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管理思想的融合发展
蒋宇
摘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融合,当代日本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学习的标杆。二战后,日本从经济废墟中走出,诞生各种新思想、新制度,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传统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优秀精华、纳中西方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受中国儒道法家等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影响,成就当代日本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在本文中我们探讨日本管理思想的成长演变,沿着历史的脚步看一看日本管理实践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日本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 融合发展 西方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 0 文献标识码:A
1 日本管理思想的不断演变
在隋唐时期,随着高僧游历、官员造访等活动,中国文化流入日本,在圣德太子执政时期,他把中国儒学及其管理文化作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制定《十六条宪法》。从此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日本,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提出把儒学及其管理思想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明治维新后,日本重视人才的培养,把西方的科学管理与日本的重人思想相结合,走上“和魂洋才”的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强大后,变身成为殖民侵略者,二战后日本侵略以失败而告终,经济受到重击。但这只是暂时的,萧条期过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在管理上继续取他国之长补自己之短,确立日本管理的三大支柱: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和企业工会,并成为大多数企业家的管理信条。
2 中西方文化对日本管理思想产生的影响
日本早起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在管理思想中儒家思想色彩浓厚,直至西方列强入侵时期,日本看到了西方大国的管理优势,从而引进他们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思想,成为亚洲第一个发达工业化国家。而二战后,经济坍塌,短暂的颓废过后,日本管理思想再度前进,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产生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工会等一系列战后管理实践制度。日本企业的管理思想是典型的融合性文化,既涵盖了西方的管理方式和经营,又充分学习了与自身相近似的东方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去其糟粕引以为戒,可以说日本企业管理理论是兼济西方管理理论的东方管理学,日本企业用合乎道义的“论语算盘”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2.1中国传统思想对日本管理思想的影响
从汉代始,中国文化开始传入日本,汉字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儒”“道”“法”等思想先后在日本传播,明治维新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反映出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中央集权制的建立,采用“大政官制”,中国思想成了日本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因素,如管理中和、忠、以人为本等思想都是由此而脱胎,而儒家思想的“和”“礼”“忠”以人为本和中庸之道等,也贯穿于日本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1.1“和”思想与以人为本
可以说日本管理中最受用的就是人本管理中的两种思想——以人为本与“和”。所谓的“和”思想其中心意思是取“和谐”之意,在价值观上的反应就是中庸之道和知足常乐。这种思想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日本企业中领导者认为,只有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和谐,每个人和睦相处,缔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程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与环境相互依存,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日本企业经常举办以厂为单位的职工旅行或联谊会可以看出日企内部对“和”的重视。日企内没有欧洲的个人主义和内部对立,可以说上下一体的命运共同体是日本企业的特征,而集体旅游和联谊会只是达到“和”目的的一种形式而已。这种命运共同体对内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对如今日本建成经济大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人为本是日本企业内坚持的信条之一。日本企业家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人为根本,最大程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的发展。日本麦肯锡董事长曾说过,在视商场为战场的日本企业家眼里——人者,企业之本也,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活力。而汽车王国“本田”则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它的经营理念;把三现主义作为它的工作要求,即指一工作要从现场、现实、现物出发;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管理者;力主把公司打造成一个有人性味的集团。
2.1.2“礼治”“德治”
日本式管理中,“礼”“德”不是指控制和刑罚而是指道德,把道德放在企业成功的首位、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工作效率, 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日本化成公司的横山亮次、日立集团的小平浪平、立石电机公司的立石一真他们把礼、家与诚、以和为贵、建立夫妻式的相互信任的劳资关系等作为社训。他们认为保障职工终身就业、按工作年限和成绩提级增薪的制度与“礼”相对应,而在企业内部设立工会则是与“以和为贵”相对应。
2.1.3“忠”思想
在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引进,西方文化也伴随而来,而日本为了增强民族凝聚感,团结一致为目标而努力,它把孔子“忠”的思想引入到新体制中。 在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时候,政府为维护天皇权威,利用“忠”“孝”来控制人的思想,从而制定了三条政策:在国民教育中恢复儒学教育;继续行孔子祭祀典礼,把孔子神化;大力开展儒教研究活动。从青少年开始潜移默化,把“忠”的思想根植于日本的土壤里,使他们成为忠顺的良民。在日本,儒家思想 “仁、义、礼、智、信” 中的“仁”被“忠”所取代,“忠”成为日本伦理道德的金字塔最顶层,被视为百姓绝对要服从的责任、义務和信条。在日本企业现代管理中的三大支柱里都有“家”的影子,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有以企业为家的感觉。大多数知名日企员工都是从青壮年开始在企业工作,直至他们年老退休,这期间有3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在这个企业中度过,企业给予他们优待、塑造“家”文化,让员工觉得企业即家,对企业尽忠一生。而正是这种日本式儒学造就了人本强大的凝聚力、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现代日本管理的基础之一。
2.2西方文化对日本管理思想产生的影响
现代日本管理除了长期以来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外,在西方列强入侵时期,他们励精图治、进行变革,吸收了西方管理思想中优秀且适合本土的部分,泰勒、爱德华等人的管理理论对日本管理思想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了“家”“融”“和”文化的日本管理思想。
1911年日本鹿岛银行行长兴野兴访美,发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自此美国管理思想流入日本,并得到迅速传播。泰勒和汤普森等人的著作在日本广泛流传,其理论也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爱德华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对石川馨等人有很大影响,石川馨的主要著作《质量控制》获得“戴明奖”、“日本 Keizai新闻奖”和“工业标准化奖”,质量管理循环理论是他一直所推广的,他认为质量循环中员工可以充分认识到最终顾客的价值并为之努力付出,提倡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发现,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
3 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的融合
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的进步得益于它的善于借鉴与融合,它在學习了东方文化中“仁”“信”“礼”“忠”“和”等儒家思想和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思想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管理思想,引进领先的设备,最早实践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化,成就当代的日本管理思想。
日本管理思想由本土著名管理学家的思想和企业家的管理实践共同组成,随着日本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当代日本的管理思想也不断演进。日本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家”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等传统因素催生了日本的管理思想。其思想产生的渊源一方面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不同寻常的价值观与历史背景,另一方面是其融合了东方儒、道、佛等思想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科学管理思想。二战后,日本在管理上的发展和经验,对我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分析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现状,找出日本管理思想的特色和其形成的原因,了解中日管理思想的发展史,学习日本管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如“家”式文化、“和”文化、“融”文化和危机意识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实践不断推新,日本秉持着精益管理思想并取得一定成绩,松下的管理哲学、差异化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阿米巴经营模式被世界各国推崇,并成功地在企业中运用,如我国的海尔、华为、联想等优秀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吸收日本的一些成功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来在经营管理中,日本会逐渐解决体制给管理带来的一些弊端,慢慢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流之中,将管理发展为一门学问,为世界所用。
因为中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制度皆不相同,日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华,去其槽粕,让企业快速发展。 主要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表现为:第一,文化建设在日本企业中很受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但却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是否对企业尽责,我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正在逐步提高。第二,日本企业普遍拥有比较明确的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对于战略目标的确立还不够清晰。第三,日本鲜明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员工的利益,使企业具有向心凝聚力,而我国多是相似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大同小异,很难发挥员工在企业之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拥有着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如色彩缤纷的彩虹,每个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要继承包容性的传统文化,努力吸收一切他国精粹文化,为己所用。21世纪我们国家要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是国际化,二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对自己国家文化传统的认同;国际化就是要学习先进国家的优秀文化,了解外面的世界,尊重、包容、理解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韩雪娜.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D].山东大学,2013.
[2] 谭一夫.日本式管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3] 曹姝婧,范徵.日本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 4.
摘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融合,当代日本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学习的标杆。二战后,日本从经济废墟中走出,诞生各种新思想、新制度,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传统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优秀精华、纳中西方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受中国儒道法家等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影响,成就当代日本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在本文中我们探讨日本管理思想的成长演变,沿着历史的脚步看一看日本管理实践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日本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 融合发展 西方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 0 文献标识码:A
1 日本管理思想的不断演变
在隋唐时期,随着高僧游历、官员造访等活动,中国文化流入日本,在圣德太子执政时期,他把中国儒学及其管理文化作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制定《十六条宪法》。从此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日本,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提出把儒学及其管理思想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明治维新后,日本重视人才的培养,把西方的科学管理与日本的重人思想相结合,走上“和魂洋才”的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强大后,变身成为殖民侵略者,二战后日本侵略以失败而告终,经济受到重击。但这只是暂时的,萧条期过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在管理上继续取他国之长补自己之短,确立日本管理的三大支柱: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和企业工会,并成为大多数企业家的管理信条。
2 中西方文化对日本管理思想产生的影响
日本早起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在管理思想中儒家思想色彩浓厚,直至西方列强入侵时期,日本看到了西方大国的管理优势,从而引进他们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思想,成为亚洲第一个发达工业化国家。而二战后,经济坍塌,短暂的颓废过后,日本管理思想再度前进,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产生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工会等一系列战后管理实践制度。日本企业的管理思想是典型的融合性文化,既涵盖了西方的管理方式和经营,又充分学习了与自身相近似的东方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去其糟粕引以为戒,可以说日本企业管理理论是兼济西方管理理论的东方管理学,日本企业用合乎道义的“论语算盘”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2.1中国传统思想对日本管理思想的影响
从汉代始,中国文化开始传入日本,汉字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儒”“道”“法”等思想先后在日本传播,明治维新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反映出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中央集权制的建立,采用“大政官制”,中国思想成了日本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因素,如管理中和、忠、以人为本等思想都是由此而脱胎,而儒家思想的“和”“礼”“忠”以人为本和中庸之道等,也贯穿于日本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1.1“和”思想与以人为本
可以说日本管理中最受用的就是人本管理中的两种思想——以人为本与“和”。所谓的“和”思想其中心意思是取“和谐”之意,在价值观上的反应就是中庸之道和知足常乐。这种思想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日本企业中领导者认为,只有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和谐,每个人和睦相处,缔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程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与环境相互依存,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日本企业经常举办以厂为单位的职工旅行或联谊会可以看出日企内部对“和”的重视。日企内没有欧洲的个人主义和内部对立,可以说上下一体的命运共同体是日本企业的特征,而集体旅游和联谊会只是达到“和”目的的一种形式而已。这种命运共同体对内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对如今日本建成经济大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人为本是日本企业内坚持的信条之一。日本企业家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人为根本,最大程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的发展。日本麦肯锡董事长曾说过,在视商场为战场的日本企业家眼里——人者,企业之本也,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活力。而汽车王国“本田”则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它的经营理念;把三现主义作为它的工作要求,即指一工作要从现场、现实、现物出发;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管理者;力主把公司打造成一个有人性味的集团。
2.1.2“礼治”“德治”
日本式管理中,“礼”“德”不是指控制和刑罚而是指道德,把道德放在企业成功的首位、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工作效率, 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日本化成公司的横山亮次、日立集团的小平浪平、立石电机公司的立石一真他们把礼、家与诚、以和为贵、建立夫妻式的相互信任的劳资关系等作为社训。他们认为保障职工终身就业、按工作年限和成绩提级增薪的制度与“礼”相对应,而在企业内部设立工会则是与“以和为贵”相对应。
2.1.3“忠”思想
在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引进,西方文化也伴随而来,而日本为了增强民族凝聚感,团结一致为目标而努力,它把孔子“忠”的思想引入到新体制中。 在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时候,政府为维护天皇权威,利用“忠”“孝”来控制人的思想,从而制定了三条政策:在国民教育中恢复儒学教育;继续行孔子祭祀典礼,把孔子神化;大力开展儒教研究活动。从青少年开始潜移默化,把“忠”的思想根植于日本的土壤里,使他们成为忠顺的良民。在日本,儒家思想 “仁、义、礼、智、信” 中的“仁”被“忠”所取代,“忠”成为日本伦理道德的金字塔最顶层,被视为百姓绝对要服从的责任、义務和信条。在日本企业现代管理中的三大支柱里都有“家”的影子,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有以企业为家的感觉。大多数知名日企员工都是从青壮年开始在企业工作,直至他们年老退休,这期间有3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在这个企业中度过,企业给予他们优待、塑造“家”文化,让员工觉得企业即家,对企业尽忠一生。而正是这种日本式儒学造就了人本强大的凝聚力、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现代日本管理的基础之一。
2.2西方文化对日本管理思想产生的影响
现代日本管理除了长期以来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外,在西方列强入侵时期,他们励精图治、进行变革,吸收了西方管理思想中优秀且适合本土的部分,泰勒、爱德华等人的管理理论对日本管理思想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了“家”“融”“和”文化的日本管理思想。
1911年日本鹿岛银行行长兴野兴访美,发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自此美国管理思想流入日本,并得到迅速传播。泰勒和汤普森等人的著作在日本广泛流传,其理论也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爱德华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对石川馨等人有很大影响,石川馨的主要著作《质量控制》获得“戴明奖”、“日本 Keizai新闻奖”和“工业标准化奖”,质量管理循环理论是他一直所推广的,他认为质量循环中员工可以充分认识到最终顾客的价值并为之努力付出,提倡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发现,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
3 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的融合
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的进步得益于它的善于借鉴与融合,它在學习了东方文化中“仁”“信”“礼”“忠”“和”等儒家思想和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思想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管理思想,引进领先的设备,最早实践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化,成就当代的日本管理思想。
日本管理思想由本土著名管理学家的思想和企业家的管理实践共同组成,随着日本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当代日本的管理思想也不断演进。日本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家”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等传统因素催生了日本的管理思想。其思想产生的渊源一方面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不同寻常的价值观与历史背景,另一方面是其融合了东方儒、道、佛等思想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科学管理思想。二战后,日本在管理上的发展和经验,对我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分析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现状,找出日本管理思想的特色和其形成的原因,了解中日管理思想的发展史,学习日本管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如“家”式文化、“和”文化、“融”文化和危机意识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实践不断推新,日本秉持着精益管理思想并取得一定成绩,松下的管理哲学、差异化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阿米巴经营模式被世界各国推崇,并成功地在企业中运用,如我国的海尔、华为、联想等优秀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吸收日本的一些成功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来在经营管理中,日本会逐渐解决体制给管理带来的一些弊端,慢慢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流之中,将管理发展为一门学问,为世界所用。
因为中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制度皆不相同,日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华,去其槽粕,让企业快速发展。 主要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表现为:第一,文化建设在日本企业中很受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但却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是否对企业尽责,我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正在逐步提高。第二,日本企业普遍拥有比较明确的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对于战略目标的确立还不够清晰。第三,日本鲜明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员工的利益,使企业具有向心凝聚力,而我国多是相似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大同小异,很难发挥员工在企业之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拥有着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如色彩缤纷的彩虹,每个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要继承包容性的传统文化,努力吸收一切他国精粹文化,为己所用。21世纪我们国家要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是国际化,二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对自己国家文化传统的认同;国际化就是要学习先进国家的优秀文化,了解外面的世界,尊重、包容、理解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韩雪娜.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D].山东大学,2013.
[2] 谭一夫.日本式管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3] 曹姝婧,范徵.日本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