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国企员工幸福指数
吴悠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44-02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某地级市烟草公司的实际情况,以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员工幸福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员工幸福指数不高的“症结”,从提升“齐心”指数、“安心”指数、“信心”指数三个维度,浅谈如何提高员工“心酬”,让幸福之花“花开满园”。
关键词 烟草行业 感恩奉献 幸福指数
职场过劳、情绪郁闷、效率低下、亚历山大……这些正是当下部分烟草人工作中的真实感受。当“你幸福吗?”成为当前热门的追问时,背后折射出的是群体性的焦虑和压力。我们的“幸福感”去哪了?又该去哪寻找“减压阀”?为准确掌握员工需求,有效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笔者在某地级市烟草公司及其所属的三个县级分公司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一、现状调查
(一)调研方式及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两种方式,共收集调查问卷56份。调查面覆盖科级干部5人、股级干部7人、一般员工44人,分别占比9%、12.5%、78.5%;一线部门33人、二线部门23人,分别占比58.9%、41.1%。
(二)问卷设计
此次问卷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入手,在幸福指数不高的原因和对策方面各设置了10个选项。
(三)调查结果
56份调查问卷中认为自己幸福的12人,占22%;认为自己比较幸福的41人,占73%;认为自己不幸福的3人,占5%。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幸福的人大致相同,不幸福的人却各有各的原因”。不幸福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调查问卷中主观原因部分共设置了10个选项,笔者将其归类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个人价值和个人欲望四个层面。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物質需求“难以满足”。在高涨的房价、物价面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压力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国企和垄断行业降薪的信号“频频释放”,让员工感到焦虑、惶恐和不安。
2.精神动力“难以激发”。在调查问卷中,有18%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大”,7%的人认为“缺乏精神追求”,3%的人认为“缺乏归属感”。由于近年来,行业工作压力加大,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紧缺,部分岗位“一人身兼多职”,双休日和正常节假日难以保证,有些岗位长期“开夜车”、“连轴转”,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导致幸福指数下降。另一方面,大多数员工没有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企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不强。
3.个人价值“难以实现”。22%的人认为“社会对烟草人的认可度不高”,11%的感到“对自身发展规划比较迷茫”,8%的人认为“工作难度大,不能让领导满意”。烟草行业虽然待遇高、福利好,但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公众有仇富、仇官、仇垄断的心理。另外,一些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感到迷茫,认为目标模糊,前途“无望”,个人价值难以实现。
4.个人欲壑“难以企及”。个别员工个人欲望“无止境”,缺乏知足、感恩的心态。有的人“对待遇的期望不封顶,认为待遇问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些人认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或资历老、贡献大,应当得到更好的”,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注定了我是千里马,但还没遇到真正的伯乐”,还有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和不满,就心生抱怨想离开,贪欲和浮躁的心态降低了幸福指数。
(二)客观原因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让人“无所适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社会问题的纷沓而至,导致公众理想动摇、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大部分人在价值抉择上存在“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矛盾心态。
三、对策措施
(一)在强化感恩教育上提升“齐心”指数,增强员工“认同感”
问卷调查中有7%的人认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感恩奉献教育,13%的人认为要加强人文关怀,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13%的人认为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来介绍平民的幸福感,文章指出“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幸福感是‘比出来的”。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员工热爱企业、感恩生活、关爱家人、奉献社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
一是开展“三比”,引导员工在感恩上做加法。其一,与过去比,过去挣2千元,现在挣多少;过去住一间80平米的房子,现在住多少;过去挤公交,现在开小车。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幸福感。其二,与付出比。一个人的付出与收获应该成正比,与员工现在收获的福利待遇比,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又有多少?行业要宣贯幸福在于付出的理念,利用座谈、征文、主题宣讲、观影、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教育员工感恩专卖体制、感激组织领导、感谢同事同仁,引导员工珍惜行业、维护行业、心系行业。
二是倡导“三降”,引导员工在欲望上做减法。其一,降低工资期望,理性看待国企薪酬改革。利用会议、宣讲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国企降薪。其二,降低物质奢望,通过学习、宣贯让干部职工降低对物质生活的期望,主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其三,降低成功渴望,引导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理性看待成功,合理定位自己,保持平常心态,在积极进取的同时,学会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三是践行“三追”,引导员工在奉献上做乘法。其一,追求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邀请行业前辈(离退休老同志)讲授创业故事和体会,让员工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其二,追求实干,倡导“多干实事、少讲空话、不浮躁、不漂浮”的工作作风,分线开展岗位价值讨论,引导员工珍惜岗位、热爱岗位。其三,追求实绩,引导员工将自己的精力和才干最大限度地用在干事创业上。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先进事迹,发挥典型引导作用,使干部职工靠业绩赢得赞誉,靠业绩实现价值。
四是实现“三提”,引导员工在抱怨上做除法。其一,提升情商,建立心理咨询室,每年开展1-2次心理讲座,建立起员工心理救助长效机制,引导员工合理管理情绪。其二,提升情操,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定期开展讲党课、学《党章》等活动,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作用。其三,提升情趣,成立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小组,每年组织2-3次文体活动,引导员工 “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二)在履行工作职责上提升“安心”指数,增强员工“成就感”
一是“人岗匹配”给平台。人劳部门要突出抓好新进员工的培养工作,确保新进人员各线轮岗时间在1个月以上,一方面培养新进人员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使新进人员在轮岗过程中合理定位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只有马当马用、车当车用,才能达到“智者尽其谋、信者效其忠”的目的。
二是“因人施教”给舞台。针对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感到迷茫的情况,人劳部门可以建立人才信息库,划分人才类型,实行分类培养,扬长避短,量才适用,并根据岗位要求对口配置人员。在教育培训上,实行分类分层培训,全面把握员工培训需求。强化绩效考核中的正向激励作用,由重处罚向重奖励转变,让员工“想干事、有奔头”,更有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是“人尽其用”给擂台。打通干部职工晋升发展的四条通道,让“四道”人员各行其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在“行政道”方面,看学历不惟学历、看资历不惟资历,看人品不讲关系,建立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能上能下的代谢机制、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在“专业技术道”和“职业技能道”方面,按照“应评尽评、应考尽考、应聘尽聘”的原则,探索“先给舞台,再作评价”的办法,让自主选择技术技能通道的员工踊跃抢抓机遇。在“先进模范道”方面,出台评选制度,改进评选方式,提高奖励标准,让员工都能在岗位上实现价值,在工作中获得成就。
(三)在维护行业形象上提升“信心”指数,增强员工“使命感”
当行业每年为国家财政贡献巨额税收,依旧有“危害健康”、“暴利”、“专卖有钱”等字眼将这些努力湮没。烟草行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要想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付出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努力。做好提升行业形象这篇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内强筋骨,塑造“好形象”。提升行业深化改革的形象,深入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千方百计提高烟农收入和零售客户盈利水平。提升科学发展的形象,要走出一条质量提高、价值提升、技术进步、成本节约的内生发展道路。提升控烟履约的形象,坚定“履约是义务,更是责任”的立场,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坚持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的含量,减少对烟民的危害。提升规范管理的形象,在行业内部,正言正行,律己律心。在烟叶生产和卷烟流通领域“辣手治乱”,以规范管理的新形象,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干部队伍形象,着力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根除“世袭制”和“近亲繁殖”,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让群众、让社会感受到烟草干部队伍的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二是感恩奉献,赢得“好口碑”。个人要践行感恩奉献,行业更要践行感恩奉献。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为国分忧、予民以惠,大力实施烟草产业扶贫,助力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就业,开展扶危济困、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真情关爱、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践行“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的行业使命。
三是外塑精神,传播“好声音”。新形势下,行业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更加理直气壮地宣传烟草专卖制度、行业的辉煌成就和先进典型,要让社会公众了解烟草公司“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要向广大群众展示控烟履约工作成效,产生“共振”效果。要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扩大社会对烟草行业的正面认知,提升行业有作为、负责任、敢担当的社会形象。
有梦不觉人生寒。“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业者有其产”是每一个中國人朴实的“中国梦”。“行业发展、物质充盈、精神愉悦、生活幸福”也是每一个烟草人的梦想。愿烟草人怀揣梦想幸福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