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邓桂武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03-02
摘 要 现阶段,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国企反腐倡廉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国企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健康运营和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和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在我国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严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领导人和企业管理部门必须要针对这些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国企内部腐败的情况。首先,应该继续保持企业内部反腐的高压态势,对企业内部的腐败零容忍;第二方面,加强企业内部反腐倡廉机制体制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依靠制度对人们进行强制约束;第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健全国企内部腐败的监督机制;最后,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国企内部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不能腐、不想腐敗、不敢腐”的思想工作建设,为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防止国企内部腐败的问题。
关键词 国企 反腐倡廉工作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在中央第十八届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资产来之不易,是全国人们的共同财富。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的监控制度,强化对权利的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岗位的监督”。然而当前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当前国有企业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且出现了逐渐蔓延的情况。因此,本文浅析我国国有企业容易出现腐败的原因,同时针对当前国企反腐倡廉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形态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有企业容易出现消极腐败以及严重滋生、蔓延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从主观因素的角度分析,很多人的“利己”意识盛行,产业的相关领导人往往为了私利会以权谋私,这是导致我国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和根本因素。
(二)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不难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的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处在“自由”的情况下,缺乏必要的监管,相关监督部门的权利在不断的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企业内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落后,同时国有企业内部也没有严格制订对企业的正确行为、一定的市场行为和相关负责人的廉洁从业规定、应用和规范;第二方面,国有企业内部反腐倡廉工作开展的力度远远不够,虽然国有企业很重视对腐败现象的打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相关的预防和监督工作,这就导致尽管对企业内部的腐败进行了打击,但是相关的财产和损失已经无法挽回;第三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企业转换机制、资产重组,兼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等等,很多党政职能部门在抓企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情况,不知道如何抓,不敢抓,找不出新的解决对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三)国企相关负责人的权利过大,监督管理不对称,从而导致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拥有着很大的权利,企业自主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以及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便利性和主动性,对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权利过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外部监督受到了一定的削弱,加上内部权利过于集中,从而导致了国企相关负责人的权利过大,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二、当前国企反腐倡廉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部分领导干部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思想防线不够健全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局势下,有些国有企业员工的领导干部思想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面临着财务、金钱时,疏于对自身的管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出现动摇。再加上企业内部权利的不断扩张,部分领导人会把权利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筹码进行贪污腐败,从而给企业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企内部缺乏必要的腐败监督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现代化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很多企业政策,也做出了很多新决策,对企业的一些人、财以及物品的配置进行了明确,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决策多,但是真正落在实处的很少,制度也形同虚设,国企内部缺乏必要的腐败监督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国企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三)国有企业内部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有些混乱
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工程招标、项目建设以及大额资金的使用方面,部分企业在对这方面的管理人员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缺乏对权利的监控,往往会出现暗箱操作,从而获得个人利益的情况。即便在企业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但是执行不到位,落地性非常差,导致很多政策形同虚设。
三、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做好国企反腐的预防工作
国企反腐工作的开展要从本质上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为企业内部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做好国企反腐的预防工作呢?本文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做好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制度保障,从而有效做好国企反腐的预防工作。企业内部反腐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以及在其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反腐工作的开展。
2.进一步强化国企反腐工作体系或小组的独立性原则。要想确保一个企业不会出现腐败的情况,国企反腐工作体系或者工作小组在实际工作和调查的过程中,要能独立作出决定,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相关领导人员不得介入其调查的结果,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反腐工作开展的公平性。
(二)继续保持企业内部反腐的高压态势,对企业内部的腐败零容忍。
继续保持企业内部反腐的高压态势,对于企业内部出现了影响企业安全和经营,严重侵害职工权益等问题,无论是谁,都要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厉惩罚,充分发挥在查办企业相关案件过程中做到反腐倡廉治本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内部反腐倡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依靠制度对人们进行强制约束
做好企业内部反腐倡廉制度的建立,依靠制度来确保企业内部不出现腐败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如果在企业内部出现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腐败情况,可以将原因归结到个人品质的问题上,但是在一个企业内部,要是出现各个层面的多人腐败,那这很有可能就是企业内部制度存在的问题。企业在用人管理的过程中,要采用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任何重大人事的任命和罢免都需要通过企业的党委会,有多数人做集体决策。同时,针对掌管财、物和人的企业,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和对外部门要实行定期更换或者轮换方式,避免出现某一人出现腐败的情况。
(四)进一步加强国企内部腐败的监督机制
国企内部的监督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责任人的权利。责任人权利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受企业制度的约束范围。任何一个人,掌握的权利如果不受到监控,不受制度的制约,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出现滥用职权,违反制度的可能。因此,在企业内部一方面要全面落实监督管理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推进企业党委、管理层和个人权利的公开透明制度。
(五)进一步重视国企内部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的思想工作建设,为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对员工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工作,为企业员工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不想腐败”的思想工作建设,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结语
作为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国企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个短期性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国企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开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的成败,关系着企业和人民发展之间的稳定。因此,不难看出,如果国企内部未能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不仅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国有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会导致我国国有经济基础,从而导致我国国企改革的成果也付之东流。笔者在上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认为应该从做好预防工作开始,同时在现有国企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上要做到,1.继续保持企业内部反腐的高压态势,对企业内部的腐败零容忍;2.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反腐倡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依靠制度对人们进行强制约束;3.进一步加强国企内部腐败的监督机制;4.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国企内部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的思想工作建设,为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防止国企内部腐败的问题,从而保证我国国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献:
[1] 李勇光.当前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与对策——学习贯彻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论述体会[J].东方企业文化,2013(4).
[2] 李汶倩.当前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0-12.
[3] 樊永刚.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8(6).
[4] 王淑辉.落实制度强化责任让国企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浅析国企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盐业,2011(1):60-62.
[5] 徐扬.当前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3(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