民族剧场;建于1959年的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工人演出场所;建于1959年的北京展览馆剧场是北京剧场座位最多的剧场,有观众席2763个……
老北京的影剧院,既是梨园俊杰引吭高歌、长袖善舞的舞台,也是广大群众品茗顾曲、享受人生的去处,它的消逝仿佛彗星划过天际,留在世间的是挥之不去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