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讨论
梁海涛
摘要:水利工程是专门用于调配和控制自然界水资源,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一项重要工程。而生态水利工程是对传统水利工程的延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建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探寻兼顾两者的方法,既解决水利工程的开发与使用,又从生态的角度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兴建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特别在水资源的调配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全面开展,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学原理运用的重要性。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首先在水利工程设计时建立起生态水利工程理念,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被诸多建筑学者、水利专家广泛倡导,之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如此受欢迎,不仅仅是由当前生态保护的情势所迫,也是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重大,利国利民。从表面意义上来看,生态水利工程就是人类为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较好利用而采取的生态化措施或行为,能够更好地解决防洪问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稳定的水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旱灾带来的农作物损失等。事实上,生态水利工程的最大作用在于使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运用,还实现了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缓解了人、资源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生态化水利工程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水利旅游景点,为我国经济发展挖掘出新亮点。
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生态性”的发挥。笔者认为,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才不会偏离这个“生态性”的轨道。
(一)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除了首先必须符合生态学原理外,还要遵循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工程设施的美观、稳定、耐用以及适用外,还应注重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而经济性原则则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根本原则,设计时必须进行合理分析,达到经济最优的目的。
(二)保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不仅涉及人类的利益,也涉及到有关生物群落的利益。人类要想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就必须尊重和保护工程范围内生物的多样性,寻求人与生物的共存空间,而不是一味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然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物种大量灭绝,就一定达不到“生态化”的目的。
(三)生态系统自我设计与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自组织的功能,部分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完全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找到与自己匹配的生存环境,这样便可以支持起一个整个种群的繁衍。同样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设计和自修复功能,可以寻找到生态水利工程的最佳切入点。
(四)整体性原则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不能忽视整体性原则。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很多河流、水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相关河流、流域的情况,要全面地考虑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周边影响,这样才不至于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思路探索
(一)要以生态(工程)水文学为基础进行设计
要想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就离不开生态水文学与生态工程水文学知识的运用。我们清楚,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的行业十分广泛,包括农、林、畜牧业以及原生态用水、生活用水等等。只有深入地明确水资源空间在生态目标中的规津才能科学的设计和建成生态水利工程。
(二)要有机结合环境工程进行合理设计
除了生态(工程)水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和相关技术也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结合这一学科才能更好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的目标,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举个例子来说,黑龙江省的扎龙湿地辛冰工程近几年虽然得到了补水,但是由于水源的水质不符合湿地水质的要求,造成生物锐减甚至消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该地结合环境工程相关技术,建立了化解池及时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要及时控制影响工程生态目标的因素
影响工程生态目标的因素很多,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就容易扩散,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不良局面。比如我国的三江湿地,降水是其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上游的来水位口受多重因素影响造成下游的挠力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产生了诸多负面情况,导致下游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所以笔者认为,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要注意及时控制影响工程生态目标的各种因素,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使水利工程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兼顾水利工程的“生态性”,积极结合水利工程相关理论成果和重要技术,不断创新工程规划设计理念,才能建设处更多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董哲仁.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 水利学报,2004,10:1-6.
[2]周滋义.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