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德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作者简介:刘丹桂(1981-),女,河南淮阳人,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德育。
【摘 要】目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就成为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德育教学理念,指出我们应该加强教学改革力度,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大力推行和实施德育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现本文就主要围绕德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其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改革;职业素质;评价手段
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沿袭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大都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职业素质相对较低,还远远不能达到新世纪的人才要求。为此我国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积极推行德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兢兢业业,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那么如何推行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呢?以下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做出深入研究。
1、德育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德育教育与我国已经开展实施多年的素质教育较为相似,但是相对来讲,德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品德素质的教育。因此在开展实施德育教育的改革过程中,要注意紧紧把握品德教育这一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回归生活的基本原则,提高德育教育的改革水平。
1.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德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者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主体并不是自己,而是学生。只有以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完善的教育方案。并且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条件各有不同,因此其思想性格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尊重并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在关怀引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人生目标和思想观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育目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坚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
1.2以职业为导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而学生在毕业后都要面临就业问题,较高的职业素质不但有利于能够促进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为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坚持以职业为导向,将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项目来开展。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到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应的职业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职业素质教育中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来全面的提升自己,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个人素质能力的要求。
1.3注重回归生活。检验教育效果的最终手段是生活,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所有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其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也最终要应用在生活中。尤其是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更是要最终体现在生活中。并且学生对道德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并不代表其在实际的生活中就会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在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回归生活,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学习思想品德,并让其在生活中感悟升华,从而更加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加强德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和思想品德,使其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能够体现良好品德,促进其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那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方法才能起到有效的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呢?以下笔者提出几点改革措施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2.1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育者首先要明确德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教学资源,以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因为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教育者更多的是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忽视了很多教学知识内容其实都有很大的重复性,这样就会浪费较多的教学资源。为此,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就要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明确教育的目的,并充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来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要在占用最少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职业素质教育效果最大化。
例如根据德育教育目标整合德育教学内容,每一板块均提出了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在制定了具体化和明细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按照“删繁就简、削枝强干、添新去旧、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了相应教学模块,并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模块内容包括“工作的意义”、“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结识职业生涯”、“学会做事”、“真诚信任,理解沟通”、 “珍爱生命,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四十多个模块。每学期有8-1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一般用2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工合作的教学方式,给每个教师都分配不同的任务和角色,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来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讲解企业实际的用人理念和需要,给学生以启发,使其更好的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德育教学改革力度。
2.2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认为德育教育并无实际作用和意义,因此并不受到师生的重视,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就较为单一无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抵触,不利于德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在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采取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等。当然,最佳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总结经验,多征求学生意见并不断改进而得到。另外,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并放弃自己高高在上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给予一定的指引,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情感交流。
例如可以借鉴奎苏姆宾提出的重在体验的四步循环教学法,即从认知层面、概念层面、情感层面、活动层面分别达到知晓、理解、评价、行动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的生命经历、社会经验、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大力倡导体验式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身心活动,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进行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并从理性认识扩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启动体验——设计问题,激活体验——交流感悟,升华体验——评价反思,践行体验。我们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拓展训练法、现场教学法等。
2.3改革德育教学的评价方法
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试卷考核方法在德育教学中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并不代表其具体的丝线品德行为,因此仅仅依靠试卷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要注重对德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要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与表现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重视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
例如可以将学生的德育成绩分为课堂表现情况(含学习态度及参与情况)、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日常行为表现情况(学校及家庭评分)等方面,设计一定的《职业素质与修养考评表》,采用自评、家长评、班主任评的共同评价方式,分别从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做事能力、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劳动实践、单项奖励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2.4其他改革措施
除了上述几种德育改革措施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现代德育教学的发展。例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课堂教学中也要将思想政治、党史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安全教育等领域的内容概括其中。对德育课进行教学改革,是对教师全面素质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3、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大力推行德育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很多教育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还存在很大不足,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本文中提出了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媛明. 试论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价值取向[J]. 新课程(教师). 2010(02)
[2] 邹伟建.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4)
[3] 宋慧玲. 浅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J].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