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学开设“祝由书禁科”原因考
任冰心
[摘要]祝由书禁科为元代医学十科之一。本文通过对元文献的梳理考证,认为元代医学开设此科的原因有二:历史继承因素和社会现实因素。它的存在是历史的延续,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要求。
[关键词]元代医学,祝由书禁,《千金翼方》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8-0090-07
元代医学开始分为十三科,分别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风科、杂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及禁科。大德九年五月合为十科,即“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疮科、疮肿科、针灸科及祝由书禁科等十科。
关于元代祝由书禁科,已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或文章中有所论述。这些学者在论述元祝由书禁科时,都不曾涉及一个问题,即此科存在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做一尝试性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祝由书禁”存在的历史继承因素
古人迷信,以符咒之具,用祈祷、祭祀之法赶走病魔、驱逐鬼神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保护自己及亲人的目的。由此,巫术便产生了。巫,是上古时期的一种职业,专门负责祈祷、祭祀、符咒等。何休所注的《春秋公羊传·隐公四年》是这样解释“巫”的:“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祝福者也。”可见,“巫”的工作和任务是治病和为人请福。巫和医的关系非常密切。“醫”的一个异体字作“毉”,从“巫”,说明医巫以前是一样的。《广雅·释诂》云:“医,巫也。”医属于天官,而巫和祝则由春官掌管。西周时期已产生了医、巫、祝的分业制度。祝由只是巫术第一种责任(治病)的承担者。正如陈高华先生所认为的“祝由书禁,实际上就是巫术和法术的变种”。
祝由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铖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儋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铖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唐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铖石耳已。”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五十二病方》《杂禁方》中也有祝由术的相关记载。如“伤者血出,祝曰:“男子竭,女子酨。五画地口之。”说明古人很早就采用祝由术治病了,而且有了祝由一词。我们对“祝由”一词中的“祝”字容易理解,但关于“由”争议却不小。也就是说,古人在采用此法治病时,到底在祝什么?我们仅从字面上看,祝由应是一个动宾词组,“病者向天‘祝(祝告、祝说)其‘由(病由)”。即“由”是指“致人病的原因、缘故”。医生都经常无法搞清楚的“病因”,病人或施术者怎么可能“告诉天”呢?王辉认为:“祝由”不是一个动宾词组。“由”和“祝”一样,是动词。“由”字,不是后人改“繇”为“由”,就是后人讹“古”为“由”。他认为古人以符咒治病,只是诅咒病魔,而绝无述说致病缘由之事。通过对古人“祝由”治病案例的分析,我们似可验证王辉观点的正确性。前文所引的“伤者血出,祝日:‘男子竭,女子哉。五画地口之”。是一段治外伤出血的祝辞,其大意为:对患者念咒语:“男人出血停止,女人血流断截。画地五遍并唾之。”(口为原文脱一字,应为唾)。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五十二病方》《杂禁方》中关于祝由术治病另一条的内容为:“以月晦日之丘井有水者,以敝帚扫疣二七,祝曰‘今日月晦,扫疣北。人帚水中。”此乃用祝由法治疗疣病的过程的记载。大意为:要求患者在月末最后一天到山坡上有水的井边,用破烂的扫帚在长疣处扫十四次,并祝日“今天已到月末,我把你扫走”,然后将用过的扫帚扔进井中。分析这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古人在实施祝由治病时没有“述说或告知”病由,只是愿望把病魔赶走。元代关于祝由法治病的记载不少,但实施者也只是渴望赶走病魔,并无述说、告知病由之意。如陶明元(陶宗仪之父)就曾因其母患病而采取了这种方法。“明元母病心痛,痛则拍张跳躅,齿床篑衾褥,号叫以纾苦楚。岁濒死者六七发,医莫能愈。明元每掏心嚼舌,以代母痛。一日,危甚,计无所出,走祷玄武前日:“剴股割肝,非先王礼,在法当禁,某非不知也。今事急矣,敢犯死取一脔为汤剂,神而有灵,疾庶几其瘳。”祷毕,即引刀砍下……从中可知,为救其母,陶明元最后准备采取的是“割肉作汤剂以祷神灵”的祝由术,没有向神灵等述说其母之病由的举动和想法。古人得病时只想着怎样使“病魔”尽快祛除。一般不会去考虑病因的。病愈后可能再想为何会得此病,总结经验。关于这个心理特点,元人王实云:“予惟世之患疾者不思致病之源,惟祈速效以纾目前之急,而不虑其他日丧生之祸。其为医者亦惟务近效,用劫剂以邀近利……”由此可见,元人得病时的心理与我们今人大致一样,那就是尽快让“病魔”从身体上离开。正因为如此,祝由之术才符合人之心理。才得以在社会生活中流行。
隋朝已经设有咒禁博士一职。“高祖授门下省设咒禁博士2人。咒禁博士的职责是教授学生各种民间驱邪去病的手势、身法、步法、及苻篆咒语等。唐袭隋制,不仅有咒禁博士,还专门开设有咒禁科,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厉者。”学生学习的祛除邪魅病魔的咒禁方法有五种,即:存思、禹部、营目、掌决、手印。教学前,学生先禁食荤血,斋戒于坛场,然后接收博士的授课。修业时间最长为九年。其内容大多和迷信妖邪之术相关,但也不乏气功、心理等科学疗法。
宋代此科叫做书禁,属于疡科之一种。元承唐宋之制,此科仍为“书禁”。书禁一词很好理解,但书禁中的“书”是何意,令人费解。我认为,“书禁”以“禁”为重心,或者,书禁本身只是“禁”而已,因为它原来名“禁科”,与祝由合并为一科后,祝由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咒”的成分,故改“咒”字为它。之所以改“咒”字为“书”,是取“书写符篆以治病之意”,因当时采用此祝由书禁法为人治病时,往往是将一些有神秘意义文字、图案书写在木板、纸张、布帛或其他器物之上,以达祛除病魔之目的。宋时将金賅、咒禁、伤折合为一科,说明“咒”和“禁”兰时都是小科。元朝的统治者为蒙古人。蒙古人经常骑马打仗,作战者极易受伤,故蒙古人的骨科及外科较为发达。所以,元代的医学把金镞(外科)和正骨(骨科,即宋时的伤折科)合并为“正骨兼金疮科”,把剩下的书禁科与祝由合为一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太医院看到了金镞和正骨两者密切关系,从今天来看,这比宋代医学的分科要科学许多。二是祝由和禁科都是小科,且两者很相似。这也显示出祝由和咒禁术在当时医学中地位不高、影响力不大,至少在政府医学管理者眼里是这样的,这和宋
朝太医局的做法如出一辙。元代医学的很多方面都是宋金医学的延续和继承。如太医院、惠民药局的设置、分科考试等。祝由书禁科也是其中继承者之一,只是名称稍有不同而已。
元代医学之所以继承历史悠久的祝由咒禁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除了迷信、不科学、甚至危害人之性命的内容外,祝由术中还含有不少科学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对祝由术的内容仔细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心理疗法、体育疗法、气功疗法的滥觞。祝由术能治病的原因,一是心理暗示作用。通过咒禁术有可能卸掉患者的精神负担,使患者内心感到轻松,从而引发生理方面的良性变化,这和我们今天常用的心理疗法本质是一致的。《千金翼方·禁经》明文“不得与不信人行禁”。如果患者不信“鬼神”,心理定式不存在,就达不到通过暗示、安慰,改善病人精神状态,从而间接地调整患者人体机能的作用。二是气功疗法作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咒禁条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吹”“喷吹”“闭气”等字样。“喷”和“闭气”就是调整呼吸之用语。《玉篇》《集韵》对“吹”的解释是“呼气也,吐气也”。《千金翼方·禁经》将气功最古老的呼吸术式之一的“六字诀”(吹、呼、呵、嘘、嘻、咽)纳入其中,显示出孙思邈对咒禁法中气功医疗价值的重视。三是体育锻炼作用。如“禹步”。马王堆出土帛书中多次提及的“禹步”,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今天华尔兹舞步(俗称三步舞)的活动身体的步法。《玉函秘典》解释禹步的动作为:“闭气,先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并右足,为三步也。”笔者统计,《千金翼方·禁经》中提到采用禹步的咒禁法有十几次。祝由师领着患者一起走“禹步”,也就是在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另外,《千金翼方·禁经》中还明确记载了巫师“用气急疗”“唾热病以冷气,唾冷病以热气(唾即吐)”及用药帮助治病的方法,说明祝由师不仅通过咒禁法治病,有时也采取一些医疗方法,“子蛇、尺八蛇、土蟒蛇、沙虱、毒到蛇、白蝎蛇、罔蛇、蟒蛇。上八种蛇,人著者须药治。咒曰:……”孙思邈告诉世人,若中了子蛇等八种蛇毒,必须先用药治,然后再咒禁。所以,孙氏认为咒禁术和医疗手段是相容并行的。《元典章》和《通至条格》中记载的祝由书禁科所习科目都是《素问》一部,《千金翼方》二卷,《圣济总录》三卷。其中的《千金翼方》在其他九科中都不要求。即在医学十科中,太医院仅要求祝由书禁一科课习《千金翼方》中的两卷,而这两卷正是专门讲咒禁术的第29和第30卷——禁经22篇。细读《千金翼方》之“禁经22篇”,可知,虽然其中大多数咒禁法都是迷信、自欺欺人的荒唐做法,但也对身体无明显危害,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白给祝由师一份报酬,有时耽误病情而已。“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南斗主疮,北斗主血,一唾断血,再唾愈疮,青衣怒土,却血千里,急急如律令”,“以呵之三七遍,然后禁之。日出东方,赤如紫阳,儿子目痛,父母心伤,吾口一唾,明见四方,百药千治,不如吾汤,若唾唾汝,汝眼毒消亡,急急如律令”。前一段是有关如何止血的咒令,后一段是讲治眼痛的,都与治病无益,但与人身体也无害。在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很多疾病根本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咒禁法毕竟提供给患者一种心理上的希望和安慰,它理所当然地受到不少人的青睐。这是元医学能够开设祝由书禁科的一个不应忽视的社会因素。
考察中国医学史,我们发现,从马王堆出土之帛书,到隋唐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再到唐以后的大量方书,祝由书禁与其他各种医疗方法一直并存。因此,对“祝由书禁”进行历史解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祝由书禁科在元代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中,此科一直延续到清初才被废除,但民间流行依旧。
二、祝由书禁科存在的社会现实背景
元代祝由书禁科能够在官方医学教育体制中存在,除了历史原因外,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医疗状况、医学教育及其管理为它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一)社会医疗状况的反映
元人看病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请医生,二是由亲戚朋友帮助治疗或自救,三是行祝由术。由于当时的医学还不发达,或因各种条件所限(例如把脉局限性、假药等),造成通过前两种方式无法治愈疾病,人们便选择找巫医或自行祝由禁术,以赶走依附在患者身上的病魔。久而久之,日积月累,这种治病方式便成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治病手段,以致有些人信巫不信医。医学家朱震亨在其名著《格致余论》中记有一事。“金氏妇”患病,“言语失伦”,朱震亨认为:“此非邪,但与补脾清热导痰,数日当自安。”可是“其家不信,邀数巫者喷水而咒之,旬余乃死”。对此现象,时人揭僎斯深有感慨。他说:“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医之道既久不甚于巫,虽有良医却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有些地方巫者比医者还多。至正二年时的海宁州就是如此。“俾医学正胡某,阴阳学录许某,率其籍于医者三十家,籍于阴阳者三百家,合钱若干缗,购民田若干亩有畸,载以两青册,留其一于州,而以其一并券书藏于学”。隶属医学正胡某的医者仅三十家,而阴阳者却有三百家。而这三百家愿为三皇庙捐钱,说明他们可能是从事祝由术的。元人文集、笔记、元曲杂剧、医书、考古文书甚至正史中记载了大量使用祝由书禁法治病的案例。
1东平府汶上县田改住为母治病,于冬月里赤身卧冰之上“乞照验事”。田改柱为治母病,赤身伏在冬天的冰上,以祷告其母病去。此行为后被尚书省禁止。
2张旺舅,安丰霍丘人。“……母病,伏枕数月,旺舅无赀命医,惟日夜痛哭,礼天求代,未及痊愈”。张旺舅因无钱请医为母看病。便向天祷告愿以已之身代受母之病。不久,其母病愈。
3“延祐乙卯冬,平江常熟之支塘里民朱良吉者,母钱氏,年六十余,病将死,良吉沐浴祷天,以刀剖胸,割取心肉一脔,煮粥以饮母,母食粥而病愈”。朱良吉用割胸肉熬粥祷天之法救母,最后母愈,他自己却“就榻不可起”。最后,邻居们又“命真观道士马碧潭者醮告神明,祈阴祐之”。为救他命,邻人又实施了祝由禁法。早在至元三年十月,元政府就下令禁止“割肝剜眼脔臂胃以行孝悌”,而朱良吉割胸救母一事却发生在49年后的1315年。它折射出当时元人祝由法雄厚的社会基础。
4“癸未春,乡友钱宪维遘疾,弥留变成虚瘵,体热嗽红,日寝加剧。其内外亲戚遑遑忧慼,巫祷臼夕在门,罔有奏功,最后延先生洽之,势虽危。尚有可疗之理,乃用降火调血之剂,服数帖而后,用生气补虚之剂,服倍于先,而疾势渐平。因戒以禁忌服食之要,然后与之以滋阴健胃之剂,又数帖。前后诊治调理两月而后起”。1343年春,钱宪维病重,巫师整天对其施祝由术,没有效果,最后请潘仁仲来治,两月痊愈。
5为使母亲病愈,蔡顺“对天祷告,愿将己寿,
减一半与母亲”。他的孝行最终感动了上天,在寒冬之气降生桑葚,其母因食之而病愈。
6甲寅年,忽必烈的斡耳朵中,一个名叫丑斯兀闽的人“发狂乱弃医而走”。先由“巫师祷之,不愈而反剧”,忽必烈命罗天益用中医医术将其治愈。
7黑城出上文书中编号F137:W2记有“眼目昏暗、腰脚残疾头面带破、脾胃受疾”的咒禁治疗;F14:W2则记有如何生男孩的祝由术。
8“延塔塔儿巫者治疾不效而卒,执巫者杀之”。
上面所引相关史料,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医疗状况:祝由书禁之法在元代是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行祝由之法治病十分常见,有些地方甚至还专门设置有祝由科提领,以管理众多的咒禁师。虽然政府曾下文禁止某些咒禁行为,但所起作用有限。
(二)医学教育和医学管理的结果
相对于宋金等前代,元代医学教育的确有所提高和发展,但事实上,元医学教育的质量还是很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重视学校建设
元政府很早就建立了医学校(三皇庙)。《元典章》中关于医学校设置的时间是中统三年。《元史》载“世祖中统二年夏五月,太医院使王猷言:‘医学久废,后进无所师授。窃恐朝廷一时取人,学非其传,为害甚大。乃遣副使王安仁授以金牌,往诸路设立医学。……”欧阳周在《中国元代教育史》第三章中依据的是《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认为元医学学校设置的具体时间是中统二年(1261年)。陈高华则依据《元典章》的记载人为是中统三年。其实,早在中统二年之前,医学校就已经设立了。“太医王某谐初曰:怀州孝感坊旧有三皇庙五间,盖壬子岁,州医学教授赵元、张渊、管勾张嗣兴所创也,迄今四十年矣”。壬子岁是1252年,即南宋淳祐十二年。即蒙哥汗在位的第二年。在很多元人看来,医学校不仅早有建立,而且范围极广,显示出政府对医学校的重视。元文人揭傒斯云:“国朝始诏天下郡县皆立庙,以医者主祠,建学、置吏、设教,一视孔子庙学。”即使很多偏远地区亦有医学校。负责管辖蒙古高原地区的岭北行省,也设置了医学校,不少文人以此来盛赞政府对三皇庙学的重视:“国家之制,自国都至于郡邑,无有远迩,守令有司之所,皆得建庙,通祀三皇,而医者主之,盖为生民立命之至意也。”“皇元新制,路、府、州、县医学立三皇庙,视儒学孔子庙等,可谓不忘三圣人之功德也已。”“……立三皇只能祭者,独医巫两入耳。我朝钦崇效祀,举秩废礼,大都小邑,皆庙三皇……”事实真如虞集、吴澄、胡祗通所赞扬的那样吗?查阅元文献,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大批三皇庙学很晚才得以建立,而且大多是由地方官与民众共捐己资,民出其力,政府既很少出资,也不出力。“定海邑隶庆元,为郡重镇,海外众番所观听,庙宇独缺。有司每当祀事,即县听属为坛,置方明焉。吏民循袭以为故常,牲具弗蠲,裸荐无节,神用弗飨。至元再改元之第三岁在丁丑夏六月……”定海这样一个重镇,直到元至元之第三岁丁丑夏(1337年)才建立三皇庙,而且还是“捐俸缗以为之倡,内而寮吏,外而诸司庶职,下而士民之好义愿助更费者,翕然而应……”即官吏和百姓共捐资才建成。慈溪的情况和定海相似。“慈溪为四明属邑,至元戊子,教谕桂起予始买民居建学,因陋就简。延祐甲寅,邑长乌马尔鼎新礼殿,门庑规模粗备,而门径迂隘弗称。至元后甲戌,浙东佥宪文晦李公行部至县,亟命贸地辟径术,立棂星门,巍然改观。越六年庚辰冬十月,宪使柳庄畅公按部至学,顾俎豆弗完,讲习无所,乃喟然曰:器不备则岁祀不能成,堂不构则肄业不能明,讵非先务之急乎?于是邑长也里不花君、主簿李君汝干、典使张绍组、金文信捐俸创建讲堂,补铸祭器,既成,俾传心属文以记之……”至元戊子(1288年),慈溪医学校由教谕桂起子买民居草创,延祐甲寅(1314年),邑长乌马尔进行简单装修,直到1334年,才由众人捐俸得以建成。泾、宜黄两县亦如此。“泾,壮邑也。先是,民售私室,就简为庙祀,则遣吏代事,岁久益弊,支撑以存名而已。延祐五年,山东益都苏济来尹,大惧弗称,乃柞严荆,乃拓北垌,乃经乃营……庙学计以间二十有四,檩百有二十。以功始戊午冬,讫已未秋,不越年庙成……”泾这个大县,直到延祐五年(1318年)才建成三皇庙学。“宜黄县儒学重修孔子庙,甲于诸邑,而医学三皇之庙无其所,每岁春秋,设主于废社之屋以行礼。延祐元年,资阳史君荐为宰,政治明敏,民用丕诚,乃及神祀。以三皇祠宇未备,慨然曰:是岂所以尊古圣、钦上制哉。于是慤意兴造,辟废社之坛以为基,伐官山之木以为材,人乐助其费,身乐亲其劳。三年二月,礼殿成。又一月,左右庑内外门成,不数月而功毕”。宜黄县的孔子庙(儒学)甲于诸郡,而医学三皇之庙无其所,直到延祐元年(1314年)才以“人乐助其费,身乐亲其劳”的方式建成,医学地位之低可见一斑。潮州郡三皇庙毁于大火十五年,不得重建。昌国州医学建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常熟州三皇庙迟建于延祐四年(1317年)。浦江县的三皇庙学一直到至顺三年(1332年)才开始捐资筹建,第二年方落成。前卫的三皇庙学肇建于后至元二年(1336年),而这时离元朝灭亡已经不远了。慈溪、定海、泾、常熟等重镇都是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因此,虞集、吴澄等人所云“自国都至于郡邑,无有远迩,守令有司之所,皆得建庙”,“路、府、州、县医学立三皇庙,视儒学孔子庙”等,显然是对政府的溢美之词,不足为信。
元代很多三皇庙学的条件极其简陋。“至元乙酉,上司声明兴学之令,始于其侧创草舍四楹,为讲授之所”。1285年,定陶为响应上面命令,以草舍作学堂,直到38年后的:1323年(癸亥年)始得以重建。卫辉路三皇庙“位置迫隘,规制卑陋,不足以妥灵揭虔为神明观”;平江路“三皇祠之始建,因陋就简,神楼数瓦下,盥荐弗严”;定兴县“陋祠于野,渎神孰甚焉”;潭郡于元三皇庙“地隘宇摧,甚不称。所以揭虔妥灵,而业医之师生,夙暮诵习,依以无所”叫;永丰县“永丰自大德庚子始建庙,至是两星终已敝陋,出入委巷”;嘉定州?风雨穿漏,凛乎将压,门庑倾圮,论堂湫隘,象设弗严,器用不具”。上列诸条只是相关史料之典型,显示出政府对医学校的态度。学校的物资条件如此这般,培养大批合格医生的基本条件已不具备。
2医学管理不善
客观地讲,元政府对医学学官(教师)、学员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立了严格的医学学官考核制度。我们从《元典章》的记载(元贞二年七月,即1296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一、医学学官三年考核一次,“若经三年之外者,别无定夺”。即医学学官必须在三年内参加考核,不能“远行旧题”。二、官方组织考试。“官降题目内”,教授作医义三道、法制一道,学正课医义二道、法制一道,送到太医院考核。“不依
官降题目或远行旧题或自意立题”者为不合格。三、“文理相应,治法允当”,才能提升。即“从教谕学录学正到教授”,要试四遍叫。讲课不合格者要受到处罚。“各处学校若有大小生员在学,而训诲无法,课讲鲁莽,苟应故事者,初次,教授罚俸半月,正录各罚中统钞五两;再次,教授罚俸一月,正录各罚中统钞七两;三次,教授正录取招别议,仍各标注过名,提调官初次罚俸十曰,再次半月,三次一月”。
第二,实行师生“连带”制,即医学学生的质量和学官的奖惩挂钩。这在儒学管理中是没有的。《通制条格》载:“大德八年十月,中书省湖广行省咨:湖南道廉访司申训诲医生等事,礼部移准太医院关,如准所言允当。都省准拟。各处应设学校大小学生,今后不令坐斋隶业。有名无实者,初次,教授罚俸一月,正录各罚中统钞七两;再次,教授罚俸两月,正录视前例倍罚,三次,教授正录取招别议,仍各标注过名,其提调官视教官例减等,初次罚俸半月,再次一月,三次两月。”《元典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如果学生毕业出去获得了行医资格,若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事故,也要“连带”学官。“提举教授等官训诫失宜,禁约不到,亦行究治。”政府规定很严,实际隋况如何?大德九年(1305年),平阳路泽州知州王祐曾上言“窃闻为世切务,惟医与刑。今各路虽有医学,亦系有名无实。……”同年湖南的一份有关医学的报告更能说明问题。“各处学校因循苟且,不能奉承‘朝廷旨意,月试既未举行,课义亦皆鲁莽,朔望一来,苟图塞责,讲解勿问,视为虚文。群居终日,即不明岐黄之书……教官正录,尸素备员,浅见寡闻,不能训诲,循习废惰,致无成功……”显然,政府虽然对医学教授等教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实际教育效果很不理想。不理想的教育效果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医生素质低,庸医泛滥。我们从元代方志、文集、笔记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庸医记载来印证这个事实。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震亨,五个亲人死于庸医之药。医学教授李君之父被庸医治死。府吏林泽为之侄,产子后病,差点毁于庸医之手,幸遇良医邹文彦才得救。“茶商李,富人也,啖马肉过多,腹胀。众医以大黄、巴豆制之,转剧。”项昕(抱一翁)来诊,说众医之法‘误矣。项采用它法,使之病去”。“方惟益患消渴,众医以为肾虚水竭,津不能上升,合附子大丸服之。既服,渴甚。旧有目疾,兼作。其人素丰肥,因是顿瘦损”。胖乎乎的方惟益竟被一群庸医整得干瘦如材柴,久未发作的眼病也被他们“治”得复发了。仓惶中请来良医撄宁生,才得以病去。“赵氏子病伤寒余十日,身热而人静,两手脉尽伏,俚医以为死也,弗与药。”幸吕复(沧洲翁)治之而愈。医生以为病人死了,停药,其医术之低令人瞠目结舌。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李皋,母亲王氏患病,为庸医杂治而死,竟不知何病症。民间如此,上流社会怎样?中顺大夫、刑部员外郎崔君得寒疾。常君曰:“不可委庸医焉。”遂召太医院使吕廷玉与其徒五辈来切脉。浙江平章左答纳失理得“失睡症”,被庸医误了几月,后请吕复来诊,两日康复如初。余姚州守郭文煜病十余日,众医用药错误,郭之病益甚。吕复来,饮以竹茹汤,未终剂,愈。政府官员想不被庸医所误都如此之难,何况下层百姓,鉴于庸医泛滥。时人王恽感慨很深:“今民间庸医及僧道等人,妄行针药。民愚无知,一旦委命于手,至有父杀于前,子夭于后,终不觉悟。是庸医猛于苛政也。”“终不觉悟”既道出了民众的愚昧无知,也反映了当时医生医术普遍之低。其二,医学校极少培养出医术高超的医生。元代医生的成才之路有三,一是家学(世医)或自学,二是人三皇庙(官办医学),三是拜师(私学)。遍查元代文献,很难找到通过三皇庙官学而成名的医生,绝大部分名医来自于世医或拜师学艺。在台湾学者梁其姿考证、统计出的164名元代名医中仅有一名是经由官学训练而成。这强有力地说明了元代三皇庙医学教育的失败。
庸医泛滥的后果之一就是民众对医生失去信任,转而去请巫师或由亲人来行祝由书禁之术。由此,祝由书禁术在社会上就拥有众多的支持者,以至于不少人“信巫不信医”,这为祝由书禁科的开设和存在提供了较为肥沃的土壤。
[责任编辑:柳文全]
[摘要]祝由书禁科为元代医学十科之一。本文通过对元文献的梳理考证,认为元代医学开设此科的原因有二:历史继承因素和社会现实因素。它的存在是历史的延续,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要求。
[关键词]元代医学,祝由书禁,《千金翼方》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8-0090-07
元代医学开始分为十三科,分别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风科、杂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及禁科。大德九年五月合为十科,即“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疮科、疮肿科、针灸科及祝由书禁科等十科。
关于元代祝由书禁科,已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或文章中有所论述。这些学者在论述元祝由书禁科时,都不曾涉及一个问题,即此科存在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做一尝试性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祝由书禁”存在的历史继承因素
古人迷信,以符咒之具,用祈祷、祭祀之法赶走病魔、驱逐鬼神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保护自己及亲人的目的。由此,巫术便产生了。巫,是上古时期的一种职业,专门负责祈祷、祭祀、符咒等。何休所注的《春秋公羊传·隐公四年》是这样解释“巫”的:“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祝福者也。”可见,“巫”的工作和任务是治病和为人请福。巫和医的关系非常密切。“醫”的一个异体字作“毉”,从“巫”,说明医巫以前是一样的。《广雅·释诂》云:“医,巫也。”医属于天官,而巫和祝则由春官掌管。西周时期已产生了医、巫、祝的分业制度。祝由只是巫术第一种责任(治病)的承担者。正如陈高华先生所认为的“祝由书禁,实际上就是巫术和法术的变种”。
祝由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铖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儋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铖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唐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铖石耳已。”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五十二病方》《杂禁方》中也有祝由术的相关记载。如“伤者血出,祝曰:“男子竭,女子酨。五画地口之。”说明古人很早就采用祝由术治病了,而且有了祝由一词。我们对“祝由”一词中的“祝”字容易理解,但关于“由”争议却不小。也就是说,古人在采用此法治病时,到底在祝什么?我们仅从字面上看,祝由应是一个动宾词组,“病者向天‘祝(祝告、祝说)其‘由(病由)”。即“由”是指“致人病的原因、缘故”。医生都经常无法搞清楚的“病因”,病人或施术者怎么可能“告诉天”呢?王辉认为:“祝由”不是一个动宾词组。“由”和“祝”一样,是动词。“由”字,不是后人改“繇”为“由”,就是后人讹“古”为“由”。他认为古人以符咒治病,只是诅咒病魔,而绝无述说致病缘由之事。通过对古人“祝由”治病案例的分析,我们似可验证王辉观点的正确性。前文所引的“伤者血出,祝日:‘男子竭,女子哉。五画地口之”。是一段治外伤出血的祝辞,其大意为:对患者念咒语:“男人出血停止,女人血流断截。画地五遍并唾之。”(口为原文脱一字,应为唾)。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五十二病方》《杂禁方》中关于祝由术治病另一条的内容为:“以月晦日之丘井有水者,以敝帚扫疣二七,祝曰‘今日月晦,扫疣北。人帚水中。”此乃用祝由法治疗疣病的过程的记载。大意为:要求患者在月末最后一天到山坡上有水的井边,用破烂的扫帚在长疣处扫十四次,并祝日“今天已到月末,我把你扫走”,然后将用过的扫帚扔进井中。分析这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古人在实施祝由治病时没有“述说或告知”病由,只是愿望把病魔赶走。元代关于祝由法治病的记载不少,但实施者也只是渴望赶走病魔,并无述说、告知病由之意。如陶明元(陶宗仪之父)就曾因其母患病而采取了这种方法。“明元母病心痛,痛则拍张跳躅,齿床篑衾褥,号叫以纾苦楚。岁濒死者六七发,医莫能愈。明元每掏心嚼舌,以代母痛。一日,危甚,计无所出,走祷玄武前日:“剴股割肝,非先王礼,在法当禁,某非不知也。今事急矣,敢犯死取一脔为汤剂,神而有灵,疾庶几其瘳。”祷毕,即引刀砍下……从中可知,为救其母,陶明元最后准备采取的是“割肉作汤剂以祷神灵”的祝由术,没有向神灵等述说其母之病由的举动和想法。古人得病时只想着怎样使“病魔”尽快祛除。一般不会去考虑病因的。病愈后可能再想为何会得此病,总结经验。关于这个心理特点,元人王实云:“予惟世之患疾者不思致病之源,惟祈速效以纾目前之急,而不虑其他日丧生之祸。其为医者亦惟务近效,用劫剂以邀近利……”由此可见,元人得病时的心理与我们今人大致一样,那就是尽快让“病魔”从身体上离开。正因为如此,祝由之术才符合人之心理。才得以在社会生活中流行。
隋朝已经设有咒禁博士一职。“高祖授门下省设咒禁博士2人。咒禁博士的职责是教授学生各种民间驱邪去病的手势、身法、步法、及苻篆咒语等。唐袭隋制,不仅有咒禁博士,还专门开设有咒禁科,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厉者。”学生学习的祛除邪魅病魔的咒禁方法有五种,即:存思、禹部、营目、掌决、手印。教学前,学生先禁食荤血,斋戒于坛场,然后接收博士的授课。修业时间最长为九年。其内容大多和迷信妖邪之术相关,但也不乏气功、心理等科学疗法。
宋代此科叫做书禁,属于疡科之一种。元承唐宋之制,此科仍为“书禁”。书禁一词很好理解,但书禁中的“书”是何意,令人费解。我认为,“书禁”以“禁”为重心,或者,书禁本身只是“禁”而已,因为它原来名“禁科”,与祝由合并为一科后,祝由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咒”的成分,故改“咒”字为它。之所以改“咒”字为“书”,是取“书写符篆以治病之意”,因当时采用此祝由书禁法为人治病时,往往是将一些有神秘意义文字、图案书写在木板、纸张、布帛或其他器物之上,以达祛除病魔之目的。宋时将金賅、咒禁、伤折合为一科,说明“咒”和“禁”兰时都是小科。元朝的统治者为蒙古人。蒙古人经常骑马打仗,作战者极易受伤,故蒙古人的骨科及外科较为发达。所以,元代的医学把金镞(外科)和正骨(骨科,即宋时的伤折科)合并为“正骨兼金疮科”,把剩下的书禁科与祝由合为一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太医院看到了金镞和正骨两者密切关系,从今天来看,这比宋代医学的分科要科学许多。二是祝由和禁科都是小科,且两者很相似。这也显示出祝由和咒禁术在当时医学中地位不高、影响力不大,至少在政府医学管理者眼里是这样的,这和宋
朝太医局的做法如出一辙。元代医学的很多方面都是宋金医学的延续和继承。如太医院、惠民药局的设置、分科考试等。祝由书禁科也是其中继承者之一,只是名称稍有不同而已。
元代医学之所以继承历史悠久的祝由咒禁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除了迷信、不科学、甚至危害人之性命的内容外,祝由术中还含有不少科学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对祝由术的内容仔细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心理疗法、体育疗法、气功疗法的滥觞。祝由术能治病的原因,一是心理暗示作用。通过咒禁术有可能卸掉患者的精神负担,使患者内心感到轻松,从而引发生理方面的良性变化,这和我们今天常用的心理疗法本质是一致的。《千金翼方·禁经》明文“不得与不信人行禁”。如果患者不信“鬼神”,心理定式不存在,就达不到通过暗示、安慰,改善病人精神状态,从而间接地调整患者人体机能的作用。二是气功疗法作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咒禁条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吹”“喷吹”“闭气”等字样。“喷”和“闭气”就是调整呼吸之用语。《玉篇》《集韵》对“吹”的解释是“呼气也,吐气也”。《千金翼方·禁经》将气功最古老的呼吸术式之一的“六字诀”(吹、呼、呵、嘘、嘻、咽)纳入其中,显示出孙思邈对咒禁法中气功医疗价值的重视。三是体育锻炼作用。如“禹步”。马王堆出土帛书中多次提及的“禹步”,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今天华尔兹舞步(俗称三步舞)的活动身体的步法。《玉函秘典》解释禹步的动作为:“闭气,先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并右足,为三步也。”笔者统计,《千金翼方·禁经》中提到采用禹步的咒禁法有十几次。祝由师领着患者一起走“禹步”,也就是在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另外,《千金翼方·禁经》中还明确记载了巫师“用气急疗”“唾热病以冷气,唾冷病以热气(唾即吐)”及用药帮助治病的方法,说明祝由师不仅通过咒禁法治病,有时也采取一些医疗方法,“子蛇、尺八蛇、土蟒蛇、沙虱、毒到蛇、白蝎蛇、罔蛇、蟒蛇。上八种蛇,人著者须药治。咒曰:……”孙思邈告诉世人,若中了子蛇等八种蛇毒,必须先用药治,然后再咒禁。所以,孙氏认为咒禁术和医疗手段是相容并行的。《元典章》和《通至条格》中记载的祝由书禁科所习科目都是《素问》一部,《千金翼方》二卷,《圣济总录》三卷。其中的《千金翼方》在其他九科中都不要求。即在医学十科中,太医院仅要求祝由书禁一科课习《千金翼方》中的两卷,而这两卷正是专门讲咒禁术的第29和第30卷——禁经22篇。细读《千金翼方》之“禁经22篇”,可知,虽然其中大多数咒禁法都是迷信、自欺欺人的荒唐做法,但也对身体无明显危害,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白给祝由师一份报酬,有时耽误病情而已。“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南斗主疮,北斗主血,一唾断血,再唾愈疮,青衣怒土,却血千里,急急如律令”,“以呵之三七遍,然后禁之。日出东方,赤如紫阳,儿子目痛,父母心伤,吾口一唾,明见四方,百药千治,不如吾汤,若唾唾汝,汝眼毒消亡,急急如律令”。前一段是有关如何止血的咒令,后一段是讲治眼痛的,都与治病无益,但与人身体也无害。在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很多疾病根本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咒禁法毕竟提供给患者一种心理上的希望和安慰,它理所当然地受到不少人的青睐。这是元医学能够开设祝由书禁科的一个不应忽视的社会因素。
考察中国医学史,我们发现,从马王堆出土之帛书,到隋唐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再到唐以后的大量方书,祝由书禁与其他各种医疗方法一直并存。因此,对“祝由书禁”进行历史解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祝由书禁科在元代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中,此科一直延续到清初才被废除,但民间流行依旧。
二、祝由书禁科存在的社会现实背景
元代祝由书禁科能够在官方医学教育体制中存在,除了历史原因外,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医疗状况、医学教育及其管理为它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一)社会医疗状况的反映
元人看病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请医生,二是由亲戚朋友帮助治疗或自救,三是行祝由术。由于当时的医学还不发达,或因各种条件所限(例如把脉局限性、假药等),造成通过前两种方式无法治愈疾病,人们便选择找巫医或自行祝由禁术,以赶走依附在患者身上的病魔。久而久之,日积月累,这种治病方式便成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治病手段,以致有些人信巫不信医。医学家朱震亨在其名著《格致余论》中记有一事。“金氏妇”患病,“言语失伦”,朱震亨认为:“此非邪,但与补脾清热导痰,数日当自安。”可是“其家不信,邀数巫者喷水而咒之,旬余乃死”。对此现象,时人揭僎斯深有感慨。他说:“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医之道既久不甚于巫,虽有良医却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有些地方巫者比医者还多。至正二年时的海宁州就是如此。“俾医学正胡某,阴阳学录许某,率其籍于医者三十家,籍于阴阳者三百家,合钱若干缗,购民田若干亩有畸,载以两青册,留其一于州,而以其一并券书藏于学”。隶属医学正胡某的医者仅三十家,而阴阳者却有三百家。而这三百家愿为三皇庙捐钱,说明他们可能是从事祝由术的。元人文集、笔记、元曲杂剧、医书、考古文书甚至正史中记载了大量使用祝由书禁法治病的案例。
1东平府汶上县田改住为母治病,于冬月里赤身卧冰之上“乞照验事”。田改柱为治母病,赤身伏在冬天的冰上,以祷告其母病去。此行为后被尚书省禁止。
2张旺舅,安丰霍丘人。“……母病,伏枕数月,旺舅无赀命医,惟日夜痛哭,礼天求代,未及痊愈”。张旺舅因无钱请医为母看病。便向天祷告愿以已之身代受母之病。不久,其母病愈。
3“延祐乙卯冬,平江常熟之支塘里民朱良吉者,母钱氏,年六十余,病将死,良吉沐浴祷天,以刀剖胸,割取心肉一脔,煮粥以饮母,母食粥而病愈”。朱良吉用割胸肉熬粥祷天之法救母,最后母愈,他自己却“就榻不可起”。最后,邻居们又“命真观道士马碧潭者醮告神明,祈阴祐之”。为救他命,邻人又实施了祝由禁法。早在至元三年十月,元政府就下令禁止“割肝剜眼脔臂胃以行孝悌”,而朱良吉割胸救母一事却发生在49年后的1315年。它折射出当时元人祝由法雄厚的社会基础。
4“癸未春,乡友钱宪维遘疾,弥留变成虚瘵,体热嗽红,日寝加剧。其内外亲戚遑遑忧慼,巫祷臼夕在门,罔有奏功,最后延先生洽之,势虽危。尚有可疗之理,乃用降火调血之剂,服数帖而后,用生气补虚之剂,服倍于先,而疾势渐平。因戒以禁忌服食之要,然后与之以滋阴健胃之剂,又数帖。前后诊治调理两月而后起”。1343年春,钱宪维病重,巫师整天对其施祝由术,没有效果,最后请潘仁仲来治,两月痊愈。
5为使母亲病愈,蔡顺“对天祷告,愿将己寿,
减一半与母亲”。他的孝行最终感动了上天,在寒冬之气降生桑葚,其母因食之而病愈。
6甲寅年,忽必烈的斡耳朵中,一个名叫丑斯兀闽的人“发狂乱弃医而走”。先由“巫师祷之,不愈而反剧”,忽必烈命罗天益用中医医术将其治愈。
7黑城出上文书中编号F137:W2记有“眼目昏暗、腰脚残疾头面带破、脾胃受疾”的咒禁治疗;F14:W2则记有如何生男孩的祝由术。
8“延塔塔儿巫者治疾不效而卒,执巫者杀之”。
上面所引相关史料,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医疗状况:祝由书禁之法在元代是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行祝由之法治病十分常见,有些地方甚至还专门设置有祝由科提领,以管理众多的咒禁师。虽然政府曾下文禁止某些咒禁行为,但所起作用有限。
(二)医学教育和医学管理的结果
相对于宋金等前代,元代医学教育的确有所提高和发展,但事实上,元医学教育的质量还是很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重视学校建设
元政府很早就建立了医学校(三皇庙)。《元典章》中关于医学校设置的时间是中统三年。《元史》载“世祖中统二年夏五月,太医院使王猷言:‘医学久废,后进无所师授。窃恐朝廷一时取人,学非其传,为害甚大。乃遣副使王安仁授以金牌,往诸路设立医学。……”欧阳周在《中国元代教育史》第三章中依据的是《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认为元医学学校设置的具体时间是中统二年(1261年)。陈高华则依据《元典章》的记载人为是中统三年。其实,早在中统二年之前,医学校就已经设立了。“太医王某谐初曰:怀州孝感坊旧有三皇庙五间,盖壬子岁,州医学教授赵元、张渊、管勾张嗣兴所创也,迄今四十年矣”。壬子岁是1252年,即南宋淳祐十二年。即蒙哥汗在位的第二年。在很多元人看来,医学校不仅早有建立,而且范围极广,显示出政府对医学校的重视。元文人揭傒斯云:“国朝始诏天下郡县皆立庙,以医者主祠,建学、置吏、设教,一视孔子庙学。”即使很多偏远地区亦有医学校。负责管辖蒙古高原地区的岭北行省,也设置了医学校,不少文人以此来盛赞政府对三皇庙学的重视:“国家之制,自国都至于郡邑,无有远迩,守令有司之所,皆得建庙,通祀三皇,而医者主之,盖为生民立命之至意也。”“皇元新制,路、府、州、县医学立三皇庙,视儒学孔子庙等,可谓不忘三圣人之功德也已。”“……立三皇只能祭者,独医巫两入耳。我朝钦崇效祀,举秩废礼,大都小邑,皆庙三皇……”事实真如虞集、吴澄、胡祗通所赞扬的那样吗?查阅元文献,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大批三皇庙学很晚才得以建立,而且大多是由地方官与民众共捐己资,民出其力,政府既很少出资,也不出力。“定海邑隶庆元,为郡重镇,海外众番所观听,庙宇独缺。有司每当祀事,即县听属为坛,置方明焉。吏民循袭以为故常,牲具弗蠲,裸荐无节,神用弗飨。至元再改元之第三岁在丁丑夏六月……”定海这样一个重镇,直到元至元之第三岁丁丑夏(1337年)才建立三皇庙,而且还是“捐俸缗以为之倡,内而寮吏,外而诸司庶职,下而士民之好义愿助更费者,翕然而应……”即官吏和百姓共捐资才建成。慈溪的情况和定海相似。“慈溪为四明属邑,至元戊子,教谕桂起予始买民居建学,因陋就简。延祐甲寅,邑长乌马尔鼎新礼殿,门庑规模粗备,而门径迂隘弗称。至元后甲戌,浙东佥宪文晦李公行部至县,亟命贸地辟径术,立棂星门,巍然改观。越六年庚辰冬十月,宪使柳庄畅公按部至学,顾俎豆弗完,讲习无所,乃喟然曰:器不备则岁祀不能成,堂不构则肄业不能明,讵非先务之急乎?于是邑长也里不花君、主簿李君汝干、典使张绍组、金文信捐俸创建讲堂,补铸祭器,既成,俾传心属文以记之……”至元戊子(1288年),慈溪医学校由教谕桂起子买民居草创,延祐甲寅(1314年),邑长乌马尔进行简单装修,直到1334年,才由众人捐俸得以建成。泾、宜黄两县亦如此。“泾,壮邑也。先是,民售私室,就简为庙祀,则遣吏代事,岁久益弊,支撑以存名而已。延祐五年,山东益都苏济来尹,大惧弗称,乃柞严荆,乃拓北垌,乃经乃营……庙学计以间二十有四,檩百有二十。以功始戊午冬,讫已未秋,不越年庙成……”泾这个大县,直到延祐五年(1318年)才建成三皇庙学。“宜黄县儒学重修孔子庙,甲于诸邑,而医学三皇之庙无其所,每岁春秋,设主于废社之屋以行礼。延祐元年,资阳史君荐为宰,政治明敏,民用丕诚,乃及神祀。以三皇祠宇未备,慨然曰:是岂所以尊古圣、钦上制哉。于是慤意兴造,辟废社之坛以为基,伐官山之木以为材,人乐助其费,身乐亲其劳。三年二月,礼殿成。又一月,左右庑内外门成,不数月而功毕”。宜黄县的孔子庙(儒学)甲于诸郡,而医学三皇之庙无其所,直到延祐元年(1314年)才以“人乐助其费,身乐亲其劳”的方式建成,医学地位之低可见一斑。潮州郡三皇庙毁于大火十五年,不得重建。昌国州医学建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常熟州三皇庙迟建于延祐四年(1317年)。浦江县的三皇庙学一直到至顺三年(1332年)才开始捐资筹建,第二年方落成。前卫的三皇庙学肇建于后至元二年(1336年),而这时离元朝灭亡已经不远了。慈溪、定海、泾、常熟等重镇都是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因此,虞集、吴澄等人所云“自国都至于郡邑,无有远迩,守令有司之所,皆得建庙”,“路、府、州、县医学立三皇庙,视儒学孔子庙”等,显然是对政府的溢美之词,不足为信。
元代很多三皇庙学的条件极其简陋。“至元乙酉,上司声明兴学之令,始于其侧创草舍四楹,为讲授之所”。1285年,定陶为响应上面命令,以草舍作学堂,直到38年后的:1323年(癸亥年)始得以重建。卫辉路三皇庙“位置迫隘,规制卑陋,不足以妥灵揭虔为神明观”;平江路“三皇祠之始建,因陋就简,神楼数瓦下,盥荐弗严”;定兴县“陋祠于野,渎神孰甚焉”;潭郡于元三皇庙“地隘宇摧,甚不称。所以揭虔妥灵,而业医之师生,夙暮诵习,依以无所”叫;永丰县“永丰自大德庚子始建庙,至是两星终已敝陋,出入委巷”;嘉定州?风雨穿漏,凛乎将压,门庑倾圮,论堂湫隘,象设弗严,器用不具”。上列诸条只是相关史料之典型,显示出政府对医学校的态度。学校的物资条件如此这般,培养大批合格医生的基本条件已不具备。
2医学管理不善
客观地讲,元政府对医学学官(教师)、学员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立了严格的医学学官考核制度。我们从《元典章》的记载(元贞二年七月,即1296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一、医学学官三年考核一次,“若经三年之外者,别无定夺”。即医学学官必须在三年内参加考核,不能“远行旧题”。二、官方组织考试。“官降题目内”,教授作医义三道、法制一道,学正课医义二道、法制一道,送到太医院考核。“不依
官降题目或远行旧题或自意立题”者为不合格。三、“文理相应,治法允当”,才能提升。即“从教谕学录学正到教授”,要试四遍叫。讲课不合格者要受到处罚。“各处学校若有大小生员在学,而训诲无法,课讲鲁莽,苟应故事者,初次,教授罚俸半月,正录各罚中统钞五两;再次,教授罚俸一月,正录各罚中统钞七两;三次,教授正录取招别议,仍各标注过名,提调官初次罚俸十曰,再次半月,三次一月”。
第二,实行师生“连带”制,即医学学生的质量和学官的奖惩挂钩。这在儒学管理中是没有的。《通制条格》载:“大德八年十月,中书省湖广行省咨:湖南道廉访司申训诲医生等事,礼部移准太医院关,如准所言允当。都省准拟。各处应设学校大小学生,今后不令坐斋隶业。有名无实者,初次,教授罚俸一月,正录各罚中统钞七两;再次,教授罚俸两月,正录视前例倍罚,三次,教授正录取招别议,仍各标注过名,其提调官视教官例减等,初次罚俸半月,再次一月,三次两月。”《元典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如果学生毕业出去获得了行医资格,若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事故,也要“连带”学官。“提举教授等官训诫失宜,禁约不到,亦行究治。”政府规定很严,实际隋况如何?大德九年(1305年),平阳路泽州知州王祐曾上言“窃闻为世切务,惟医与刑。今各路虽有医学,亦系有名无实。……”同年湖南的一份有关医学的报告更能说明问题。“各处学校因循苟且,不能奉承‘朝廷旨意,月试既未举行,课义亦皆鲁莽,朔望一来,苟图塞责,讲解勿问,视为虚文。群居终日,即不明岐黄之书……教官正录,尸素备员,浅见寡闻,不能训诲,循习废惰,致无成功……”显然,政府虽然对医学教授等教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实际教育效果很不理想。不理想的教育效果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医生素质低,庸医泛滥。我们从元代方志、文集、笔记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庸医记载来印证这个事实。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震亨,五个亲人死于庸医之药。医学教授李君之父被庸医治死。府吏林泽为之侄,产子后病,差点毁于庸医之手,幸遇良医邹文彦才得救。“茶商李,富人也,啖马肉过多,腹胀。众医以大黄、巴豆制之,转剧。”项昕(抱一翁)来诊,说众医之法‘误矣。项采用它法,使之病去”。“方惟益患消渴,众医以为肾虚水竭,津不能上升,合附子大丸服之。既服,渴甚。旧有目疾,兼作。其人素丰肥,因是顿瘦损”。胖乎乎的方惟益竟被一群庸医整得干瘦如材柴,久未发作的眼病也被他们“治”得复发了。仓惶中请来良医撄宁生,才得以病去。“赵氏子病伤寒余十日,身热而人静,两手脉尽伏,俚医以为死也,弗与药。”幸吕复(沧洲翁)治之而愈。医生以为病人死了,停药,其医术之低令人瞠目结舌。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李皋,母亲王氏患病,为庸医杂治而死,竟不知何病症。民间如此,上流社会怎样?中顺大夫、刑部员外郎崔君得寒疾。常君曰:“不可委庸医焉。”遂召太医院使吕廷玉与其徒五辈来切脉。浙江平章左答纳失理得“失睡症”,被庸医误了几月,后请吕复来诊,两日康复如初。余姚州守郭文煜病十余日,众医用药错误,郭之病益甚。吕复来,饮以竹茹汤,未终剂,愈。政府官员想不被庸医所误都如此之难,何况下层百姓,鉴于庸医泛滥。时人王恽感慨很深:“今民间庸医及僧道等人,妄行针药。民愚无知,一旦委命于手,至有父杀于前,子夭于后,终不觉悟。是庸医猛于苛政也。”“终不觉悟”既道出了民众的愚昧无知,也反映了当时医生医术普遍之低。其二,医学校极少培养出医术高超的医生。元代医生的成才之路有三,一是家学(世医)或自学,二是人三皇庙(官办医学),三是拜师(私学)。遍查元代文献,很难找到通过三皇庙官学而成名的医生,绝大部分名医来自于世医或拜师学艺。在台湾学者梁其姿考证、统计出的164名元代名医中仅有一名是经由官学训练而成。这强有力地说明了元代三皇庙医学教育的失败。
庸医泛滥的后果之一就是民众对医生失去信任,转而去请巫师或由亲人来行祝由书禁之术。由此,祝由书禁术在社会上就拥有众多的支持者,以至于不少人“信巫不信医”,这为祝由书禁科的开设和存在提供了较为肥沃的土壤。
[责任编辑:柳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