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侯小令
[摘 ?要] 基于核心素养去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基本取向.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意味着什么,核心素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面对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寻找到一条什么样的核心素养落地途径;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关键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究出具体的核心素养落地路径.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核心素养理论去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更好地体会核心素养的理论,如此结合就可以让课堂教学研究变得更加具有质感.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进行教学研究,由于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又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教学研究都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教学研究实际上是存在时代性的. 今天的初中数学教学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去进行课堂教學的研究,就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基本取向.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认识到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基础,必须将其全方位地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进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素养培育能力.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意味着什么;也需要认识到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核心素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更需要知道面对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寻找到一条什么样的核心素养落地途径……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关键是要将某一个具体的数学知识要教学的传统目标,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究出具体的核心素养落地路径. 如此将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进行结合,就可以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要结合好了,那么本研究也就成功了.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笔者的三点看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须置于核心素养之下
从大的方面来看,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是教育发达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也意味着包括初中数学学科在内的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理解与实践要求,那么课堂教学研究自然就需要至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通常认为核心素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是指学生自身发展应具备的素质需求,这使得核心素养具有明显的个体性质;另一个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要求,这使得核心素养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 总体而言,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如此来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就会发现他有异于传统教学要求的一些方面. 以初中数学中的“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例,笔者注意到这是一个在三角形知识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同时在生活中又有着一定影响的数学知识,哪怕是在传统的教学当中,这个知识也能让学生在长时间之后依然记得(相对于其他容易遗忘的一些知识而言,这一现象值得研究),这说明本知识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
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能否通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来帮助学生建立关于“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具体模型,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内容在引入的时候,可以借助于一些生活素材,例如一些厂房的屋顶通常都是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又例如在盖房子的时候一些木质窗框都会钉上一根斜着的木条……通过这些实例的呈现,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就可以让学生进入数学抽象的情境,而抽象之后得到的三角形,在学生的认识当中也就不只是一个图形,而是带有“稳定性”特征的图形,这实际上丰富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使得三角形这一模型的功能性得到了强化. 另外还有两点不能忽视:一是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的逻辑推理过程,呼应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第二要素;二是学生建立起来的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可以迁移到生活当中,能够让学生带着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去观察一些生活事物,这种迁移正是核心素养所强调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可以赋予数学知识以新的理解,可以赋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深的理解,而当数学教师将数学教学中一直强调的思维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时,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大量的数学教学实践也已经证明,真实的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中最有意义、最能实现数学课程资源教育价值的策略与手段,借助于数学课程资源启发学生探究发现活动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暴露自己关于发生数学认识的思维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教师需要考虑与努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性目标,事实上这也正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性目标. 以“三角形的稳定性”课堂教学过程为研究目标,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教学过程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密切相关.
一是学生的体验探究过程. 相对于其他的数学知识而言,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出来的,更多的应当是体验的结果,所以在教学中必然要设计一个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学生用几根木条,分别去做成三角形、四边形,或者是多边形,然后去让学生感受这些图形的稳定性. 学生很容易发现四边形的木架在扭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形变,会变成平行四边形,而三角形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形. 当然在具体体验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意外”,比如有的小组是用绳子去扎的三角形,由于扎的地方不紧,所以在扭动的过程当中发生了滑动,于是有学生认为三角形并不具有稳定性. 无论是成功的体验,还是这些意外情形,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都可以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一些直接认知.
二是学生的分析对比过程. 分析对比是学生认识三角形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显然是将三角形与其他图形进行对比,在对比的基础上去进行分析,就可以认识到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 至于上面提到的那个“意外”,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前提是这个三角形必须是固定的三角形. 在比较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以遗忘,那就是给学生提出问题:要想让四边形也变得稳定,可以怎么做?当学生发现将四边形的对角线用一根木条钉住时,四边形也就变得稳定了. 然后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个时候的稳定并不是因为四边形具有的稳定性,而是因为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才具有了稳定性. 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变式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三是学生的总结反思过程. 如果说上面两个环节更主要的还是面向数学知识的建构的话,那么总结反思更多的就是面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类似于“我们是如何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问题驱动之下,学生可以通过反思去纯化自己在探究、对比、分析过程中的思维. 如果教师适当地提醒学生,这是通过数学抽象、数学体验等形成的认识的话,那么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以及数学建模思想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渗透与培养的.
核心素养引导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向
分析上面的案例可以发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有了明确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时,那么核心素养是可以成为引导教师进行研究的方向的. 在领会核心素养这一引导功能时,数学教师一方面应当认识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是初中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素养之一,另一方面也应当认识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本质上是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结合起来,看看哪些学习过程可以支撑起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又可以优化哪些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结合,科学素养往往可以成为引导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的引领性力量.
应当说核心素养对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命题,面对这些新的命题,最好的选择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核心素养理论去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更好地体会核心素养的理论,如此结合就可以让课堂教学研究变得更加具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