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人员损失问题

吴伟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因其持久惨烈的军事斗争而闻名于世。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军人与和平居民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损失。这种损失的范围和规模,是苏联和俄罗斯史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统计结果,引发了热烈讨论与交锋。尽管目前还很难肯定哪一个统计数字最为准确,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牵涉到怎样看待战争的残酷、苏联人民付出的代价,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关键词]卫国战争,人员损失,统计数据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0-0003-09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其他战场相比,苏德战场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军事冲突极为激烈。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持续了1418天,其中有1318天(占总天数的93%的时间)处在前线激烈的防御或者进攻行动中。①在1941~1944年期间,苏德战场集中了德国集团的主要打击力量。据俄罗斯学者统计,苏军抵御德国及其盟友的607个师,其中同时在苏德战场作战的是其中最有战斗力的190个至270个师。而同时英、美联军在北非、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区地面对的是德国集团的176个师,它们大多数是在战时才组建的。②不论是战线长度,交战双方同时投入的兵力兵器,激烈交战(进攻或者防御)的时间单位占总时间的比例,弹药和装备的消耗等方面,苏德战场都是首屈一指。苏军消灭了侵略者75%的坦克,75%的飞机,74%的火炮。③在苏德战场,德方平均每天损失55架飞机、118门火炮、34辆坦克。也有统计显示,德国93%的兵器损失在苏德战场;也是在这里,德军的作战人员损失占全部人员损失的72%。④
为了抗击法西斯德国集团,苏联调动并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国家力量(军事力量,物质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外交等)。在战争期间,苏联消耗了1000万吨弹药,1340万吨燃料,约4000万吨粮食和饲料。⑤仅为救治伤员而给前线供应的血浆,1943年就为247.9吨,1944年为359.6吨,1945年为186.3吨,两年半共消耗了793.8吨。⑥对苏联而言,这是一场关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
广阔地域上激烈的军事斗争给苏联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人员的巨大损失。无论是军事人员还是和平居民,在残酷的现代化战争面前,他们的生命都是脆弱的。但是,要比较确切统计卫国战争期间的人员损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战线的不断变化,作战行动的失控(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居民的大规模流动,以及数量可观的战俘去向等等,都给人员损失的统计造成很大困难。
战争结束后,苏联就开始对战争所造成的各种后果进行了调查研究。1946年初,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联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主席Н.А.沃斯涅先斯基领导的一个委员会统计出卫国战争的人员失为1500万人,①并向斯大林等政治局成员呈送了相关材料。对这个委员会所用的统计材料和方法目前知之甚少。但这一数字并未被苏联领导人采用,斯大林在讲到苏联卫国战争的人员损失时,对这个数字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正”。1946年3月,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说:
由于德国的侵犯而在同德国人作战中,以及由于德国的占领和苏联人被赶到德国去做苦工,苏联便永远地丧失了约700万人。②
斯大林为什么做出“修整”?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宣传方面的考虑,在当时冷战初起的背景下,他不想在苏联人民面前和世界舆论面前“暴露”苏联人员损失的规模,特别是把巨大的损失规模与战争初期苏联领导人的失误联系起来,授人以攻击苏联的口实。斯大林根据什么确定“700万人”这个数字也无从可考。不过有一个接近的数字可作为参考: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2年11月2日的命令,成立了“德国法西斯占领者及其帮凶和追随者迫害苏联公民、集体农庄庄员、破坏社会组织和国有企业及机构的罪行调查国家特别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确定的苏联和平居民损失为639万人。在斯大林讲话后的十几年中,苏联官方在述及卫国战争的人员损失时,完全采用了这一数字。
1959年,在相隔20年之后,苏联完成了又一次全国范围的人口统计。这给计算卫国战争的损失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人口统计专家试图依据1939年和1959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确定战争人员损失情况。但专家们马上发现困难重重,由于一些重要的指标都要靠估算,统计数字的变化幅度在1500万人~3000万人之间。他们结论是:第一,不可能确认1941~1945年人员损失的准确数字;第二,他们认为这个数字接近2000万人甚至更多。同时,专家们认为,这个数字只是纯人口统计学上的数字,它不仅包括战争造成的直接损失,还有因战时生活条件恶化而引起的居民死亡率上升导致的非正常人员损失的增加。所以,专家们用了一个他们认为更准确的措辞来表述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人员损失:战争中“丧失的生命”。
这个新的数字得到了苏联领导人的认可。1961年,赫鲁晓夫在致瑞典首相的信中,首次说到苏联在卫国战争中丧失了2000万人。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对这个数字又有所调整,他在1965年庆祝卫国战争胜利20周年的讲话中说:
苏联所遭受的那种残酷的战争是任何一国人民没有遭受过的。战争使2000多万苏联人丧失了生命。③
此后,“2000多万人”这个数字便成了苏联官方的正式提法,被各种教科书和研究著述等广泛采用。
另一方面,学术界对苏联卫国战争人员损失的研究也没有间断。1966年至1968年,由С. М. 什捷缅科将军主持的苏军总参谋部的一个工作委员会,对苏联的人员损失,特别是军人损失进行了研究。1988年,由М. А. 加利耶夫将军领导的国防部一个类似的委员会也对同样的问题展开研究。不过,上述研究成果并未公开发布。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和“填补历史空白点”后,卫国战争的人员损失成为一些报章和媒体热炒的话题。有些人提出,“2000万人”绝不是苏联战争期间人员损失的全部,“真实数目”要多得多。他们希图以此证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黑暗”,并把巨大的人员损失归入斯大林“罪行录”。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1989年3月起,受苏共中央委员会委托,调查卫国战争中苏联人员损失数量的国家委员会开始工作。参加委员会的有来自国家统计委员会、科学院、国防部、苏联部长会议所属档案总局、战争亲历者委员会、红十字和红新月总会的代表。该委员会的出发点是,以往苏联官方使用的人员损失数字,无论是“2000万人”还是“2000多万人”,都是“大约的”和“不充分的”,是错误的;委员会应当重新计算,并且一定会计算出更多的数字。他们也试图利用1939年和195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