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探讨
王长伟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主要是对物理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只是对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认识,高中物理知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较初中物理知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注重的是原理的分析及掌握,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而,很多学生在初高中的衔接上会出现不能适应的现象.本文主要对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进行分析.
关键字: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初中物理知识注重的是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并以此为出发点,强调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学习,很少涉及定量计算.然而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知识点的深度明显加深,要求学生既能够定性地分析物理现象,还要能够进行定量计算,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利用已有的理论,推导物理结论.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以供参考.一、平时教学中适当拓展,加强引导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熟悉初中课程标准,还要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了解.第一,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衔接,以及这些知识点在初高中教学中的差异.举例来说,在运动学中,初中教学中主要涉及的物理量有速度(实际上是速率)、路程、时间,都属于标量;但是在高中物理中,除了以上几个物理量,还有位移、加速度等,其中位移、速度、加速度属于矢量,他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初中物理的知识讲解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画示意图的能力,尽可能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透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二、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物理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熟悉课本,记住概念和公式,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要想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做习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尚未掌握知识点,就会在做习题的时候乱套公式,或者混淆概念,导致习题的准确率不高.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在习题的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清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对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定位,必要时鼓励学生画示意图帮助分析题目.例如,对于物体的“受力分析”这类题,利用力的示意图能够更快地表达出物体的状态,在物体运动的相关习题中,画出物体的运动过程图,能够展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对于解题的思路也会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三、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尤其是数学的解题能力,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除此之外,数学思维的利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点.在高中物理中,由于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更加透彻,从定性分析深入到定量计算,因而,会出现很多的物理公式,而且在每个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较多,这些物理量中还有部分为矢量,不同的公式使用的范围、对象等均有差异,让学生在初学时有些难以接受.所以,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定量分析一些问题.比如,在摩擦力的學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试着进行运算、分析.四、例题和训练习题的精心筛选应用
实际上,通过教学研究发现,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例题与训练题的难度与数量.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大量丰富的习题资料,但是,真正要将这些习题做完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由专业的教师对学生习题进行筛选指导,通过分析历年的高考试卷,总结容易出现的知识点,然后借助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布置相应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初中物理的习题中,无论是定义理解还是现象分析,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物理的教材中,习题数量比较少,因而,教师可以指导性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增加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探究的机会.
综之,作为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初高中物理衔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渡过难关,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帮助学生从初中顺利过渡到高中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仕云.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快乐作文,2016(2):246-247.
[2]侯贵民.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22(02):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