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探讨
廖晓青
[摘 ?要] 几何动点问题是中考常见的重难点问题,在解析问题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策略,构建合理的模型和思路,常用的策略有“动”“静”之间的转化与结合,文章结合实例探讨化动为静、动中取静、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四种策略.
[关键词] 动点;几何;恒定条件;模型;函数关系;特殊位置
几何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较为典型的问题,图形中由于点的位置变化会引起众多几何元素的变化,例如线变、面变和形变,因此学生在解析时容易陷入思维停滞,难以获得解题思路. 一般而言,解析思路有两条:一是提炼动态图形中的不变内容,二是利用特殊模型来研究动点状态. 下面对其转化策略进行探究.
化动为静,把握不变条件
动点问题的难点在于对几何动态的转化,因此某些动点问题可以采用“化动为静”的策略,从中提炼恒定条件,将问题转化为一般的静态问题,从而快速获得问题突破的思路. 例如,与速度相关的双动点问题,可以分析动点的速度,提取动点之间的位移关系.
例1:如图1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在顶点的A和C处各放置一只蜗牛,两只蜗牛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向着点B和点A爬行. 若经过时间t后,两只蜗牛分别爬行到了点D和点E处,回答下列问题:
(1)在爬行的过程中,线段CD和BE是否一直相等.
(2)若将原题中“分别向着点B和点A爬行”改为“沿着AB和CA的延长线爬行”,而EB与CD的交点为Q,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蜗牛爬行过程中∠CQE的大小保持不变,试求证∠CQE =60°.
分析 由于两只蜗牛分别从A和C出发,爬行的速度相同,则经过时间t后所走的路程也相同,即AD=CE,可利用该条件解析问题.
解 (1)根据题意可知AC=BC,∠A=∠ACB=60°,且AD=CE,在△DAC和△ECB中,AD=CE,∠A=∠BCE,AC=BC,则△DAC≌△ECB,所以CD=BE,即CD和BE始终相等.
(2)根据题干条件可得
BC=AB,∠DBC=∠EAB,BD=AE,可证△BCD?艿△ABE,所以∠BCD=∠ABE. 所以∠DQB=∠BCQ+∠CBQ=∠ABE+∠CBQ=120°,进一步可得∠CQE =60°.
评析 上述在分析动点问题时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爬行”的条件,获得了相应的等线段恒定条件,从而将问题视为是一般静态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角度换算等方式完成了线段证明和角度求值.
动中取静,确定适用模型原理
在研究几何动点问题时也可以采用“动中取静”的策略,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动点轨迹,然后根据图形特点确定适用的模型原理,利用模型原理来研究满足条件时动点的位置,进而实现求解. 例如研究线段最值问题常用的“将军饮马模型”“胡不归模型”就是基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理,通过轴对称的方式确定了动点的位置,实现了动点问题的简化.
例2:如图3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位于边AD上的一个动点,现在过点A作BE的垂线,垂足为点H,然后连接DH,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试求线段DH的最小值.
分析 DH的长度与点E的位置有关,由题干信息可知∠AHB始终为90°,则可以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定理来构建关于点H的运动轨迹. 如图4所示,设圆心为点P,显然当三点P,H,D共线时,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理可知此时PD与圆的交点就是DH取最小值时点H的位置,后续只需要借助几何性质求长度即可.
解:以AB为直径画半圆,圆心设为点P,连接PD,PD为圆的交点就为满足条件时点H的位置,已知AD=4,AP=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PD=2 ,而PH为圆的半径,则PH=2,所以DH=PD-PH=2 -2,即DH的最小值为2 -2.
评析 上述是常见的与动点相关的线段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点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轨迹来建立模型或使用原理. 上述所使用的三点共线模型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理是该类问题最为常用的解析策略.
以静制动,建立函数关系
采用“以静制动”的策略来解析几何动点问题的思路是:设出描述动点的运动参数,建立与问题相关的函数模型,利用函数的性质来分析求解. 该策略的优势在于忽略了因点动引起的次生问题,而采用发展的观点来建立运动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可有效降低思维难度.
例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bx+c,与x轴相交于点A(1,0)和B(-3,0)两点.
(1)试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在第二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B,PC,BC,试分析△PBC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
分析 (1)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可以由两点坐标获得抛物线解析式. (2)分析抛物线上与动点相关的面积问题,可以设出动点的坐标,通过三角形面积割补的方式构建面积模型,从而建立与动点坐标相关的面积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来确定点P的坐标,求最大面积.
解 (1)根据A(1,0)和B(-3,0)两点,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1)(x+3),化简可得y=-x2-2x+3.
(2)设点P(x,-x2-2x+3),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E,PE交BC于点F,如图5所示,通过面积割补可得S△PBC=S四边形BPCO-S△BOC,代入面积公式可得S△PBC= - x+ 2+ ,分析可知当x=- 时,S△PBC= ,此时点P的坐标为- , .
评析 上述是以抛物线为背景的动点问题,动点位于抛物线上,因此以动点为顶点建立的三角形面积与动点的坐标有关. 因此在分析时可以采用“以静制动”的策略,建立关于动点坐标参数的面積函数模型. 该策略是函数性质分析几何动点问题的典型代表,另外构建函数解析式还可以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性质等,解析时需充分提取图形特征.
动静结合,分段特性讨论
在某些几何动点问题中,由于动点的移动图形的结构存在规律性的变化,此时就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解析策略,基于图形结构来对动点的移动轨迹进行分段,然后通过分类讨论、特性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答案. 该策略解析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对图形特性的提取,二是对动点轨迹的分段. 解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
例4 如图6所示,△ABC的内角∠ACB=90°,AC=6,BC=8,已知动点P从点A出发,以速度1沿着路径A→C→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速度3沿着路径B→C→A运动. 已知两动点同时出发,到对应的终点时才会停止. 在某一时刻,分别过P和Q作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F,则当点P运动多长时间时,可使△PEC和△QFC为全等三角形?
分析 本题目属于双动点问题,需要根据路径对运动的时间进行分类讨论. 对于动点P:当0≤t≤6时,在线段AC上;而当6≤t≤14时,在线段BC上. 对于动点Q:当0≤t≤ 时,在线段BC上;当 ≤t≤ 时,在线段BC上;而当t≥ 时,点Q与点A相重合,则停止运动. 根据图形特性和动点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四种情形:①点P在线段AC上,点Q在线段BC上;②点P和Q均位于AC上;③点P在线段AC上,而点Q与点A相重合,停止运动;④点P在线段BC上,点Q与点A相重合,停止运动. 则后续只需要根据运动区段,结合全等要求来确定讨论时间的合理性即可.
解 设时间t后,△PEC?艿△QFC,由全等性质可得CP=CQ.
①当点P在线段AC上,点Q在线段BC上时,0≤t≤ ,如图7,CP=6-t,CQ=8-3t,由CP=CQ解得t=1.
②當点P和Q均位于AC上时, ≤t≤ ,如图8,只有两点重合才可能全等,则CP=6-t=3t-8,解得t=3.5.
③当点P在线段AC上,而点Q与点A相重合,停止运动,则 ≤t≤6,分析可知不满足全等条件.
④当点P在线段BC上,点Q与点A相重合,停止运动,则6≤t≤14,如图9,则CQ=6,CP=t-6,由CP=CQ解得t=12.
综上可知,当点P运动时间为1、3.5或者12时,△PEC和△QFC可为全等三角形.
评析 上述在分析与双动点相关的三角形全等问题时,根据动点所在位置情况确立了分类标准,确定了时间范围,进而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建立了关于时间的方程,完成求解. 上述使用的是“动静结合”的解析策略,其中“动”表示动点所在线段上的位置变化,而“静”表示时间范围确定、全等条件固定. 因此在采用“动静结合”策略解析时应明确其中的“动”“静”条件,灵活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