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里埃争取加拿大国家独立的策略

吴克燕 杨 展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英国和美国以外,加拿大同其他国家的接触还不是很多。但在英、美、加的北大西洋三角关系中,加拿大已经逐渐显示出了较为独立的态势。尤其是劳里埃执政期间,他积极维护加拿大的国家利益,力争扩大加拿大在英联邦内的独立自主地位;坚信加拿大最终会走向独立,并逐步推进其进程,为日后加拿大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加拿大,劳里埃,独立,策略
[中图分类]K7[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0457-6241(2009)08-0070-0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英、美之外,加拿大同其他国家的接触还不是很多。事实上,虽然加拿大自治领早在1867年就已成立,但那仅是加拿大走向统一与独立的第一步,距离成为一个真正享有独立的主权国家还差得很远。虽然获得了大部分内部事务的自治权,但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外交立法及国防方面,自治领都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仍在方方面面受英国的操纵,顶多是一个半独立的国家。从自治领成立到19世纪末,加拿大人一直把国外当成他们主要的产品市场和工业品、资本以及人口的来源地,从来没有想到怎样去关心和参与国际事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那都是英国的事。英国控制着整个大英帝国的外交权,在其复杂的外交机构里,加拿大官员只能偶尔起点儿作用。在渥太华,别说是外交部,甚至连国外事务办公室之类的机构都没有。加拿大的外交权全部掌握在英国手里,一切涉外条约必须有一名英国代表连署并由英国政府批准才能生效。英国政府代表整个大英帝国决定是战争还是和平,加拿大的防务也主要由英国负责。所以,要取得一个国家应有的自主权和完全的独立,加拿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劳里埃执政时期(1896-1911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随着美国的崛起和不断对外扩张以及英国在北美地位的日益衰落,加拿大便不可避免地被拉人大西洋两岸强权政治的争斗中,并常常成为这种争斗的牺牲品。但到20世纪初,由于加拿大持续的经济繁荣,加拿大人的民族性也逐渐增强,对世界事务有了较为广泛的知识和较大的兴趣,开始意识到要想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有独立的自主权。作为总理的劳里埃更是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劳里埃认为加拿大不可能永远是一个殖民地,“独立”这一宏伟目标早晚会实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一步步地稳步前进,因为“假如联邦内仅有法裔加拿大人,我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它(独立),但是这种思想还没有成熟到让英裔加拿大人接受,而且我认为我们在着手进行这一变革之前,应该得到来自所有民族的鼎力支持,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我们将会使两大民族陷入冲突中一一那样不但不能推动变革,反而会延误了其进程。”而且独立并不意味着非得要和英国断绝一切关系,“像我,盼望着独立并将其视为最高目标,但仍保持着对母国的热爱并希望维持与它的联系。”“你们认为把独立提上日程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也在不断考虑这个问题……请相信我,(独立的)时间还未到,虽然未到,但我相信已经不远了。”所以劳里埃在任期间,一直在努力为未来加拿大的独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抵制英国实行帝国集中控制的种种企图
劳里埃一上台就面临着“帝国联邦运动”问题。“帝国联邦运动”是英国从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倡导的运动:要求英帝国的所有成员实行“统一外交”,即对外用同一个声音讲话,采取一致行动,从而加强英国在国际事务中说话的分量。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德国、美国和俄国的迅速崛起,严重地威胁到了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帝国联邦运动”似乎显得更为迫切。所以张伯伦出任殖民地大臣后,决心加强大英帝国的中央集权,建立“帝国联邦”以抗衡德、俄等国日益增长的殖民野心。1897年,当各殖民地领导入聚集在伦敦庆祝完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庆典后,张伯伦组织召开了殖民地会议。他提出了三个加强英国与殖民地联系的建议:一是成立一个“帝国委员会”,以便讨论并决定共同的事务;二是建立统一的军事防御体系,希望各殖民地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分摊一些责任,捐助资金加强帝国的海军力量;三是建立帝国关税同盟。对于这些建议,劳里埃都以委婉的方式给予拒绝。劳里埃认为加拿大能参与的帝国事务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一个“帝国委员会”非但不能给予加拿大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反而会把加拿大同英国更紧密地绑在一起。其实,很明显任何加强帝国中央集权的要求都可能侵犯加拿大自治政府的权力。劳里埃坚信所有英国的殖民地最终都会独立,“殖民地注定都会成为(独立的)国家,就像孩子必定会长大成人。没有一个人——即便是和我们对立的人——认为这个在将来某一天其人口或许超过英国的国家会永远保持它目前同英国的政治关系。”我们与英国的关系肯定会发生变化,在我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拿大和英国之间的这种殖民地和母国之间的关系肯定会结束,加拿大肯定会走向独立……当然它不一定就是我们现行的政策,但一定是未来的政策。只是因为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故劳里埃并不急于向前推动这个目标;但是他也不希望远离这个目标,所以带头反对张伯伦的统一帝国计划。
布尔战争爆发后,如何对待帝国关系问题显得更为紧迫。围绕加拿大应不应参战的问题,英、法裔两大民族之间的分歧再次出现。怀着英国是为正义而战的信念,大部分英裔加拿大人要求加拿大参战,特别在是战争初期英军失利的情况下,英裔加拿大人要求政府派遣军队的呼声很高。但法裔加拿大人认为战争没有直接涉及加拿大的利益,战争与加拿大无关,加拿大没必要参加,因此反对政府派兵参战。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国内两大民族矛盾的激化。从英国方面来讲,张伯伦主张让各殖民地自治领参战,以此来增强帝国的联合。所以他不断对各殖民地,特别是对加拿大政府施压,要求其参战。如果仅有张伯伦的压力,劳里埃或许能抵抗得住,但是他却抵抗不住来自国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英裔加拿大人的压力。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最后劳里埃采取了派遣志愿兵的折中办法。1899年10月18日,劳里埃宣布:“考虑到大多数已经准备好参战的加拿大人的强烈愿望,政府将装备并运送一支1000人的志愿军去南非援助英国。但是一旦军队到了南非。将由英国政府负担所有的军费开支。”这个解决方案,在有狂热参战愿望的英裔和反对参战的法裔之间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妥协办法:既满足了那些叫嚷着要参战的英裔加拿大人的愿望;也没有损害法裔加拿大人的利益。此后,直到1902年战争结束,加拿大共派遣了7000多人到南非参战。劳里埃采用这种中间路线,既服从了英国的命令,服从了英国所要求的“统一外交”;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维护了加拿大的权利。但劳里埃明确表示不会参加英国所有的军事行动,“我不认为加拿大将参加英国的所有战争,我也
不准备说加拿大将不参加英国的任何一场战争……我认为在未来,加拿大拥有行动与否,干涉与否的一切自由。”劳里埃也不认为加拿大有在任何战争中都应自动承担支持英国的义务,“假如我们被强迫要求参加英国的所有战争,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我完全赞同我的朋友(布拉萨)所说的:要让我们承担责任首先让我们分享权力,如果真的是在那种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将有权对英国说:假如想让我们支持你,那么请让我们参加你的议事会议。”劳里埃的态度非常明确:保持与英国的联系,但又不希望回到以前的关系中去,主张加拿大逐步走向独立。
在随后的几年里,劳里埃继续为争取加拿大在英帝国内的独立地位而奋斗。1902年的殖民地会议上,张伯伦希望借助在布尔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帝国感情创建一个常设的“帝国会议”组织,许诺各殖民地都将有代表在“真正的帝国会议”里共同参与帝国事务;并明确要求各殖民地政府资助帝国海军建设。从会议一开始,劳里埃就反对在政府方面和军事防务上实行任何帝国联合计划,坚持殖民地所有的援助都应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1907年的殖民地会议上,英国正式承认了各自治领不同于其他没有建立自治政府的殖民地。这一变化本身就标志着自治领地位的提高。劳里埃非常支持这一变化,在同一位英国议员谈话时劳里埃说:“若干年以前我就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在威斯敏斯特拥有一个座位。我认为那是一个最令人向往的梦想。帝国的统一就应该建立在各地自治的基础上。”
二、成立加拿大外交部
到劳里埃时期,在处理加美关系方面加拿大的自主权力正在稳步加大,1898-1899年所设立的加美联合高级委员会里,英加方面共有5名代表,其中就有4名是加拿大人;而1871年的华盛顿谈判中,麦克唐纳是5名英加代表中唯一的加拿大人。但在国外,加拿大除了向英国派驻了高级官员外,还没有在其他国家派驻过外交使团。英国主导着加拿大人的命运,这一点在1903年加美阿拉斯加边界冲突的解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正因为如此,它唤醒了加拿大人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外交意识。
1898年,由于在今加拿大育空地区的克诺戴克发现了金矿,使得阿拉斯加边界划分问题变得重要起来,而这一问题在1867年美国购买阿拉斯加以来从未被认真研究过。其实,所谓阿拉斯加边界问题就是对阿拉斯加、北太平洋海岸、育空地区及不列颠哥伦比亚之间的“柄形狭长地带”(或称“平地锅把”地带)的划分问题。根据1825年的英俄条约,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边界线“应该沿着与海岸线平行的最高峰为界,一直向北到与西经141度交界的地方……如果(最高峰)的位置在超过了海岸线30英里的地方,那么英国领地与属于俄国海岸的分界线应该沿着曲折的海岸线平行划分,但仍不得超过30英里”。由于美国坚持这一带没有明显的山脉可寻,加拿大被迫答应沿海岸线划分边界。但这一带海岸线曲折,峡湾众多,问题就又出现在这30英里应该从哪里划分上?加拿大认为边界线应该从峡湾入口处划进30英里,而美国则坚持应该从峡湾尽头再向内划进30英里。加拿大想要一个出海口,因为位于这一狭长地带的斯卡圭是进入育空地区的主要港口,它位于一个主要峡湾——林运河的尽头,如果从峡湾入口处划分,斯卡圭将界定在加拿大版图内,那么加拿大进出育空地区的船只可随意出入,不用考虑美国的关税问题。但如果从峡湾尽头划分,那么斯卡圭就是阿拉斯加的一部分。这样,美国不但能分享黄金热所带来的利益,还会使加拿大在这里完全与海洋隔绝,给加拿大造成诸多不便。正是这种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引起了双方对边界线的重视。
不幸的是所有当时的地图,俄国、美国、甚至包括英国的地图都把这一狭长地带划在了美国一边。因此,美国似乎比加拿大有更充分的理由使边界伸向内地。但继委内瑞拉危机中英国对美国做出让步后,1901年双方又签订了《海一潘塞福特条约》,英国再次对美国做出让步,美国独自获得开凿、管理与防卫地峡运河的权力。劳里埃认为美国不论是从国际政治角度还是从其他方面考虑都应该对英国有所补偿;而加拿大刚参加完布尔战争,按说英国也会适当给予一些回报。所以劳里埃希望英国以巴拿马运河为筹码,让美国在阿拉斯加边界问题上做出让步。
而美国的强硬态度却大大出乎英国和加拿大的意料。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公开声明这一争端没有任何意义,认为“加拿大任何有关它拥有阿拉斯加海岸线纵深处领土的声明都如同它突然宣布拥有楠塔基特岛一样是站不住脚的”。为了显示志在必得的决心,他在1902年派军队进驻南阿拉斯加。他还拒绝英国和加拿大进行国际仲裁的建议,要求仅成立一个司法性的特别法庭做出裁决。英国当然是要支持加拿大的,但是其程度以不超过严重损害英美关系为准;且此时英国与俄、德等国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已发生日益尖锐的矛盾,不想再与美国发生冲突,所以英国接受了美国的建议。而加拿大在美英双重的压力下,只好同意成立特别法庭。1903年秋,双方成立了一个由三名美国代表,一名英国代表和两名加拿大代表组成的特别法庭来裁决这一争端。形势极其明了,美国只要把英国代表从英加代表团中争取过来就可以取胜。因此美国通过各种途径暗示英国政府如果事情陷入僵局,它可能会扩大其要求。迫于美国的压力,英国政府指示其代表以避免战争,保持同美国的友好关系为最高原则。结果,华盛顿条约签订的情景再次重现,英国把英美关系置于加拿大利益之上,英国代表拋开他的加拿大同伴投了赞成美国的票,按美国的意愿解决了边界问题。
加拿大人的反应是激烈的,两名加拿大代表公开声明裁决是不公正的,牺牲了加拿大的利益。而且,英国如此轻易地就屈服于美国的行为给加拿大人带来的打击并不亚于美国给加拿大的打击。加拿大人在愤怒地指责美国“贪婪和强横”的同时,也抨击英国的“背叛和自私”。马尼托巴《自由新闻》评论说:“(这件事)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会深深地影响到加拿大人对母国的态度。”劳里埃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民族主义挫败感:“很遗憾我们的国家虽然在繁荣发展,但仍然是一个殖民地。……很遗憾我们手中没有解决自身事务的外交权……因此极有必要向英国议会要求更广泛的权力以便在将来处理类似的事务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和我们的风格来对待,从而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除了边界问题本身,整个事情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严重影响了加拿大同英国的关系。为了显示其维护自治权利的决心,劳里埃公开与英国当局对抗,1904年将担任加拿大陆军总司令的英国将军免职,声明此后该职务由加拿大人担任。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使加拿大人认识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没有外交权是不行的,不仅不能直接与对方交涉,更重要的是没有最终的决定权和协议签订权,根本不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利益。所以在劳里埃的努力下,加拿大于1909年成立了外交部。
开始称“对外关系部”,虽然起初只有保存外交文件、提供咨询的作用,但毕竟有了自己的外交部。它说明加拿大人已经认识到国家权力需要完善,已经意识到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必须有自己的外交权。这为后来加拿大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另外,1909年加拿大还得到允许在英国驻美的大使馆中设置一个办事处,负责处理华盛顿与渥太华之间的次要外交事务。虽然其活动仍在英国的监管下进行,但这是加拿大在英国之外的国家里设置的第一个办事处。
三、提议建立加拿大海军
因为英国承担着整个大英帝国的防务,所以加拿大只有一支人数很少且根本就难以胜任国家防务的民团,没有海军。但不管怎样,加拿大已开始慢慢地承担起保护自己的责任。继1871年英军撤出加拿大各省后,其在哈利法克斯的海军基地也于布尔战争后被撤除,加拿大在,1905年全面接管了这个海军基地。
当欧洲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英国的海上霸权日益受到来自德国的严重威胁时,创办加拿大海军的问题提上了日程。早在1902年的殖民地会议上,劳里埃就曾提出要建立加拿大自己的海军,只是忙于发展内部经济,此事一直未受到重视。1909年英德海军竞赛势均力敌,英国再次要求各自治领给予支持时,创办加拿大海军的问题变得急迫起来。1910年初,劳里埃向议会提出了创建加拿大海军的议案:其一,建立一支由五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组成的加拿大舰队。在紧急时刻,这只舰队可以交给帝国海军部指挥,但必须经过加拿大议会批准。如果是在议会休会期间,则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为此召开议会特别会议。其二,创建一所海军学院,成立一个海军委员会。其三,加拿大海军将完全由自愿参加者组成,由加拿大政府自己控制。同时劳里埃指出:“关于海军法案,我想提出两点请大家注意:首先它是一支由加拿大政府组建的海军,将完全由加拿大政府管理;其次,在这个议案里没有一个字表示它将像英国在1902年要求的那样——完全服从于英国的支配——没有这样的言语。”这个海军法案明显地反映出了劳里埃有关加拿大要逐步承担起自己的独立防务的态度:加拿大必须有自己的海军,而且这支海军尽可能由加拿大人亲身缔造。他还明确指出加拿大海军将完全由加拿大政府掌握,只有在紧急状态下,才可以交给帝国海军部统一指挥,前提是必须通过加拿大议会批准。也就是说,加拿大是否参加帝国战争将由加拿大自己决定。经过议会激烈的辩论,1910年4月海军法案得以通过,但有关海军法案的争论却没有结束,最终导致了日后劳里埃的下台。
曾有加拿大的历史学家认为是麦克唐纳为加拿大的发展设计好了路线,劳里埃仅仅是继承麦克唐纳的政策并收获了其成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劳里埃执政后,在开发西部、保护关税方面或许继续采用丫麦克唐纳的某些政策为其服务,但在外交和商贸等领域则采取了与麦克唐纳完全不同的政策,而且还创建了对加拿大有重要影响的新部门——外交部。在处理同帝国的关系上,麦克唐纳似乎并没有想让加拿大完全走向独立;但劳里埃不同,他坚信加拿大迟早会独立,“那一天肯定会到来一这个国家将拥有它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我们正努力争取这样的一天——我们的议会有与英国的议会平等合作的权力”。如果没有劳里埃这种坚定的信念,20世纪的加拿大也许会经历一段痛苦的摸索阶段。所以如果说麦克唐纳是奠定加拿大统一的联邦之父,那么劳里埃就是加拿大独立进程的启动者。
正是由于劳里埃这种坚信独立但又不急于独立,稳步推进其独立进程;相信最终会摆脱英国,但又不激怒英国,不草率了断二者紧密关系的稳中求进的策略,以及审时度势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运用,使得加拿大在劳里埃执政期间,在争取独立国家的地位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虽然离摆脱殖民地地位,取得完全的独立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为日后加拿大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吴克燕,女,河北涞水人。保定学院综合素质教学部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加拿大史。
杨展,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历史系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柳文全]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