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纪碧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去接受那些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学习需要内部及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即学生的个体条件,如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动机等;外部条件指的是社会文化背景,在学校中则更多地指向师生、生生之问的相互作用,如何使高中数学教学更有意义、更有效是我们作为高中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一直在致力的事业。
本文结合一些案例,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促使学生做有意义的反思活动”,旨在使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更高效。
1.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着力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注意结合社会生活,精心构思课堂的导入,重视情景引导,教学过程注意化枯燥为生动。
案例函数概念课堂的情景设置
《数学必修l》函数表示法这一节引入的三个实例:(1)炮弹发射问题;(2)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问题;(3)恩格尔系数问题,明显地,课本所用的实例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范畴,不易被学生理解,更不利于新课的引入,笔者上课时做了适当改动:(1)学生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路程与时问关系的问题(解析法);(2)一天当中气温随时问变化的问题(图像法);(3)学生入学购买校服时登记的座号与校服号码的关系问题(列表法),同样是联系实际,后三个实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对典范(课例),对权威(教材)不可盲从,教师应该在吃透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的政策,对教材做好二次生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在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的一半”,课前巧妙导入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教师要注意创设和谐愉悦的情境,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中也不要为了“情景设置”而“情景设置”,不要太过花哨,也不能冲淡主题,要注意控制好时问,把握好“度”,课堂教学也是要讲究“经济实惠”的。
2.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普遍认为高中数学难读,内容、方法难懂,出现这种情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于教法的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得太多,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发展空间,学生永远是聆听者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能成为知识世界的主动探索者,学生的精神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无穷的潜能也就始终处于沉睡之中,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导致课堂教学总是低效率运转。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研讨”式的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在教学中适时地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可将课堂逐渐地还给学生,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对于平时的教与学,我们要重视“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的过程,重视让学生经历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本质。
课堂教学案例《立体几何》——“线面垂直的判定”的折纸实验:请每个同学们拿出一张三角形的纸板,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于桌面接触),老师提出问题:
(1)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平面垂直?然后交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实验探究得:当折痕AD为BC边上的高的时候,折痕AD所在的直线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经过一序列的问题研讨后,师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课后再安排学生研讨“判定定理应用举例”:
我校要安装一根8米高的旗杆,两位工人先从旗杆的顶点挂两条长10米的绳子,然后拉紧绳子并把绳子的下端放在地面上两点(和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这两点都和旗杆脚距离6米,那么表明旗杆就和地面垂直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为什么要求绳子在地面上两点和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
(2)如果安装完了,请你去检验旗杆与地面是否垂直,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操作,获得了实际体验,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德国物理学家李希坦贝尔格说:“那曾经使你不得不亲自动手发现了的东西,会在你脑子里留下一条路径,一旦有所需要,你就可以重新运用它,”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的是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必须建立在教师的指导和掌控之中,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备好课,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由学生去任意发挥,
3.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词汇,可使学生对教师教学语言时时都有一个清新感,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语言艺术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案例比喻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1在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问题时,常会涉及求抽象函数定义域,函数本身就很抽象,加上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佷不适应,有些学生都哭了,很是苦恼,笔者把定义域比喻成试管的容量,一个试管其容量是固定的,不管是装水,还是装酒精,还是装汽油,都有一个同样的限制,用这来理解下面的定义域问题:
用“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来形容上面的解题过程:对应法则厂括号中分别放入2X+1与X2,后面解析式就分别对应换成2X+1与X2当然这里还得教学生理解符号f的含义,即理解为对括号里的整体变量进行某种运算。
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从而帮助学生克服了认识过程中的困难,为学生学好函数提供了前提基础。
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比喻的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的联想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要注意的是比喻不同于对比,对比重在比异,比喻重在比同,评价一个比喻只有贴切与否之分,而无科学上的正误是非之别,所以,比喻的运用只有说明的作用,而不具备证明的功能,所以我们应善于利用,既要防止“牵强附会”,也要避免“以偏概全”或“喧宾夺主”。
4.培养学后反思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也谈到:“反思”不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而是深究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是对思维的思维,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忽略了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课听完就完了,很少去深究课堂上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引导的,当天的作业依葫芦画瓢就算完成了,几乎没去反思当拿到一个问题时该如何去思考、分析,没能建构起自身认识上的知识网络结构,导致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类情况:明明觉得问题很熟悉,似曾相识,但就是不知从何下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进行思考,从数学学习的认识、态度,数学学习中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反思,即进行反思性学习。
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每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所研究问题和以前的哪些问题是类似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命题能否进行变式、引申和推广?
(3)解题思路中关键的是哪几步?如何化归?
(4)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圆满?有无增、漏、错等情况?
(5)解决问题后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有无更好的解法?
(6)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维方法?
(7)所学概念、定理、公式是否掌握?
教材中概念、公式、定理等虽然是一些语言和符号,但它们都代表了确定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点,也是思维的细胞,学生要获得这些概念、定理、公式的意义,靠死记硬背很难牢固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定理、公式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外,还要注意引导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揭示其本质,以免思维产生负迁移。
例如高一新教材下册第五章“平面向量”中,两向量的数量积是中学代数中从未遇到过的特殊乘法,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较困难,在学习了有关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
(1)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结果是向量吗?向量的数量积的结果也是向量吗?为什么?
(4)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吗?
通过引导学生辨析、判断,可加深学生对平而向量的数量积概念、性质、运算律的理解,
注意学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要从高一起始年段抓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有这么一种现象:重资料,轻课本;重做题,轻反思;重思维定势,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对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不清晰等,教师在高一起始阶段就要重抓规范与方法指导,特别是反思习惯的养成,否则等到了高三积重难返,
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过程与方法”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风向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知其然”,更要关注其是否“知其所以然”,要通过“过程”将“冰冷的数学”变成“火热的思考”,通过“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促使学生做有意义的反思活动”,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更高效,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去接受那些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学习需要内部及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即学生的个体条件,如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动机等;外部条件指的是社会文化背景,在学校中则更多地指向师生、生生之问的相互作用,如何使高中数学教学更有意义、更有效是我们作为高中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一直在致力的事业。
本文结合一些案例,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促使学生做有意义的反思活动”,旨在使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更高效。
1.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着力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注意结合社会生活,精心构思课堂的导入,重视情景引导,教学过程注意化枯燥为生动。
案例函数概念课堂的情景设置
《数学必修l》函数表示法这一节引入的三个实例:(1)炮弹发射问题;(2)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问题;(3)恩格尔系数问题,明显地,课本所用的实例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范畴,不易被学生理解,更不利于新课的引入,笔者上课时做了适当改动:(1)学生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路程与时问关系的问题(解析法);(2)一天当中气温随时问变化的问题(图像法);(3)学生入学购买校服时登记的座号与校服号码的关系问题(列表法),同样是联系实际,后三个实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对典范(课例),对权威(教材)不可盲从,教师应该在吃透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的政策,对教材做好二次生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在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的一半”,课前巧妙导入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教师要注意创设和谐愉悦的情境,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中也不要为了“情景设置”而“情景设置”,不要太过花哨,也不能冲淡主题,要注意控制好时问,把握好“度”,课堂教学也是要讲究“经济实惠”的。
2.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普遍认为高中数学难读,内容、方法难懂,出现这种情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于教法的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得太多,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发展空间,学生永远是聆听者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能成为知识世界的主动探索者,学生的精神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无穷的潜能也就始终处于沉睡之中,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导致课堂教学总是低效率运转。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研讨”式的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在教学中适时地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可将课堂逐渐地还给学生,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对于平时的教与学,我们要重视“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的过程,重视让学生经历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本质。
课堂教学案例《立体几何》——“线面垂直的判定”的折纸实验:请每个同学们拿出一张三角形的纸板,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于桌面接触),老师提出问题:
(1)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平面垂直?然后交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实验探究得:当折痕AD为BC边上的高的时候,折痕AD所在的直线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经过一序列的问题研讨后,师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课后再安排学生研讨“判定定理应用举例”:
我校要安装一根8米高的旗杆,两位工人先从旗杆的顶点挂两条长10米的绳子,然后拉紧绳子并把绳子的下端放在地面上两点(和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这两点都和旗杆脚距离6米,那么表明旗杆就和地面垂直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为什么要求绳子在地面上两点和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
(2)如果安装完了,请你去检验旗杆与地面是否垂直,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操作,获得了实际体验,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德国物理学家李希坦贝尔格说:“那曾经使你不得不亲自动手发现了的东西,会在你脑子里留下一条路径,一旦有所需要,你就可以重新运用它,”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的是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必须建立在教师的指导和掌控之中,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备好课,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由学生去任意发挥,
3.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词汇,可使学生对教师教学语言时时都有一个清新感,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语言艺术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案例比喻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1在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问题时,常会涉及求抽象函数定义域,函数本身就很抽象,加上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佷不适应,有些学生都哭了,很是苦恼,笔者把定义域比喻成试管的容量,一个试管其容量是固定的,不管是装水,还是装酒精,还是装汽油,都有一个同样的限制,用这来理解下面的定义域问题:
用“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来形容上面的解题过程:对应法则厂括号中分别放入2X+1与X2,后面解析式就分别对应换成2X+1与X2当然这里还得教学生理解符号f的含义,即理解为对括号里的整体变量进行某种运算。
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从而帮助学生克服了认识过程中的困难,为学生学好函数提供了前提基础。
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比喻的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的联想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要注意的是比喻不同于对比,对比重在比异,比喻重在比同,评价一个比喻只有贴切与否之分,而无科学上的正误是非之别,所以,比喻的运用只有说明的作用,而不具备证明的功能,所以我们应善于利用,既要防止“牵强附会”,也要避免“以偏概全”或“喧宾夺主”。
4.培养学后反思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也谈到:“反思”不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而是深究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是对思维的思维,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忽略了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课听完就完了,很少去深究课堂上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引导的,当天的作业依葫芦画瓢就算完成了,几乎没去反思当拿到一个问题时该如何去思考、分析,没能建构起自身认识上的知识网络结构,导致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类情况:明明觉得问题很熟悉,似曾相识,但就是不知从何下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进行思考,从数学学习的认识、态度,数学学习中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反思,即进行反思性学习。
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每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所研究问题和以前的哪些问题是类似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命题能否进行变式、引申和推广?
(3)解题思路中关键的是哪几步?如何化归?
(4)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圆满?有无增、漏、错等情况?
(5)解决问题后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有无更好的解法?
(6)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维方法?
(7)所学概念、定理、公式是否掌握?
教材中概念、公式、定理等虽然是一些语言和符号,但它们都代表了确定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点,也是思维的细胞,学生要获得这些概念、定理、公式的意义,靠死记硬背很难牢固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定理、公式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外,还要注意引导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揭示其本质,以免思维产生负迁移。
例如高一新教材下册第五章“平面向量”中,两向量的数量积是中学代数中从未遇到过的特殊乘法,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较困难,在学习了有关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
(1)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结果是向量吗?向量的数量积的结果也是向量吗?为什么?
(4)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吗?
通过引导学生辨析、判断,可加深学生对平而向量的数量积概念、性质、运算律的理解,
注意学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要从高一起始年段抓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有这么一种现象:重资料,轻课本;重做题,轻反思;重思维定势,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对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不清晰等,教师在高一起始阶段就要重抓规范与方法指导,特别是反思习惯的养成,否则等到了高三积重难返,
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过程与方法”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风向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知其然”,更要关注其是否“知其所以然”,要通过“过程”将“冰冷的数学”变成“火热的思考”,通过“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式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促使学生做有意义的反思活动”,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