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

    李佩

    随着教育的逐渐普及,全国各地新修了上千所大、中、小各类学校,而经济与人口的上涨,也让各类学校人满为患。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学习交流的场所,汇集了众多的师生与家长,这就给传染病建立了良好的传播途径。近年来,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事例时有发生,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家庭与社会稳定情况都造成了威胁,因此,展开预防和控制对策是刻不容缓的。

    在对学校传染病实施对策前,了解其基本情况和发生原因对症下药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几类:①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最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其具有传播快、传染性强的特点,通常经飞沫、空气传播,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寒颤等症状。②水痘。常发于小学生群体,患过此病的患儿病后会对其产生免疫而不再发作。水痘通过接触、空气、飞沫传播,常表现为发热、红斑疹、疱疹等症状。③细菌性痢疾。包括感染性腹泻及手足口病,其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其中感染性腹泻通过水源、食物传播,而手足口病传染途径主要为紧密接触。④流行幽思腺炎。该病是常见于春、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带病者唾液接触易感者口腔传染,患者常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传染病的发生原因是三方面的:①传染病预防制度不完善。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预防政策,然而多数学校并未对其产生足够重视,未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接受学生,导致部分感染患者进入学校并发生传染。此外,个别学校未定期组织学生接种疫苗,造成学生免疫力不足,引发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②学校医疗保健设施不达标。大多数学校设有医务室,但其相关的设施存在不达标的情况,甚至部分医务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对于传染病防治疏忽大意,导致其大规模爆发。少数农村学校则基本没有设立医务室,也没有专职卫生人员,传染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致使其传播。③学校人员流动性大。学校是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交流的地点,而带病人群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互動,造成病情传染,特别是走读式学校,人员日常流动性更大,传染的可能性也更高。

    根据以上几点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其主要包括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其中预防措施主要有五种方法:①严格做好入校体检,建立相应健康档案。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接受学生,由于大多疾病爆发是因为学生免疫空白,因此学校需实行凭“证”入学的制度,其中“证”为预防接种证明。同时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其免疫情况进行评估,免疫空白的学生需及时补种疫苗。②根据社会情况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传染病流行高峰期,例如春秋季,学校应组织学生接种相应疫苗,避免组织家长会、晚会活动等大型聚会。此外,若社会存在新型流行病,应当对感染学生实施隔离,避免“带病学习”,同时做好新型疾病免疫接种工作。③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意识。学校应定期开展针对各年龄学生的健康教育讲座,对传染病相关知识进行教导,包括传染病种类、症状、传播途径等,让学生对相应病症存在基本警惕。同时学校应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其内容包括构建良好卫生习惯、禁烟禁酒、性教育普及等。平时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包括晨跑、课间操等,增加其体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为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发病的几率。④严格控制食堂卫生水平。由于大多数传染病可以通过唾液、食物、水源传播,因此学校应落实食堂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饮水、饮食的安全健康。食堂作业需要公开透明,采购、加工、保存过程都需要设立专门人员进行检查;食堂从业人员需定期参与体检,防止从源头处发生传染;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确保食品加工质量达到标准;对于食堂用水,需要确认水源安全,同时做好炊具、餐具的消毒工作;对苍蝇、动物粪便需要及时清理,避免食源性疾病传播。⑤保证学校环境卫生。对于人员聚集的场所需要确保相关环境的卫生消毒,包括教室、寝室、图书馆等,保证其空气流通,在夏季应做好灭蚊灭蝇的措施。

    以上预防措施仅针对传染病未大规模发生的情况,而针对传染病爆发后,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①健全医疗设施,建立报告机制。学校应按照规定设置医务室,购置医疗设施并配置专业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防治传染病的同时应按照法律法规对传染病患者及疑似、带病毒患者进行报告。②完善学生情况反馈。教师应做好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在出现较多学生缺课时,了解其发生原因,若出现传染病感染情况需及时报告。③做好传染病爆发的处理。若出现发生大规模病情传染,学校应及时向政府报告疫情,配合疾病控制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包括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同时对症状较重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其积极面对就诊治疗,防止学生产生恐慌引起负面影响。

    由于传染病的危害较大,因此需要对其开展两方面的计划:一方面要预防传染病产生,另一反面也要做好传染病爆发后的控制工作。只有制定好相关对策,才能将传染病风险降到最低,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