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疗效观察
朱翠华 郎俊凤
摘要:目的 观察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入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继续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白芥子敷背治疗3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痰鸣音吸收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痰鸣音吸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缩短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白芥子敷背治疗肺炎喘嗽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疗效较好。
关键词:白芥子;肺炎喘嗽病;痰鸣音;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9-0102-02
肺炎喘嗽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上以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主要表现。目前的治疗临床主要抗感染、雾化吸入、化痰止咳、口服中药等[1]。肺炎喘嗽病后期的恢复阶段,患儿虽然体征大部分恢复正常,但是听诊时常可闻及散在大量痰鸣音,继续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白芥子敷背治疗3 ,观察白芥子敷背治疗于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病区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住入院患儿共120例,均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病中医诊疗指南中“肺炎喘嗽病”诊断标准[2],120例患儿均已予抗感染、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口服中药等治疗。入组患儿症状符合以下表现:咳嗽较前明显减轻,现有痰难咳,热退,体温已正常,舌淡红,听诊闻及散在大量痰鸣音。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分布于11个月~8岁,病程为7~10 d;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分布于9个月~9岁,病程为8~10 d,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入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继续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白芥子敷背治疗,每d 1次。具体操作:白芥子粉与小麦面粉按1:3,混合均匀,敷于患儿背部,按照年龄大小,面积约10 cm×10 cm 至20 cm ×20 cm主要作用于肺俞、风门、膏肓等穴位,时间不超过15 min,皮肤出现潮红即止。
1.3 疗效标准 参照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临床研究》中“肺炎喘嗽病”疗效评价方法[3]制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痰鸣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肺部痰鸣音减少;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與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痰鸣音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38.29±12.91)h,对照组(43.52±14.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体会
小儿素体脾阳不足,病久则脾阳更加不足,加之治疗期间寒凉药物攻伐过度,脾运化传导功能失司,导致痰湿内生,水湿内停;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气受损,气机不利,输部津液功能失司,痰湿聚集于肺部,痰随息动,出现肺部痰鸣音吸收不良的症状。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透皮吸收促进作用[4]。白芥子既可温肺化痰,散肺寒且化寒痰,又可利气散结,通经络,除“皮里膜外”之痰,善豁痰壅。白芥子敷于背部,作用于肺俞穴、膏肓穴、风门穴等穴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不仅可以温肺化饮,促进痰鸣音的吸收,消除有形之痰,也可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能使药性作用于全身,起到发挥全身治疗的功效,温化无形之痰。小儿脏腑娇嫩,白芥子敷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的现象疗效显著,而且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彬彬,姜之炎.小儿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3,28(20702):433-435.
[2]汪受传,赵霞,韩新民,等.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3:1-3.
[3]汪受传,俞景茂.中儿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7-225.
[4]孙银芳.中药白芥子最新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5,47:209-211.
(收稿日期:2018-05-28)
摘要:目的 观察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入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继续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白芥子敷背治疗3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痰鸣音吸收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痰鸣音吸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缩短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白芥子敷背治疗肺炎喘嗽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疗效较好。
关键词:白芥子;肺炎喘嗽病;痰鸣音;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9-0102-02
肺炎喘嗽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上以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主要表现。目前的治疗临床主要抗感染、雾化吸入、化痰止咳、口服中药等[1]。肺炎喘嗽病后期的恢复阶段,患儿虽然体征大部分恢复正常,但是听诊时常可闻及散在大量痰鸣音,继续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白芥子敷背治疗3 ,观察白芥子敷背治疗于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病区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住入院患儿共120例,均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病中医诊疗指南中“肺炎喘嗽病”诊断标准[2],120例患儿均已予抗感染、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口服中药等治疗。入组患儿症状符合以下表现:咳嗽较前明显减轻,现有痰难咳,热退,体温已正常,舌淡红,听诊闻及散在大量痰鸣音。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分布于11个月~8岁,病程为7~10 d;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分布于9个月~9岁,病程为8~10 d,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入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继续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白芥子敷背治疗,每d 1次。具体操作:白芥子粉与小麦面粉按1:3,混合均匀,敷于患儿背部,按照年龄大小,面积约10 cm×10 cm 至20 cm ×20 cm主要作用于肺俞、风门、膏肓等穴位,时间不超过15 min,皮肤出现潮红即止。
1.3 疗效标准 参照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临床研究》中“肺炎喘嗽病”疗效评价方法[3]制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痰鸣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肺部痰鸣音减少;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與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痰鸣音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38.29±12.91)h,对照组(43.52±14.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体会
小儿素体脾阳不足,病久则脾阳更加不足,加之治疗期间寒凉药物攻伐过度,脾运化传导功能失司,导致痰湿内生,水湿内停;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气受损,气机不利,输部津液功能失司,痰湿聚集于肺部,痰随息动,出现肺部痰鸣音吸收不良的症状。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透皮吸收促进作用[4]。白芥子既可温肺化痰,散肺寒且化寒痰,又可利气散结,通经络,除“皮里膜外”之痰,善豁痰壅。白芥子敷于背部,作用于肺俞穴、膏肓穴、风门穴等穴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不仅可以温肺化饮,促进痰鸣音的吸收,消除有形之痰,也可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能使药性作用于全身,起到发挥全身治疗的功效,温化无形之痰。小儿脏腑娇嫩,白芥子敷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后期痰鸣音吸收不良的现象疗效显著,而且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彬彬,姜之炎.小儿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3,28(20702):433-435.
[2]汪受传,赵霞,韩新民,等.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3:1-3.
[3]汪受传,俞景茂.中儿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7-225.
[4]孙银芳.中药白芥子最新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5,47:209-211.
(收稿日期:2018-05-28)