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产权,为吉林保障房“找钱”

    王炜 刘文波

    居民先买下一部分房屋产权,入住后再交政府那部分产权的租金,以后有钱再买,最终可拿到房子的产权——通过共有产权,吉林不仅扩大了住房保障的覆盖面,也满足了低收入家庭希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拥有住房产权的愿望,增加了保障对象的财产性收入。

    包括共有产权等在内的从建设、资金到管理、分配各种制度的创新,使得吉林这样一个财政实力偏弱的省份,5年内改善了超过1/5人口的住房条件。

    刚刚过去的春节,对吉林市昌邑区9岁的小女孩王名瑶来说,是有记忆以来过得最快乐的大年了,节前,她和爸爸妈妈一起搬进了亮堂堂、暖和和的新房。

    “新房子是我上台抽的号。”王名瑶骄傲地说。就在1月11日上午,昌邑区廉租住房抽签选房大会上,王名瑶上台抽中了选房号161号,她妈妈周伟喜极而泣:“我相信孩子的手气比大人强。这不,孩子真没辜负我!”王名瑶的父亲是残疾人,家中除了低保金外,就靠母亲常年在外打零工过日子,一直居无定所,辗转于各种寒冷简陋的小平房里。那一天,包括王名瑶一家在内的昌邑区418户低保家庭喜获廉租房。尽管房子面积不大,但是前后通透,坐便和洗手池都已安装,墙壁也粉刷一新,把自己的家具搬进去即可入住。

    产权共有,缓解资金压力

    虽然吉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偏弱的省份,但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一直舍得投入。尤其是近3年来,每年财政直接投入都在20亿元以上。

    尽管如此,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规模不断加大,吉林省面临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不在产权上尝试探索和突破,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很难持续到位。”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强告诉记者。

    自2008年起,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廉租房“按份共有产权”,居民先买下一部分房屋产权,入住后再交政府那部分产权的租金,以后有钱再买,最终可拿到房子的产权。如果生活出现困难,急需用钱,也可以将自己那份产权退出变现。

    通过共有产权这种制度创新,为吉林的保障房建设资金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吉林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孙贵生表示,共有产权是一种与保障对象共同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不仅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迅速扩大了住房保障的覆盖面,也满足了低收入家庭希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拥有住房产权的愿望,增加了保障对象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解决保障房的建后管理和退出难题。

    “共有产权的一个大前提是严格的制度保障,确保居民购买产权的资金全部用于廉租房的建设,并且要确保分配廉租房时,无论你是不是要买产权,一律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你出得起钱,就优先分配给你。”范强认为。

    物业介入,从“搬得进”到“住得起”

    廉租房建成,百姓“搬得进”的问题解决了,怎样让这些低收入家庭“住得起”,将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

    刘贵芬一家所居住的莲山新区新居廉租房小区,物业费每月每平方米0.4元。“这是2009年定的价格,这几年不仅人工费在上涨,小区公共设施的维护费也在增加,现在物业成本至少需要1元钱。”小区的物业公司吉林红惠物业负责人于林告诉记者。

    “我们的主要利润来自别的商品房小区,如果靠廉租房小区的物业费早就饿死了。”但于林仍然担心,再过几年房屋进入维修期,公司的资金压力会更大。

    另一方面,莲山新居作为吉林市入住比较早的廉租房小区,入住家庭全部是低保家庭。对他们来说,即便每个月只是20元左右的物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保障房建后管理之所以难,在于不仅要按市场法则出牌,让物业公司有钱赚,可循环,又不能给低收入家庭增加过多负担,还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以后背上沉重的包袱。”吉林市住建委副主任徐奉春表示。

    为破解建后管理难题,吉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建后管理的政策措施,探索了一系列政策创新。如按照每5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安排物业管理公益性岗位,由政府负担工资;在保障性住房小区中按比例配建经营性用房,收益用于弥补物业管理费用不足等。

    为了提高物业管理费用的收缴率,吉林市制定了相关政策,使入住家庭养成缴费习惯。比如以工代费,利用困难家庭的劳动力资源,将其组织起来从事物业服务,允许其以“工”冲抵物业费;实行缴费补贴,对按时足额缴纳费用的家庭,每年可以到政府申请50%~70%的补贴。“你拿收据来,我就给你报销。”

    “建后管理的模式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还是刚刚开始实践,还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孙贵生表示。

    政策创新,从集中建设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一直没有停下通过政策创新推动保障房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如探索实施了棚户区改造与廉租房建设的有机结合,推广了农村泥草房改造和新式农居建设双推进改造方式,建立了林场搬迁整合与生态环林相结合的林业棚户区改造模式,加快解决城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创新,2006年以来,通过实施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廉租住房保障、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等8个方面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简称“八路安居”工程),总投资1402亿元,已实现改造面积1.17亿平方米,211.5万户、630万人受益,全省超过1/5人口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说,“要能多则多,能快则快,好中求快,稳中求进。”

    通过制度创新,把保障房作为改善民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佳结合点,吉林省所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缩影。

    2012年,吉林省规划建设保障房125.1万套。今年将是保障房建设挑战最大的一年,信贷可能还是偏紧,在建规模仍然很高,大量房屋将进入交付期,对吉林省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新生事物,经过大规模的集中建设,现在要考虑的是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范强表示,应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并逐步建立起常态的、规范化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度创新,把保障房作为改善民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佳结合点,吉林省所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缩影。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