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修与《严修日记》
严修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的“校父”,亲身参与了清末、北洋时期许多重大事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严修有日记的习惯,留有一部跨越54年的日记手稿。这部日记内容丰富,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地方史的一手记录,是研究这一时期的重要史料,值得学界深入挖掘。
严修(字范孙,1860—1929年)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的“校父”,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自幼读书治学,1883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86年散馆授编修。1894年任贵州学政,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并于1897年奏请开经济特科,发科举改革、戊戌新政之先声。因此得罪座师、翰林院掌院徐桐,1898年任满回京,即请长假。返津后,延聘张伯苓为塾师,从此两人长期合作共办新学。1902年自费赴日考察教育。1904年受直督袁世凯之邀,总理直隶学务,上任前再赴日本考察。回国后,推广新式教育,创建一系列新学堂,并改家塾为敬业中学堂(后改名南开学校)。1905年学部成立,任侍郎,推动全国教育改革,制定了中国首个官方颁布的教育宗旨,积极推动教育的近代化。1909年请假回津。清末至民初,屡拒各方邀请,不再出任官职,专心从事文教、公益事业。1912至1914年先后赴日、欧考察。1915年,袁世凯欲复辟帝制,严修以故交入都力争,不得。1918年,赴美考察。1919年同张伯苓等创建南开大学。1927年,与同仁筹立崇化学会。1929年逝世。严修一生经历了晚清至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近70年政治社会的巨变。他终身记有日记,其中保存了大量中国近代政治、社会、教育、对外交流的珍贵史料。
严修生前身后曾得到很高评价,被誉为“教育界之道德家”。①出版于1918年的《当代名人小传》中,严修被列为教育家之首。严修去世后《大公报》发社评,称他“殆不愧为旧世纪一代完人”。②他的学生周恩来也曾说:“严先生是封建社会的好人。”③历史学家傅斯年曾欲作北洋时期历史曰《民国北府记》,计划单独做传者二十余人,其中以严修为“清正”列传之首。④至于自袁世凯以下北洋时期大小政要,更是将严修作为当代严子陵(两汉之际隐居的高士),仰之弥高。
对于严修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现在的研究仍嫌不足,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资料尚未得到很好的整理和利用。严修一生留下大量文字资料,包括日记、书信、诗文、书稿、札记以及任官期间的档案。其中一部分曾在严修去世后出版过,但都已非常罕见。在这众多史料中,《严修日记》最为珍贵。从现存日记手稿看,严修从17岁开始记日记,一直记至70岁去世前一个月,前后跨越54年,虽有间断,但总体上相当完整。
清代士人多有记日记的习惯。严修就曾研读过钱大昕、曾国藩等先贤的日记,他的师友中也不乏记日记者。不过对他影响最直接的是其父严克宽。严克宽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盐商,在世时热心地方慈善公益事业,在天津开办有育婴堂、施材社、惜字社、备济社、牛痘局、灯牌公所等。①严修终身从事公益、教育,正是遵父之道而行。在修身方面,严修对父亲十分佩服,曾撰写《先父仁波公事略》歌颂其德行,文中提到父亲记日记的情况:
吾父中年以后,日有日记,记身过、口过、心过。尝以事诃叱仆人,修窃异之。越日,见日记册中果有自讼之语。②
严修学习了父亲记日记自省的方法,他的第一本日记《丙子日记》中就有“身过、口过、心过”栏目,或许用的就是与父亲同样的日记本。严克宽去世后,严修曾将“先考日记四本又信稿一本,交秀文斋装潢”。③可以说严修写日记习惯的养成,正是得自其父真传。
严修一般于晚间记日记。据他制定的一个日程计划,写日记是每日亥初(晚9点)的任务,④大体上是当日记当日事。有些日记先作草稿,后复钞写。如《欧游日记》全用正楷,即为乙卯(1915年)九月誊写。但也有时因各种原因,当时未记事后补写。如丁亥五月十九日、庚寅四月初七日、甲午九月十七日等有“补日记”的记录。此外还有一些日期记错,于文后注明者,如:“王云翁来。系昨日。”可知非当日所写。但这些补写一般不会相隔太久。就笔者目前所见,相隔最远、篇幅最大的一次补写见于壬辰(1892年)七月一日日记:“自庚寅九月逮今,日记中辍,匆匆将已二年。”可知现存的庚寅、辛卯、壬辰日记中都有大量内容为此后所补。虽然如此,这次补写基本上有书信草稿、诗文、会课或随手所记资料为依据,可信度和准确度还是有一定保证的。
严修早年日记多用印好栏目的日记本。如丙子日记和丙戌正月十三日至三月三十日日记用一种版心印有“毋自欺堂”字样的日记本。甲申至丁亥上半年(除上述一册丙戌日记外)共五册题为“恒斋日记”一、二、四、五和“无恒斋日记”,使用的是另一种日记本。丁亥下半年至甲午日记(另有甲辰日记与甲午同期写于一册)又是一种日记本,版心印“香馆”三字。还有一种版心印“枣香书画室”字样的日记本,只一册,记录有戊戌、己亥、辛丑、壬寅、癸卯几年的日记。以上四种日记本虽略有不同,但均印有栏目,如将每日按“晨起”、“午前”、“午后”、“灯下”四个时段分为四栏;又有“记事”、“杂识”、“日知”等栏用于日常备忘和读书札记;此外第一种日记本还有“身过、口过、心过”、“敬、怠”等用于自省的栏目。此外,庚寅日记、使黔日记(甲午九月至戊戌五月)、戊戌日记(五月至十二月)和癸卯以后的日记本则多用白纸或条格纸装订而成,无栏目。日记中对日记本的印制也有记录,如甲申三月十五日记有“敏斋借去日记板”,可见严氏曾为日记本专门制板,还曾借友人印刷。又如丁亥七月初一日“穆某送新印日记册来,嘱其再印十册”,七月初五日“刻字铺送来日记十本”。这指的是上述版心为“香馆”者,这种本子严修自丁亥秋冬起使用了8年多,共有15册。
严修在有生之年,至少对日记做过一次大规模整理。据乙卯(1915年)九月二十九日日记云:“检笥中存昔年日记,装订之,自朝至暮。”⑤严修亲自整理了此前的日记,重新进行了装订,并在个别地方做了注释(如丙子日记十月十一日“与侯子贞同车回”句下写道:“是时无人力车,同车者骡车也。乙卯九月注”)⑥。现在看到的严修早年日记都有两重封面,应该就是此次装订的结果。另外,早期日记本尺寸较大,可能装订时为了做统一的函套,所以对本子做了剪裁。有些写于页眉、页边的文字被裁了去。
严修常和友人交换日记。如癸巳二月二十九日“看体仁日记”,甲午九月十七日“阅式金日记”。因为日记中记有功课进展情况,通过互读日记,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严修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子弟教育中,通过查阅日记,督促学习。如癸巳二月二十九日严修接到自天津寄来的四弟、五弟日记仿本,看后于三月初十日寄回。⑦在贵州督学期间,严修也常写家信,要求几个儿子将日记寄来检查,并反馈读后感想。严修还通过阅读儿子的日记,补充自己日记缺漏的内容。如戊戌十月一日至十一月初六日日记即表明“以上据智崇日记”。①
不仅如此,严修还推广日记法,用于劝学。任贵州学政之初,严修便作《劝学示谕》,将“劝行日记法”列入五项劝学内容之一,作为指导黔省士子读书、省身、记功过的重要方式,并提出“本院于覆试之日当索观之”,即对日记进行检查。②
日记法是严修砥砺学行的重要心得,他将此坚持终生,并在临终前,仍不忘嘱咐子孙要坚持记日记。③
严修逝世后不久,家人便对其日记、信草、文稿等进行了初步整理,④其后又将手稿捐赠给天津图书馆,其中日记共计13函74册。据赵元礼《香馆使黔日记序》可知,严修的后人曾有将其日记陆续整理出版的计划。⑤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只有《香馆使黔日记》(严修赴任贵州前后近五年日记)于1935年影印。2000年严修诞辰140年之际,南开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日记全文,终于让读者一窥全豹。2012年天津图书馆影印出版馆藏严修手稿,再次收录日记全文。不过由于手稿多用行草书写,且有多年记于一册,或一年记于多册等情况,需要专门进行整理,才可更好地利用。此前,已有部分日记整理出版,如《香馆使黔日记选辑》(刘泳唐选辑,1986年)、《严修东游日记》(武安隆、刘玉敏点校注释,1995年)等,品质较高,但仅占日记很小篇幅。笔者近年致力于将严修日记全部整理点校,其中1876—1894的日记已于2015年3月出版。
《严修日记》记事内容广泛丰富,天气、读书、通信、购物、交游、自我反省,以及对时政、社风、他人的观察、看法无所不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地方史一手资料,特别是利用日记与其他史料相参照,可以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线索。兹举数例略作说明。
1.《严修日记》对近代教育的记录
作为近代重要的教育家,严修日记中有大量关于教育史的记录,这里仅举严修与近代教育宗旨的关系为例。清末新政一项重要举措是教育改革,1905年学部成立,严修任侍郎,制定了中国有史以来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宗旨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初一日上奏,当日朝廷下谕旨布告天下。《严修日记》可见奏稿起草过程:
七钟起,芸生、小庄来商订文稿。(丙午二月初六日)
七钟起,芸生、小庄仍来商订文稿。午未到署,改文稿。(二月初七日)
七钟起,仍改文稿。(二月初八日)
仍改文稿,小庄、云生俱来。(二月初十日)⑥
现存严修手稿中也留有这一奏疏的草稿。⑦据此可以确认这一教育宗旨出自严修之手。学部成立最初两年,由于尚书荣庆对西学、新学并不熟悉,教育改革实际大多由严修主持和推动。日记中芸生、小庄指刘潜、陈宝泉,时任学部主事,均为严修在直隶学务处时的故吏,因此奏稿明显带有直隶办学的特色。⑧
从日记中,还可看到严修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教育宗旨,即“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关系。鼎革易代,教育问题也需作出新的调整。1912年,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教育总长蔡元培致信严修,邀他参加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严修虽婉言谢绝出山,但仍关心教育政策的制定。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讨论新的教育宗旨。会后,严修专门找到参会的张伯苓,谈了自己的看法。日记中记道:
访伯苓于南开中学,为教育宗旨事。初蔡总长拟教育宗旨五项:一道德主义教育、二军国民主义教育、三实利主义教育、四世界观教育、五美感教育。而教育会会议时竟将四、五两条取消,大奇大奇!余劝伯苓力争之。(壬子七月二十一日)①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新教育宗旨是对“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旧宗旨的扬弃。其中前三项内容是在“三尚”基础上提出的。②此外,新宗旨取消了忠君、尊孔两项,新增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旧宗旨的制定者,严修对新宗旨没有丝毫抵触,反而积极拥护蔡元培的全部主张。根据日记可知,新宗旨起初没有得到教育会议的通过,而严修劝张伯苓“力争”保留蔡元培的主张。后来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加上了美感教育,不知是否有严修之功。日记为我们理解这段教育史的重要事件提供了信息。
严修对教育宗旨的探索从未停止。1918年,严修、范源廉等赴美国考察教育,此时张伯苓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他们会合后,常常一起研究、辩论。日记中记到:
伯苓每日往大学师范部听讲两次,至夕则来寓为余讲述……昨议定自今日始。(戊午七月八日)
夕听讲,晚与伯苓谈吾国教育,辩论许久。(七月十七日)③
讨论期间也涉及教育宗旨。一次,张伯苓问道:“先时吾国教育目的,为尊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而今又当如何增减?”并问究竟“何为教育宗旨?”④
之所以有此问,是因为1912年教育宗旨颁布以来,教育界对宗旨问题仍未形成共识,受到复古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新文化运动等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几度废止,议论甚多,莫衷一是。通过在美的考察学习,严、张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认为教育宗旨“当本其国情而定之”。⑤这里的“国情”指的是国家、国人存在的问题,“本其国情而定”就是要对症下药。以往中国的教育者主要是希望引外国教育模式作药,来治中国的病。此时经过深入观察与思考,严修、张伯苓认识到教育宗旨不能仿造,既需要学习先进,也需要依据本国国情实行变革,适合国人需要,解决中国问题。这也就是南开大学后来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教育“土货化”的思想基础。⑥
2.《严修日记》对时人活动的记录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严修交游广泛,与张之洞、张佩纶、徐桐、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胡适、陈独秀、张伯苓、周恩来等重要人物多有来往。《严修日记》的内容可以充这些人物的部分信息。
如,严修日记中关于康有为、梁启超的活动有生动记录。严修在戊戌日记中记下了他第一次见到梁启超时的情形。此时严修由贵州学政任满回京,先至上海,再乘船赴天津。就在船上巧遇梁启超、康广仁:
余舱外有一人,堆行李于船阑之内,而徙倚以待。余开窗问姓名,曰南海康姓。问晋京何往。曰访人。又细问之,乃知即长素之侄(按:实为弟),因伴送梁君卓如而来也。卓如力疾行,康左右之。康名广仁……未正三刻开船,梁君卓如偕康君来访,谈一小时许。康君谓梁君曰,数日来未曾说如许多话,今日话已多矣。乃去。(戊戌三月初一日)⑦
转日严修回访梁启超,并遇到汪钟霖:
至大菜间第四号,访卓如。坐中遇汪甘卿钟霖,苏州癸巳孝廉,现主《蒙学报》,畅谈甚久,浑忘卓如之病也。既而〈王〉〔汪〕去,余又小坐,亦去。(三月初二日)⑧
严修的记录可为《梁启超年谱长编》作一补充。梁氏此行进京正是要与康有为发起保国会,广揽同道,开展变法活动。严修于前一年首倡开经济特科,是为“戊戌新政的原点”(此即梁启超语)。⑨可能正有感于严修为维新同道,梁启超虽在病中,仍主动过访。而严修亦久慕康梁学说,故而二人相谈投契。虽然日记中没有记下所谈内容,但从二人恋恋不舍之状,可以断言绝非简单寒暄。不久,严修在北京与康有为有过一次长谈:
拜会徐艺甫,兼晤子静前辈。时康君长素在坐,畅谈良久。(四月初四日)①
《严修日记》还记下了康、梁在京一次约会日本公使的情况:
接梁卓如来字,约明日到江米巷办馆陪日本公使。主人:卓如、长素、李孟符、徐艺甫。客:建露、夏虎臣。(四月初九日)②
康、梁邀请严修也来参加这次会晤,虽然第二天“公使因翻译患病,不得来”,③但也可见严修与维新人士关系是比较亲近的。严修似乎并未加入保国会,或直接参与变法活动。这主要是他“因经济特科之奏,见绝于徐荫轩师”。当时的翰林院掌院、严修的座师徐桐以保守著称,不容严修的维新思想,将他开除门籍、断绝来往。老师兼上司的不满,让严修在官场已无法立足,于是“请假回籍”。④不过,严修也因此躲过了政变后的党人之祸。直到去世前,他还为此自道“侥幸”。⑤
严修与康、梁的交往一直持续到晚年。但时移势易,三人对政治的理解已发生了变化。此时康有为仍岌岌于政治活动,几次赴严修家中,试图邀其参与:
会客:康南海及其婿潘。又徐善伯来访。南海谈约一小时,仍申复辟之说,但主虚君共和耳。(癸亥五月三十日)
康更生偕徐、潘二君来访,久谈。(六月六日)
会客:康更生及其婿潘君……答拜康、潘、徐三君。(六月十一日)⑥
康长素、徐善伯同来访。长素因本日得武汉失守之耗,忧惧特甚。伊云,前日晋京,系催促张宗昌出兵也。(丙寅九月八日)⑦
日记反映了康有为为复辟的奔走,以及对北伐军的恐惧。从日记记述的语气可读出,严修对康氏活动是不屑的。严修虽在晚清时深受康有为影响、赞同君主立宪,但此时他十分清楚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二元君主制还是虚君共和制都已不适合中国。也因此,他既反对袁世凯变国本,更避见同在天津的前清逊帝。
相比而言,严修与梁启超的主张更为接近,交往也更频繁。1921年梁启超应聘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1922年1月讲稿编成《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出版。严修于第一时间(1月27、28日,恰为乙未除夕、丙申春节)通读一遍。⑧2月6日,严修记道:
至南开学校听梁任公、陈哲叔(指严修表叔、教育家陈哲甫)演说,是日学校开学日也。演说毕,陪任公到大学闲谈。任公招大学学生蒋、黄、王、陈四人讨论学术研究方法。小庄、哲叔继至,同在学校晚饭。饭后又听任公述戊戌、丙辰两次出京脱险事。
他们一直谈到晚上九点,才尽欢而归。⑨这一年南开大学开始建设八里台校区。梁启超计划在南开大学新校址中开办东方文化研究院,得到了南开的支持。虽然这一计划最后并未成功,但晚年梁启超关心中国的教育事业,与教育家严修保持着密切联系,《严修日记》多处提到两人在不同场合的会面、长谈。
3.《严修日记》中晚清至北洋时期的天津士绅
士绅在中国近代历史转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群体。由于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晚清至北洋政府时期的特殊地位,造就了具有地域特性的士绅。总体上看,这一群体中的人年辈相近、价值取向相似,不少人身具士、商双重身份。他们中的多数人在洋务运动中度过青少年,政治上倾向改良主义,思想上既坚持中学本位,又注意向西方学习。他们同情或支持康梁的维新运动,又积极参与清末新政改革、立宪运动,直到北洋时期都在天津地方事务上拥有主要话语权。深入研究天津士绅,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士绅阶层和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史都是有益的。
严修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天津度过,由于他曾任翰林编修、直隶学务督办、学部侍郎等清要显赫的官位,其家族在盐业和实业界具有重要地位,又与本地各望族有着盘根错节的婚姻、交往关系,可以说他是天津近代士绅核心人物之一。以严修弟子高凌雯编著的《天津县新志》“荐绅表”所列光绪、宣统朝的625人为例,①这些人多数能在《严修日记》中寻到踪迹,有些人则频繁出现。利用《严修日记》,再参以其他史料,可以勾勒出一个天津士绅关系网和活动的大事记,为天津士绅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除了上述关于近代人物、近代教育、近代天津的史料外,《严修日记》中也有不少反映清末民初政治事件的记录。虽然严修并不热衷政治,但由于他与袁世凯、徐世昌等晚清、北洋时期军政要人的关系密切,所以日记中不少内容也可作政治秘闻看。《严修日记》中还有大量文字反映了时代风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此外,严修一生游历颇多,除京津常住之地,国内曾至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上海、浙江等地,国外曾遍游欧、美、日本,对途中名胜人文都有认真观察、生动描写。
总之,严修作为清末、北洋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和观察者,见证了当时中国的变局。《严修日记》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史料富矿,值得学界深入挖掘。
【作者简介】陈鑫,男,1982年生,天津人,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教育史。
【责任编辑:全骜颉】
严修(字范孙,1860—1929年)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的“校父”,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自幼读书治学,1883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86年散馆授编修。1894年任贵州学政,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并于1897年奏请开经济特科,发科举改革、戊戌新政之先声。因此得罪座师、翰林院掌院徐桐,1898年任满回京,即请长假。返津后,延聘张伯苓为塾师,从此两人长期合作共办新学。1902年自费赴日考察教育。1904年受直督袁世凯之邀,总理直隶学务,上任前再赴日本考察。回国后,推广新式教育,创建一系列新学堂,并改家塾为敬业中学堂(后改名南开学校)。1905年学部成立,任侍郎,推动全国教育改革,制定了中国首个官方颁布的教育宗旨,积极推动教育的近代化。1909年请假回津。清末至民初,屡拒各方邀请,不再出任官职,专心从事文教、公益事业。1912至1914年先后赴日、欧考察。1915年,袁世凯欲复辟帝制,严修以故交入都力争,不得。1918年,赴美考察。1919年同张伯苓等创建南开大学。1927年,与同仁筹立崇化学会。1929年逝世。严修一生经历了晚清至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近70年政治社会的巨变。他终身记有日记,其中保存了大量中国近代政治、社会、教育、对外交流的珍贵史料。
严修生前身后曾得到很高评价,被誉为“教育界之道德家”。①出版于1918年的《当代名人小传》中,严修被列为教育家之首。严修去世后《大公报》发社评,称他“殆不愧为旧世纪一代完人”。②他的学生周恩来也曾说:“严先生是封建社会的好人。”③历史学家傅斯年曾欲作北洋时期历史曰《民国北府记》,计划单独做传者二十余人,其中以严修为“清正”列传之首。④至于自袁世凯以下北洋时期大小政要,更是将严修作为当代严子陵(两汉之际隐居的高士),仰之弥高。
对于严修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现在的研究仍嫌不足,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资料尚未得到很好的整理和利用。严修一生留下大量文字资料,包括日记、书信、诗文、书稿、札记以及任官期间的档案。其中一部分曾在严修去世后出版过,但都已非常罕见。在这众多史料中,《严修日记》最为珍贵。从现存日记手稿看,严修从17岁开始记日记,一直记至70岁去世前一个月,前后跨越54年,虽有间断,但总体上相当完整。
清代士人多有记日记的习惯。严修就曾研读过钱大昕、曾国藩等先贤的日记,他的师友中也不乏记日记者。不过对他影响最直接的是其父严克宽。严克宽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盐商,在世时热心地方慈善公益事业,在天津开办有育婴堂、施材社、惜字社、备济社、牛痘局、灯牌公所等。①严修终身从事公益、教育,正是遵父之道而行。在修身方面,严修对父亲十分佩服,曾撰写《先父仁波公事略》歌颂其德行,文中提到父亲记日记的情况:
吾父中年以后,日有日记,记身过、口过、心过。尝以事诃叱仆人,修窃异之。越日,见日记册中果有自讼之语。②
严修学习了父亲记日记自省的方法,他的第一本日记《丙子日记》中就有“身过、口过、心过”栏目,或许用的就是与父亲同样的日记本。严克宽去世后,严修曾将“先考日记四本又信稿一本,交秀文斋装潢”。③可以说严修写日记习惯的养成,正是得自其父真传。
严修一般于晚间记日记。据他制定的一个日程计划,写日记是每日亥初(晚9点)的任务,④大体上是当日记当日事。有些日记先作草稿,后复钞写。如《欧游日记》全用正楷,即为乙卯(1915年)九月誊写。但也有时因各种原因,当时未记事后补写。如丁亥五月十九日、庚寅四月初七日、甲午九月十七日等有“补日记”的记录。此外还有一些日期记错,于文后注明者,如:“王云翁来。系昨日。”可知非当日所写。但这些补写一般不会相隔太久。就笔者目前所见,相隔最远、篇幅最大的一次补写见于壬辰(1892年)七月一日日记:“自庚寅九月逮今,日记中辍,匆匆将已二年。”可知现存的庚寅、辛卯、壬辰日记中都有大量内容为此后所补。虽然如此,这次补写基本上有书信草稿、诗文、会课或随手所记资料为依据,可信度和准确度还是有一定保证的。
严修早年日记多用印好栏目的日记本。如丙子日记和丙戌正月十三日至三月三十日日记用一种版心印有“毋自欺堂”字样的日记本。甲申至丁亥上半年(除上述一册丙戌日记外)共五册题为“恒斋日记”一、二、四、五和“无恒斋日记”,使用的是另一种日记本。丁亥下半年至甲午日记(另有甲辰日记与甲午同期写于一册)又是一种日记本,版心印“香馆”三字。还有一种版心印“枣香书画室”字样的日记本,只一册,记录有戊戌、己亥、辛丑、壬寅、癸卯几年的日记。以上四种日记本虽略有不同,但均印有栏目,如将每日按“晨起”、“午前”、“午后”、“灯下”四个时段分为四栏;又有“记事”、“杂识”、“日知”等栏用于日常备忘和读书札记;此外第一种日记本还有“身过、口过、心过”、“敬、怠”等用于自省的栏目。此外,庚寅日记、使黔日记(甲午九月至戊戌五月)、戊戌日记(五月至十二月)和癸卯以后的日记本则多用白纸或条格纸装订而成,无栏目。日记中对日记本的印制也有记录,如甲申三月十五日记有“敏斋借去日记板”,可见严氏曾为日记本专门制板,还曾借友人印刷。又如丁亥七月初一日“穆某送新印日记册来,嘱其再印十册”,七月初五日“刻字铺送来日记十本”。这指的是上述版心为“香馆”者,这种本子严修自丁亥秋冬起使用了8年多,共有15册。
严修在有生之年,至少对日记做过一次大规模整理。据乙卯(1915年)九月二十九日日记云:“检笥中存昔年日记,装订之,自朝至暮。”⑤严修亲自整理了此前的日记,重新进行了装订,并在个别地方做了注释(如丙子日记十月十一日“与侯子贞同车回”句下写道:“是时无人力车,同车者骡车也。乙卯九月注”)⑥。现在看到的严修早年日记都有两重封面,应该就是此次装订的结果。另外,早期日记本尺寸较大,可能装订时为了做统一的函套,所以对本子做了剪裁。有些写于页眉、页边的文字被裁了去。
严修常和友人交换日记。如癸巳二月二十九日“看体仁日记”,甲午九月十七日“阅式金日记”。因为日记中记有功课进展情况,通过互读日记,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严修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子弟教育中,通过查阅日记,督促学习。如癸巳二月二十九日严修接到自天津寄来的四弟、五弟日记仿本,看后于三月初十日寄回。⑦在贵州督学期间,严修也常写家信,要求几个儿子将日记寄来检查,并反馈读后感想。严修还通过阅读儿子的日记,补充自己日记缺漏的内容。如戊戌十月一日至十一月初六日日记即表明“以上据智崇日记”。①
不仅如此,严修还推广日记法,用于劝学。任贵州学政之初,严修便作《劝学示谕》,将“劝行日记法”列入五项劝学内容之一,作为指导黔省士子读书、省身、记功过的重要方式,并提出“本院于覆试之日当索观之”,即对日记进行检查。②
日记法是严修砥砺学行的重要心得,他将此坚持终生,并在临终前,仍不忘嘱咐子孙要坚持记日记。③
严修逝世后不久,家人便对其日记、信草、文稿等进行了初步整理,④其后又将手稿捐赠给天津图书馆,其中日记共计13函74册。据赵元礼《香馆使黔日记序》可知,严修的后人曾有将其日记陆续整理出版的计划。⑤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只有《香馆使黔日记》(严修赴任贵州前后近五年日记)于1935年影印。2000年严修诞辰140年之际,南开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日记全文,终于让读者一窥全豹。2012年天津图书馆影印出版馆藏严修手稿,再次收录日记全文。不过由于手稿多用行草书写,且有多年记于一册,或一年记于多册等情况,需要专门进行整理,才可更好地利用。此前,已有部分日记整理出版,如《香馆使黔日记选辑》(刘泳唐选辑,1986年)、《严修东游日记》(武安隆、刘玉敏点校注释,1995年)等,品质较高,但仅占日记很小篇幅。笔者近年致力于将严修日记全部整理点校,其中1876—1894的日记已于2015年3月出版。
《严修日记》记事内容广泛丰富,天气、读书、通信、购物、交游、自我反省,以及对时政、社风、他人的观察、看法无所不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地方史一手资料,特别是利用日记与其他史料相参照,可以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线索。兹举数例略作说明。
1.《严修日记》对近代教育的记录
作为近代重要的教育家,严修日记中有大量关于教育史的记录,这里仅举严修与近代教育宗旨的关系为例。清末新政一项重要举措是教育改革,1905年学部成立,严修任侍郎,制定了中国有史以来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宗旨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初一日上奏,当日朝廷下谕旨布告天下。《严修日记》可见奏稿起草过程:
七钟起,芸生、小庄来商订文稿。(丙午二月初六日)
七钟起,芸生、小庄仍来商订文稿。午未到署,改文稿。(二月初七日)
七钟起,仍改文稿。(二月初八日)
仍改文稿,小庄、云生俱来。(二月初十日)⑥
现存严修手稿中也留有这一奏疏的草稿。⑦据此可以确认这一教育宗旨出自严修之手。学部成立最初两年,由于尚书荣庆对西学、新学并不熟悉,教育改革实际大多由严修主持和推动。日记中芸生、小庄指刘潜、陈宝泉,时任学部主事,均为严修在直隶学务处时的故吏,因此奏稿明显带有直隶办学的特色。⑧
从日记中,还可看到严修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教育宗旨,即“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关系。鼎革易代,教育问题也需作出新的调整。1912年,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教育总长蔡元培致信严修,邀他参加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严修虽婉言谢绝出山,但仍关心教育政策的制定。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讨论新的教育宗旨。会后,严修专门找到参会的张伯苓,谈了自己的看法。日记中记道:
访伯苓于南开中学,为教育宗旨事。初蔡总长拟教育宗旨五项:一道德主义教育、二军国民主义教育、三实利主义教育、四世界观教育、五美感教育。而教育会会议时竟将四、五两条取消,大奇大奇!余劝伯苓力争之。(壬子七月二十一日)①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新教育宗旨是对“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旧宗旨的扬弃。其中前三项内容是在“三尚”基础上提出的。②此外,新宗旨取消了忠君、尊孔两项,新增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旧宗旨的制定者,严修对新宗旨没有丝毫抵触,反而积极拥护蔡元培的全部主张。根据日记可知,新宗旨起初没有得到教育会议的通过,而严修劝张伯苓“力争”保留蔡元培的主张。后来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加上了美感教育,不知是否有严修之功。日记为我们理解这段教育史的重要事件提供了信息。
严修对教育宗旨的探索从未停止。1918年,严修、范源廉等赴美国考察教育,此时张伯苓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他们会合后,常常一起研究、辩论。日记中记到:
伯苓每日往大学师范部听讲两次,至夕则来寓为余讲述……昨议定自今日始。(戊午七月八日)
夕听讲,晚与伯苓谈吾国教育,辩论许久。(七月十七日)③
讨论期间也涉及教育宗旨。一次,张伯苓问道:“先时吾国教育目的,为尊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而今又当如何增减?”并问究竟“何为教育宗旨?”④
之所以有此问,是因为1912年教育宗旨颁布以来,教育界对宗旨问题仍未形成共识,受到复古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新文化运动等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几度废止,议论甚多,莫衷一是。通过在美的考察学习,严、张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认为教育宗旨“当本其国情而定之”。⑤这里的“国情”指的是国家、国人存在的问题,“本其国情而定”就是要对症下药。以往中国的教育者主要是希望引外国教育模式作药,来治中国的病。此时经过深入观察与思考,严修、张伯苓认识到教育宗旨不能仿造,既需要学习先进,也需要依据本国国情实行变革,适合国人需要,解决中国问题。这也就是南开大学后来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教育“土货化”的思想基础。⑥
2.《严修日记》对时人活动的记录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严修交游广泛,与张之洞、张佩纶、徐桐、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胡适、陈独秀、张伯苓、周恩来等重要人物多有来往。《严修日记》的内容可以充这些人物的部分信息。
如,严修日记中关于康有为、梁启超的活动有生动记录。严修在戊戌日记中记下了他第一次见到梁启超时的情形。此时严修由贵州学政任满回京,先至上海,再乘船赴天津。就在船上巧遇梁启超、康广仁:
余舱外有一人,堆行李于船阑之内,而徙倚以待。余开窗问姓名,曰南海康姓。问晋京何往。曰访人。又细问之,乃知即长素之侄(按:实为弟),因伴送梁君卓如而来也。卓如力疾行,康左右之。康名广仁……未正三刻开船,梁君卓如偕康君来访,谈一小时许。康君谓梁君曰,数日来未曾说如许多话,今日话已多矣。乃去。(戊戌三月初一日)⑦
转日严修回访梁启超,并遇到汪钟霖:
至大菜间第四号,访卓如。坐中遇汪甘卿钟霖,苏州癸巳孝廉,现主《蒙学报》,畅谈甚久,浑忘卓如之病也。既而〈王〉〔汪〕去,余又小坐,亦去。(三月初二日)⑧
严修的记录可为《梁启超年谱长编》作一补充。梁氏此行进京正是要与康有为发起保国会,广揽同道,开展变法活动。严修于前一年首倡开经济特科,是为“戊戌新政的原点”(此即梁启超语)。⑨可能正有感于严修为维新同道,梁启超虽在病中,仍主动过访。而严修亦久慕康梁学说,故而二人相谈投契。虽然日记中没有记下所谈内容,但从二人恋恋不舍之状,可以断言绝非简单寒暄。不久,严修在北京与康有为有过一次长谈:
拜会徐艺甫,兼晤子静前辈。时康君长素在坐,畅谈良久。(四月初四日)①
《严修日记》还记下了康、梁在京一次约会日本公使的情况:
接梁卓如来字,约明日到江米巷办馆陪日本公使。主人:卓如、长素、李孟符、徐艺甫。客:建露、夏虎臣。(四月初九日)②
康、梁邀请严修也来参加这次会晤,虽然第二天“公使因翻译患病,不得来”,③但也可见严修与维新人士关系是比较亲近的。严修似乎并未加入保国会,或直接参与变法活动。这主要是他“因经济特科之奏,见绝于徐荫轩师”。当时的翰林院掌院、严修的座师徐桐以保守著称,不容严修的维新思想,将他开除门籍、断绝来往。老师兼上司的不满,让严修在官场已无法立足,于是“请假回籍”。④不过,严修也因此躲过了政变后的党人之祸。直到去世前,他还为此自道“侥幸”。⑤
严修与康、梁的交往一直持续到晚年。但时移势易,三人对政治的理解已发生了变化。此时康有为仍岌岌于政治活动,几次赴严修家中,试图邀其参与:
会客:康南海及其婿潘。又徐善伯来访。南海谈约一小时,仍申复辟之说,但主虚君共和耳。(癸亥五月三十日)
康更生偕徐、潘二君来访,久谈。(六月六日)
会客:康更生及其婿潘君……答拜康、潘、徐三君。(六月十一日)⑥
康长素、徐善伯同来访。长素因本日得武汉失守之耗,忧惧特甚。伊云,前日晋京,系催促张宗昌出兵也。(丙寅九月八日)⑦
日记反映了康有为为复辟的奔走,以及对北伐军的恐惧。从日记记述的语气可读出,严修对康氏活动是不屑的。严修虽在晚清时深受康有为影响、赞同君主立宪,但此时他十分清楚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二元君主制还是虚君共和制都已不适合中国。也因此,他既反对袁世凯变国本,更避见同在天津的前清逊帝。
相比而言,严修与梁启超的主张更为接近,交往也更频繁。1921年梁启超应聘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1922年1月讲稿编成《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出版。严修于第一时间(1月27、28日,恰为乙未除夕、丙申春节)通读一遍。⑧2月6日,严修记道:
至南开学校听梁任公、陈哲叔(指严修表叔、教育家陈哲甫)演说,是日学校开学日也。演说毕,陪任公到大学闲谈。任公招大学学生蒋、黄、王、陈四人讨论学术研究方法。小庄、哲叔继至,同在学校晚饭。饭后又听任公述戊戌、丙辰两次出京脱险事。
他们一直谈到晚上九点,才尽欢而归。⑨这一年南开大学开始建设八里台校区。梁启超计划在南开大学新校址中开办东方文化研究院,得到了南开的支持。虽然这一计划最后并未成功,但晚年梁启超关心中国的教育事业,与教育家严修保持着密切联系,《严修日记》多处提到两人在不同场合的会面、长谈。
3.《严修日记》中晚清至北洋时期的天津士绅
士绅在中国近代历史转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群体。由于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晚清至北洋政府时期的特殊地位,造就了具有地域特性的士绅。总体上看,这一群体中的人年辈相近、价值取向相似,不少人身具士、商双重身份。他们中的多数人在洋务运动中度过青少年,政治上倾向改良主义,思想上既坚持中学本位,又注意向西方学习。他们同情或支持康梁的维新运动,又积极参与清末新政改革、立宪运动,直到北洋时期都在天津地方事务上拥有主要话语权。深入研究天津士绅,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士绅阶层和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史都是有益的。
严修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天津度过,由于他曾任翰林编修、直隶学务督办、学部侍郎等清要显赫的官位,其家族在盐业和实业界具有重要地位,又与本地各望族有着盘根错节的婚姻、交往关系,可以说他是天津近代士绅核心人物之一。以严修弟子高凌雯编著的《天津县新志》“荐绅表”所列光绪、宣统朝的625人为例,①这些人多数能在《严修日记》中寻到踪迹,有些人则频繁出现。利用《严修日记》,再参以其他史料,可以勾勒出一个天津士绅关系网和活动的大事记,为天津士绅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除了上述关于近代人物、近代教育、近代天津的史料外,《严修日记》中也有不少反映清末民初政治事件的记录。虽然严修并不热衷政治,但由于他与袁世凯、徐世昌等晚清、北洋时期军政要人的关系密切,所以日记中不少内容也可作政治秘闻看。《严修日记》中还有大量文字反映了时代风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此外,严修一生游历颇多,除京津常住之地,国内曾至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上海、浙江等地,国外曾遍游欧、美、日本,对途中名胜人文都有认真观察、生动描写。
总之,严修作为清末、北洋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和观察者,见证了当时中国的变局。《严修日记》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史料富矿,值得学界深入挖掘。
【作者简介】陈鑫,男,1982年生,天津人,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教育史。
【责任编辑:全骜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